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报刊的两次大论战 |
桂栖鹏
赵晓兰
|
《出版科学》
|
2003 |
3
|
|
2
|
保皇派在美国华侨社会的主要活动述评 |
秦素菡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康梁保皇派与美国华侨的认同问题 |
秦素菡
|
《丽水学院学报》
|
2012 |
1
|
|
4
|
晚清重商主义对保皇派的活动影响 |
秦素菡
|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5
|
论清代华侨与海外保皇派 |
庄国土
|
《八桂侨刊》
|
2012 |
1
|
|
6
|
日本横滨华侨对中国保皇派的支持(1898~1911) |
张岩
|
《八桂侨刊》
|
2008 |
0 |
|
7
|
清末革命派与保皇派对海外华侨政治手段的异同 |
陈汉威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
2015 |
0 |
|
8
|
要女王,还是要共和?——澳大利亚共和派与保皇派之争的背景透析 |
林小明
|
《国际展望》
|
1999 |
0 |
|
9
|
清朝末期保皇派与革命派在南洋华侨报刊上的论战——以《南洋总汇新报》和《中兴日报》为例 |
丁梦嫒
|
《西部学刊》
|
2022 |
0 |
|
10
|
梁启超作为“保皇派”报人的新闻史辩伪 |
张强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保皇派狂欢 |
王忆琼
|
《新体育》
|
2012 |
0 |
|
12
|
如何理解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 |
庞友海
|
《中学历史教学》
|
2011 |
0 |
|
13
|
做无产阶级草命派,还定做资产阶级保皇派? |
|
《中国金融》
|
1966 |
0 |
|
14
|
我的乒乓梦(四)——《我与“国球”——徐寅生口述历史》章节选登之六 |
徐寅生
金大陆
吴维
|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5
|
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
卢伯炜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6
|
中西方政治理论的碰撞及其启示 |
杨丹娜
刘梁波
|
《西藏发展论坛》
|
2004 |
0 |
|
17
|
关于反对“左”、右错误倾向的若干思考 |
周新城
|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
2009 |
0 |
|
18
|
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的活动述评 |
秦素菡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9
|
秦力山从改良向革命的思想转变及其特征 |
苏全有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20
|
杨度是“政党内阁制”的首倡者——兼论杨度的宪政思想 |
沈其新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