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喜才 张新林 +1 位作者 黄业传 陈清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为研究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通过壳分离功、虾仁得率、虾仁质构、色泽、气味、嫩度、离心损失、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克氏原螯虾脱壳的最佳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 为研究超声波和碱性蛋白酶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脱壳及虾仁品质的影响,通过壳分离功、虾仁得率、虾仁质构、色泽、气味、嫩度、离心损失、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克氏原螯虾脱壳的最佳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0.5%碱性蛋白酶和300 W超声波联合处理,能有效降低壳分离功21.8%,提高虾仁得率31%,并且显著提高了虾仁的嫩度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硬度有所下降,气味和色泽方面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为克氏原螯虾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碱性蛋白酶 超声波 脱壳 仁品质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佀国涵 朱秀秀 +6 位作者 彭成林 袁家富 赵书军 徐大兵 谢媛圆 周剑雄 杨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6,共7页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团聚体稳定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尤其提高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提升了土壤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作模式 克氏原螯虾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分布
下载PDF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特征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胡西洲 刘亚琴 +5 位作者 刘骞 张仙 彭西甜 周有祥 孙继成 彭立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99-106,共8页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 目的 进一步挖掘和评价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特征及差异。方法 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的组成及其含量。结果 江汉平原不同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含量平均值仅为1.070%(以干基计),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脂肪平均含量为:虾稻共作(1.037%)<虾稻连作(1.057%)<精养池(1.214%),虾稻模式与精养池养殖模式呈显著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26种脂肪酸呈显著性差异(P<0.05)。3种养殖模式下脂肪酸组成均呈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饱和脂肪酸(saturate fatty acids,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脂肪酸总量呈现:虾稻共作(76.7%)>虾稻连作(76.1%)>精养池(75.4%),且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27.249、231.698和248.526 mg/100 g,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8.962、72.613和81.114 mg/100 g。结论 3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脂肪酸品质均表现优良,符合健康膳食的要求,总体上看,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下脂肪特征要优于虾稻连作和精养池养殖模式,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养殖模式 脂肪酸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体质量与怀卵量的通径分析
4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5 位作者 黄龙 吴本丽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232-235,242,共5页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_(10))、体质量(X_(11))等11个数量性状,统计怀卵量(Y_(1)),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怀卵量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克氏原螯虾的各数量性状之间及其数量性状与怀卵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482.024+11.492 X_(11)-26.305 X_(10)+42.426 X_(5),R^(2)=0.854;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表明,头胸甲宽、体质量和尾扇长是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性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体质量 怀卵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群体分布特征与形态差异
5
作者 贺刚 冯广朋 +5 位作者 付辉云 王海华 张燕萍 张爱芳 马本贺 袁嘉欣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探讨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群体分布现状,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资料,以实现克氏原螯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21、2022年5—9月,分别对鄱阳湖9个县(市)14个位点的克氏原螯虾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质量、全长、体长并进... 探讨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群体分布现状,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资料,以实现克氏原螯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21、2022年5—9月,分别对鄱阳湖9个县(市)14个位点的克氏原螯虾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质量、全长、体长并进行性别鉴定,并基于9个形态性状和10个可量比例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雌雄性比约为0.9:1,平均丰满度为0.0431±0.0076(0.0205~0.0714)。除余干瑞洪、康山和程家湖3个位点的水域采集到一定数量克氏原螯虾,其他水域数量很少。聚类分析显示,余干水域的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中,瑞洪群体与程家池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康山群体与其他群体关系较远。判别分析显示,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的判别函数,雌、雄虾的综合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74%、79.16%,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近。结果表明,2021—2022年鄱阳湖克氏原螯虾呈现出个体小、分布散及资源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余干水域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克氏原螯虾 可量性状 形态差异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乐 李嘉尧 +1 位作者 周文宗 成永旭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9,共10页
