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城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演进和展望--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1
作者 张广汉 鞠德东 +2 位作者 汤芳菲 兰伟杰 王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100,118,共8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历史脉络回顾和案例研究的方式,总结名城保护理念和方法的起源、形成和演进的阶段性特征,构建了以整体观、系统论和活态性为核心的理念方法,并在此基...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不断发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历史脉络回顾和案例研究的方式,总结名城保护理念和方法的起源、形成和演进的阶段性特征,构建了以整体观、系统论和活态性为核心的理念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面对当前城镇化发展进入后半程的挑战,保护工作向系统化和精准化两个路径持续深化,研究提出新时代要加强传统营建智慧挖掘传承、拓展保护传承工作全面系统化、探索文脉彰显和活态发展的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展望未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传承体系 整体观 系统论 活态性
下载PDF
历史建筑普查方法与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以辽宁朝阳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亚宣 王现石 徐明 《中国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历史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普查认定工作对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朝阳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类型学、演绎等研究方法,一方面,探索出一套“谋定后动—靶向锁定—共谋共建——摸清家底... 历史建筑是城乡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普查认定工作对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朝阳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类型学、演绎等研究方法,一方面,探索出一套“谋定后动—靶向锁定—共谋共建——摸清家底”的全流程历史建筑普查的技术方法,实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另一方面,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分析普查对象的聚集性特征,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划定,注重历史建筑与历史城区、历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对全域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保护规划的调研方法、潜在保护对象的盘点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理念、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普查 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鞠德东 许龙 +1 位作者 杜莹 李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8-97,共10页
我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经历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再到区域保护、直到今天开创“全国一盘棋”的保护传承新格局。当前,国家要求建立全国-省-市县三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省级保护传承体系将提高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 我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经历了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再到区域保护、直到今天开创“全国一盘棋”的保护传承新格局。当前,国家要求建立全国-省-市县三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省级保护传承体系将提高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向上与国家保护传承体系衔接,向下向市县保护传承工作传导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云南省为例,从资源梳理出发,提出省级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中应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引领,塑造整体性、系统性的空间格局,将保护展示融入城乡建设,从而建立多级管理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 保护传承体系 价值导向 空间格局 保护展示 管理机制
下载PDF
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13,共8页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历史城镇村为代表的活态遗产蕴含着独特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构建“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历史城镇村为代表的活态遗产蕴含着独特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构建“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全面展现文明历程、坚定文化自信,破解当前保护传承问题和困境的必然选择。立足于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千年一脉”“天人合一”“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从大历史观、整体观、系统观的视角提出遗存的完整保护、全面保护、统筹保护等整体保护策略,进而构建“分级管理、分类要求、分省指引”的保护传承体系实施管理框架,以期能为新时期城乡高质量发展和文明薪火相传引发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传承体系 中华文明 文化自信:整体格局 系统性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3
5
作者 彭雪芳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
少数民族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高度重视,采取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民族地区贯彻实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 少数民族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高度重视,采取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民族地区贯彻实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比例不断提高,非遗展示、展演、展览活动影响广泛,非遗数据库、传承基地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再创佳绩,民族文旅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益完善,少数民族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民族交融和增强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与北京中轴线的案例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吕舟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2期25-29,共5页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阶段,它强调了对现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整体价值阐释。北京中轴线作为涵盖众多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遗产价值的发掘,形成对这一...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新的阶段,它强调了对现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整体价值阐释。北京中轴线作为涵盖众多不同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遗产价值的发掘,形成对这一遗产更完整的价值表达,呈现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北京市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阐释,把遗产的文化意义通过传承、创新,融入当代生活和创作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展现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对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探索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 北京中轴线 示范性实践
下载PDF
