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停延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芳兰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停延问题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关注,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研究成果日益丰硕。目前尚未见到汉语停延研究的系统综述。本文试图从停延的规律、停延与句法结构、停延的语用功能、尚待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停延 停延规律 句法结构 语用功能
下载PDF
英语短语重音与汉语短语停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立杰 卓琼妍 侍建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7,共5页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韵律特征 ,说明英语的韵律体现在短语重音分布上 ,重音分布由句法结构决定 ;而汉语韵律体现在短语停延上 ,短语停延并不完全由句法结构决定 。
关键词 短语重音 重音转移 节奏停延 上声变调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停延习得策略——以母语为英语的初中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为个案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延成 徐晓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文章通过采集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与母语为汉语的本族人的朗读、说话音档语料并作韵律特征标注,使用PRAAT语音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从停延频率、时长、位置、韵律协变等角度概括汉语学习者使用停延的十大策略。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停延 节律 习得策略
下载PDF
“是”字句的节律特征和语音停延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晓慧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93,共8页
关于“是” ,语法学界已颇有研究。但不少语言学家只强调其语法关系 ,而忽视了“是”的语音形式和表意功能。通过考察可发现 :“是”的节律特征不同表示不同的语义。通过对“是”字句所做的语音测试和录音 ,以及对“是”字句的语音切分... 关于“是” ,语法学界已颇有研究。但不少语言学家只强调其语法关系 ,而忽视了“是”的语音形式和表意功能。通过考察可发现 :“是”的节律特征不同表示不同的语义。通过对“是”字句所做的语音测试和录音 ,以及对“是”字句的语音切分进行分析和归纳后 ,还可以发现“是”字句具有与一般认识不完全一致的语音停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字句 节律特征 语音停延
下载PDF
韩国留学生汉语句子停延习得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默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文是以汉语为目标语的韩国学生和汉语本族语者为实验对象,对他们在37个汉语动词谓语句中的停延表现进行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实验性比较研究,目的是找出韩国学生在停延方面与汉语本族语者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听辨和实验语音分析,发现... 本文是以汉语为目标语的韩国学生和汉语本族语者为实验对象,对他们在37个汉语动词谓语句中的停延表现进行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实验性比较研究,目的是找出韩国学生在停延方面与汉语本族语者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听辨和实验语音分析,发现了差异主要在于停延的次数、停延前音节的延连量、根据停延前音节的声调划分的停延前音节的延连数目和停延前后音节基频差值的变化,而无声段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 停延 基频差值 母语迁移
下载PDF
南通童子戏语言的停延特征——以《十三部半巫书》为主要语料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奕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6期280-281,171,共3页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典型说唱剧本《十三部半巫书》为主要语料,看出南通童子戏语言停延以七字、十字等言语音链占绝大多数,且各有其固定的停延模式,念白停延与口语停延一致,多强调停延;其语言停延尤其是延连,受唱腔变化的直接影响,平腔...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典型说唱剧本《十三部半巫书》为主要语料,看出南通童子戏语言停延以七字、十字等言语音链占绝大多数,且各有其固定的停延模式,念白停延与口语停延一致,多强调停延;其语言停延尤其是延连,受唱腔变化的直接影响,平腔延连接近一般语速;悲腔延连较缓慢,且句末延长时值大于句中衬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童子戏 节律 停延 十三部半巫书
下载PDF
南通童子戏语言的停延层级——以《十三部半巫书》为语料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奕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1期185-186,24,共3页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重要唱本《十三部巫书》为语料,以南通话为音系标准,以演唱实际为重要参照,从句内、句外两部分讨论南通童子戏语言的停延层级。语义、语法的完整性是划归句内音步切分的首要标准。句内停延以双音节词为基础音步,会出...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重要唱本《十三部巫书》为语料,以南通话为音系标准,以演唱实际为重要参照,从句内、句外两部分讨论南通童子戏语言的停延层级。语义、语法的完整性是划归句内音步切分的首要标准。句内停延以双音节词为基础音步,会出现气群、意群、大音步重合现象;话题的转换是划分句外停延的第一考量,但话题转换引起角色转换,从而引起相应唱腔变化,故唱腔变化也是划分句外停延的重要参考项。原则上《十三部半巫书》停延层级与一切语音链是吻合的,即音节是底层,篇章是终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子戏语言 停延 层级