为探究氨氮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将体质量(6.33±0.73)g的克氏原螯虾暴露于0、20、40、60、80 mg/L 5个氨氮质量浓度下,比较胁迫48 h时及恢复48 h后,各组肝胰腺、鳃和血清的抗氧化和免疫酶活... 为探究氨氮胁迫与恢复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将体质量(6.33±0.73)g的克氏原螯虾暴露于0、20、40、60、80 mg/L 5个氨氮质量浓度下,比较胁迫48 h时及恢复48 h后,各组肝胰腺、鳃和血清的抗氧化和免疫酶活性以及各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9.37、238.09、196.34、162.0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6.20 mg/L。胁迫48 h后,除20 mg/L试验组外,其余试验组肝胰腺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80 mg/L组鳃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80 mg/L组血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恢复48 h后,60 mg/L组肝胰腺和鳃的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80 mg/L组鳃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60 mg/L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其他试验组酶活性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氨氮胁迫48 h,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肝胰腺管腔逐渐变形、转运泡增大,鳃的呼吸上皮细胞开始脱落、微血管腔受损;恢复48 h后,肝胰腺的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40、60、80 mg/L组鳃局部呼吸上皮细胞脱落,微血管腔受损。试验结果表明,20 mg/L质量浓度的氨氮胁迫48 h即会对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酶及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解除胁迫48 h后可得到修复。克氏原螯虾经40、60、80 mg/L质量浓度的氨氮胁迫48 h后恢复48 h,鳃仍处于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氨氮 胁迫 恢复 抗氧化酶 免疫酶 组织结构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克氏原螯虾条件优化及对其品质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佳 钟洪亮 +3 位作者 丁甜 韩文静 刘书成 魏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6,共8页
目的探寻超声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克氏原螯虾杀菌效果以及贮藏期品质的影响。方法考察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浓度、浸泡时间、超声功率三者分别对微生物的影响,分析4℃贮藏期间联合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丙二醛、... 目的探寻超声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克氏原螯虾杀菌效果以及贮藏期品质的影响。方法考察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浓度、浸泡时间、超声功率三者分别对微生物的影响,分析4℃贮藏期间联合处理对克氏原螯虾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丙二醛、色差、感官等的影响。结果在微酸性电解水中浸泡10 min、有效氯浓度为60 mg/L、超声功率为405 W的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菌落总数与空白组相比降低了1.48 lg(CFU/g),与单一处理相比杀菌作用更强。在冷藏期间,联合处理组能够抑制克氏原螯虾菌落总数的增长,其总挥发性盐基氮和丙二醛的上升速度均低于未处理组,对延缓样品的脂肪氧化与腐败变质有较好效果。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处理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能更好地保持克氏原螯虾的品质并延长冷藏货架期至4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超声结合微酸性电解水 杀菌 贮藏 品质
下载PDF
酵母水解物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龙 付运银 +3 位作者 张恒 方刘 王乾 阮国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4,共12页
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Yeast hydrolysate,YHY)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300尾平均体重为(6.43±0.55)g的个体,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 实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酵母水解物(Yeast hydrolysate,YHY)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300尾平均体重为(6.43±0.55)g的个体,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5%、1%、2%和4%YHY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密度为20尾/缸。为期8周的实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胃和肝胰腺消化酶活性、肝胰腺抗氧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酶活性。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1%—4%YHY对该虾生长指标有促进作用。其中,2%添加组的存活率(SR)、最终体重(FBW)、最终体长(FBL)和肝胰腺指数(HSI)达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在1%添加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2)1%YHY添加组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2%添加组达到最大值;(3)与对照组相比,2%—4%YHY添加组的胃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2%YHY添加组的肝胰腺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免疫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达到最大值、丙二醛(MDA)的含量达到最小值,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5)2%YHY添加组该虾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和2%YHY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的酵母水解物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消化、生长及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并显著改善其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抗氧化酶 免疫酶 克氏原螯虾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鲁怡婷 谭宏渊 +4 位作者 黄丽琪 于巍 乔宇 魏凌云 涂子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等指标,分析两种杀菌方式对调味虾尾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辐照组虾肉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高温组的挥发性成分气味分布变化较小,至贮藏30 d时仍无明显异味。