广州市历史地段保护传承体系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霖 易智康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历史地段作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等保护对象的补充,在各地保护实践中呈现出多元管理模式。历史地段的设立及保护管理工作目前仍在探索完善阶段,因此有必要厘清其在城乡历史... 历史地段作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等保护对象的补充,在各地保护实践中呈现出多元管理模式。历史地段的设立及保护管理工作目前仍在探索完善阶段,因此有必要厘清其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概念定位、管理原则与优化策略。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探讨历史地段的设立及发展历程,分析历史地段保护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保护对象的法定化,完善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通过适应性的保护措施推动历史地段的保护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段 保护传承体系 保护对象 保护策略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非遗+数字藏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数字化转型研究
8
作者 梁明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22期38-41,共4页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其...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藏品这一新兴概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其唯一性、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藏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体系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非遗数字化传承保护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儒杰 欧露 罗一平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2-38,共7页
非遗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元素,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承至关重要。为高质量推进非遗数字化传承发展,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满足非遗数字化传承对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实效性,进入新时代后,四川巴中、达州... 非遗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元素,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承至关重要。为高质量推进非遗数字化传承发展,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增强和满足非遗数字化传承对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实效性,进入新时代后,四川巴中、达州、南充等地,利用大数据创新非遗的表现形式,丰富其实质内容,扩大其传播渠道,激发非物质文化自身的循环发展机制,将非遗承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延续下去,使其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生产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化 传承保护体系 回归
下载PDF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金培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力,事关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针对当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性不强、协同性不高、平衡性不好、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不多等突出...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力,事关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针对当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系统性不强、协同性不高、平衡性不好、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不多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构建黄河文化保护体系。通过推进文化遗产展现立体化、整体性、创新性和体验式发展,不断完善黄河文化展示体系;通过加强黄河文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体系;通过讲好黄河故事、拓展传播交流渠道、打造开放宣传平台,积极构建黄河文化弘扬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体系 统筹协调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下对太和城遗址的保护体系及传承方式
11
作者 寇婧 刘璐 《科技资讯》 2019年第21期197-198,共2页
民族文化遗址能否得到切实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开发,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和传承方式。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一带一路"倡议... 民族文化遗址能否得到切实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取决于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开发,进一步决定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和传承方式。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以南诏太和城遗址为研究点,从保护体系和传承方式两方面进行探讨:健全法律保护的相应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在数字化的保护中,不断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城遗址 保护体系传承方式 一带一路
下载PDF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规划框架与建构方法
12
作者 李小龙 刘丫丫 +2 位作者 王树声 朱玲 王军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含国家、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须以价值体系建构为引领。聚焦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与落实,... 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含国家、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建设须以价值体系建构为引领。聚焦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建构与落实,以《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为例,探索与建构基于整体观及“三全一联动”策略的规划框架,总结了包涵“梳理历史脉络,提炼价值框架—建构空间格局,彰显省域价值—完善保护名录,夯实价值支撑—明确市(县)任务,落实价值传导”的规划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为增强省级层面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 整体观 价值体系建构 陕西省
下载PDF
遗产化视角下的福州古厝保护与活化研究——兼论《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设计技术导则》的价值与局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宏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文章对福州古厝建筑遗产的类型构成、分类保护与活化原则、方法、模式进行介绍,指出《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设计技术导则》是对《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的全面借鉴。基于遗产化的视角,指出由于建筑遗产类型内... 文章对福州古厝建筑遗产的类型构成、分类保护与活化原则、方法、模式进行介绍,指出《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设计技术导则》是对《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的全面借鉴。基于遗产化的视角,指出由于建筑遗产类型内涵与边界不清,导致对部分类型的福州古厝过度保护,并尝试通过对导则的修订、保护框架的建构,达到科学分类保护的目的,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化 福州古厝 分类保护 设计技术导则 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价值引领新时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以北京都城历史文化价值引领东四街区保护更新
14
