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削痂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联合伤安素治疗深Ⅱ度烧伤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新蕾 张新合 +3 位作者 刘敏 江碧川 雷磊 孟红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40-541,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面积Ⅲ度烧伤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临床多见的为深Ⅱ度创面。既往对深Ⅱ度创面多采用保守治疗,治疗过程长,由于其坏死组织的持续存在,容易导致严重感染增加愈合后瘢痕。
关键词 深Ⅱ度烧 削痂 DR脱细胞异种皮 伤安素
下载PDF
伤安素在烧伤创面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宏斌 李明 +1 位作者 董卫东 张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创面 伤安素 临床观察 医用高分子材料 活性碳纤维 生物相容 治疗效果 功能性
下载PDF
伤安素(OUR)在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传吉 张龙 +3 位作者 李俊 吴少军 邓兴旺 金少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 目的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 微粒皮移植 异种皮覆盖
下载PDF
伤安素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受压部位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红 邓兴旺 +4 位作者 李传吉 张龙 金少华 齐旭辉 张丽香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伤安素(OUR)碳纤维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治疗人体受压部位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深度烧伤创面波及背、臀与四肢背侧面受压部位患者119例,均为深Ⅱ度以上创面。按入院单双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涂磺胺嘧啶银覆盖棉... 目的探讨伤安素(OUR)碳纤维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治疗人体受压部位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深度烧伤创面波及背、臀与四肢背侧面受压部位患者119例,均为深Ⅱ度以上创面。按入院单双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涂磺胺嘧啶银覆盖棉垫,治疗组(63例)涂磺胺嘧啶锌软膏覆盖OUR碳纤维敷料。2组患者均24 h换药1次,3 d后创面分泌物常规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观察48 h内患者舒适度,外层覆盖物渗出情况,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舒适度(安静配合治疗)占92.06%,外层覆盖物渗出情况(24 h浸透)占7.91%,创面炎症反应情况(细菌阳性)占3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OUR碳纤维敷料具有吸附能力强,可抑制细菌生长,与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应用具有抗感染性强,能促进创面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廉价,值得普及应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 受压部位 伤安素 磺胺嘧啶锌
下载PDF
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曼力 文琰 +2 位作者 吕少敏 张小玲 徐梦灵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0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处理压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 目的探讨伤安素功能敷料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39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处理压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伤安素功能敷料有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伤安素功能敷料 效果 护理
下载PDF
烧伤创面外用“伤安素”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袁福祥 苗三林 +2 位作者 张晋杰 赵东轮 贺红艳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创面 伤安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10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敏 陈萍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老年难愈性创面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愈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老年难愈性创面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进行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愈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使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伤安素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不但加速了坏死组织的清除,且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组织再生,促进了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伤安素 难愈性创面
下载PDF
生物敷料与伤安素联合应用治疗烧伤10例
8
作者 成剑 雷晋 +3 位作者 段鹏 明志国 魏太平 陈忠江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5期133-134,共2页
皮肤是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屏障。烧伤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体内水分、电解质、热能可经烧伤创面丢失,微生物可经烧伤创面侵入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应用合适的创面覆盖物尽快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是烧伤治疗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创面 治疗 生物敷料 皮肤屏障功能 伤安素 创面覆盖物 生物入侵 体内水分
下载PDF
伤安素联合负压吸引治疗难愈性皮肤缺损的护理
9
作者 连永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2期229-229,共1页
导致皮肤缺损不愈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后合并感染、大面积烧伤、慢性病引起的溃疡,致使创面长时间不愈合,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多麻烦,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痛苦,给家人增加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手显烧伤科自2011年... 导致皮肤缺损不愈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后合并感染、大面积烧伤、慢性病引起的溃疡,致使创面长时间不愈合,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多麻烦,给患者自身带来很大痛苦,给家人增加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手显烧伤科自2011年5月~2013年7月共收治难愈性创面患者80例,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采用伤安素联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 负压吸引 难愈性皮肤缺损 护理
下载PDF
小儿烧伤创面使用伤安素敷料包扎治疗68例
10
作者 周玉海 温建廷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S3期54-54,共1页
"锅台连着炕头,中间无屏障的起居方式"是我国西北部分省区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生活习性。此种情况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更为普遍。5岁以下幼童由于看护不严由炕头直接掉入热水锅中,导致烧伤的情况层出不穷。小儿皮肤嫩薄,皮肤附件... "锅台连着炕头,中间无屏障的起居方式"是我国西北部分省区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生活习性。此种情况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更为普遍。5岁以下幼童由于看护不严由炕头直接掉入热水锅中,导致烧伤的情况层出不穷。小儿皮肤嫩薄,皮肤附件少,皮肤的屏障作用及抵御感染的能力较弱,因此,早期创面处理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9月~2008年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 包扎治疗
下载PDF
伤安素治疗Ⅱ°烧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1
作者 林乐红 黄苒 曲曼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43-43,共1页
目的:观察伤安素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及副作用及创面换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38例Ⅱ°烧伤病人等分实验组(伤安素组)和对照组(烧烫宁软膏组)。实验组根据创面大小剪合适大小的伤安素贴于创面,对照组采用烧烫宁软膏纱布覆盖创面... 目的:观察伤安素治疗Ⅱ°烧伤的疗效及副作用及创面换药的护理方法。方法:将38例Ⅱ°烧伤病人等分实验组(伤安素组)和对照组(烧烫宁软膏组)。实验组根据创面大小剪合适大小的伤安素贴于创面,对照组采用烧烫宁软膏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1次。无菌操作,并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应,观察创面敷料渗血渗液及肢端血液循环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9%,止痛率79%,致敏率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安素治疗Ⅱ°烧伤,可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 烧烫宁软膏 Ⅱ°烧
下载PDF
伤安素治疗烧烫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杜红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549-1550,共2页