但辐照组在贮藏过程中硫化成分较高,高温组存在黑变现象,总色差值?E值显著较高高于其两组(P <0.05);辐照组和高温组TVB-N值和羰基含量增长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TBARs值较高,其脂质氧化程度高。【结论】两种杀菌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克氏原螯虾尾贮藏中的感官劣变,辐照组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程度均显著低于高温组。综合考虑,辐照杀菌处理对即食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克氏原螯虾 品质 电子束辐照 高温杀菌
下载PDF
不同暴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组织中砷的积累与转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雯清 黄中情 +6 位作者 何发涛 钟彪 宋梦萍 曾绍宇 阮俊杰 杨常亮 陈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7-505,共9页
砷(As)可在水生食物链中积累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底层的杂食性动物,能够从水和食物中吸收和转化无机砷.本研究探究了砷酸盐As(Ⅴ)在3种不同的暴露条件下(水相、食物相、水相... 砷(As)可在水生食物链中积累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底层的杂食性动物,能够从水和食物中吸收和转化无机砷.本研究探究了砷酸盐As(Ⅴ)在3种不同的暴露条件下(水相、食物相、水相与食物相),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As(Ⅴ)的生物积累和转化.结果表明,其在水-食物两相体系中的砷积累浓度较高,而且水相暴露体系对总砷积累速率的贡献大于食物相暴露体系.砷在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的积累和转化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其富集浓度和积累速率如下:鳃>外壳>肌肉.克氏原螯虾对无机砷的生物转化途径是将部分As(Ⅴ)还原为As(Ⅲ),部分转化为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和砷甜菜碱(AsB).本文对了解底栖生物链中砷的积累和转化以及小龙虾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轮叶黑藻 生物积累 生物转化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营养物质、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旭红 黄凯 +4 位作者 王丹丹 曹鑫盛 罗雨萧 于凯 黄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研究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营养物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猪油(LO)、豆油(SO)、鱼油(FO)、鱼油和豆油1:1混合油(MO)为脂肪源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将600尾克氏原螯虾[(3.50±0.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为研究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营养物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猪油(LO)、豆油(SO)、鱼油(FO)、鱼油和豆油1:1混合油(MO)为脂肪源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将600尾克氏原螯虾[(3.50±0.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按虾体质量的3%饲喂60 d。试验结果表明:MO组和FO组的肌肉与肝胰脏质量比、肌肉胶黏性显著大于LO组(P <0.05)。LO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FO组粗脂肪含量低于其他组(P <0.05)。肌肉脂肪酸中:FO组ARA(13.44%)和DHA(5.15%)含量最高。MO组EPA含量最高(9.89%)。FO组(47.31%)和MO组(45.15%)∑PUFA含量显著大于LO组(37.54%)和SO组(39.95%)(P <0.05)。肝胰脏脂肪酸中:FO组ARA(13.44%)和DHA(5.15%)含量最高。MO组EPA含量最高(9.89%)。FO组(47.31%)和MO组(45.15%)∑PUFA含量显著大于LO组(37.54%)和SO组(39.95%)(P <0.05)。综合体组成、质构、脂肪酸组成和脂肪源价格,选用鱼油和豆油1:1混合油作为克氏原螯虾饲料添加的脂肪源,有利于提高克氏原螯虾肌肉胶黏性、∑PUFA、DHA、EPA和AR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脂肪源 营养组成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5个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比较分析
12
作者 邹宇凡 吴玮杰 +4 位作者 白志毅 冯建彬 吴敏 蒋军 李家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为探明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2020年自江苏滆湖、兴化、建湖,安徽芜湖和湖北监利引进5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2021年在安徽芜湖同期繁育后,比较分析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苗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性状、入塘扩散速率、爬... 为探明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生态适应性,2020年自江苏滆湖、兴化、建湖,安徽芜湖和湖北监利引进5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2021年在安徽芜湖同期繁育后,比较分析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苗在同等养殖条件下生长性状、入塘扩散速率、爬行速率及耐干露等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5月雌、雄个体体长、体质量均表现为滆湖群体[雌:(7.52±0.15)cm、(13.4±0.85)g;雄:(7.53±0.12)cm、(14.25±0.90)g]最优。5月除芜湖群体外,各群体雄性个体在体长、体质量上显著大于雌性;建湖群体在3—4月体长、体质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41%、167%),芜湖群体在4—5月体长、体质量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83%)。5月各群体雌性腹部长占体长比例均大于雄性。且5月滆湖群体成活率最高为59.33%,监利群体最低为50.67%。入塘扩散速率依次为建湖>兴化>滆湖>监利>芜湖,建湖、兴化群体显著优于其他3个群体组,扩散最快的建湖群体时间为(291.67±25.43)s,最慢的芜湖群体为(661.33±32.94)s;各群体间爬行速率无显著性差异。干露试验表明,幼虾的干露时间不宜超过18 h,干露48 h存活率依次为芜湖>滆湖>兴化>监利>建湖,芜湖群体存活率最高,为(87.78±1.11)%,建湖群体最低,为(68.89±1.92)%。试验结果可为不同群体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及生态适应性评价提供参考,为进一步的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长性能 生态适应性 干露胁迫
