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3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子良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04-504,共1页
关键词 光敏性 EPSD 皮肤病 外源光敏性皮炎
下载PDF
春夏 慎防光敏性皮肤病
2
作者 陶迪生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5年第5期7-7,共1页
春夏季节是光敏性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光敏性皮肤病是一大类由于对紫外线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的统称。最常见的有:特应性光敏性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外源性光敏性皮肤病,如光敏性皮炎等;内源性光敏性皮肤病,如... 春夏季节是光敏性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光敏性皮肤病是一大类由于对紫外线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的统称。最常见的有:特应性光敏性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外源性光敏性皮肤病,如光敏性皮炎等;内源性光敏性皮肤病,如各种卟啉病、着色性干皮病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性皮肤病 春夏季节 皮炎 多形 着色干皮病 紫外线过 光敏性皮炎 特应
下载PDF
聚硅烷的合成、表征及光敏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慧萍 黄可龙 +1 位作者 潘春跃 陈德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二甘醇二甲醚和 15-冠醚 - 5两种助溶剂对聚 (甲基苯乙基硅烷 ) (简记为 PM-PES)合成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添加 10 %二甘醇二甲醚 (二甘醇二甲醚∶甲苯的体积比 ) ,PMPES的产率明显提高 ,分子量趋于单分...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二甘醇二甲醚和 15-冠醚 - 5两种助溶剂对聚 (甲基苯乙基硅烷 ) (简记为 PM-PES)合成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体系中添加 10 %二甘醇二甲醚 (二甘醇二甲醚∶甲苯的体积比 ) ,PMPES的产率明显提高 ,分子量趋于单分散分布。并向聚 (甲基环己基硅烷 ) (简记为 PMCS)和甲基环己基硅烷 -甲基苯乙基硅烷共聚物 (甲基环己基二氯硅烷∶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的单体摩尔比为 2 .0、1.0和 0 .5时 ,相应的共聚物分别简记为 Copolymer 1,Copolymer 2和 Copolymer 3)的合成反应中添加10 %二甘醇二甲醚助溶剂 ,其产率分别高达 4 7%和 52 %以上 ,Mw 均达 10 5。并用 1H- NMR、IR谱和 UV吸收光谱对所合成的聚硅烷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PMCS膜在空气中经紫外光辐射前后的 IR谱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 ( GPC) ,表明 ,PMCS经紫外光辐照后发生光降解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烷 合成 助溶剂 降解 氧化 表征 光敏性
下载PDF
AgBr的尺寸及含量对PVA为粘合剂的光敏热成像材料的光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静 林海莉 +3 位作者 姚林辉 智欣 李金培 夏培杰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SCD 2005年第1期6-13,共8页
本文以水溶性聚乙烯醇(PVA)为粘合剂,采用异位法合成不同尺寸的立方体AgBr乳剂为光敏元,考察了以硬脂酸银/溴化银为主体的光敏热成像材料体系在可见光区的光敏性与立方体AgBr颗粒尺寸以及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中AgBr含银... 本文以水溶性聚乙烯醇(PVA)为粘合剂,采用异位法合成不同尺寸的立方体AgBr乳剂为光敏元,考察了以硬脂酸银/溴化银为主体的光敏热成像材料体系在可见光区的光敏性与立方体AgBr颗粒尺寸以及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中AgBr含银量确定的条件下,AgBr颗粒尺寸在100—200nm范围内,体系的光敏性最大;AgBr与AgSt的银量比在40%左右,体系的光敏性出现最大值;而AgBr乳剂中本身存在的少量明胶对体系的光敏性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材料 光敏性 卤化银 热化学
下载PDF
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长利 吴文健 +2 位作者 张学骜 钱斯文 吴晓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共3页
以含氢硅油和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原材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方法直接合成了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以及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以含氢硅油和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原材料,氯铂酸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方法直接合成了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以及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对产物的光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丙烯酸酯 光敏性 固化
下载PDF
手性偶氮光敏性分子钳的设计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游 赵志刚 +2 位作者 杨祖幸 牟其明 陈淑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5,共4页