作者 李嫣 常铭玮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价值为导向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态遗产,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与难点。在此背景下,亟需探索价值引领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新...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价值为导向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态遗产,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与难点。在此背景下,亟需探索价值引领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北京市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相关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价值引领的街区保护更新总体思路,并系统分析价值引领的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在纵向上,东四街区保护规划实现上下衔接的“价值传导”,立足街区内各类价值载体特征,承接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价值体系,提炼和阐释街区核心价值。在横向上,建立“核心价值—保护管控—更新引导”的衔接关系,从核心价值出发,对街区提出保护管控措施与更新引导策略。本研究为新时代街区保护更新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引领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更新 保护规划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千年一脉、多元一体与载体例证——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分析方法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双辰 盛哲清 +1 位作者 张亚宣 韩雪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4-55,共12页
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定、保护乃至濒危、除名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连、莆田、韩城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研判,总结了“千年一脉、多元一体与载体例证”的价值分析方法和路径。“千年一脉”即要放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 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定、保护乃至濒危、除名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连、莆田、韩城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研判,总结了“千年一脉、多元一体与载体例证”的价值分析方法和路径。“千年一脉”即要放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连续完整的历史脉络分析价值;“多元一体”是要认知不同历史文化价值之间的关联系和系统性,认知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载体例证”是价值分析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即系统梳理所能够代表价值的各类遗存载体,通过载体的梳理反向验证价值判断的准确性,相互作用、相互完善,构建不同层次的价值遗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特色: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坊里何处?——西安古城空间制度变迁与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瑞坤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研究框架,首先通过耙梳考辨史志文献与民俗资料,总结了后都城时代西安古城在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层面的历史性层积,着力考证了宋金厢坊制京兆府城5个厢、元代街坊制奉元路城10个坊里、明清里甲制西安府城69个坊里的空...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研究框架,首先通过耙梳考辨史志文献与民俗资料,总结了后都城时代西安古城在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层面的历史性层积,着力考证了宋金厢坊制京兆府城5个厢、元代街坊制奉元路城10个坊里、明清里甲制西安府城69个坊里的空间格局及其沿袭演进脉络。其后在长期访谈调查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制度对应的土地和房屋权属、建设利用模式、社会空间组织关系的变迁切入,剖析西安古城历史坊里街区与建筑大规模拆除和严重劣化问题。研究的落脚点是从知识规划、公众参与、财务金融、监管制度等层面为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再生工作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历史性城市景观 城市空间制度 坊里街区 历史建成环境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湖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17
作者 黎朝斌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中遗筹备项目。"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推进世界文化...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中遗筹备项目。"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完善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工程、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规划 保护工程 遗产监测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关于睦剧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建议
18
作者 潘咏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5期60-62,共3页
"十三五"规划时期,睦剧在淳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传承弘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呈现了走基层有新步伐、惠民点有新气象、睦剧进校园有新举措、搞活动有新内涵等向好态势。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 "十三五"规划时期,睦剧在淳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重视下,传承弘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呈现了走基层有新步伐、惠民点有新气象、睦剧进校园有新举措、搞活动有新内涵等向好态势。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戏剧事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至2025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睦剧保护传承体系、普及推广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和政策机制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遗 淳安三角戏 睦剧保护传承体系 普及推广体系 人才队伍体系 政策机制保障体系 保障措施建议
下载PDF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平 张洁 《民间文化论坛》 2022年第2期34-48,共15页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持续升温,非遗教育与非遗学学科设置、文化生态区建设、非遗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等成为热点。非遗研究主体更为多元,视角更为丰富,充分体现了非遗保护行动的交叉性特点;学者们立足国际公约框架,兼顾国外同...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持续升温,非遗教育与非遗学学科设置、文化生态区建设、非遗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等成为热点。非遗研究主体更为多元,视角更为丰富,充分体现了非遗保护行动的交叉性特点;学者们立足国际公约框架,兼顾国外同领域动态,对于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反思更为深入,形成了一批精深的学术成果。同时,非遗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由于研究主体分散而模糊,非遗学学科建设尚在试验期,非遗理论、非遗史、非遗方法论等体系化研究匮乏。因此,多元融合,明确主体,建设中国特色的非遗学体系,促进非遗科学化保护传承成为现阶段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教育 非遗学科 保护传承体系 非遗传播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建设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儒杰 唐辉 +1 位作者 刘思语 黄凌凌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94-100,共7页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群众特殊生活生产方式的精神表达,记载了彝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时代变迁,所以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为实现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群众特殊生活生产方式的精神表达,记载了彝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时代变迁,所以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为实现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传承路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云”建设,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循环发展活力,创造性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特色,将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建设 传承保护体系 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