下载PDF
不同低温循环水暂养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13
作者 章梦丹 张俊杰 +5 位作者 黄鸿兵 许志强 徐宇 袁孝春 张美琴 邵俊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12,共8页
为探讨低温(5~6℃)循环水暂养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各处理组随机选取20尾初始体重为(25.28±1.56) 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低温暂养,对试验起始阶段(对照)与低温暂养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肌肉氨... 为探讨低温(5~6℃)循环水暂养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各处理组随机选取20尾初始体重为(25.28±1.56) 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低温暂养,对试验起始阶段(对照)与低温暂养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肌肉质构特性及肝胰腺抗氧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随着低温暂养时间延长至30 d,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暂养时间延长至15 d、30 d,克氏原螯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肌肉中甲硫氨酸含量、精氨酸含量、谷氨酸含量、天冬氨酸含量、丙氨酸含量、甘氨酸含量、酪氨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而组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氨基酸含量从低温暂养15 d或30 d开始显著上升(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整体较为稳定(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肌肉的硬度从低温暂养15 d开始显著下降,肌肉的恢复性在低温暂养30 d时显著下降(P<0.05),肌肉的咀嚼性、弹性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在低温暂养30 d时降至最低值,显著低于试验初始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温下暂养30 d不会显著影响克氏原螯虾的肌肉品质和健康状况,后期可调整暂养参数以完善养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低温循环水暂养 营养成分 氨基酸含量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cCRCN-L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在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
14
作者 韩一鸣 鲁苏皖 +5 位作者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潘建林 杨家新 李旭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N-L基因的c DNA序列,分析了PcCRCN-L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模式,研究了PcCRCN-L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探讨了Pc CRCN-L在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显示,PcCRCN-L基因c DNA序列长270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长6130 bp,位于克氏原螯虾基因组的第12号染色体,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规则。Pc CRCN-L具有1个完整的lipocalin结构域,包含典型的序列保守区Ⅰ(SCR1)序列G-X-W、保守区Ⅱ(SCR2)序列T-D-Y和保守区Ⅲ(SCR3)序列精氨酸R。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CRCN-L独立于传统虾青蛋白A和C亚族,单独聚为一支。Pc CRCN-L在克氏原螯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肝胰腺以及卵巢组织中的Pc CRCN-L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低氧胁迫下,肝胰腺组织中Pc CRCN-L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氧后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cCRCN-L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低氧–复氧胁迫应激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青蛋白 组织表达 性腺不同发育时期 低氧胁迫
下载PDF
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的蛋白质需求量
15
作者 金鸿浩 肖川波 +14 位作者 孙倩容 李雨 孙文波 柯真林 赵绳富 凌乐妍 高源 林勇 翟旭亮 罗莉 叶华 罗辉 郑轲 王大鹏 吕光俊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60,共14页
为研究在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验设计蛋白水平分别为28%、31%、34%、37%、40%和43%的6组等能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Diet 28~Diet 43组),投喂360尾初始体重为(8.59±0.05)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个处理3... 为研究在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实验设计蛋白水平分别为28%、31%、34%、37%、40%和43%的6组等能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Diet 28~Diet 43组),投喂360尾初始体重为(8.59±0.05)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后,测定并分析生长性能、肌肉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①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先上升,在蛋白水平达到40%后呈下降趋势;出肉率(MY)随着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②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肌肉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肌肉粗蛋白含量有上升的趋势。③饲料蛋白质水平与血淋巴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呈正相关,且在Diet 43组达到最大。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血淋巴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TP和GLB含量出现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升高而上升的趋势。④饲料蛋白质水平对肠道蛋白酶(TPS)和脂肪酶(LPS)活性有显著影响,对α-淀粉酶(α-AL)活性无显著影响。