以偶氮基为隔离基,氨基酸酯为手臂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光敏性分子钳,其结构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初步研究表明:在310nm紫外光照射后,顺式异构体对D/L-氨基酸甲酯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 以偶氮基为隔离基,氨基酸酯为手臂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光敏性分子钳,其结构经1HNMR,IR,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初步研究表明:在310nm紫外光照射后,顺式异构体对D/L-氨基酸甲酯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合成 分子钳 光敏性 L-氨基酸甲酯 紫外照射 顺式异构体 氨基酸酯 元素分析 识别 识别能力 偶氮基 ^1H NMR IR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光敏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付兰 纪超 +3 位作者 李贤光 涂颖 起珏 何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光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3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均口服昆明山海棠片,皮损一侧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试验侧),另一侧外涂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照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和4周时各随访... 目的探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光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3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均口服昆明山海棠片,皮损一侧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试验侧),另一侧外涂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对照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和4周时各随访1次,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侧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侧(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试验侧皮肤的水分和油脂改善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弹性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侧不良反应(瘙痒、灼痛等)有9例,对照侧不良反应(红斑、瘙痒等)有1例。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光敏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光敏性皮肤病 多形 皮炎
下载PDF
一种含偶氮苯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及光敏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春华 董秋静 +2 位作者 傅启成 王彩华 崔玉民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3-706,共4页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和对羟基偶氮苯为原料,在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促进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室温制备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和对羟基偶氮苯为原料,在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促进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室温制备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对其光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中的偶氮苯基团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三硫代碳酸酯基团遇紫外光分解而对可见光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硫代碳酸酯 偶氮苯 光敏性
下载PDF
环氧有机硅阳离子型光敏预聚物的合成及其光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毓礼 柳冀 +1 位作者 王涛 刘华峰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5,共8页
合成了环氧有机硅光敏预聚物及阳离子光引发剂甲苯茂铁四氟硼酸盐 ,研究光引发剂种类、预聚物与单体配比、增感剂结构等因素对固化速度的影响 ,发现预聚物体系的感度较高 ,最小感度值为 1 65mJ/cm2 ;
关键词 环氧有机硅 阳离子聚合 阳离子引发剂 聚硅氧烷 环氧树脂 光敏性 有机硅预聚物 甲苯茂铁四氟硼酸盐
下载PDF
超细粉体二硫纶·硝基菲咯啉铜(Ⅱ)配合物的光敏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庆才 闫凤美 +1 位作者 沈红旗 彭正合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The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complex CuLL′(L=mnt2-,1,2-dicyano-1,2-ethylenedithiolate or maleonitriledithiolate.L′=5-NO2-phen,5-nitri-1,10-phenanthro line) was characterized by TEM and EDP.The title complex was... The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complex CuLL′(L=mnt2-,1,2-dicyano-1,2-ethylenedithiolate or maleonitriledithiolate.L′=5-NO2-phen,5-nitri-1,10-phenanthro line) was characterized by TEM and EDP.The title complex was microcrystalline particle approximate oval sphere about 30nm.The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complex CuLL′in DMSO,DMF and CH3COCH3 were determined.The complex CuLL′exhibit strong absorption spectra bands and emission spectra bands at 260~530nm in solution.The dark conductivity and photoconductivity of CdS doped with CuLL′ were studi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otosensitization of complex CuLL′to CdS and its electronic spectra was ascertained.The obvious matched properties was found to exist between the interligand charge transfer energy of complex CuLL′and forbidden band width(or photoconductive red limit) of C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纶 硝基菲咯啉 配合物 光敏性
