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5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时建文 杨忠泽 刘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与术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6例ACI患者,以数字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分有侧支循环组(46例)与无侧支循环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PI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CTPI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I参数对ACI侧支循环的预测价值;比较CTPI参数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与DSA检查的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I患者的CTPI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CBV、CBF均高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MTT、TTP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及联合检测对ACI侧支循环均有预测效能(P<0.05),其AUC分别为0.793、0.705、0.841、0.669、0.879,单独检测中MTT效能最高,但仍低于联合检测效能。CTPI参数联合检查对ACI侧支循环的诊断灵敏性为84.78%、特异性为90.00%、准确率为87.74%、阳性预测值为86.67%、阴性预测值为88.52%、Kappa值为0.750。有侧支循环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BV、CBF与NIHSS、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MTT、TTP与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ACI有侧支循环患者的CBV、CBF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高,MTT、TTP均较无侧支循环患者低,CTPI参数用于评估ACI侧支循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有侧支循环患者近期预后较好,同时CBV、CBF、MTT、TTP与ACI患者近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检测CBV、CBF、MTT、TTP预测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侧支循环 评估价值 近期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颈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健 高宇 +2 位作者 张平 岳军艳 崔红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和其他侧支循环,并比较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结果75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3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发病至穿刺时间(OPT)、侧支循环、NIHSS评分是影响机械取栓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卒中史、溶栓治疗及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有糖尿病史、OPT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种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恶性侧支循环患者,NIHSS评分变化较恶性侧支循环患者显著(P<0.05);对称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称侧支循环可能有助于机械取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而恶性侧支循环可能导致机械取栓患者神经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孟晓雪 赵晶 +2 位作者 江尕学 药素毓 白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ATOs)患者远端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ATOs患者92例,根据CCC建立情况分为CCC不良组(45例)和CCC良好...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ATOs)患者远端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ATOs患者92例,根据CCC建立情况分为CCC不良组(45例)和CCC良好组(47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系统(D-SPECT)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C建立情况对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预测价值。结果CCC良好组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总计负荷得分及总计静息得分均低于CCC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2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95%CI 0.49~0.80,P<0.05),敏感度为59%,特异度为70%。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13的AUC为0.67(95%CI0.47~0.87,P<0.05),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63%。结论AMI ATOs患者CCC建立良好的病变较CCC建立不良的病变负荷总缺血范围小,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D-SPECT可以作为评估心肌灌注水平的可靠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系统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 心肌灌注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刘懿 索文岐 史欢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32-637,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支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的评估分为侧支循环良好(fin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CC;72例)组和侧支循环不良(po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 PCC;58例)组。血清PGRN及SD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评估。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PCC组SDF-1水平比FCC组增加(t=2.705,P<0.05),PGRN水平降低(t=5.747,P<0.05)。PCC组的MoCA评分低于FCC组(t=5.302,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水平呈负相关性(r=-0.289,P<0.05)。ACI患者的PGRN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r=0.203,P<0.05);SDF-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204,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0.709~0.888,P<0.01);0.727(95%CI:0.636~0.818,P<0.01);0.805(95%CI:0.727~0.884,P<0.01)。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0%和53.40%、63.80%和91.40%、96.60%和51.70%。结论 分析ACI患者在侧支循环不同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可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进一步为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AIS患者神经功能和侧支循环的影响
6
作者 侯丽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2期1857-1858,1861,共3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和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和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3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侧支循环良好率为74.63%,高于对照组的5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min、Qmin以及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高于对照组,脑血管外周阻力(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可帮助AIS患者有效建立侧支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侧支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血管新生与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超 姜立刚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增加缺血区脑组织血容量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近年研究发现,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血管新生对缺血...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增加缺血区脑组织血容量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近年研究发现,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血管新生对缺血区脑组织侧支循环建立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管新生 侧支循环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采用多模式MRI技术的价值
8
作者 杨荣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探析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研究... 目的:探析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侧支循环组(n=26)和无侧支循环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指标水平,分析多模式MRI技术评估结果与DS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患者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和脑血容量(CBV)分别为(4.52±1.12) s、(16.97±2.02) s和(2.51±0.12) mL/100 g,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侧支循环组患者的脑血流量(CBF)为(58.36±4.12) mL/(100 g·min),高于无侧支循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多模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5.16%(59/62),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多模式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25/27)、特异度为97.14%(34/3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侧支循环评估中采用多模式MRI技术具有较高准确率,与DSA诊断结果相比一致性较高,因此,多模式MRI技术应用在脑梗死预后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临床评估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侧支循环 多模式MRI技术 准确率 敏感度
