IEEE 802.11ax系统中站点(Station,STA)数量众多和潜在的高数据包冲突率导致无线局域网通信效率显著降低,本文针对上行多用户传输中的无效帧填充问题,以每轮传输中用户组的传输延迟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多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基于OF...IEEE 802.11ax系统中站点(Station,STA)数量众多和潜在的高数据包冲突率导致无线局域网通信效率显著降低,本文针对上行多用户传输中的无效帧填充问题,以每轮传输中用户组的传输延迟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多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基于OFDMA上行调度接入中动态传输时间的帧交互方案,接入点(Access Point,AP)结合STA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信息来确定各站点的传输延迟;针对最小化组内用户传输延迟差的优化问题,设计传输机会(Transmit Opportunity,TXOP)时长内用户分组策略及资源块(Resource Unit,RU)-STA匹配方案;进而以最大化信道利用率为目标,确定各站点的发射功率,同时保障每组用户的传输速率。与参考调度策略对比,本文提出的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在连续多帧传输的信道利用率上有10%~15%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用户间传输速率的稳定性。展开更多
为应对弃风现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热网传输延迟特性对应的储能特性,提出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IEDHS)的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对热网的物理结构及传输延迟、温...为应对弃风现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热网传输延迟特性对应的储能特性,提出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IEDHS)的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对热网的物理结构及传输延迟、温度损耗特性进行建模,并参与IEDHS优化调度;其次,以区间形式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使系统在所有风电出力允许区间内,均满足运行约束条件;再次,建立了一种考虑热网传输延迟的IEDHS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对偶理论将原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单层模型,并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PJM-5节点测试系统与6节点热力系统、IEEE-39节点测试系统与12节点热力系统组成的IEDHS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热网的传输延迟可提高风电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鲁棒区间优化调度结果较常规调度更具可靠性。展开更多
文摘IEEE 802.11ax系统中站点(Station,STA)数量众多和潜在的高数据包冲突率导致无线局域网通信效率显著降低,本文针对上行多用户传输中的无效帧填充问题,以每轮传输中用户组的传输延迟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多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基于OFDMA上行调度接入中动态传输时间的帧交互方案,接入点(Access Point,AP)结合STA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信息来确定各站点的传输延迟;针对最小化组内用户传输延迟差的优化问题,设计传输机会(Transmit Opportunity,TXOP)时长内用户分组策略及资源块(Resource Unit,RU)-STA匹配方案;进而以最大化信道利用率为目标,确定各站点的发射功率,同时保障每组用户的传输速率。与参考调度策略对比,本文提出的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在连续多帧传输的信道利用率上有10%~15%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用户间传输速率的稳定性。
文摘为应对弃风现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热网传输延迟特性对应的储能特性,提出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lectricity and district heating system,IEDHS)的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对热网的物理结构及传输延迟、温度损耗特性进行建模,并参与IEDHS优化调度;其次,以区间形式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使系统在所有风电出力允许区间内,均满足运行约束条件;再次,建立了一种考虑热网传输延迟的IEDHS鲁棒区间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对偶理论将原模型进一步转化为单层模型,并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PJM-5节点测试系统与6节点热力系统、IEEE-39节点测试系统与12节点热力系统组成的IEDHS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热网的传输延迟可提高风电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鲁棒区间优化调度结果较常规调度更具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