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的假想伙伴: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傅锐
李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假想伙伴是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约占52%至65%左右。尽管早在上世纪初就存在相关研究,但是直到近二十年它才获得众多学者关注,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总结介绍了假想伙伴的早期背景,以及在理论与实...
假想伙伴是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约占52%至65%左右。尽管早在上世纪初就存在相关研究,但是直到近二十年它才获得众多学者关注,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总结介绍了假想伙伴的早期背景,以及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并且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幻想
假扮游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2 位作者
王港
姚进
周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5,共11页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假想伙伴”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俊红
周宗奎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假想伙伴"现象的描述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但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文章回顾了有关假想伙伴研究的历史起源和近期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创造假想伙伴是儿童解决适应困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假想伙伴"现象的描述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但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文章回顾了有关假想伙伴研究的历史起源和近期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创造假想伙伴是儿童解决适应困难的一个有效手段。分析这一现象对幼儿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
“
假想伙伴
”
人际关系
认知交往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假想伙伴功能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琼英
李红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国外已有研究认为,心理正常儿童的假想伙伴主要有三种:完全看不见的想像伙伴、拟人化物体、角色自居伙伴。假想伙伴具有为儿童提供抚慰,维护儿童自尊,促进儿童超我的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适应性应对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形成和...
国外已有研究认为,心理正常儿童的假想伙伴主要有三种:完全看不见的想像伙伴、拟人化物体、角色自居伙伴。假想伙伴具有为儿童提供抚慰,维护儿童自尊,促进儿童超我的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适应性应对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形成和谐的社会互动倾向等功能。因此,成人要尊重儿童创造的隐喻世界,并以旁观者的身份支持儿童的假想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在提高研究方法的客观性、挖掘假想伙伴功能的本质特征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作出长期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像
伙伴
拟人化物体
角色自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与儿童语言叙述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5
作者
程利国
林其羿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9-43,共5页
对假想伙伴的理论成果以及假想伙伴与儿童语言叙述能力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应采用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并注重假想伙伴这一心理现象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教育心理学
语言叙述能力
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现象对5-6岁儿童想象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康毓连
罗奕高
+1 位作者
林其羿
吴灵欣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假想伙伴现象是在5-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会对儿童的想象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双向访谈法对33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2.4%的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并且有其自己的特征,再对儿童进行想象力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假想伙伴...
假想伙伴现象是在5-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会对儿童的想象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双向访谈法对33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2.4%的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并且有其自己的特征,再对儿童进行想象力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5-6岁儿童
想象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钟云辉
唐宏
赖水秀
《湘南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6,118,共4页
以63名5—6岁儿童为被试,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合作行为任务的施测,以此探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3名被试儿童中,有22名被试(34.92%)存在假想...
以63名5—6岁儿童为被试,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合作行为任务的施测,以此探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3名被试儿童中,有22名被试(34.92%)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合作行为任务上的得分,要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合作行为
学前儿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谢腾
杨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38-39,共2页
目的:了解童年假想伙伴的普遍情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龙岩学院大学生进行施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假想伙伴现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创造性思维在有无假想伙伴上存在显著性...
目的:了解童年假想伙伴的普遍情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龙岩学院大学生进行施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假想伙伴现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创造性思维在有无假想伙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相对独立存在的。(2)假想伙伴的形象被刻画得越精细,其对于创造性思维形成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假想伙伴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前儿童假想伙伴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
1
9
作者
谢腾
杨云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9期72-73,共2页
通过对龙岩希望幼儿园62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5-7岁儿童假想伙伴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1.假想伙伴在学龄前儿童当中比较普遍(64.5%),其中拟人化伙伴为主(48.37%),完全看不到的伙伴形式较为少见(16.13%);2.不同性别儿童在假想伙伴现...