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蛋白水平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SOD),并且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⑥蜕壳基因(ecr、chitinase)和免疫相关基因(hsp70、tlrs、lzm)表达量随饲料蛋白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但是饲料蛋白水平并未对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eif4e、s6k1、4e-bp1)造成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利用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在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获得最佳增重率时对饲料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0.35%,建议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幼虾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40.35%为宜。本研究为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专用饲料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蛋白质需求 稻田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投饲策略研究
16
作者 周庆 徐晓莹 +5 位作者 郭赛 许巧情 罗凯 郜卫华 田娟 陈效儒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探究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两种粒径饲料(2 mm和3 mm),进行4种不同组合,分别为FS1组(3 mm粒径饲料投喂60 d)、FS2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10 d和3 mm... 为探究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两种粒径饲料(2 mm和3 mm),进行4种不同组合,分别为FS1组(3 mm粒径饲料投喂60 d)、FS2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1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50 d)、FS3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2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40 d)和FS4组(2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30 d),对克氏原螯虾幼虾(7.73±0.05)g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组间存活率、肝体比、肥满度和腹部含肉率均无显著差异。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大值。FS2组和FS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各组间肝胰腺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胰蛋白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且在FS2组达到最高水平。不同粒径硬颗粒饲料投饲策略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与单一粒径组(FS1组)相比,FS3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FS2组和FS4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单一粒径饲料(3 mm)投喂无法满足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需求,适宜饲料粒径组合投喂提高了克氏原螯虾的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促进了生长,降低了饲料系数,其中以2 mm粒径饲料投喂10 d和3 mm粒径饲料投喂50 d的组合投饲策略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饲料粒径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鲶和乌鳢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捕食选择性研究
17
作者 赵明光 陈建华 +2 位作者 冯广朋 王海华 张燕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807,共9页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 自长江禁渔以来,鄱阳湖凶猛性鱼类数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为明确凶猛性鱼类的捕食活动是否会对克氏原螯虾的种群造成影响,研究以鲶(Silurus asotus)、乌鳢(Channa argus)为捕食者,选择8种不同种类的饵料生物,即3种规格[小:(39.20±1.30)mm;中:(49.82±2.13)mm;大:(58.99±1.16)mm]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体、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猎物,分别开展鲶和乌鳢对饵料生物种类和克氏原螯虾幼体规格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1)鲶、乌鳢均喜好在夜间捕食,并且鲶、乌鳢的捕食高峰期均集中在为20:00—8:00;(2)多种饵料生物同时存在时,鲶、乌鳢均未捕食克氏原螯虾幼体,并且对鲤、食蚊鱼和日本沼虾表现出较明显的捕食偏好性。(3)同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组合中,鲶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同时乌鳢捕食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大规格的数量(P<0.05)。(4)多种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等量混养组合中,鲶、乌鳢对小规格克氏原螯虾幼体存在明显的捕食偏好性,并且这种偏好性随克氏原螯虾幼体间规格差距增大而升高。综上,在多种饵料生物共存时,克氏原螯虾不是凶猛性鱼类的最佳猎物;但当其他饵料生物种类及数量较少时,较小的克氏原螯虾幼体依旧面临较高的捕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乌鳢 饵料生物 克氏原螯虾幼体 捕食选择性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虾青蛋白A2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及原核表达
18
作者 陈浩 吉宏武 +3 位作者 张迪 刘书成 宋文奎 郝记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虾青蛋白对甲壳类水产品色泽的形成和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克氏原螯虾虾青蛋白A2(PcCRA2)的基因结构及原核表达,作者通过基因克隆获得PcCRA2基因编码序列(cra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ra2基因在克氏原螯虾9种组织中的... 虾青蛋白对甲壳类水产品色泽的形成和调控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克氏原螯虾虾青蛋白A2(PcCRA2)的基因结构及原核表达,作者通过基因克隆获得PcCRA2基因编码序列(cra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ra2基因在克氏原螯虾9种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进行PcCRA2异源重组表达。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cra2基因cDNA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虾青蛋白A2相对分子质量为21 158.9,理论等电点为5.59。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克氏原螯虾cra2编码蛋白质序列与红螯螯虾相似度最高,为91.58%。RT-qPCR结果显示,cra2在所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表皮的表达量最高(P<0.05)。构建了pET28a-cra2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接种4 h后加入0.5 mmol/L IPTG于30℃诱导6 h;UV-vis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能与虾青素特异性结合,最大吸收峰为505 nm。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虾青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蛋白 克氏原螯虾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核表达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克氏原螯虾形态差异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
