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融合PCR技术敲除光滑念珠菌FLO8基因以及其对EPA黏附素家族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赵珺涛 袁捷 +2 位作者 刘锦燕 陈柯志 项明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构建光滑念珠菌FLO8基因敲除株,并分析FLO8敲除对光滑念珠菌上皮黏附素(epithelial adhe-sin,EPA)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融合PCR技术,以光滑念珠菌ATCC2001菌株基因组DNA、带有筛选标记诺尔斯菌素抗性基因(NAT)的质粒DNA为模板... 目的:构建光滑念珠菌FLO8基因敲除株,并分析FLO8敲除对光滑念珠菌上皮黏附素(epithelial adhe-sin,EPA)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融合PCR技术,以光滑念珠菌ATCC2001菌株基因组DNA、带有筛选标记诺尔斯菌素抗性基因(NAT)的质粒DNA为模板,构建敲除组件。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ATCC2001中,从而获得flo8△菌株。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菌株中EPA1、EPA6和EPA7基因的表达。结果:获得光滑念珠菌FLO8基因敲除株flo8△,该菌株的EPA1、EPA6和EPA7基因表达水平对明显低于ATCC2001株(P均<0.001)。结论:此法可便捷、有效地构建光滑念珠菌基因敲除菌株。敲除FLO8基因后,光滑念珠菌的EPA家族表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光滑念珠菌毒力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基因敲除 黏附素 FLO8基因 上皮黏附素家族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毒力因子Epa黏附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鲁灵 刘锦燕 +2 位作者 赵珺涛 黄思佳 项明洁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光滑念珠菌为一种常见的念珠菌病病原体,其感染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相较于其他非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黏附能力和生物膜生成能力,其引发的感染往往呈现出更高的致病性。其中,位于菌株细胞壁表面的上皮黏附素(epithe... 光滑念珠菌为一种常见的念珠菌病病原体,其感染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相较于其他非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黏附能力和生物膜生成能力,其引发的感染往往呈现出更高的致病性。其中,位于菌株细胞壁表面的上皮黏附素(epithelial adhesin,Epa)家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能够介导菌株与宿主细胞及非生物表面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影响菌株的毒力表现。该文从光滑念珠菌毒力因子Epa黏附素的结构、其在菌株致病中的作用以及EPA基因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对光滑念珠菌Epa黏附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毒力 Epa黏附素 EPA基因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离光滑念珠菌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许雪 张璐 +3 位作者 孙艳霞 胡丹阳 邓淑文 赵蓉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分子流行特征,为VVC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VVC患者分离的132株光滑念珠菌,6个管家基因联合的MLST方法进行序列分型(STs)...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分子流行特征,为VVC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VVC患者分离的132株光滑念珠菌,6个管家基因联合的MLST方法进行序列分型(STs),遗传分化指数(Fst)、Tajima’s D和Fu’s&Li’s Fs中性检验用于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2株光滑念珠菌经MLST鉴定37种STs,ST7为主,占47.0%(62/132株),而56.8%菌株拥有单一序列型(21/37 STs);经NCBI光滑念珠菌序列型数据库比对,67.6%(25/37 STs)序列型为首次出现,即新定义序列型,其中76%(19/25 STs)为单一序列型;ST7在不同临床类型VVC分离光滑念珠菌中均为主要序列型,VVC、复发性VVC(RVVC)和定植分离光滑念珠菌3个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STs分析遗传差异小,但管家基因UGP1在致病种群(VVC/RVVC)与定植种群间遗传差异为中度(Fst:0.05483~0.11314)。结论:苏州地区VVC患者分离光滑念珠菌种群呈高度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地域特征,提示苏州地区特殊环境的压力选择,并为临床VVC精准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种群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分离自女性宫颈分泌物的光滑念珠菌体外药敏分析
4
作者 李文双 刘杰 +9 位作者 易水桃 杨美焕 陈太方 袁冬菊 徐俐文 石占昆 陈玉林 涂云贵 肖滇疆 宁艳洁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宫颈分泌物培养的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安宁市医共体2018年至2019年送检的宫颈分泌物,培养光滑念珠菌123例,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剂条检测4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23例样... 目的了解女性宫颈分泌物培养的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安宁市医共体2018年至2019年送检的宫颈分泌物,培养光滑念珠菌123例,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剂条检测4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23例样本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自女性宫颈分泌物的光滑念珠菌,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100%敏感,MIC值分别为<0.5μg/mL和<4μg/mL;对于伊曲康唑,有7株耐药菌株(5.7%),40株中介菌株(32.5%);发现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交叉耐药菌株1株(0.8%)。