通过对龙岩希望幼儿园62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5-7岁儿童假想伙伴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1.假想伙伴在学龄前儿童当中比较普遍(64.5%),其中拟人化伙伴为主(48.37%),完全看不到的伙伴形式较为少见(16.13%);2.不同性别儿童在假想伙伴现象上差异显著,女孩更倾向拥有假想伙伴;3.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拥有假想伙伴;4.性格活泼的儿童比安静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假想伙伴;5.喜欢想象类、科幻类电视节目的儿童更多的出现了假想伙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拟人化
伙伴
看不见
伙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童年假想伙伴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10
作者
谢腾
杨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8-71,共4页
选取龙岩市希望幼儿园5-7岁幼儿62名被试,研究有假想伙伴儿童的比例以及情况,探讨儿童假想同伴对同伴接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假想同伴的现象并不少见(64.5%),较多表现为拟人化伙伴,并且有假想伙伴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
选取龙岩市希望幼儿园5-7岁幼儿62名被试,研究有假想伙伴儿童的比例以及情况,探讨儿童假想同伴对同伴接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假想同伴的现象并不少见(64.5%),较多表现为拟人化伙伴,并且有假想伙伴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交地位
同伴接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11
作者
谢腾
杨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6-59,共4页
本文旨在了解童年假想伙伴、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状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法对龙岩市希望幼儿园的5-7岁儿童进行施测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的分析结果是:1.5-7岁儿童中有66%的...
本文旨在了解童年假想伙伴、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状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法对龙岩市希望幼儿园的5-7岁儿童进行施测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的分析结果是:1.5-7岁儿童中有66%的存在假想伙伴的现象,其中,拟人型假想伙伴占52%,幻想型假想伙伴占14%;2.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出现了假想伙伴,活泼型儿童比一般型儿童更多的出现了假想伙伴的现象;3.有假想伙伴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4.拟人型假想伙伴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幻想型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会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谢腾
杨云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通过对龙岩学院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假想伙伴现象以一定比例存在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童年期;假想伙伴现象与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2)童年曾有过假想伙伴...
通过对龙岩学院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假想伙伴现象以一定比例存在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童年期;假想伙伴现象与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2)童年曾有过假想伙伴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得分要比未曾有过假想伙伴的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童年
假想伙伴
人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假想伙伴促进儿童社会理解的探讨
13
作者
龙玉兰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假想伙伴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还促进了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在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假想伙伴是儿童控制和处理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假想伙伴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还促进了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在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假想伙伴是儿童控制和处理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的较好方式,假想伙伴的想象对话、假装经验以及替代和陪伴作用均能显著促进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成人应正视假想伙伴对儿童的积极作用,并帮助平衡儿童与假想伙伴和与真实同伴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
社会理解
影响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对3-6岁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裴敏俊
高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幼...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幼儿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幼儿在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岁儿童
假想伙伴
社会观点采择
心理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
4
15
作者
蒋秋蓉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56-56,58,共2页
假想伙伴在学前期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与儿童多种些心理功能有着密切相关。本文对假想伙伴现象、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试图揭示假想伙伴在学前儿童认知及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假装游戏
认知及社会性发展
心理健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
3
16
作者
韩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假想伙伴在儿童生活尤其游戏中普遍存在。假想伙伴的操作定义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假想伙伴的定义和分类有所扩展。并且,对假想伙伴现象的功能认识也不一致,甚至有学者试图探索假想伙伴现象与某些超凡的能力的相...
假想伙伴在儿童生活尤其游戏中普遍存在。假想伙伴的操作定义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假想伙伴的定义和分类有所扩展。并且,对假想伙伴现象的功能认识也不一致,甚至有学者试图探索假想伙伴现象与某些超凡的能力的相关。本文将对假想伙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从发生比例、性别差异及其与儿童特质的关系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一些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象
拟人化物体
角色自居
伙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对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
17
作者
张云清
裴敏俊
+1 位作者
陈晓露
张文榕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测。结果:在45名儿童中,有23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情绪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心理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3-6岁儿童
情绪理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探究及其对儿童实际生活的影响
18
作者
聂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32-,337,共2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和精神分析的角...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了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同时阐述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时所处理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
社会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假想伙伴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理论嬗变和实证研究历史回顾
19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薛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49,共11页
儿童假想伙伴与其社会性发展之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21世纪初至今。早期研究者认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假想伙伴是投射或防御机制的一种具...
