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柠檬酸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干预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黄平香 毛平安 +1 位作者 刘敏乐 林小芬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冰柠檬酸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干预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及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 目的探讨冰柠檬酸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干预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及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冰柠檬酸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干预,均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包括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估(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评分;营养状态,包括TG、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生存质量,包括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 disorder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WAL-QOF)评分;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结果104例患者中,男63例,女41例,年龄57~79岁,平均(68.2±5.8)岁。干预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USS评分、TG、ALB、PA、SWAL-QO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2,P=0.462)。结论冰柠檬酸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纠正营养不良,提升生存质量,有助于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柠檬酸刺激 低频电刺激 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状态 预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可缓解妇科开腹手术术后疼痛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雅静 朱维培 周留林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间,在蚌埠医学院泰兴临床学院妇产科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低频电刺激组32例。低频电刺激组予以患者可耐受范围内进...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间,在蚌埠医学院泰兴临床学院妇产科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低频电刺激组32例。低频电刺激组予以患者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刺激,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次刺激强度需重新测定。对照组选取相同穴位处粘贴电极片,连接治疗仪,但不给予电流刺激。30 min后去除电极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术后评分、手术结束至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结果 术后48 h VAS评分,低频电刺激组(3.6±1.2)vs.对照组(4.5±1.4),疼痛程度降低(P<0.05);术后72 h VAS评分,低频电刺激组(1.7±0.9)vs.对照组(3.3±1.4),疼痛程度降低(P<0.01)。首次排气时间(26.9±6.7)h vs.(35.5±13.0)h低频电刺激组相对对照组时间短(P<0.05);首次排便时间(49.0±5.4)h vs.(64.4±13.8)h低频电刺激组相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 低频电生理刺激能减轻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使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围手术期 开腹手术 快速康复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雪颖 岳慧洁 段青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74-76,11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干预,观察组患者实...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间歇清洁导尿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排尿情况[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以及日单次最大排尿量]、症状改善情况[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SDS)、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UTS)]、尿流动力学[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排尿次数和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USDS、LUT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清洁导尿可有效缓解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症状困扰程度,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低频电刺激 间歇清洁导尿 排尿情况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夹脊穴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自噬相关因子及膀胱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格格 董宝强 +11 位作者 焦政 马铁明 陈怡然 王树东 林星星 王列 田辉 刘玉丽 张淑慧 王成龙 胡哲 马俊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0,I0021-I0025,共11页
目的观察夹脊穴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对T7脊髓打击伤大鼠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膀胱功能的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假手术组(J)、模型组(M)、低频组(D)和低频联合针刺组(DZ),每组10只。D组Allen’s打... 目的观察夹脊穴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对T7脊髓打击伤大鼠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膀胱功能的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假手术组(J)、模型组(M)、低频组(D)和低频联合针刺组(DZ),每组10只。D组Allen’s打击伤后接受50 Hz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每次20 min,连续治疗7 d;DZ组在每日低频电刺激治疗后10 min,直刺夹脊穴。采用尿动力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的差异;透射电镜观察脊髓组织线粒体自噬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 A/1 B轻链3 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1 A/1 B light chain 3 B,LC3 B)和分选体蛋白1(sequestosome 1,p6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tysrosine kinase A,TrK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 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LC3 B和p62的表达。结果K组和J组脊髓组织神经细胞核结构完整、线粒体形态正常;M组核膜不清楚、线粒体空泡伴有自噬;D组核膜形态无差异,空泡化线粒体伴有自噬表现;而与M组相比,DZ组核膜形态和线粒体空泡方面无差异,但无明显自噬。与K组相比,J组治疗前最大膀胱容量、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NGF、TrKA、PI3 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LC3 B和p62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J组相比,M组治疗前最大膀胱容量、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LC3 B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NGF、TrKA、PI3 K、P-AKT/AKT、p-mTOR/mTOR、p6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M组相比,D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与LC3 B表达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NGF(P<0.05)、TrKA(P<0.05)、PI3 K、p-AKT/AKT、p-mTOR/mTOR、p62明显升高(P<0.01);与M组相比,DZ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与LC3 B表达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NGF、TrKA、PI3 K、P-AKT/AKT、p-mTOR/mTOR、p62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DZ组与D组相比,治疗前最大膀胱容量、TrKA、p-mTOR/mT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与LC3 B表达显著下降(P<0.01),并且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差值、NGF、PI3 K、P-AKT/AKT、p62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联合低频电刺激可促进脊髓神经元中NGF及其受体TrKA增殖,通过调节下游PI3 K/AKT/mTOR通路有效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过度自噬反应,保护脊髓神经元,使脊髓自主神经功能得到了重塑,进而显著改善大鼠脊髓损伤休克期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针刺 低频电刺激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蔡芳 乔红梅 +2 位作者 朱艳 潘旭东 金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及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72 h排尿情况,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评分变化以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治疗后,两组72 h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ICIQ-SF评分、QOL评分和LUTS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尿失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针药并用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尿失禁 尿动力学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6