结论安宁地区女性宫颈分泌物培养的光滑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且发现交叉耐药菌株,感染及带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药敏 宫颈分泌物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致病性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程鹏 阿祥仁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黏膜表面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珠菌的念珠菌病相关第二大病原体[1]。其高发病率与HIV、肿瘤、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治疗也会增加...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一种黏膜表面定植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光滑念珠菌是仅次于白念珠菌的念珠菌病相关第二大病原体[1]。其高发病率与HIV、肿瘤、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有关,人口老龄化和侵入性治疗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光滑念珠菌与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对宿主细胞及医疗器械黏附性、生物膜形成、逃避宿主防御、复制性老化、分泌水解酶(包括蛋白酶、磷脂酶、酯酶和溶血素等)等,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此外,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具有普遍耐受性,常常导致治疗的失败[3]。由于致病性与耐药性的完美组合,使光滑念珠菌感染呈现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高”的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4]。本文就光滑念珠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致病性 毒力因子 生物膜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基于蜡螟感染模型研究亚抑菌浓度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
6
作者 程鹏 阿祥仁 +3 位作者 周健武 牟晓明 田丽娟 马小亚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基于蜡螟感染模型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氟康唑(fluconazole,FLU)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的光滑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ATB法测定FLU对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目的基于蜡螟感染模型探究亚抑菌浓度(sub-MIC)氟康唑(fluconazole,FLU)对光滑念珠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的光滑念珠菌作为实验菌株,采用ATB法测定FLU对光滑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蜡螟感染模型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毒力,并采用病理学和病原学方法评估建模是否成功。穿刺及不同sub-MIC FLU对健康蜡螟的影响: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分为三组,即PBS组(注射10μL PBS)、FLU亚组(分别注射10μL FLU药液,使感染蜡螟体内FLU浓度为0.5 mg/kg、1 mg/kg、2 mg/kg、4 mg/kg、8 mg/kg、16 mg/kg)和穿刺组(微量注射器穿刺但不注射)。不同sub-MIC的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的影响:采用2.50×10^(6)酵母/只剂量感染蜡螟,2 h后,对照组再注射10μL PBS,实验组再注射不同浓度FLU工作液,观测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蜡螟的治疗效果。结果FLU对9株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MIC为8~32 mg/L,光滑念珠菌ATCC2001的MIC为32 mg/L。实验组蜡螟肠组织病理切片中检测到酵母样孢子,肠组织培养出光滑念珠菌,对照组中肠组织病理切片和真菌培养均未发现真菌。穿刺可造成蜡螟损伤,但所致死亡率低于10%。1/2MIC FLU可提高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生存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MIC、1/8MIC、1/16MIC 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蜡螟生存率较PBS无明显的干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MIC FLU对光滑念珠菌感染的蜡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浓度低于1/2MIC对感染蜡螟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蜡螟 亚抑菌浓度 氟康唑
下载PDF
1例光滑念珠菌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药物治疗分析
7
作者 蒙钟经 曹露露 +2 位作者 陆瑾 刘中秋 展冠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灾难性并发症,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报道1例光滑念珠菌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及药物治疗策略,为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的治疗...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灾难性并发症,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报道1例光滑念珠菌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及药物治疗策略,为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真菌感染 光滑念珠菌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胞外囊泡的组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蒙 周成龙 +2 位作者 张海平 夏汝山 张晓利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近年来,由于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非白念珠菌(non-albicans Candida,NAC)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光滑念珠菌已成为继白念珠菌后的第二大病原体。光滑念珠菌具有天然耐药性,对唑类、多烯类药物敏感性较低,使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困难。有研究证... 近年来,由于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非白念珠菌(non-albicans Candida,NAC)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光滑念珠菌已成为继白念珠菌后的第二大病原体。光滑念珠菌具有天然耐药性,对唑类、多烯类药物敏感性较低,使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困难。有研究证明光滑念珠菌细胞外囊泡对其致病性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对光滑念珠菌的认识,该文对光滑念珠菌细胞外囊泡的组成及其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细胞外囊泡 念珠菌 蛋白质 耐药性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怡澜 阎澜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7期393-395,432,共4页