儿童假想伙伴与其社会性发展之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21世纪初至今。早期研究者认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假想伙伴是投射或防御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而假想伙伴与儿童不良的社会性发展相联系。此外,他们还否认儿童与假想伙伴互动过程的动态性。该阶段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从临床人口中取样,且没有进行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比较,因而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中期研究者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儿童与假想伙伴互动的动态过程,并从整体上探讨这种关系的具体特征。他们认为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关系与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平行,且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细节,因此假想伙伴玩耍所带来的额外社会性预演可能伴随着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一阶段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害羞、同伴关系、社会能力和心理理论等四个方面,不过相关的研究结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近期研究者进一步细化研究视角,开始关注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关系内部的不同侧面,如假想伙伴的不同类型、儿童与假想伙伴不同的互动方式等,并认为差异更有可能出现在假想伙伴玩耍某些侧面的不同水平之间。目前,针对假想伙伴内部变量的实证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三个阶段的理论变迁及其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启示儿童研究者在研究游戏时应树立基本的儿童观;在建构理论时应更多关注游戏的动态过程;应从游戏的整体和内部出发开展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会性发展
儿童游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20
作者
林其羿
吴灵欣
程利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为了比较5~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的区分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34名5~6岁的被试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
【目的】为了比较5~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的区分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34名5~6岁的被试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了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施测。【结果】在34名被试儿童中,有14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
学前儿童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的假想伙伴: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傅锐
李丹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编号06ZS27)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编号S30401)资助
文摘
假想伙伴是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约占52%至65%左右。尽管早在上世纪初就存在相关研究,但是直到近二十年它才获得众多学者关注,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总结介绍了假想伙伴的早期背景,以及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并且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幻想
假扮游戏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 fantasy, pretense play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王港
姚进
周楠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二系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4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14BSH077)
文摘
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 children's cognition development, c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hildren' s soci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假想伙伴”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俊红
周宗奎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文摘
"假想伙伴"现象的描述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但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却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文章回顾了有关假想伙伴研究的历史起源和近期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创造假想伙伴是儿童解决适应困难的一个有效手段。分析这一现象对幼儿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儿童心理
“
假想伙伴
”
人际关系
认知交往能力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play
projection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假想伙伴功能研究述评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琼英
李红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儿童情感决策能力的发展研究"(批准号:307707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国外已有研究认为,心理正常儿童的假想伙伴主要有三种:完全看不见的想像伙伴、拟人化物体、角色自居伙伴。假想伙伴具有为儿童提供抚慰,维护儿童自尊,促进儿童超我的形成,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适应性应对能力,以及促进儿童形成和谐的社会互动倾向等功能。因此,成人要尊重儿童创造的隐喻世界,并以旁观者的身份支持儿童的假想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在提高研究方法的客观性、挖掘假想伙伴功能的本质特征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作出长期的努力。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像
伙伴
拟人化物体
角色自居
Keywords
pretend companions, imaginary companions, personified objects, impersonation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与儿童语言叙述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5
作者
程利国
林其羿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9-43,共5页
文摘
对假想伙伴的理论成果以及假想伙伴与儿童语言叙述能力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应采用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并注重假想伙伴这一心理现象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教育心理学
语言叙述能力
儿童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linguistic narrative ability
children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现象对5-6岁儿童想象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康毓连
罗奕高
林其羿
吴灵欣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文摘
假想伙伴现象是在5-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会对儿童的想象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双向访谈法对33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42.4%的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并且有其自己的特征,再对儿童进行想象力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关键词
假想伙伴
5-6岁儿童
想象力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5-6-year old children's
imagination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钟云辉
唐宏
赖水秀
机构
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赣南医学院心理系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湘南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6,118,共4页
文摘