19
作者 高杨 田灿 +9 位作者 姜京京 杨楠 唐永凯 张成锋 陈焕根 李冰 陈铭 卢泽宇 苏胜彦 朱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3-213,共11页
为了解我国克氏原螯虾不同地理群体的种属差异,加快克氏原螯虾的育种进程,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分子辅助选育,选取安徽巢湖、江西鄱阳湖、山东微山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洪湖、江苏洪泽湖6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样品,对... 为了解我国克氏原螯虾不同地理群体的种属差异,加快克氏原螯虾的育种进程,筛选与目标性状紧密相关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分子辅助选育,选取安徽巢湖、江西鄱阳湖、山东微山湖、湖南洞庭湖、湖北洪湖、江苏洪泽湖6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样品,对全长、体长、体重、头胸甲长、头胸甲宽、腹部长、腹部宽、尾扇长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以2个形态参数比进行多元分析;并根据标记位点鉴定出的个体基因型,与测量到的形态指标的差异进行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分析出克氏原螯虾重要的经济性状肌肉重、腹部宽、头胸甲宽等和与之相关的标记位点。聚类分析表明,6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分为2个分支,第1分支为巢湖群体和洪湖群体;鄱阳湖群体、微山湖群体、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构成第2分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雌虾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0%,其中,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是腹长因子和腹宽因子;雄虾的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31%,第1和第2主成分分别为头胸甲和腹部因子。判别分析中,雌性综合判别率为82.16%,雄虾为83.28%,判别率较高。关联分析表明,14对分子标记的连锁不平衡共有105对SSR位点组合,满足P<0.01的条件,14对SSR引物在168份克氏原螯虾材料中存在连锁不平衡,可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克氏原螯虾种质的6个表型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同SSR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在P<0.01的阈值条件下,存在1组引物关联多个性状的情况,共检测到30组引物对6个表型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呈极显著关联状态。由此可以丰富克氏原螯虾群体关联位点的筛选,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亲本选育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差异 微卫星标记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鲁苏皖 徐宇 +5 位作者 李佳佳 高志宝 严维辉 许志强 王兴强 李旭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江苏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近年来繁养模式不断变化,多代繁养后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尚未可知,以及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特征数据尚不清楚。为研究当前江苏主产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对来自江苏... 江苏是我国克氏原螯虾的主产区,近年来繁养模式不断变化,多代繁养后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尚未可知,以及江苏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特征数据尚不清楚。为研究当前江苏主产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对来自江苏南京、徐州、连云港、扬州、淮安、无锡、泰州兴化和宿迁泗洪的8个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样本的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分析了不同养殖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共测序获得了8个群体223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序列,比对长度包括863个位点,其中,变异位点95个,简约信息位点25个。基因序列中AT含量(80.01%)高于CG含量(19.99%),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倚性。223个样本共定义了37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 1为8个群体的共有单倍型。泗洪群体独有的单倍型最多,泰州兴化群体独有的单倍型最少。本研究所涉及的养殖群体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39,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3 37,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宿迁泗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Hd为0.632),兴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Hd为0.228)。不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总体较小,其中,南京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0.005),提示南京群体与其他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少。8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219 6~0.317 33,徐州、扬州、无锡及连云港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负值,表明这些群体间存在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95.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少(4.65%)。最小跨度网络图和系统发育分析均未显示出单倍型与不同群体的对应关系,提示当前江苏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间的基因交流较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江苏地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