下载PDF
话语停延的语用分析
8
作者 赵瑾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3-36,53,共5页
停延是组成语音链的关键,也是汉语音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文章主要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话语停延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以互动式会话语料为例,重点探讨了停延的语用意义、语境性、元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指出停延在语境条件下的语用... 停延是组成语音链的关键,也是汉语音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文章主要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话语停延进行多角度分析,并以互动式会话语料为例,重点探讨了停延的语用意义、语境性、元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指出停延在语境条件下的语用理据以及所具有的多种语用功能,从而揭示出停延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延 语用功能 元语用特征
下载PDF
三句式排比朗读的语调和停延初探
9
作者 张金爽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4期167-174,共8页
实验语言学中的语调格局研究思想已经逐渐成为各类语调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三句式排比朗读的语调和停延率研究中同样采取以上的方法和思路,并做陈述句和排比分句的语调和停延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四位发音人的三句式排比朗读各有特点,... 实验语言学中的语调格局研究思想已经逐渐成为各类语调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三句式排比朗读的语调和停延率研究中同样采取以上的方法和思路,并做陈述句和排比分句的语调和停延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四位发音人的三句式排比朗读各有特点,每位发音人排比分句间的调域、起伏度和停延率都具有相似性;每位发音人三句式排比分句与陈述句的调域、起伏度和停延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男女发音人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句式 排比 语调 停延
下载PDF
朗读中停延的功用与表达方法
10
作者 常月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朗读中的停延包括逻辑停延和强调停延。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停延可以使朗读清晰自然生动感人的功用和一般表达方法。阐明了运用停延的准则是,正确理解作品,依照语义确定停延。
关键词 朗读 停延
下载PDF
重组和停延:论湘语一类句中语气词的形成
11
作者 周敏莉 《语文知识》 2013年第3期41-42,56,共3页
为了更强烈地突出句子后的成分,湘语新邵话的副词"是"、"就"与其前的成分或结构重组,并且其后伴有停顿和语音延长,从而逐渐形成表示强调和感叹的句中语气词"是"和"就"。湘语中这类语气词并未... 为了更强烈地突出句子后的成分,湘语新邵话的副词"是"、"就"与其前的成分或结构重组,并且其后伴有停顿和语音延长,从而逐渐形成表示强调和感叹的句中语气词"是"和"就"。湘语中这类语气词并未发展出真正的句末语气词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调 重组 停延 句中语气词
下载PDF
浅论汉语的停延规律及其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姝妤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11-13,共3页
停延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连,它是汉语节律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由于汉字没有词连写的习惯,书面上也缺少停延的标志,如果讲话或朗读时停延不当,便不能确切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甚至还会产生歧义。所以本文从停延的... 停延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连,它是汉语节律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由于汉字没有词连写的习惯,书面上也缺少停延的标志,如果讲话或朗读时停延不当,便不能确切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甚至还会产生歧义。所以本文从停延的种类、规律、功能等几个方面对汉语停延现象进行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正确把握汉语节奏规律,从而指导说话与朗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停延 种类 规律 功能
下载PDF
语音停延与句法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寿永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1-64,共4页
本文讨论了语法结构、语义及语音停延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首先指出可以利用语音停延去分析语音的结构层次,准确地理解或表达语义,这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同时认为,这三者又各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有许多不尽一致的... 本文讨论了语法结构、语义及语音停延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首先指出可以利用语音停延去分析语音的结构层次,准确地理解或表达语义,这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同时认为,这三者又各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有许多不尽一致的地方。结构段落常常会受到语音段落的干扰,使听话者对结构关系产生错觉。因此,利用语音停延去分析语言片断时,必须同时照顾到语法结构和语义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停延 句法分析 语法结构 结构层次 语音段 结构关系 语义关系 主谓短语 现代汉语 语言结构
