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感觉刺激辅助常规促醒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吕玲 辜丽影 吴津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8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觉刺激辅助常规促醒用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多感觉刺激辅助常规促醒用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促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感觉刺激。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15 d时,观察组清醒比例高于对照组(54.76%vs.28.57%,P<0.05);干预30 d时,观察组清醒比例高于对照组(90.48%vs.52.38%,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和CRS-R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感觉刺激辅助常规促醒相比单纯常规促醒能够更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缩短昏迷时间,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多感觉刺激 常规促醒 促醒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促醒效果及脑电图、神经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顺达 韩新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促醒效果及脑电图(EEG)、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90例,分为rTMS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促醒效果及脑电图(EEG)、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90例,分为rTMS组、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电刺激组)、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组(联合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rTMS组给予rTMS,电刺激组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比较3组促醒效果,观察3组治疗前后EEG改善情况、脑血流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搏动指数(PI)]、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促醒总有效率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治疗4周后,3组EEG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EEG分级优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3组治疗4周后Vm、Vs高于治疗前,Vd、PI低于治疗前,联合组Vm、Vs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Vd、PI低于rTMS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GCS、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GCS、MoCA评分高于rTMS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TMS组、电刺激组(P<0.05)。结论:rTMS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能显著提高促醒效果,改善脑电图,促进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促醒效果 脑电图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疗法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促醒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志锋 张鹏 +1 位作者 孙永 刘永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32-0135,共4页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疗法(HBO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促醒效果。方法 将60例DAI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尼莫地平联合HBOT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HBOT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疗法(HBO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促醒效果。方法 将60例DAI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尼莫地平联合HBOT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HBOT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进行预后评估;在治疗前、治疗8d、15d、22 d后予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价;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8d、15d、22 d后的苏醒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d、15d、22 d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各时间点的GCS评分更高(P<0.05),苏醒时间更短(P<0.05),治疗15d、22 d后的苏醒率更高(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HBOT对DAI患者的促醒效果显著,可提高GCS评分和苏醒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压氧疗法 弥漫性轴索损伤 促醒
下载PDF
中医药促醒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白佳佳 《大医生》 2024年第14期14-18,共5页
昏迷是指一种机体完全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的严重的医学状态,需及时进行医疗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醒治疗是中医药临床治疗“神昏”“昏厥”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帮助患者从睡眠或昏迷状态中恢复神志。现对中... 昏迷是指一种机体完全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的严重的医学状态,需及时进行医疗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醒治疗是中医药临床治疗“神昏”“昏厥”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帮助患者从睡眠或昏迷状态中恢复神志。现对中医药促醒治疗的背景与意义、昏迷的病因病机、中医药促醒治疗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在促醒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促醒治疗 昏迷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波谱分析评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超瑜 欧阳奕安 +5 位作者 薛正彪 赖纪英 欧阳松茂 王树生 苏子慧 朱宏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0,共7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以M1作为刺激靶点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组各含53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比较两组脑代谢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值、胆碱复合物(Cho)/Cr值]、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电图(EEG)分级、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及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结果治疗后,两组丘脑、脑干NAA/Cr数值升高,Cho/Cr数值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CRS-R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EP分级、EEG分级、SSEP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BF、CBV均升高,MTT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效果明显,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流速度及脑内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经颅磁刺激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促醒
下载PDF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雪梅 胡艳艳 +2 位作者 李小玲 张耐莲 李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76-0179,共4页
分析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用于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对6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4例脱落,随机数字抽签分组,观察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促醒护理,分析患者苏醒时间、GCS、CRS-R评... 分析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用于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对6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4例脱落,随机数字抽签分组,观察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促醒护理,分析患者苏醒时间、GCS、CRS-R评分、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更短对照组,且观察组在干预后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RS-R、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的GCS和CRS-R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促醒护理能促进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内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苏醒时间,减轻颅脑残疾程度,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促醒护理 正中神经电刺激 颅内损伤 昏迷
下载PDF
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
7