下载PDF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9
作者 夏建文 黄建国 +4 位作者 欧阳思敏 李念旭 易斑斓 钟希夷 余桂枝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CCS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Rentro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entrop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助于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生汤 血运重建 侧支循环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下载PDF
CTA和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芮 王汉 +2 位作者 陈艳 李毅 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CTP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对比剂峰值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值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CTA评估侧支循环良好组63例(65.63%),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34.37%)。侧支循环良好组rCBF、rCBV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P<0.05),rTTP、rMTT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rCBF、rCBV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r=0.472、0.518,P<0.01),rTTP、rMTT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r=-0.502、-0.496,P<0.01)。预后良好组60例(62.50%),预后不良组36例(37.50%)。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冠心病比例、合并房颤比例、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比例、rTTP及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CBF、rCBV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合并房颤、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rTTP及rMTT值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CBF、rCBV值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CTA能直观显示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P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表现出相关性,能间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A、CTP检查均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 CT动脉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席伟 张俊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94-96,99,共4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时相CTA、CTP检查,以数字减影...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时相CTA、CTP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时相CTA、多时相CTA联合CTP对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侧支循环状态患者多时相CTA图像中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并比较不同侧支循环状态患者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最大峰值时间(rTTP)]和预后结局差异。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侧支循环不良35例,侧支循环良好45例;多时相CTA对侧支循环的评估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8);多时相CTA联合CTP对侧支循环的评估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46);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侧支循环的准确率高于多时相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的血管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良好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的rCBF、rCBV均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TT、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支循环不良组的预后不良占比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时相CTA联合CTP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评估中具备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在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和预后结局的评估中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多时相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评估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蓉 范伟女 吴允钦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后循环AIS侧支循环的重要性及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3
作者 高宇 李子昂 +5 位作者 张健 刘韩鹏 张平 闫瑞芳 岳军艳 崔红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4,179,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直接取... 目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直接取栓术组(n=47)和桥接取栓组(n=46);直接取栓术组患者采用血管内直接取栓术治疗,桥接取栓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术。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行侧支循环Tan分级,依据Tan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较差组。应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血管再通;术后24~48 h行头颅平扫CT评估是否有出血转化;术后90 d行卒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患者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以及预后和自发非创伤性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线阿尔伯塔脑卒中计划早期诊断(ASPECT)评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心房颤动占比、基线收缩压、肌酐、基线血糖、血小板计数、闭塞部位、脑卒中病因、侧支循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与桥接取栓组患者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患者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桥接取栓组(P<0.05)。直接取栓组与桥接取栓组侧支循环良好和侧支循环较差患者的入院后影像学检查时间、股动脉穿刺时间、手术取栓血管再通时间、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SICH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侧支循环良好和侧支循环较差患者的出血转化率显著低于桥接取栓组(P<0.05)。结论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下,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但桥接取栓较直接取栓更易发生脑出血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直接取栓 桥接取栓
下载PDF
有氧康复训练联合体外反搏对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及侧支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婷 田琪 +2 位作者 邢爱君 祁春梅 安利杰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860-866,共7页
目的探究有氧康复训练联合体外反搏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后康复情况,及其对侧支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进行PCI治疗的20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有氧康复训练联合体外反搏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后康复情况,及其对侧支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进行PCI治疗的20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体外反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有氧康复训练联合体外反搏,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内皮功能和侧支循环指标、运动耐量指标,评估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氧阈下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无氧阈摄氧量和无氧阈下代谢当量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最大心率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介导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肱动脉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等内皮功能指标及脉侧支循环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乘积、自认疲劳分级及Borg评分运动耐量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运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实施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采用有氧康复训练联合体外反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心肺功能恢复,改善其心脏侧支循环和内皮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该种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有氧康复训练 体外反搏 心肺功能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血管分割的拟定量侧支评分在s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阳运秋 胡庆茂 +6 位作者 汪震 徐锦萍 刘理伯 杨楠 刘星辰 马国睿 阳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Q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包括CT、CTA、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数据。