下载PDF
TiOPc/VOTPP复合光生材料在近红外光区光敏性协同增强的机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景志 汪茫 +2 位作者 周成 陈红征 张启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在光致放电研究中发现酞菁氧钛(TiOPc)/四苯基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光敏性协同增强现象。从TiOPc和VOTPP的电子结构推断:由于VOTPP的电离势(Ip)低于TiOPc而高于传输材料BAH,因此当复合材料被762....  在光致放电研究中发现酞菁氧钛(TiOPc)/四苯基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光敏性协同增强现象。从TiOPc和VOTPP的电子结构推断:由于VOTPP的电离势(Ip)低于TiOPc而高于传输材料BAH,因此当复合材料被762.5nm的光激发时可以发生从VOTPP到TiOPc的电荷转移,VOTPP发挥了从光生材料到传输材料的电荷转移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了复合光生材料光敏性协同增强的Ip判据,这个判据得到氯化酞菁铟/VOTPP与氯化酞菁铝/VOTPP复合光生材料光致放电实验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Pc/VOTPP复合生材料 近红外 光敏性协同增强 电荷转移 电离势
下载PDF
功能型二硫纶·硝基菲咯啉混配镍(Ⅱ)配合物的光敏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庆才 闫凤美 +2 位作者 张昕 沈红旗 彭正合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7-579,586,共4页
报道了二氰基二硫纶.5-硝基-菲咯啉混配镍(Ⅱ)配合物NiLL′(L=mnt2-,mnt2-为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离子。L′=5-NO2-phen,5-硝基-1,10-菲咯啉)的电子吸收光谱、电子发射光谱。研究了NiLL′对CdS的光敏化作用与其电子光谱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二硫纶 硝基菲咯啉 配合物 光敏性
下载PDF
光敏性皮肤病中医药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艺 李伟凡 孙丽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光敏性皮肤病属于物理性皮肤病的一种,由日光照射引起,临床上以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或多形性皮损,自觉灼热瘙痒,且伴明显季节性为特征。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责之于光毒侵袭,内有蕴热,禀赋不耐,治疗上常运用分型论治、辨证论治、中... 光敏性皮肤病属于物理性皮肤病的一种,由日光照射引起,临床上以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疱或多形性皮损,自觉灼热瘙痒,且伴明显季节性为特征。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责之于光毒侵袭,内有蕴热,禀赋不耐,治疗上常运用分型论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中医外治及非药物疗法等,疗效较好。但本病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性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改性紫外光固化材料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现礼 刘长利 +1 位作者 胡碧茹 吴文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68,96,共4页
以Karstedt催化剂,催化端氢硅油(DHPS)和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SA)。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将不同比例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作为活性稀释剂添加到光固化体系中,考察... 以Karstedt催化剂,催化端氢硅油(DHPS)和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光敏性有机硅丙烯酸酯(SA)。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将不同比例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作为活性稀释剂添加到光固化体系中,考察了配方分别在空气和N2中的光固化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光固化膜的表面形貌,研究了SA对光固化材料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阻聚作用对于SA配方比较明显,能显著降低其固化速率;SA对光固化膜物理化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含有5%SA的光固化材料综合性能优异,超过此含量,光固化材料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随着SA含量的增加反而降低;热重分析表明,SA能提高体系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光敏性 紫外固化
下载PDF