下载PDF
基于重音分布与停延分布测量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节奏水平研究
14
作者 李嘉淇 杨茂霞 《教育进展》 2022年第5期1495-1499,共5页
节奏是语言的重要韵律特征之一,影响语言理解、产出和习得。近年研究发现,主流的节奏测量工具无法准确反应学习者的节奏水平差异,而重音比和重音错误率则和学习者节奏水平显著相关,能够成为判断学习者英语节奏水平差异的有效指标。由此... 节奏是语言的重要韵律特征之一,影响语言理解、产出和习得。近年研究发现,主流的节奏测量工具无法准确反应学习者的节奏水平差异,而重音比和重音错误率则和学习者节奏水平显著相关,能够成为判断学习者英语节奏水平差异的有效指标。由此,通过收集并分析20名英语学习者和4名英语本族语者的朗读数据,判断重音与停延分布测量是否能有效揭示中国学习者英语节奏特点,从而为探索汉语中的重音与停延分布模式是否影响学习者英语节奏习得提供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节奏 语言节奏测量方式 重音与停延分布
下载PDF
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明强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42,共8页
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有一定的联系 ,二者有时会表现出一致性。但是句子的停延不仅受句法结构的影响 ,还会受语义、节律和语境的影响 ,使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表现出不一致。本文从二者不一致的地方切入 ,探讨了句子的语义。
关键词 句子 句法结构 停延 语义 语境 汉语研究
原文传递
留学生汉语话语停延的语用习得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瑾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7-366,共10页
本文考察了外国学习者汉语话语停延的语用习得表现,即通过实证研究,评价留学生对汉语话语停延语用功能的理解和表达水平。研究表明:留学生有一定的话语停延语用意识,停延的语用理解水平好于表达水平,与文化相关的语用问题成为习得难点,... 本文考察了外国学习者汉语话语停延的语用习得表现,即通过实证研究,评价留学生对汉语话语停延语用功能的理解和表达水平。研究表明:留学生有一定的话语停延语用意识,停延的语用理解水平好于表达水平,与文化相关的语用问题成为习得难点,停延的语用能力发展受到习得环境影响,各国学习者汉语话语停延语用习得水平的差异并不显著。同时探讨了产生这些特点的主要动因,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停延语用知识输入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延 语用习得 语用功能 语用能力
原文传递
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语调的停延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锦婷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采用停延率的计算方法,考察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的停延表现。研究表明,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语句停延率表现和母语者有差异,交际需要和教材对习得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泰国学生 汉语疑问句 停延
原文传递
浅论汉语的停延及其功能
18
作者 王卫娟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3期162-162,共1页
汉语的音律主要表现在停延、节奏、重音和语调几个方面。这些特征是相互配合综合运用的。对有声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有声的"成分,如音段、音节、音节群等等,而对"无声的"成分,如停延,较为忽略。本文我们将要探讨... 汉语的音律主要表现在停延、节奏、重音和语调几个方面。这些特征是相互配合综合运用的。对有声语言的研究,历来偏重"有声的"成分,如音段、音节、音节群等等,而对"无声的"成分,如停延,较为忽略。本文我们将要探讨的是现代汉语的停延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延 界定 种类 规律 功能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语音切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丽香 姜海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通过对汉语特有句型兼语句的语音切分,找到该句型语音切分的某些规则,发现兼语句的语音切分大部分与语法切分不同,另外通过对兼语句的语音切分的研究,还发现影响语音切分的几个因素:语法规则、语义表达、节奏等.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兼语句 语音切分 语法规则 语义表达 节奏 停延规律
下载PDF
再论汉语的特质——兼议汉英语韵律的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对汉语特质的研究,论者多从语法角度考察汉语异于西语的特性。立足于语言的音韵动力,从言语运用中的"韵律"切入,汉语特质在语文中的具体表现可有四个方面:1)言语运行的动力;2)汉语音节的自主性;3)音步结构的成词性;4)语流停... 对汉语特质的研究,论者多从语法角度考察汉语异于西语的特性。立足于语言的音韵动力,从言语运用中的"韵律"切入,汉语特质在语文中的具体表现可有四个方面:1)言语运行的动力;2)汉语音节的自主性;3)音步结构的成词性;4)语流停延的基础性。而且汉语所独有由音高、音长所决定的平仄也体现了其迥异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动力 单音节 音步 停延 平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