采用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对CTA源图像进行血管分割标注,并对血管分割后的CTA影像分别进行ASPECTS评分和SD-CCQ评分,从而评估AIS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评估侧支循环的一致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D-CCQ与AI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SPECTS评分与SD-CCQ评分在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65,P<0.001),SD-CCQ对AIS良性侧支循环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CCQ、基线NIHSS、DWI梗死体积是影响AIS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D-CCQ可用于CTA影像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拟定量评分 ASPECTS评分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16
作者 罗仪山 刘震 +3 位作者 陈璐珊 陈平安 潘艺朝 李韶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AP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证实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至少1支血管存在≥90%狭窄。根据Rentrop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CCC良好组(Rentrop分级2~3级)56例和CCC不良组(Rentrop分级0~1级)44例,并选择同期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Notch1,VEGF水平与患者CCC的关系及Notch1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CCC良好组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相对表达量[(5.92±0.91)]、血清VEGF水平[(342.47±60.53)ng/L]显著高于CCC不良组[(4.82±0.92)、(273.75±61.44)ng/L]及对照组[(3.92±0.78)(257.32±52.6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良好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37,P<0.05);CCC不良组患者中两者无显著相关性(r=0.2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与血清VEGF水平均是SAP患者CCC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1水平及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CCC形成良好相关,Notch1信号通路调控VEGF表达可能是影响患者CCC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状态及其与血栓负荷的关系
17
作者 汪丹丹 李家飞 沈童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CC)状态及其与血栓负荷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铜陵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161例AMI患者,利...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CCC)状态及其与血栓负荷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铜陵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诊治的161例AMI患者,利用Rentrop分级对患者CCC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结果分为CCC形成良好组(2~3级)84例和CCC形成不良组(0~1级)77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资料、心功能指标及血栓负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CCC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AMI患者CCC状态与血栓负荷的关系。结果在161例AMI患者中,CCC形成不良发生率为47.83%(77/161)。CCC形成不良组Gensini评分低于CCC形成良好组,白细胞计数高于CCC形成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梗死相关血管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C形成不良组高血栓负荷率高于CCC形成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22%vs 26.1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白细胞计数、血栓负荷为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Gensini评分为CCC形成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OR=2.051,95%CI:1.071~3.928;OR=1.647,95%CI:1.353~2.006;OR=6.418,95%CI:2.654~15.519;OR=0.973,95%CI:0.948~0.99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栓负荷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78~0.817)。结论 AMI患者CCC形成不良占比较高,与血栓负荷分级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 侧支循环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中药封包联合蜡疗技术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和肢体功能的效果
18
作者 刘思佳 王伟 +4 位作者 丁少敏 程禾青 胡晓春 陈曼曼 吴兆梅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蜡疗技术改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和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软件随机均分至常规组(40例)、观察组(40例)。...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蜡疗技术改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和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软件随机均分至常规组(40例)、观察组(40例)。常规组以中药封包干预,观察组中药封包联合蜡疗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侧支循环、肢体功能、肢体痉挛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干预后,2组动脉血流速度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均P<0.05);(2)观察组上、下肢肢体功能升高幅度较常规组更显著(均P<0.05);(3)观察组Ashworth评分降低幅度较常规组更显著(均P<0.05);(4)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常规组更显著(均P<0.05)。结论石蜡疗法与中药封包疗法相结合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和肢体、神经功能,缓解肢体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四肢 热蜡疗法 中草药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比较
19
作者 张嘉楠 李作鹏 +1 位作者 王天栋 张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57-266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术前头颅CT平扫结果分为HMCAS... 目的:比较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术前头颅CT平扫结果分为HMCAS阳性组(54例)与HMCAS阴性组(6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结果:HMCAS阳性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低于HMCA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与70.3%,P=0.004)。与HMCAS阴性组比较,HMCAS阳性组90 d预后良好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与46.9%,P=0.033)。结论:接受机械取栓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HMCAS阳性组侧支循环差于HMCAS阴性组,预后良好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微循环障碍影响的分析
20
作者 王一彪 李峥 +5 位作者 车焕莉 张永勇 陈志强 苗阳 缪黄泰 曾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状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Rentrop分级将277例STEMI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Rentrop 0-1级)和侧支循环...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状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Rentrop分级将277例STEMI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Rentrop 0-1级)和侧支循环良好组(Rentrop 2-3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PCI术后住院期间预后情况的差异,并探究PCI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或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Killip分级、TIMI血流分级以及罪犯血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在PCI术后发生心绞痛、MVO和慢血流现象的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ntrop1-3级和PCI术前TIMI血流3级是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或MVO的保护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能够有效预防PCI术后MVO和慢复流/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