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保髋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再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30髋)保髋手术失败后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发育性髋关...目的回顾性分析保髋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再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30髋)保髋手术失败后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15例;行保髋手术时年龄1~18岁,平均(7.9±3.4)岁;行THA时年龄22~63岁,平均(34.2±11.2)岁;单髋14例,双髋8例,左髋16侧,右髋14侧。手术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评价,并对手术前后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5±18.5)个月。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Harris总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8.7±10.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9.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01),且患者的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等各项指标的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9±0.9)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P<0.01);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的平均(3.32±0.51)cm降低到术后(0.71±0.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P<0.001)。所有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切口及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股骨近端纵行劈裂。结论保髋手术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展开更多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因人工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且髋关节翻修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所以保留髋关节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保髋手术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因人工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且髋关节翻修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所以保留髋关节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保髋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切。关于如何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明确ONFH病理发展过程有助于选择恰当的ONFH保髋手术方式。早期的髓芯减压术与打压植骨术方法简便,可减轻股骨头内压力、缓解疼痛,但无法彻底清除坏死骨,仅应用于早期ONFH。血管化骨移植术的应用填补了前者缺陷,不仅能够彻底清除坏死骨,还可以为股骨头提供有滋养血管的移植骨,有利于股骨头内骨结构的重建。钽棒的应用为股骨头提供了力学支撑,具有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近十年来,保留髋关节手术开展越来越多,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改善,多种术式相互结合为ONFH保髋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无论采用何种术式,保髋手术的理念始终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髋关节骨结构损伤不大的手术方案。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保髋术后...目的评价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并接受THA的25例(31髋)DDH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岁。Crowe分型为Ⅰ型8髋,Ⅱ型9髋,Ⅲ型3髋,Ⅳ型11髋。截骨手术距此次THA时间为13~51年,平均31.96年。术前髋关节屈曲活动度(69.31±29.72)°,外展活动度(24.00±14.79)°;Harris评分(45.3±15.5)分。分析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和假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32个月,平均51个月。1例股骨柄远端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无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神经麻痹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09.52±11.17)°,外展活动度为(41.25±5.5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0,P=0.000;t=6.524,P=0.000)。Harris评分为(91.5±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696,P=0.000);其中优13例,良12例。影像学评估显示,髋臼旋转中心上移0~18 mm,平均6.35 mm;髋臼外展角28°~49°,平均37.74°;臼杯覆盖率为69.44%~98.33%,平均81.04%。所有股骨柄均中立位固定,未见内翻或外翻;未见假体周围骨溶解、透亮线发生;所有假体固定在位,未见松动及移位。截止随访终点,所有患者均未接受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DDH患者,THA仍是治疗该类患者的金标准,术后患者可迅速恢复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假体的早中期生存率令人满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保髋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再次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2例(30髋)保髋手术失败后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15例;行保髋手术时年龄1~18岁,平均(7.9±3.4)岁;行THA时年龄22~63岁,平均(34.2±11.2)岁;单髋14例,双髋8例,左髋16侧,右髋14侧。手术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评价,并对手术前后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5±18.5)个月。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Harris总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8.7±10.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9.4±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01),且患者的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等各项指标的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9±0.9)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1.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P<0.01);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的平均(3.32±0.51)cm降低到术后(0.71±0.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1,P<0.001)。所有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切口及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及异位骨化等术后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股骨近端纵行劈裂。结论保髋手术失败后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文摘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因人工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且髋关节翻修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所以保留髋关节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保髋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不确切。关于如何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明确ONFH病理发展过程有助于选择恰当的ONFH保髋手术方式。早期的髓芯减压术与打压植骨术方法简便,可减轻股骨头内压力、缓解疼痛,但无法彻底清除坏死骨,仅应用于早期ONFH。血管化骨移植术的应用填补了前者缺陷,不仅能够彻底清除坏死骨,还可以为股骨头提供有滋养血管的移植骨,有利于股骨头内骨结构的重建。钽棒的应用为股骨头提供了力学支撑,具有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近十年来,保留髋关节手术开展越来越多,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改善,多种术式相互结合为ONFH保髋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无论采用何种术式,保髋手术的理念始终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髋关节骨结构损伤不大的手术方案。
文摘目的评价保髋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并接受THA的25例(31髋)DDH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2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岁。Crowe分型为Ⅰ型8髋,Ⅱ型9髋,Ⅲ型3髋,Ⅳ型11髋。截骨手术距此次THA时间为13~51年,平均31.96年。术前髋关节屈曲活动度(69.31±29.72)°,外展活动度(24.00±14.79)°;Harris评分(45.3±15.5)分。分析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和假体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32个月,平均51个月。1例股骨柄远端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无髋关节脱位、假体周围感染、神经麻痹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09.52±11.17)°,外展活动度为(41.25±5.5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0,P=0.000;t=6.524,P=0.000)。Harris评分为(91.5±4.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1.696,P=0.000);其中优13例,良12例。影像学评估显示,髋臼旋转中心上移0~18 mm,平均6.35 mm;髋臼外展角28°~49°,平均37.74°;臼杯覆盖率为69.44%~98.33%,平均81.04%。所有股骨柄均中立位固定,未见内翻或外翻;未见假体周围骨溶解、透亮线发生;所有假体固定在位,未见松动及移位。截止随访终点,所有患者均未接受翻修手术,假体生存率为100%。结论对于保髋术后继发重度骨关节炎的DDH患者,THA仍是治疗该类患者的金标准,术后患者可迅速恢复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假体的早中期生存率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