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家文论与诗学探索——论“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新路径
1
作者 凌建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以刘文飞为代表的斯拉夫学研究者正在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学派建设离不开理论,不是个别的理论观点,而是成体系的学说,任何学说通常可简化为一定的理论核心,学派围绕... 在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以刘文飞为代表的斯拉夫学研究者正在推动“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学派建设离不开理论,不是个别的理论观点,而是成体系的学说,任何学说通常可简化为一定的理论核心,学派围绕这个核心不断发展壮大。本文梳理文学理论的命运及其特色,借鉴英美“批评理论”观,提出“作家文论”概念,认为学科化与职业化使得古已有之的、以文学本体为导向的诗人谈诗或作家论文学边缘化,作家文论则可为研究者在新的语境中重返文学本体、为国别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提供可能的核心理念。具体到俄罗斯文学研究,至少可采取两种路径:其一,俄罗斯作家论文学的言论是作家文论研究的宝贵资源库,其所蕴藏的作家有关文学创作的大量理论思想有待我们去系统发掘;其二,当代文论研究者也应该学习诗人谈诗或作家论文学的运思方式和言说方式,努力探索“实践诗学”,一方面可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兼容提供视角,另一方面可用作家语言丰满文学理论的身躯。作家文论不一定是建构“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最恰当的理论核心,却对世界文学研究行之有效,所以不妨给它一个“试用期”,或可围绕此核心开创有别于国外斯拉夫学话语体系的新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作家文论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 诗学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文学认知与国际地缘政治:欧美斯拉夫学视野中的俄罗斯文学
2
作者 林精华 《俄罗斯学刊》 2024年第1期53-78,共26页
英格兰、欧洲大陆、美国基于各自的地缘政治需要,商人、旅行家和外交官等分别译介俄罗斯文学,为19世纪后期开启学院化斯拉夫学奠定基础;布尔什维克政权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促成学院斯拉夫学在欧美迅速发展;二战结束伊始,苏联和西方... 英格兰、欧洲大陆、美国基于各自的地缘政治需要,商人、旅行家和外交官等分别译介俄罗斯文学,为19世纪后期开启学院化斯拉夫学奠定基础;布尔什维克政权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促成学院斯拉夫学在欧美迅速发展;二战结束伊始,苏联和西方进入冷战状态,孕育出直接服务于遏制敌人之战略的“苏联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斯拉夫学也受冷战格局影响,但鲜受政治正确左右,致使其未如“苏联学”那样显赫,也不随着苏联解体而萎缩,甚至反哺俄国学界,为后冷战时代世界读者深入理解俄罗斯问题和欧美-俄国之复杂关系提供了审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拉夫学 地缘政治 俄罗斯文学 翻译和研究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课程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反拨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骁骞 王泽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75-78,共4页
在对外俄语教学中,“俄罗斯文学”课程作为重要的教育渠道之一,其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和文化审美素养提升。文章从反拨效应的角度出发,探讨“俄罗斯文学”课程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俄罗斯文学”... 在对外俄语教学中,“俄罗斯文学”课程作为重要的教育渠道之一,其教学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和文化审美素养提升。文章从反拨效应的角度出发,探讨“俄罗斯文学”课程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俄罗斯文学”课程内容及其在对外俄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的深入分析,详细研究该课程对学生俄语语言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及语言教学质量的积极反拨作用,并提出“俄罗斯文学”课程建设的改进策略与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课程 对外俄语教学 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
下载PDF
高校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4
作者 梁媛 杨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152-0155,共4页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关注高校外语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以“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为例,从高校课堂思政建设与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二者...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此,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关注高校外语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以“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为例,从高校课堂思政建设与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二者重要性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开放引进教育理念,发掘俄罗斯文学翻译课程思政元素的主要来源,与时俱进地更新课堂教学设计,进一步探究俄罗斯文学翻译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翻译 课程思政 翻译教学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教考多元化的改革探索
5
作者 刘珊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在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学校的课程中,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被视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俄罗斯文学史能增强学生对该国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整体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 在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学校的课程中,俄罗斯文学史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被视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俄罗斯文学史能增强学生对该国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整体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国际社会文化格局的转型,俄罗斯文学史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方法,甚至考核方式,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改革俄罗斯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考核方式,都是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史教学 教考改革 高素质人才培养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国学派”建设的一种先行尝试——评张建华教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
6
作者 吴振宇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1期8-13,89,共7页
2021年出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共辑录张建华教授不同时期所写的论文36篇。从俄罗斯文学概论、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21世纪俄罗斯文学纵览等几个方面对作家、作品、思潮展开了具体的批评。本文作者认为,其中一些颇具... 2021年出版的《俄罗斯文学的理论思考与创作批评》共辑录张建华教授不同时期所写的论文36篇。从俄罗斯文学概论、俄罗斯文学经典重读、21世纪俄罗斯文学纵览等几个方面对作家、作品、思潮展开了具体的批评。本文作者认为,其中一些颇具学理性术语的“发明”,对俄国文学正典体系的再建构是此书的两大特色。张建华的文学批评与当下学界提倡俄罗斯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口号相呼应,是使这一学术畅想成为可能的一种先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建华 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学派 理论思考 创作批评