作者 姚玉婷 赵鹏 +2 位作者 李燕 姚玉鑫 刘敏肖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等级、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SSA评分及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B、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治疗前(P<0.05),B、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3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表达水平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B、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升高血清BDNF和NGF水平,降低NSE水平,协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尼麦角林 低频电刺激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敬雨婷 米建荣 张金辉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和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和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CI-Q-SF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肌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两组ICI-Q-SF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CI-Q-SF评分和1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组(P<0.05)。治疗前,两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漏尿量,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训练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CTAR联合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CS后DAS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刘蕊 王景涛 谭志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5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颏抗阻力训练(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联合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actue stroke,DAS)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康复科2021年... 目的探讨下颏抗阻力训练(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联合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actue stroke,DAS)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虞城县人民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4例CS后DA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n=42)、研究组(n=42)。其中采用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采用CTAR联合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障碍分级情况、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功能性经口舌摄食量表(FOIS)评分、舌骨喉活动度、表面肌电图、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SSA评分为(24.18±2.12)分,低于参照组(28.79±3.77)分,FOIS评分为(5.68±0.45)分,高于参照组(4.63±0.51)分(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舌骨前移、上移活动度分别为(11.47±2.55)mm、(17.38±4.59)mm,高于参照组(8.25±1.06)mm、(14.03±4.56)mm(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最大波幅为(725.38±55.02)V,高于参照组(605.98±49.65)V,吞咽时程为(1.11±0.15)s,短于参照组(1.33±0.21)s(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SWAL-QOL评分为(125.32±15.32)分,高于参照组(102.54±14.25)分(P<0.05)。结论CTAR联合吞咽低频电刺激治疗CS后DAS患者可有效提高舌骨喉活动度,改善吞咽、摄食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颏抗阻力训练 吞咽低频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舌骨喉活动度 摄食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及重建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文婷 王筱筱 +1 位作者 宁文华 徐艳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分析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干预,连续干预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资料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分析影响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制订护理对策。结果:干预4周后,162例患者FM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年龄≥60岁、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未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4周后FMA评分分别低于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未合并糖尿病、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的患者(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入院时NIHSS评分≥21分、合并糖尿病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是保护因素(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效果与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呈负相关(P<0.05),与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呈正相关(P<0.05)。结论:电针结合低频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下肢功能重建效果可能与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合并情况、是否结合规律性运动康复训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低频电刺激 下肢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徐立伟 刘辉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积分、尿动力学指标[尿流速率最大值(MUFR)、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MBMV)、残余尿量(RUV)]、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自我感知的膀胱症状量表(PPBC-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日排尿次数、尿失禁频次低于对照组,每日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积分、RUV分别为(1.46±0.18)分、(66.52±10.03)mL,低于对照组的(1.84±0.16)分、(86.67±11.45)mL,MUFR、MBMV分别为(15.63±2.11)mL/s、(256.67±30.03)mL,高于对照组的(11.20±2.17)mL/s、(209.82±31.16)mL(P<0.05);研究组血清PCT、TNF-α、5-HT、PGE2水平分别为(0.40±0.05)μg/L、(16.33±3.44)pg/mL、(102.25±22.08)ng/L、(170.05±33.68)ng/L,低于对照组的(0.61±0.07)μg/L、(26.01±4.67)pg/mL、(155.74±31.91)ng/L、(213.64±41.21)ng/L,血清IL-10、β-EP水平分别为(35.96±8.21)pg/mL、(244.85±31.61)ng/L,高于对照组的(26.45±6.17)pg/mL、(185.26±41.75)ng/L(P<0.05);研究组SF-36评分[(84.19±3.73)分]高于对照组[(73.26±3.27)分],PPBC-S评分[(2.43±0.11)分]低于对照组[(3.45±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脊髓损伤 低频电刺激 视觉反馈排尿训练 膀胱功能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康复效果及月经恢复时间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究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性,并观察对其子宫康复效果、月经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将低频电刺激作为治疗方案,观... 目的探究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有效性,并观察对其子宫康复效果、月经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将低频电刺激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将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以及雌二醇)、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与舒张期末流速比(S/D)]及康复效果、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以及雌二醇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3.78±31.40)mIU/ml、孕酮(15.16±3.14)ng/ml以及雌二醇(56.47±9.63)pg/ml低于对照组的(188.69±36.21)mIU/ml、(17.14±4.05)ng/ml、(60.75±5.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PI、S/D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0.51±0.10)、PI(0.75±0.11)、S/D(2.18±0.17)低于对照组的(0.59±0.06)、(0.86±0.19)、(2.4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将低频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方法可行,其能够改善患者性激素、子宫血流动力学,提升子宫康复效果,促进月经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穴位贴敷 人工流产术 子宫康复 月经恢复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菊红 朱秀梅 廖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142-144,共3页