选择我院门诊烧伤换药病人50例,根据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将5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0.25%碘伏纱布包扎)处理创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止痛率... 选择我院门诊烧伤换药病人50例,根据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将5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按常规外科换药方法(0.25%碘伏纱布包扎)处理创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伤安素功能敷料贴敷创面。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止痛率79%,致敏率0,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伤安素敷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质地柔软,无致敏,无刺激性.消炎效果好,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是经济方便的外用烧伤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 功能敷料
下载PDF
伤安素敷料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雄 李文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5期158-158,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难愈性手术创面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25例难愈性手术创面采用伤安素敷料外敷治疗后,均在短时期内愈合。结论对于难愈性创面,给予伤安素敷料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且能减轻患者痛... 目的探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难愈性手术创面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25例难愈性手术创面采用伤安素敷料外敷治疗后,均在短时期内愈合。结论对于难愈性创面,给予伤安素敷料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且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明显、病程缩短,可作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安素敷料 难愈性创面
下载PDF
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胥学冰 史昌乾 +2 位作者 张博 崔晓林 张桂全 《人民军医》 2009年第3期160-160,共1页
目的:观察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头面部深Ⅱ度烧伤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9.6±5.3)天,对照... 目的:观察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头面部深Ⅱ度烧伤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9.6±5.3)天,对照组(19.9±10.4)天,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后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而对照组创面愈合有明显瘢痕增生。结论:早期磨痂和伤安素覆盖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痂术 伤安素 头面部烧
原文传递
伤安素烧烫伤功能敷料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杨金存 胡南 +2 位作者 吕秀清 张诚 王海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385-1386,共2页
我科应用伤安素烧烫伤功能敷料治疗烧烫伤,通过对比治疗,取得了宝贵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功能敷料 烧烫 伤安素 临床应用 对比治疗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自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兴旺 李传吉 齐旭辉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4期40-40,51,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电烧伤早期创面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5例Ⅲ度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清创后采用伤安素敷料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照组33例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锌包扎,两组待肉芽生长后手术植皮。观... 目的:观察自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电烧伤早期创面治疗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5例Ⅲ度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清创后采用伤安素敷料自制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照组33例清创后外用磺胺嘧啶锌包扎,两组待肉芽生长后手术植皮。观察两组创面舒适度,植皮前时间,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植皮前创面修复时间明显缩短,瘢痕较原创面缩小。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电烧伤早期创面治疗中最大限度保留间生态组织,缩短愈合时间,瘢痕范围缩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 封闭负压吸引 伤安素
下载PDF
碱烧伤12例治疗体会
17
作者 庄军达 《人民军医》 2004年第5期270-270,共1页
关键词 碱烧 治疗 机制 伤安素 手术时机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multi-electrod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theter for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igs 被引量:1
18
作者 Qian GAN Xin-Kai QU +9 位作者 Kai-Zheng GONG Shao-Feng GUAN Wen-Zheng HAN Jin-Jie DAI Ruo-Gu LI Min ZHANG Hua LIU Ying-Jia XU You-Jun ZHANG Wei-Yi F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18-625,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self-developed novel multi-electrod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theter (Spark) for catheter-based renal denervation (RDN). Methods A total of 14 experimental m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self-developed novel multi-electrod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theter (Spark) for catheter-based renal denervation (RDN). Methods A total of 14 experimental miniature pi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55°& 5-watt, 55°& 8-watt, 65°& 5-watt, and 65° & 8-watt groups). Spark was used for left and right renal arter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renal arteries and veins as well as renal arteriography were performed on all animals before, immediately after, and three months after procedu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park on the levels of plasma renin, aldosterone, angiotensin I, and angiotensin II as well a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enal arteries. Results One pig died of an anesthetic accident, 13 pigs successfully underwent the bilateral renal artery ablation. Compared with basic measurements, pigs in all the four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ean arterial pres- sure after procedure.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procedure could result in intimal hyperplasia, significant peripheral sympa- thetic nerve damage in the renal arteries such as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nd fibrosis in perineurium, uneven distribution of nerve fibers, tissue necrosis, severe vacuolization, fTagmented and unclear nucleoli myelin degeneration, sparse axons, and interruption of continuity. In addition, the renal arter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s of plasma renin, aldosterone, angiotensin I, and angio- tensin II in pig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type of multi-electrode catheter-bas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move peripheral renal sympathetic nerves and reduce the activity of systemic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pigs, thus facilitating the control of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in p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electrode cathe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enal arte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