作者 詹梦梅 胡娇娇 +6 位作者 王建宁 罗晶 曹梦娟 熊安萍 邵秀芹 郑茶凤 徐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评价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为主要形式的超早期促醒对颅脑损伤(TBI)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TBI意识障碍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5例,将2022年1-4月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为主要形式的超早期促醒对颅脑损伤(TBI)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TBI意识障碍患者100例,最终纳入研究95例,将2022年1-4月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2年6-9月的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5月为洗脱期。对照组在常规促醒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脉冲K点刺激口腔护理,频率为1次/6 h。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意识状态和口腔情况,采用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格拉斯哥评分(GCS)及RLAS-R认知功能分级量表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认知功能的改变,采用改良Beck口腔评估法评估患者口腔情况,同时以横断面方式记录2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CRS-R、GCS以及RLAS-R评分,Beck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2周、4周,患者CRS-R、GCS以及RLAS-R评分逐渐提升,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k评分逐渐下降,观察组Beck评分低于对照组,口腔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安全事件及不良反应。观察组口腔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气脉冲K点刺激方法辅助口腔护理,以临床常见操作为捆绑,实现多频次和规律的感觉刺激,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识水平,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脉冲 K点刺激 口腔护理 昏迷促醒 颅脑损伤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促醒中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丽霞 韩文秀 +4 位作者 庞涛 白安娜 闫金玉 樊灏桢 郝利霞 《中国康复》 2024年第5期313-317,共5页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救治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给康复护理及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因能更直接介导觉醒和意识的神经回路[1],在神经康复促醒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救治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给康复护理及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因能更直接介导觉醒和意识的神经回路[1],在神经康复促醒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关键技术,具有无创、无痛和副作用较小的优势,已被部分研究应用于DoC的促醒康复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意识障碍 昏迷 最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促醒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观察
9
作者 于利国 孙瑞 +3 位作者 马艳 刘金明 王博 章志超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氧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苏醒...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疗效。方法:共纳入60例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电刺激,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氧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苏醒率,评估2组患者修订昏迷恢复量表(CRS-R)、全面无反应评分量表(FOUR)、脑电图(EEG)及扩展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E)。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8例(26.7%)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观察组患者有13例(43.3%)患者CRS-R达到最小意识状态。2组苏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2,P=0.176)。治疗后,2组患者CRS-R评分、FOUR评分EEG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GO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可以改善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水平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电刺激 高压氧 植物状态 促醒
下载PDF
神经外科昏迷促醒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0
作者 丁雅琼 刘亚柯 +1 位作者 侯慧峰 张胜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菌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原菌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中心2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率,根据是否发生MDRO分为观察组(是)和对照组(否),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昏迷促醒患者发生MDRO的影响因素。结果211例调查对象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85株,其中有130例发生MDRO,共188株,耐药率为65.96%(188/28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比分别为54.26%、32.98%、12.77%。两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营养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MDRO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联合使用抗菌药物、NIHSS评分、营养风险是诱发MDRO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防止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菌药物 昏迷促醒中心 多重耐药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昏迷促醒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温春丽 朱陵群(指导) 胡风云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3998-4002,共5页
昏迷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意识障碍,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高、治疗费用昂贵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等特点,所以早期促醒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更能很大程度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目前昏迷促醒治疗的方法众多,且均在临床上取得一... 昏迷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意识障碍,具有病死率高、并发症高、治疗费用昂贵以及需要特殊护理等特点,所以早期促醒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更能很大程度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目前昏迷促醒治疗的方法众多,且均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难以形成统一标准,此文对昏迷的促醒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昏 昏迷 促醒 综述
下载PDF
“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孙凯 王德生 周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8-0042,共5页
观察“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 观察“偶刺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观察组给予“偶刺法”治疗。以治疗前后的GCS、GOS、DRS为评价指标,同时还包括两组促醒时间和促醒率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GCS、GOS、DRS和促醒情况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GCS、GOS、DRS和促醒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和46.67%(P<0.05)。结论 “偶刺法”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疗效优于“醒脑开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刺法 重型颅脑损伤 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促醒
下载PDF
交叉电项针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脑出血昏迷促醒的经验1则
13
作者 李丹阳 刘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52-156,共5页
老年患者因重症脑出血意识不清,中医诊断为中风病,辨证热盛神昏证。临床多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但手术治疗对既往基础疾病较多且高龄的患者风险极大,且长期使用脱水药物亦可导致肾衰等严重并发症。故本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 老年患者因重症脑出血意识不清,中医诊断为中风病,辨证热盛神昏证。临床多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但手术治疗对既往基础疾病较多且高龄的患者风险极大,且长期使用脱水药物亦可导致肾衰等严重并发症。故本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安宫牛黄丸的保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促醒治疗。20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交叉电项针 安宫牛黄丸 促醒
下载PDF