目的通过进行严格的科研设计,探讨耳穴贴压对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分娩并发产后尿潴留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干预组和耳穴+电刺激组,各46例。传统干预组采用常... 目的通过进行严格的科研设计,探讨耳穴贴压对产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分娩并发产后尿潴留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干预组和耳穴+电刺激组,各46例。传统干预组采用常规听流水声,温水清洗,新斯的明肌注,加上低频电刺激治疗。耳穴+电刺激组在传统干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排尽尿液后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耳穴+电刺激组干预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短于传统干预组,排尽尿液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传统干预组(均P<0.05)。耳穴+电刺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比传统干预组的78.26%高(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速患者自主排尿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低频电刺激 产后尿潴留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承诗琪 苏旻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温针灸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针灸科进行治疗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温针灸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针灸科进行治疗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颈椎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29)。治疗后,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温针灸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颈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低频电刺激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孙晓倩 李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63-65,76,共4页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6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66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摄食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食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患者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及摄食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 低频电刺激治疗 摄食训练 吞咽功能 摄食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联合补佳乐修复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梁婉桃 李秀芳 +2 位作者 梁娟 雷杨柳 张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以子宫内膜损伤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其应用不同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共计分成三个组别,即电刺激组(予以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补佳乐组(予... 以子宫内膜损伤的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其应用不同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子宫内膜损伤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共计分成三个组别,即电刺激组(予以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补佳乐组(予以补佳乐治疗)、联合组(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补佳乐),重点探究三个组别患者治疗后的具体情况。结果 治疗后,子宫内膜损伤患者行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补佳乐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对比电刺激组、补佳乐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子宫内膜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联合补佳乐,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子宫内膜及形态、月经量恢复情况相对较好,同时提升了患者的妊娠率、降低了患者的流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 补佳乐 子宫内膜损伤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断与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缺氧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杨茸茸 严积雄 +3 位作者 陈琦炜 王发明 冶占虎 郭巍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探讨高海拔缺氧地区应用精准电生理诊断与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缺氧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52例高海拔缺氧地区ED患者,使用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取得相应精准参数,低频电刺激治疗(低频神经肌... 目的:探讨高海拔缺氧地区应用精准电生理诊断与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缺氧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152例高海拔缺氧地区ED患者,使用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断(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取得相应精准参数,低频电刺激治疗(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前后比较IIEF-5评分、NPTR及红外热像图温度(全身及靶器官)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1~3个疗程。IIEF-5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头端最佳勃起硬度、头端最佳勃起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断治疗前后比较TMT图提示阴茎及双侧腹股沟区等疾病局部和全身整体温度变化>1.5℃,属于有效电刺激。随访1~3个月无反复。结论:应用可视化精准电生理诊断,联合经皮低频电刺激、高流量吸氧可有效的提高阴茎海绵体氧供,改善其功能与结构,对缺氧性ED的治疗效果肯定,为治疗缺氧性ED开辟了有效的物理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缺氧 IIEF-5 NPTR 生理诊断 经皮低频电刺激 高海拔地区
下载PDF
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在中老年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周韦位 陈雅琼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972-976,共5页
目的观察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对缩短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中老年行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对缩短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中老年行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管护理联合凯格尔运动干预,试验组采用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经皮低频电刺激干预,2组均干预1周。观察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导尿管拔除后重新插入率、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初次排尿时膀胱容量(FD)、膀胱顺应性(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35.11±6.06)mL vs(46.27±8.14)mL,P<0.05];试验组拔管后导尿管重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vs 52.38%,P<0.05);试验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6.09±1.37)d vs(11.35±2.85)d,P<0.05];试验组BC、MCC值低于对照组,而FD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可改善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患者残余尿量及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拔管后重插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根治术 凯格尔运动 经皮低频电刺激 留置导尿管 残余尿量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
18
作者 陈盛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9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及联合组(...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赣州市章贡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及联合组(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康复进程、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术后3、5 d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联合组的子宫内膜形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RI、PI均降低,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SV及EDV均升高,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疗法辅助宫腔镜下电切术可降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其康复时间,促进其子宫内膜形态恢复,提高其子宫动脉血流速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宫腔镜下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形态 子宫动脉血流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黄菊英 胡辉艳 +3 位作者 余龙英 刘侃 陈伟涛 周宇博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MF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50例。A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B组...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MFP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00例MF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50例。A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B组采取低频电刺激疗法联合肌筋膜疗法。比较两组盆底肌力[Laycock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法(MOS)]、盆底肌压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B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前、后静息平均肌电值低于A组,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高于A组,快速收缩放松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SFI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肌筋膜疗法利于缓解MFPP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盆底肌肌力、肌电状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 低频电刺激 肌筋膜疗法 性功能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20
作者 王苗苗 周国平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脑血流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眩晕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辅助丁苯酞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 丁苯酞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