以63名5—6岁儿童为被试,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合作行为任务的施测,以此探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3名被试儿童中,有22名被试(34.92%)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合作行为任务上的得分,要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合作行为
学前儿童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Cooperation behavior
Preschool children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谢腾
杨云
机构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38-39,共2页
文摘
目的:了解童年假想伙伴的普遍情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龙岩学院大学生进行施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假想伙伴现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创造性思维在有无假想伙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是相对独立存在的。(2)假想伙伴的形象被刻画得越精细,其对于创造性思维形成的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大学生
假想伙伴
创造性思维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Imaginary companions
Creative thinking
分类号
B842.5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前儿童假想伙伴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
1
9
作者
谢腾
杨云
机构
龙岩学院
出处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9期72-73,共2页
基金
龙岩学院科研项目"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认知及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成果
批准号:LQ2013048
文摘
通过对龙岩希望幼儿园62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5-7岁儿童假想伙伴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1.假想伙伴在学龄前儿童当中比较普遍(64.5%),其中拟人化伙伴为主(48.37%),完全看不到的伙伴形式较为少见(16.13%);2.不同性别儿童在假想伙伴现象上差异显著,女孩更倾向拥有假想伙伴;3.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拥有假想伙伴;4.性格活泼的儿童比安静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假想伙伴;5.喜欢想象类、科幻类电视节目的儿童更多的出现了假想伙伴现象。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拟人化
伙伴
看不见
伙伴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童年假想伙伴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10
作者
谢腾
杨云
机构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8-71,共4页
基金
龙岩学院科研项目岩学院科研(2013)(LQ:2013048)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4C099)
文摘
选取龙岩市希望幼儿园5-7岁幼儿62名被试,研究有假想伙伴儿童的比例以及情况,探讨儿童假想同伴对同伴接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儿童假想同伴的现象并不少见(64.5%),较多表现为拟人化伙伴,并且有假想伙伴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交地位
同伴接纳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social status
peer acceptance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11
作者
谢腾
杨云
机构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6-59,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4C099)
龙岩学院科研项目岩学院科研(2013)13号(LQ:2013048)
文摘
本文旨在了解童年假想伙伴、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状况,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关系。研究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法对龙岩市希望幼儿园的5-7岁儿童进行施测并进行数据分析。获取的分析结果是:1.5-7岁儿童中有66%的存在假想伙伴的现象,其中,拟人型假想伙伴占52%,幻想型假想伙伴占14%;2.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出现了假想伙伴,活泼型儿童比一般型儿童更多的出现了假想伙伴的现象;3.有假想伙伴儿童在观点采择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4.拟人型假想伙伴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幻想型伙伴。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会观点采择
认知观点采择
情感观点采择
Keywords
imaginary partner
social view taking
cognitive view selection
emotional view selection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谢腾
杨云
机构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童年假想伙伴对大学生认知能力及社会化水平的影响"(2014C099)
文摘
通过对龙岩学院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假想伙伴现象以一定比例存在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童年期;假想伙伴现象与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2)童年曾有过假想伙伴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得分要比未曾有过假想伙伴的更高。
关键词
大学生
童年
假想伙伴
人际关系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imaginary partner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假想伙伴促进儿童社会理解的探讨
13
作者
龙玉兰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摘
假想伙伴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儿童时期以及独生子女家庭中。假想伙伴不仅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要,还促进了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在儿童的心理和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假想伙伴是儿童控制和处理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的较好方式,假想伙伴的想象对话、假装经验以及替代和陪伴作用均能显著促进儿童的社会理解能力。成人应正视假想伙伴对儿童的积极作用,并帮助平衡儿童与假想伙伴和与真实同伴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
社会理解
影响机制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B844.1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对3-6岁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裴敏俊
高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9-73,共5页
文摘
假想伙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45名3-6岁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假想伙伴现象的基本情况以及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假想伙伴现象对幼儿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幼儿相比,有假想伙伴的幼儿在观点采择能力水平上更具优势。
关键词
3-6岁儿童
假想伙伴
社会观点采择
心理发展
Keywords
3 -6 years old children
imaginary companions
social perspective taking
ment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
4
15
作者
蒋秋蓉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6期56-56,58,共2页
文摘
假想伙伴在学前期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与儿童多种些心理功能有着密切相关。本文对假想伙伴现象、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试图揭示假想伙伴在学前儿童认知及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假装游戏
认知及社会性发展
心理健康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
3
16
作者
韩锐
机构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文摘
假想伙伴在儿童生活尤其游戏中普遍存在。假想伙伴的操作定义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假想伙伴的定义和分类有所扩展。并且,对假想伙伴现象的功能认识也不一致,甚至有学者试图探索假想伙伴现象与某些超凡的能力的相关。本文将对假想伙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从发生比例、性别差异及其与儿童特质的关系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一些研究建议。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象
拟人化物体
角色自居