随着念珠菌病患者中感染光滑念珠菌的比例逐年增加,光滑念珠菌已成为除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外较为常见的致病念珠菌之一。抗光滑念珠菌的药物种类有限,随之而来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光滑念珠菌对唑类、... 随着念珠菌病患者中感染光滑念珠菌的比例逐年增加,光滑念珠菌已成为除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外较为常见的致病念珠菌之一。抗光滑念珠菌的药物种类有限,随之而来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光滑念珠菌对唑类、棘白菌素类及多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唑类 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耐药性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导致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李碧钦 李金艳 +3 位作者 周百媛 何小巧 池瑞招 蔡淑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3期4-8,共5页
目的评估光滑念珠菌导致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5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分为光滑念珠菌组(36例)与白色念珠菌组(2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光滑念珠菌组患者外阴无瘙痒、轻度瘙痒、中重... 目的评估光滑念珠菌导致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5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分为光滑念珠菌组(36例)与白色念珠菌组(2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光滑念珠菌组患者外阴无瘙痒、轻度瘙痒、中重度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7%、5.6%,白色念珠菌组患者外阴无瘙痒、轻度瘙痒、中重度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7.7%、67.0%、25.3%,光滑念珠菌组外阴瘙痒程度轻于白色念珠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念珠菌病的外阴、阴道瘙痒特点不分昼夜、白天为主、黑夜为主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滑念珠菌组患者外阴、阴道体征正常、充血水肿占比分别为88.9%、11.1%,白色念珠菌组患者外阴、阴道体征正常、充血水肿占比分别为33.0%、67.0%,光滑念珠菌组患者外阴、阴道体征正常占比高于白色念珠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滑念珠菌组阴道分泌物颜色黄白色、灰白色、黄绿色占比分别为66.7%、33.3%、0,白色念珠菌组阴道分泌物颜色黄白色、灰白色、黄绿色占比分别为62.4%、31.2%、6.3%,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颜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滑念珠菌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形状糊状、豆腐渣占比分别为97.2%、2.8%,白色念珠菌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形状糊状、豆腐渣占比分别为48.9%、51.1%,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形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滑念珠菌导致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瘙痒特点为不分昼夜或白天为主,外阴阴道无明显充血水肿,分泌物为糊状。临床医师需警惕缺乏典型念珠菌感染症状的患者,必要时需排除光滑念珠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医院感染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冰 姚冬婷 +3 位作者 应春妹 汪雅萍 张灏旻 杨俊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分析仁济医院光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以及不同基因型光滑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以了解仁济医院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流行情况,并探讨两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34株光滑念珠菌的6个管家基因进行测... 目的分析仁济医院光滑念珠菌的基因分型以及不同基因型光滑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以了解仁济医院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流行情况,并探讨两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34株光滑念珠菌的6个管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利用Clustalx软件与MLS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型及菌株序列型(ST)。利用Clustalx软件绘制进化树,同时通过eBURST程序将菌株分为各个克隆系,以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采用ATB FUNGUS半自动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系统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基因分型结果,运用Ridit分析方法探究两者的联系。结果 34株光滑念珠菌经MLST分型,得到6个ST,其中ST-7 27株,占总数的79.4%(27/34);ST-10 3株,占总数的8.8%(3/34),其余4型(ST-3、ST-15、ST-43、ST-55)各1株。34株光滑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 100.0%敏感,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7.1%和91.2%,伊曲康唑抑菌效果差,敏感率仅11.8%。以ST-7为标准组,氟康唑、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药物组中ST-10组及其他ST组均包含标准组的平均Ridit值。