[Mn(S-S)(N-N)]配合物的荧光特性与光敏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庆才 沈红旗 +2 位作者 李伟 闫凤美 彭正合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通过透射电镜表征了标题配合物[Mn(S-S)(N-N)](S-S=mnt^2-,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离子;N-N=5-NO2-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固态形貌,TEM和EDP照片显示标题配合物是一种纳米级(颗粒直径约40nm)的微晶粉体。测量了... 通过透射电镜表征了标题配合物[Mn(S-S)(N-N)](S-S=mnt^2-,1,2-二氰基乙烯-1,2-二硫醇离子;N-N=5-NO2-phen,5-硝基-1,10-邻菲咯啉)固态形貌,TEM和EDP照片显示标题配合物是一种纳米级(颗粒直径约40nm)的微晶粉体。测量了配合物[Mn(S-S)(N-N)]在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CH3COCH3)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子发射光谱,该配合物在350-632nm间显示较强的荧光发射带。报道了掺杂有标题配合物[Mn(S-S)(N-N)]的CdS-PVA复合膜的暗态导电性和光电导性,研究了[Mn(S-S)(N-N)]对CdS的光敏化作用与其电子光谱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纶 硝基菲咯啉 配合物 光敏性
下载PDF
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民孝 刘新香 +5 位作者 张华生 王元东 邢锦丰 张雪原 杨海涛 赵久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通过利用冬季南繁、南北区域种植,结合玉米DH(Doubled Haploid)育种技术,经2年4个世代得到可以在温带利用的新材料,既可以直接用于选育新品种,也可以作为新材料扩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实践证明,研究的方法切实可行有效,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 光敏性 DH育种
下载PDF
不对称三环偶氮苯甲酸液晶的合成、光敏性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敏燕 魏永生 耿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906,共8页
以4-烷基环己基甲酸(C1~C3)、4-烷基苯甲酸(C1~C5)和对羟基偶氮苯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室温一步酯化反应,合成了2个系列8个不对称酯基偶氮苯甲酸类多官能团液晶化合物.目标产物的结构、液晶性及光敏性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 以4-烷基环己基甲酸(C1~C3)、4-烷基苯甲酸(C1~C5)和对羟基偶氮苯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室温一步酯化反应,合成了2个系列8个不对称酯基偶氮苯甲酸类多官能团液晶化合物.目标产物的结构、液晶性及光敏性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元素分析、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台偏光显微镜(HS-POM)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了目标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测试结果表明,8个化合物均有液晶性,在甲醇溶液中显现出光敏性,在液晶态也观察到光顺反异构化.端烷基碳原子数对化合物紫外吸收峰Ⅱ(偶氮结构π-π*带)、HOMO能级、LUMO能级和能隙Eg存在奇偶效应影响.烷基为奇碳数化合物的Eg低于相邻烷基为偶碳数化合物.这与目标分子紫外光谱变化趋势相吻合,即Eg较小的化合物在紫外光谱中峰Ⅱ的吸收波长较长(能量较低),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偶氮化合物 光敏性 前线分子轨道
下载PDF
含查尔酮结构的光敏性二胺合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元勋 唐先忠 何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24-825,共2页
The synthesis of photosensitive 1-(3-aminophenyl)-3-(4-aminophenyl)-2-propen-1-one(Ⅵ) was carried out by an adol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3-acetylacetanilide and 4-acetamidobenzaldehyde using NaOH solution as catalys... The synthesis of photosensitive 1-(3-aminophenyl)-3-(4-aminophenyl)-2-propen-1-one(Ⅵ) was carried out by an adol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3-acetylacetanilide and 4-acetamidobenzaldehyde using NaOH solution as catalyst with total yield of 61.9%. 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yield and easy operation. The target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NMR. Its maximal UV-Vis absorption is at 34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氨基苯基丙烯酮 光敏性二胺 羟醛缩合
下载PDF
中药治疗30例光敏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国强 宋瑜 李咏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光敏性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临床观察 凉血解毒祛风利湿法 诊断
下载PDF
乳酸司帕沙星致光敏性药疹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芳 张平 周飞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1,共1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面、颈、双手背部起红疹,伴疼痛1周。2周前因“功能性出血”行“诊断性刮宫术”。术后口服乳酸司帕沙星片0.3g1次/d,10天前始15服去氧孕烯炔醇片,服药后立即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停用去氧...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面、颈、双手背部起红疹,伴疼痛1周。2周前因“功能性出血”行“诊断性刮宫术”。术后口服乳酸司帕沙星片0.3g1次/d,10天前始15服去氧孕烯炔醇片,服药后立即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停用去氧孕烯块醇片,上述症状缓解,继续口服乳酸司帕沙星片。1周前手背及面部出现红疹,遇水剌痛,瘙痒剧烈,5天前外出后双耳、双手腕、颈部起疹,瘙痒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司帕沙星 光敏性药疹 司帕沙星片 诊断刮宫术 去氧孕烯 功能出血 临床资料 症状缓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