伙伴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对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
17
作者
张云清
裴敏俊
陈晓露
张文榕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文摘
目的:为了比较3-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45名3-6岁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儿童进行了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施测。结果:在45名儿童中,有23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情绪理解三项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情绪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心理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假想伙伴
3-6岁儿童
情绪理解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探究及其对儿童实际生活的影响
18
作者
聂颖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32-,337,共2页
文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单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专门研究,使之成为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了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可能出现的原因,同时阐述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对儿童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家长和教师在面对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时所处理的策略。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
社会认知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children
social cognition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假想伙伴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理论嬗变和实证研究历史回顾
19
作者
林其羿
傅宏
薛艳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9-4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14BSH07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和心理韧性水平对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5JYB016)
文摘
儿童假想伙伴与其社会性发展之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初、21世纪初至今。早期研究者认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假想伙伴是投射或防御机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而假想伙伴与儿童不良的社会性发展相联系。此外,他们还否认儿童与假想伙伴互动过程的动态性。该阶段的实证研究大多数是从临床人口中取样,且没有进行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比较,因而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信的。中期研究者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儿童与假想伙伴互动的动态过程,并从整体上探讨这种关系的具体特征。他们认为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关系与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平行,且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细节,因此假想伙伴玩耍所带来的额外社会性预演可能伴随着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一阶段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害羞、同伴关系、社会能力和心理理论等四个方面,不过相关的研究结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近期研究者进一步细化研究视角,开始关注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关系内部的不同侧面,如假想伙伴的不同类型、儿童与假想伙伴不同的互动方式等,并认为差异更有可能出现在假想伙伴玩耍某些侧面的不同水平之间。目前,针对假想伙伴内部变量的实证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三个阶段的理论变迁及其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启示儿童研究者在研究游戏时应树立基本的儿童观;在建构理论时应更多关注游戏的动态过程;应从游戏的整体和内部出发开展实证研究。
关键词
假想伙伴
社会性发展
儿童游戏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
sociality development
children' s play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20
作者
林其羿
吴灵欣
程利国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7-609,共3页
文摘
【目的】为了比较5~6岁儿童中,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的区分能力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34名5~6岁的被试儿童。首先采用了"双向访谈法"确定哪些儿童存在假想伙伴,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了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施测。【结果】在34名被试儿童中,有14名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想象和现实区分任务的表现上,要明显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其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更强。【结论】假想伙伴有可能是促进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假想伙伴
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
学前儿童
Keywords
imaginary companions
the ability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preschool children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的假想伙伴:理论与实证研究
傅锐
李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林其羿
傅宏
王港
姚进
周楠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儿童“假想伙伴”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王俊红
周宗奎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外假想伙伴功能研究述评
白琼英
李红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假想伙伴与儿童语言叙述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程利国
林其羿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假想伙伴现象对5-6岁儿童想象力水平的影响
康毓连
罗奕高
林其羿
吴灵欣
《怀化学院学报》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
钟云辉
唐宏
赖水秀
《湘南学院学报》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谢腾
杨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学前儿童假想伙伴的现状调查
谢腾
杨云
《科技经济市场》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童年假想伙伴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谢腾
杨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童年假想伙伴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关系
谢腾
杨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童年假想伙伴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谢腾
杨云
《铜仁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假想伙伴促进儿童社会理解的探讨
龙玉兰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假想伙伴对3-6岁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影响研究
裴敏俊
高华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蒋秋蓉
《科教文汇》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述评
韩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假想伙伴对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
张云清
裴敏俊
陈晓露
张文榕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探究及其对儿童实际生活的影响
聂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儿童假想伙伴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理论嬗变和实证研究历史回顾
林其羿
傅宏
薛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想象和现实区分能力的影响
林其羿
吴灵欣
程利国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