结论 ST-7为仁济医院光滑念珠菌中优势菌株;光滑念珠菌的耐药谱与基因型相关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药物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含光滑念珠菌与白色念珠菌白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俊 顾敏 +1 位作者 盛桂芳 周家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女性含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白带的性状及镜下特征,以便认识并区分这两类念珠菌所引起的妇科感染。方法连续选取2000例做白带检查的妇科门诊患者,询问患者的典型症状并观察单纯含念珠菌妇科涂片的镜下特征,用显色培养基对白... 目的分析女性含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白带的性状及镜下特征,以便认识并区分这两类念珠菌所引起的妇科感染。方法连续选取2000例做白带检查的妇科门诊患者,询问患者的典型症状并观察单纯含念珠菌妇科涂片的镜下特征,用显色培养基对白带内的真菌进行鉴定,比较分析白色念珠菌组与光滑念珠菌组的差异。结果共检出476例含念珠菌标本,其中白色念珠菌393例,光滑念珠菌60例,其他念珠菌23例。白色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阴道感染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性交痛症状。与白色念珠菌比较,光滑念珠菌组白带无豆渣样改变,患者少见外阴瘙痒;高倍视野下白细胞数量较少,上皮细胞、乳酸杆菌及真菌孢子数量较多,清洁度较好。结论含光滑念珠菌白带与白色念珠菌白带比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光滑念珠菌感染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白带镜下特征均无白色念珠菌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带 光滑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的流行现状与耐药机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沈银忠 张永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下载PDF
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Dectin-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雪 骆雪萍 +3 位作者 白剑 王玉春 吴呈霖 赵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分别于2、4、6h观察RTE细胞形态变化,以未与光滑念珠菌孵育的RTE细胞为对照组。用Wester... 目的探讨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分别于2、4、6h观察RTE细胞形态变化,以未与光滑念珠菌孵育的RTE细胞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ectin-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6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6和TNF-α的分泌。结果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RTE细胞破坏逐渐加重及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孵育2h组与对照组比较、孵育4h组与孵育2h组比较、孵育6h组与孵育4h组比较,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细胞具有天然免疫功能,其Dectin-1参与了对热处理光滑念珠菌的识别,并激活IL-6和TNF-α的分泌,介导炎性反应。IL-6起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光滑念珠菌 Dectin-1受体 大鼠气道上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微卫星多态性和多位点序列分析技术在光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冬婷 应春妹 郑冰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评估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在临床光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仁济医院和东方医院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59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2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结... 目的评估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在临床光滑念珠菌基因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仁济医院和东方医院临床分离的光滑念珠菌59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2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结果和分辨力。结果 59株光滑念珠菌经MLST分型得到6个序列型,其中ST-7型43株、ST-10型7株、ST-15型和ST-55型各3株、ST-3型2株、ST-43型1株,鉴别力指数(DP)为0.456;经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分为10型,其中A型25株、B型10株、C型8株、D型6株、E型3株、F型和G型各2株、H^J型各1株,DP为0.770。结论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分辨力高于MLST技术,可作为实验室基因分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基因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析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下载PDF
住院患者光滑念珠菌检出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天文 陈兴 +3 位作者 陈晶 白云 贺政新 侯树忠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光滑念珠菌检出的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中光滑念珠菌检出阳性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白念珠菌检出患者为对照。结果其间共有52例详细病史资料记录的光滑念珠菌检出患者...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光滑念珠菌检出的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中光滑念珠菌检出阳性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白念珠菌检出患者为对照。结果其间共有52例详细病史资料记录的光滑念珠菌检出患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占65.4%;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76.9%。患者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以肺部感染(28例,53.8%)、恶性肿瘤(20例,38.5%)、脑梗死(15例,28.8%)常见。使用抗生素(52例,100%)、留置导尿管(15例,28.8%)是光滑念珠菌检出者的主要实施医疗措施。氟康唑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光滑念珠菌感染药物(23例,44.2%)。光滑念珠菌检出患者死亡率高(14例,26.9%),高于同期白念珠菌检出对照组(6.2%,P=0.004)。结论光滑念珠菌检出患者与白念珠菌检出具有相似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念珠菌 住院患者 回顾性分析 感染 定植