芳香醒脑开窍中药经鼻给药对无痛胃肠镜全身麻醉促醒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陈卓青 易涵 +1 位作者 李婉萍 陈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芳香醒脑开窍中药经鼻给药对无痛胃肠镜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各项指标,探索其促醒效果与机制。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进入复苏室1分钟内给药,直至离开复苏室,对照组采取经鼻导管... 目的:观察芳香醒脑开窍中药经鼻给药对无痛胃肠镜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各项指标,探索其促醒效果与机制。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进入复苏室1分钟内给药,直至离开复苏室,对照组采取经鼻导管吸入空气。记录两组复苏期的生命体征、苏醒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4分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复苏期高血压、低氧血症、疲乏及头晕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芳香芳香醒脑开窍药物(麝香、冰片)经鼻给药对全身麻醉患者有促醒作用,并可稳定复苏期间的各项生命体征,减少全麻后复苏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脑开窍药物 经鼻给药 促醒 无痛胃肠镜检查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交互作用研究岭南头皮针对脑外伤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
15
作者 杨东英 蔡伟彬 +4 位作者 唐明 刘洋 秦敏 杨蕾 潘杰 《中医康复》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岭南头皮针通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信号轴交互促进脑外伤昏迷大鼠苏醒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 目的:探讨岭南头皮针通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LC3B)-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信号轴交互促进脑外伤昏迷大鼠苏醒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每组各10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构建外伤昏迷(TBI)大鼠模型,岭南头皮针组采用TBI+岭南头皮针法干预,假针刺组采用TBI+普通针刺法干预,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评分,HE染色观察皮层、海马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蛋白[LC3B、p-62、Beclin-1]以及凋亡蛋白[Caspase-3、Bcl-2]水平的变化。结果:第0、7、14天,TBI组、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7、14天,假针刺组、岭南头皮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TBI组(P<0.01),岭南头皮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1),且第14天,岭南头皮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进行岭南头皮针刺治疗后,岭南头皮针组皮层神经元数量丰富,局部排列不规则,皮层可见少量神经元胞核皱缩深染,胞核、胞质分界不清晰,海马体神经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密集,胞核大而圆,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核仁清楚,细胞质丰富。与对照组相比,TBI组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自噬蛋白LC3B表达上升(P<0.05)、Beclin-1表达上升(P<0.01),p-62表达下降(P<0.05);与TBI组比,假针刺组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自噬蛋白LC3B表达下降(P<0.01),两组p-62、Beclin-1、Cleaved-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岭南头皮针组,凋亡蛋白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自噬蛋白LC3B、Beclin-1表达下降(P<0.01),两组p-62、Cleaved-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头皮针可以有效促进颅脑损伤昏迷大鼠苏醒,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头皮针治疗 脑外伤 促醒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6
作者 吴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27-0130,共4页
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促醒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实际改善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时间段是2022年1月份到2023年2月份。通过。在该阶段我院接收... 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早期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促醒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实际改善情况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时间段是2022年1月份到2023年2月份。通过。在该阶段我院接收并进行临床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8例中进行筛选,剩余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经过相同时间段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促醒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促醒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促醒效果也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重症颅脑损伤 促醒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药促醒的临床研究进展
17
作者 许明良 谭波 冯蓓蓓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患者的增多,昏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重度意识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增加。如何促进昏迷患者尽快苏醒已成了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昏迷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及脑外伤患者的增多,昏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重度意识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增加。如何促进昏迷患者尽快苏醒已成了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昏迷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昏迷的常用方法和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促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昏迷 促醒 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对神外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张博 周汉辉 +1 位作者 胡玉平 刘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对神外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促醒治疗,... 目的分析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对神外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促醒治疗,研究组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促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OS、GCS评分组内、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14、30 d,两组GOS、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30 d高于治疗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OS、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30 d,研究组GOS、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在神外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缩短促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艾灸 联合治疗 神外昏迷 促醒
下载PDF
四感联合促醒刺激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王彦卿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四感联合促醒刺激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5例。参照组... 目的:探讨四感联合促醒刺激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比较两组苏醒情况,干预前后昏迷程度、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参照组,4周内苏醒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升高,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降低,试验组GCS评分高于参照组,DF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和多巴胺(DA)水平均升高,试验组NE、Ach、DA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感联合促醒刺激可促进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苏醒,改善神经递质水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感联合促醒刺激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术后昏迷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仇伟 李慧敏 +1 位作者 石丽君 武陈陈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意识觉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75.0%vs. 52.5%,P=0.03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vs. 15.0%,P=0.048)。结论 针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意识觉醒,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昏迷 急危重症 多感官促醒护理 意识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