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侧向供烃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7
1
作者 包洪平 黄正良 +3 位作者 武春英 魏柳斌 任军峰 王前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厚达近千米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共生的地层组合,埋深偏大。这套远离风化壳的奥陶系盐下层系能否具备烃源有效供给及规模成藏,是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奥陶系沉积期后构造演化及其与上古生界煤系...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厚达近千米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共生的地层组合,埋深偏大。这套远离风化壳的奥陶系盐下层系能否具备烃源有效供给及规模成藏,是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奥陶系沉积期后构造演化及其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层配置关系的研究,认为奥陶系盐下在邻近古隆起区存在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层直接接触且规模性分布的供烃窗口,窗口区在生排烃高峰期处于构造下倾部位,生烃增压等因素产生运移动力,有利于天然气向高部位运聚;膏盐岩封盖层与白云岩储集体横向连续稳定分布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具有规模成藏的潜力,乌审旗—靖边—延安一带为有利勘探区,值得勘探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烃窗口 侧向 奥陶系盐下 岩性圈闭 运移动力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侧向供烃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岩下天然气成藏新认识 被引量:57
2
作者 杨华 包洪平 马占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膏盐岩地层,其中尤以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膏盐岩分布范围为最广,具有良好的区域封盖条件。近期钻探及研究证实,该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的自身海相烃源层生烃能力总体较差,在米脂盐洼中心的盐...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发育巨厚的膏盐岩地层,其中尤以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膏盐岩分布范围为最广,具有良好的区域封盖条件。近期钻探及研究证实,该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的自身海相烃源层生烃能力总体较差,在米脂盐洼中心的盐下难以形成"自生自储型"工业气藏。但针对盐洼西侧的膏盐岩下油气成藏条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则表明:邻近古隆起东侧地区马五7—马五10亚段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供烃窗口";燕山运动使得盆地本部构造反转,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有利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经由"供烃窗口"进入膏盐岩下白云岩储集体后,会进一步沿着马五7—马五10亚段白云岩输导层向东侧上倾高部位运移;膏盐岩下白云岩中岩性相变带的存在也为天然气区域性的聚集提供了有利遮挡条件。结论认为,位于盐洼西侧的盆地中部地区奥陶系膏盐岩下具有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侧向供烃成藏的潜力,有望开启该盆地奥陶系膏盐岩下天然气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侧向 供烃窗口 奥陶纪 膏盐岩 岩性圈闭 天然气成藏 勘探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预测及成藏主控因素
3
作者 王洪星 韩诗文 +1 位作者 胡佳 潘志浩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于钻井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地震等资料,运用模型正演、多参数反演体融合技术等,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分布特征及油气富集条件进行了研究,预测了优质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 基于钻井岩心分析、测井曲线、地震等资料,运用模型正演、多参数反演体融合技术等,对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储层分布特征及油气富集条件进行了研究,预测了优质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白垩系火石岭组凝灰岩为裂隙式喷发形成的火山碎屑岩,主要为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地震反射特征总体表现为低频、差连续、中强振幅或弱振幅,多参数反演体融合体技术预测的凝灰岩储层“甜点”分布与钻井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高,凝灰岩储层平均钻遇率达92.8%,气层平均钻遇率为81.0%,其中12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华家构造带与郭家断阶带储层岩性分别以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和含角砾晶屑凝灰岩为主,断裂发育,是2个优质储层发育区。(2)研究区凝灰岩的测井和地震相特征相匹配形成的岩性-岩相模板可有效指导凝灰岩的地震相识别,振幅属性刻画出的火山口相、近火山岩相为有利岩性分布区。(3)研究区发育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3套优质烃源岩厚度均超过300 m,TOC值分别为0.26%~5.08%,0.10%~5.55%,0.10%~9.74%,S1+S2分别为0.24~8.23 mg/g,0.12~18.15 mg/g,0.25~2.86 mg/g,Ro分别为0.6%~1.3%,1.1%~1.6%,1.0%~2.2%,具有丰度高,成熟度中等的特征,为大规模成藏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4)研究区凝灰岩气藏是一套源储侧向对接、高位富集的致密气藏,成藏主要受构造样式、断裂发育程度和供烃窗口控制,其中拉张和伸展作用形成的叠瓦状断弯褶皱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断裂发育程度及供烃窗口的大小决定了气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地震振幅属性 源储侧向对接 构造样式 断弯褶皱 供烃窗口 模型正演 火石岭组 白垩系 德惠断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包洪平 王前平 +5 位作者 闫伟 蔡郑红 郑杰 魏柳斌 黄正良 郭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4,共15页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交互的沉积体系,但对其沉积发育的规律性及其内部天然气成藏聚集的基本地质特征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形成时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沉积特征...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与膏盐岩交互的沉积体系,但对其沉积发育的规律性及其内部天然气成藏聚集的基本地质特征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形成时的构造与古地理背景、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烃源供给及圈闭聚集等方面的分析,形成新的观点与地质认识:(1)受盐洼周边古隆起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形成于与外部广海周期性隔绝的局限海蒸发环境,导致其岩性“相控”与“层控”分布特征极为显著;(2)首次提出“非层状沉积分异”的概念,并认为它是控制奥陶系内幕“溶孔型”储层发育的决定性因素;(3)受区域岩性相变及后期构造反转的控制,奥陶系盐下层系具有形成大区域分布的岩性圈闭体系的有利条件;(4)盐下层系虽自身的海相烃源岩生烃潜力有限,但由于燕山期东部构造抬升与西侧上古生界煤系烃源“供烃窗口”及膏盐封盖层区域性连续分布等要素密切配合,仍具有规模供烃、大区带成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奥陶系 非层状沉积分异 碳酸盐岩-膏盐岩 盐下成藏 供烃窗口
