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俄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
张玉能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11 |
1
|
|
2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
张玉能
|
《华中学术》
|
2011 |
0 |
|
3
|
建国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基本走向 |
丁国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程正民对俄苏文学理论的多维透视与历史重构 |
丰硕
赵勇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周扬接受俄苏文学批评的三个维度及反思 |
庄桂成
|
《长江学术》
|
2006 |
1
|
|
6
|
俄苏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 |
匡存玖
彭若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7
|
一部“开放”与“融合”的理论力作——评张杰等著《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 |
秦彩虹
|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
2018 |
0 |
|
8
|
艾亨鲍姆文学批评的实证主义美学基础 |
李冬梅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9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 |
胡亚敏
|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
2015 |
0 |
|
10
|
中国美学对俄苏马克思主义美学接受的历史经验 |
凌继尧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20 |
1
|
|
11
|
俄苏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民族观批判 |
胡俊飞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19 |
0 |
|
12
|
女性主义批评策略之反思——论“各取所需策略” |
王美艳
|
《株洲工学院学报》
|
2002 |
0 |
|
13
|
踏踏实实的开创性工作——评《俄苏文学批评史》 |
何茂正
|
《苏联文学联刊》
CSSCI
|
1993 |
2
|
|
14
|
《俄苏文学批评史》 |
严迅
|
《苏联文学联刊》
CSSCI
|
1992 |
0 |
|
15
|
谈谈俄苏形式主义流派 |
陈思红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16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另一个维度——中国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
孙慕天
刘孝廷
万长松
白夜昕
王彦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安娜形象辨析——叶尔米洛夫有关学术观点评介 |
徐鹏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1
|
|
18
|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作为新时期中国文论命题 |
金永兵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卡尔佛登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
周仁成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简讯 |
|
《外国文学》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