下载PDF
一种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的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席丽艳 鲁长明 谢穗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 探讨一种快速检测光滑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 试验菌株经API 2 0、科玛嘉色原法、玉米吐温琼脂鉴定后 ,并以传统发酵法检测光滑念珠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发酵海藻糖情况。采用 4%海藻糖液孵育各试验株 3小时后... 目的 : 探讨一种快速检测光滑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 试验菌株经API 2 0、科玛嘉色原法、玉米吐温琼脂鉴定后 ,并以传统发酵法检测光滑念珠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发酵海藻糖情况。采用 4%海藻糖液孵育各试验株 3小时后用尿糖试纸检测。E test法测试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 : 光滑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皆可发酵海藻糖 ,尿糖试纸呈阳性反应 ,但后者菌落在科玛嘉色原培基为蓝色 ,在米粉吐温琼脂有假菌丝。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快速鉴定 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下载PDF
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溶血性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刚 徐平平 董俊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46-3049,共4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离株的溶血性,及其与宿主机体免疫力(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的关系。方法:40株白色念珠菌和40株光滑念珠菌按单一感染或是否与光滑(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及CD4细胞计数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口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离株的溶血性,及其与宿主机体免疫力(用CD4细胞计数表示)的关系。方法:40株白色念珠菌和40株光滑念珠菌按单一感染或是否与光滑(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及CD4细胞计数的高低进行分组,采用羊血培养基法检测其溶血活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0株白色念珠菌和40株光滑念珠菌溶血活性均为阳性(100%),且光滑念珠菌的溶血性高于白色念珠菌。结论:溶血性是念珠菌的重要毒力因子,HIV感染者口腔光滑念珠菌溶血性高于白色念珠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溶血性 白色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CD4细胞
下载PDF
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炜 应春妹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ERG11、CDR1和CDR2基因差异表达在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临床分离的耐氟康唑药物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和敏感株共22株光滑念珠菌的ERG11、CDR1和CDR2基因表达的... 目的探讨ERG11、CDR1和CDR2基因差异表达在耐氟康唑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临床分离的耐氟康唑药物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和敏感株共22株光滑念珠菌的ERG11、CDR1和CDR2基因表达的mRNA进行相对定量,以2-△△Ct表示试验组目的基因的表达相对于对照组的变化倍数。所有数据采用R(2.1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药株及剂量依赖性敏感株CDR1、CDR2以及ERG11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敏感株(P<0.05),且随着对氟康唑耐药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CDR1、CDR2及ERG11基因表达上调是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氟康唑 耐药机制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医院感染光滑念珠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健宇 赖在真 +1 位作者 杜玲 徐鸿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8期152-154,共3页
目的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光滑念珠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了解其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微生物实验室分离鉴定得到的光滑念珠菌,采用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 目的对医院感染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光滑念珠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了解其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微生物实验室分离鉴定得到的光滑念珠菌,采用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实验,并对临床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5.6%、16.3%、21.8%,临床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其次是尿液和大便标本。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平均敏感率分别是100%,95.8%,97.9%;其次为氟康唑,平均敏感率87.3%;伊曲康唑的抑菌效果则较差,仅为55.4%。结论 2007~2009年光滑念珠菌的临床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光滑念珠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