下载PDF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内幕油气藏形成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令武 高先志 +2 位作者 吴伟涛 贾连奇 刘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地球化学方法,对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带的内部结构,以及已发现油藏的油气性质、储层特征、油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文安斜坡潜山带存在2种类型的潜山油气藏: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潜山内幕油... 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地球化学方法,对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带的内部结构,以及已发现油藏的油气性质、储层特征、油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文安斜坡潜山带存在2种类型的潜山油气藏:潜山顶部油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潜山内幕油气藏与潜山顶部油气藏的不同在于其位于潜山内部,受不整合面作用的影响较小。内幕隔层是潜山内幕圈闭形成的关键,断层和内幕裂缝型储层控制了内幕油气藏油气的输导和聚集,供烃窗口和输导体系有效配置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方式。针对文安斜坡地区,总结出不整合面供烃-内幕裂缝型储层/断层输导运聚与断层供烃-内幕裂缝型储层输导运聚2种内幕油气运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内幕油气藏 内幕隔层 供烃窗口 输导体系 运聚模式 文安斜坡 冀中坳陷
下载PDF
歧口凹陷潜山分布规律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文革 郑玉梅 +3 位作者 冯建园 楼达 王金荣 贾丽 《录井工程》 2012年第3期93-97,共5页
通过歧口凹陷区独特的盆地演化历史分析,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区潜山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明确印支期古隆起的存在是歧口凹陷潜山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古隆起区古生界强烈剥蚀,两翼断层逆冲与反转是潜山内幕储集层... 通过歧口凹陷区独特的盆地演化历史分析,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区潜山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明确印支期古隆起的存在是歧口凹陷潜山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古隆起区古生界强烈剥蚀,两翼断层逆冲与反转是潜山内幕储集层发育、油气输导系统形成的关键。受中生代古构造的影响,歧口凹陷潜山可分为断块古地貌、伸展断块两种主要潜山构造类型。结合潜山供烃特点、内幕结构特点判断,认为歧口凹陷区潜山勘探主攻方向应集中在两大领域,其一是印支期古隆起波及范围内的低位序潜山,重点探索古坡折带近东西向潜山构造;其二是歧口凹陷南缘广泛分布的中生界及上古生界内幕潜山,探索不整合控制的隐蔽潜山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潜山 油气成藏 勘探方向 奥陶系碳酸盐储集层 断层 供烃窗口
下载PDF
黄骅坳陷王官屯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余陇卓 蒋有录 楼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43-144,共2页
作为连接源储的通道,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输导体系的研究对于认识油气运移聚集的路径与过程,预测油气藏可能存在的位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华等,2008)。输导体系各要素的发育程度及组合样式对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分布规律... 作为连接源储的通道,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输导体系的研究对于认识油气运移聚集的路径与过程,预测油气藏可能存在的位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华等,2008)。输导体系各要素的发育程度及组合样式对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范婕等,2017),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所覆盖的区域是油气藏分布有利区(蒋有录等,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源储对接 供烃窗口 王官屯潜山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蒋有录 路允乾 +1 位作者 赵贤正 杨德相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6-237,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资源量丰富,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研究,定量评价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对该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潜山油气成藏受烃...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资源量丰富,深化潜山油气成藏研究,定量评价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对该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充注能力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潜山油气成藏受烃源岩及供烃方式、储集特征、储盖组合等多种因素的控制,与烃源岩大面积直接接触的、长期风化淋滤的潜山储集体,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高位潜山型、中位潜山型和低位潜山型大类;以任丘、苏桥、牛东1这3个典型潜山油气藏为代表,建立了高位、中位、低位3类潜山油气成藏模式.高位模式多分布于中央隆起带,具有"双向油源、源储对接"的特点;中位模式多分布于斜坡带,具有"侧向油源、复合输导"的特点;低位模式多分布于洼陷带,具有"顶部油源、不整合输导"的特点.综合考虑烃源岩生烃强度、潜山储层物性、供烃方式、储盖组合类型以及供烃窗口等多种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潜山油气充注能力定量评价公式并对9个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了评价,3类潜山油气藏的油气充注能力明显不同,其中高位潜山油气充注能力最强,低位潜山次之,中位潜山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供烃窗口 潜山成藏模式 油气充注能力 冀中坳陷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