下载PDF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
7
作者 顾运轩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16-18,共3页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辉岁月,一批伟大的作家相继出现,他们的创作成绩斐然,在文学领域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折射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其中,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批判...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辉岁月,一批伟大的作家相继出现,他们的创作成绩斐然,在文学领域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折射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其中,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批判”这一题材,作家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揭示。本文阐述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背景,探讨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分析了19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的相关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俄罗斯文学 社会批判 主题
下载PDF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8
作者 陈茜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10-12,共3页
本文探讨了19世纪俄罗斯女性形象的多维演变及其在文学中的深刻展现。在社会背景概述部分,分析了19世纪俄罗斯的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为理解该时期女性地位的转型提供了历史语境。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女性角色进行剖析,展示了女性... 本文探讨了19世纪俄罗斯女性形象的多维演变及其在文学中的深刻展现。在社会背景概述部分,分析了19世纪俄罗斯的历史环境与社会变迁,为理解该时期女性地位的转型提供了历史语境。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女性角色进行剖析,展示了女性形象复杂性的提升和层次的丰富,并描述了这些文学作品如何反射时代思潮和女性群体的现实挣扎。在“文学巨匠笔下的女性典范”中,详细探讨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三位大师如何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并从中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和女性形象的艺术传达。最终,“性别与阶级:女性解放的呼声”章节厘清了文学作品如何影响女性的自我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又一扇窗口——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9
作者 孙佳美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6-67,73,共3页
本文较为深入地评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92)的最终研究成果《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丛书》深入探讨了俄罗斯民族信仰与文学的关系问题,重点阐释了俄罗斯民族信念与文学艺术形式的演变,发掘了国家形象构建、文学... 本文较为深入地评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92)的最终研究成果《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丛书》深入探讨了俄罗斯民族信仰与文学的关系问题,重点阐释了俄罗斯民族信念与文学艺术形式的演变,发掘了国家形象构建、文学经典、民族语言等与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双向互动,揭示了俄罗斯文明发展的特征及其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为我国文艺理论建设和批评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民族精神 文艺理论
下载PDF
管窥俄罗斯文学作品汉译注释中的文化建构
10
作者 李文戈 张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1-93,113,共14页
翻译不只是语言的机械转化,更是一种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渠道。基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汉语读者通过阅读文学译作去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汉译注释在文化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源语文化的传递... 翻译不只是语言的机械转化,更是一种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渠道。基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汉语读者通过阅读文学译作去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汉译注释在文化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发现,源语文化的传递、文化形象的重塑和文化内涵的增值是翻译注释的三大秘诀,同时还要正确审视翻译注释在文化建构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保证正确引入源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作品 翻译注释 文化建构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俄罗斯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郭君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81-83,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理念,要求每门课程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作用。俄罗斯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俄罗斯文学课程的性质、教材的选用应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这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建设本课课程思政,可以从制定或修订教... 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理念,要求每门课程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作用。俄罗斯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俄罗斯文学课程的性质、教材的选用应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这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建设本课课程思政,可以从制定或修订教学大纲、建设课程思政教材、优化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达到本门课程育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俄罗斯文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中的汉语借词
12
作者 叶连娜·伊孔尼科娃 石雨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11,共3页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种语言常常会“借用”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和概念。这种被“借来”的词汇叫做“借词”。由于许多借词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变化,所以汉语中的借词并非都能被母语者轻松辨识,同样地...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一种语言常常会“借用”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和概念。这种被“借来”的词汇叫做“借词”。由于许多借词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发生变化,所以汉语中的借词并非都能被母语者轻松辨识,同样地,俄罗斯人也常常需要推测某个俄语词汇是否与他国历史或文化相关联。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词汇是如何逐渐融入俄罗斯文学的语境,成为文学作品乃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借词 俄罗斯文学 文化交流 文学作品 母语者 重要载体
下载PDF
翻转课堂背景下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优化探索
13
作者 魏星 潘盈汕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0期91-94,共4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颁布,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提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能力。而俄罗斯文学作...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的颁布,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提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能力。而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正是在高年级开设的能够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遭遇教学课时少、学习态度轻视、兴趣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和难达培养目标的困境。翻转课堂模式恰为此课程开辟新的教学思路,从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反馈三方面进行优化,解决该课程的教学痛点与困境,探索出一条适合该课程、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优化方案,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俄罗斯文学课程 作品选读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课程设计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14
作者 赵新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俄罗斯文学课程是俄语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挖掘俄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俄罗斯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的心灯
15
作者 聂茂 《快乐阅读》 2023年第5期34-36,共3页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更是一个苦难和坚韧的民族。作为这个民族的见证者和雕刻者,俄罗斯文学不仅具有这个民族的浪漫、豁达、乐观、诗意和奔放的精神特质,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的凝重、孤傲、坚毅和大气的性格特征。俄罗斯文学在世...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奇特的民族,更是一个苦难和坚韧的民族。作为这个民族的见证者和雕刻者,俄罗斯文学不仅具有这个民族的浪漫、豁达、乐观、诗意和奔放的精神特质,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的凝重、孤傲、坚毅和大气的性格特征。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所达到的标高就像“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样,闪烁着神秘、庄重和肃穆的迷人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精神特质 性格特征 孤傲 豁达 见证者 奔放 坚韧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史与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程改革几点设想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永旺 白文昌 孙超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80多所院校开办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这其中,俄罗斯文学史和俄罗斯文学选读这两门课程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与俄语实践及俄语语法等主干课程相比,这两门课程依然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笔者认为,文学史和文选相对于俄语实践...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80多所院校开办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这其中,俄罗斯文学史和俄罗斯文学选读这两门课程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与俄语实践及俄语语法等主干课程相比,这两门课程依然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笔者认为,文学史和文选相对于俄语实践和俄语语法等课程而言属于"软课程",即这类课程价值的体现不是马上显现出来的。对于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师和决策者而言,他们需要有耐心。因此,从长远看,解决文学史和文选所面临的困境还应该回到课程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任务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选读 审美能力 改革
下载PDF
欧洲文学中的俄罗斯文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宪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0-144,共5页
经历漫长的沉寂,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异军突起,名列欧洲乃至世界的前列,产生了世界瞩目的文学巨匠。俄罗斯民族中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学潜能受到激发,俄罗斯民族深沉的情感以及强大的文学批评力量的支持,是俄罗斯文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欧洲文学 俄罗斯文学 俄罗斯文学"三巨头"
下载PDF
百余年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国庆 宋媛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是中俄关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它的传播和推广反映了中俄关系的发展变化。俄罗斯文学著作的种类、数量在中国外来文学著作中始终位居前列,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学的发... 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是中俄关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它的传播和推广反映了中俄关系的发展变化。俄罗斯文学著作的种类、数量在中国外来文学著作中始终位居前列,对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中国读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著作 俄罗斯文学 中俄关系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彼得堡—莫斯科”题材及诗学范式刍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傅星寰 车威娜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5-71,共7页
俄罗斯文学"彼得堡—莫斯科"题材是俄罗斯思想有关"现代性"思索的重要载体,是审美把握这两座城市文化编码的重要途径。它以鲜明的"俄罗斯化"特征,艺术地折射了300年来俄罗斯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民族... 俄罗斯文学"彼得堡—莫斯科"题材是俄罗斯思想有关"现代性"思索的重要载体,是审美把握这两座城市文化编码的重要途径。它以鲜明的"俄罗斯化"特征,艺术地折射了300年来俄罗斯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民族性与现代性、信仰与理性、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徘徊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彼得堡-莫斯科”题材 现代性 诗学范式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接受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取向 被引量:8
20
作者 汪介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40,共8页
伴随着20世纪历史的变动,中国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摄取侧重和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五四时代对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吸纳,1930至50年代前期对苏联革命文学、日丹诺夫主义的移植,50年代中期对"解冻"... 伴随着20世纪历史的变动,中国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接受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摄取侧重和价值取向,先后经历五四时代对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吸纳,1930至50年代前期对苏联革命文学、日丹诺夫主义的移植,50年代中期对"解冻"文学的译介及其后对"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自80年代中期起对"回归文学"的引进,90年代以来对俄罗斯文学的补充接受,以及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当代文学的接纳。这一漫长的接受史程,既不断刷新着国人心目中俄罗斯文学的原有图像,也折射出接受者民族的历史传统、时代氛围、文化心理和现实需求,还透露出中外文学关系史的某些重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接受 选择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