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3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的大书——在《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1
作者 袁行霈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7,共1页
1957年我留校工作后不久,去拜访游国恩先生,游先生要我通读一下《全唐诗》。我遵照他的意见,花了半年的时间读了一遍《全唐诗》,虽然只是泛览,却对整个唐诗的面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好像是一次“地质普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就... 1957年我留校工作后不久,去拜访游国恩先生,游先生要我通读一下《全唐诗》。我遵照他的意见,花了半年的时间读了一遍《全唐诗》,虽然只是泛览,却对整个唐诗的面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好像是一次“地质普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就有《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这样的著作,那浏览时肯定会有更大的帮助。主持《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工作的陈贻焮先生、陈铁民先生、彭庆生先生,还有分卷主编刘学锴先生,都是我熟识的朋友,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达到了一个学者所能达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全唐诗 出版座谈会 刘学锴 地质普查 留校工作 游国恩 陈铁民
下载PDF
《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修订说明
2
作者 陈铁民 彭庆生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4-7,共4页
《增订注释全唐诗》由全国各地一百八十多位唐诗研究者密切协作,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已于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在注释、调整编次、辑补逸诗、删汰重复、提示互见、校订文字、重写作者小传、编制索引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 《增订注释全唐诗》由全国各地一百八十多位唐诗研究者密切协作,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已于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在注释、调整编次、辑补逸诗、删汰重复、提示互见、校订文字、重写作者小传、编制索引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出版后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它首版印了3000套,业已售完,已有读者来信向我们反映买不到此书。这样便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一种是据本书的原版直接重印,一种是对本书加以修订后再印行。我们经过认真考虑,选择了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出版社 全唐诗 修订说明 编制索引 增订
下载PDF
《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的审稿制度与质量跃升
3
作者 陈冠明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1992年,《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陈铁民、彭庆生常务副主编)编纂项目启动,至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历时近十年。《增订注释全唐诗》主编陈贻焮先生属于名望型主编,审稿、复审工作主体是常务副主编陈铁民、彭庆生两位先生... 1992年,《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陈铁民、彭庆生常务副主编)编纂项目启动,至2001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历时近十年。《增订注释全唐诗》主编陈贻焮先生属于名望型主编,审稿、复审工作主体是常务副主编陈铁民、彭庆生两位先生做的。或者亲自审读,或者安排学者审读。制定了双审制度、退稿制度。《约稿要求》规定:“注稿完成后,必须经过两次审阅通过,方可发稿:第一次由各册负责人审阅,第二次由主编、常务副主编审阅。”又规定:“审稿人有权根据注稿的质量情况,作出退改或请他人重作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出版社 全唐诗 审稿制度 复审工作 退改 审稿人 陈铁民 审读
下载PDF
用心血凝成的巨型工具书——《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
4
作者 薛天纬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8-9,共2页
感谢黄山书社赐给《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这样一部巨书,感谢文学所的朋友邀我参加今天的新书发布及出版座谈会。我说两点感受:第一,这是一部工具书。历来人们赞美工具书,常用“嘉惠学林”“沾丐(溉)后学”这样的话语,这种赞美完全适用... 感谢黄山书社赐给《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这样一部巨书,感谢文学所的朋友邀我参加今天的新书发布及出版座谈会。我说两点感受:第一,这是一部工具书。历来人们赞美工具书,常用“嘉惠学林”“沾丐(溉)后学”这样的话语,这种赞美完全适用于我们今天面对的这部巨书。工具书的性质,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查的。做唐诗教学与研究的人都知道,读一首唐诗,如果要寻找凭借的话,首选是经过整理、注释的诗作者的别集,尤其是今人整理注释过的别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作者 出版座谈会 全唐诗 黄山书社 工具书 别集 嘉惠学林 教学与研究
下载PDF
《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的重要学术价值
5
作者 康震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9-10,共2页
作为有唐一代的诗歌总集,《全唐诗》的编纂是康熙时代的一个文化大事件,它对于研究唐代文史、认识唐代社会意义非常重大。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的出版,也是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文化事件,它对于进一步推动唐代诗歌与... 作为有唐一代的诗歌总集,《全唐诗》的编纂是康熙时代的一个文化大事件,它对于研究唐代文史、认识唐代社会意义非常重大。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的出版,也是一个值得充分关注的文化事件,它对于进一步推动唐代诗歌与唐代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唐代诗歌、唐代文化在当代的弘扬、传承与传播,推动中华经典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唐代诗歌走向世界,具有充分的示范实践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全唐诗 全唐诗 历史文化研究 诗歌总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要学术价值 创造性转化
下载PDF
《全唐诗》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6
作者 尹凤英 曹桂芬 +2 位作者 丁佩惠 茅飞飞 李晓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24-127,共4页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素养。人文社科素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增强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唐诗作为中华璀璨文明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本研究以“牙...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素养。人文社科素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更能增强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唐诗作为中华璀璨文明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本研究以“牙齿舌龈唇”为关键词对《全唐诗》数据库进行检索,系统探究、挖掘唐诗作为素材对口腔医学理论教育及人文思政教育的价值;并选取其中与口腔医学相关的优秀诗作,以典型案例形式将相关唐诗融入口腔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加强医学生对我国口腔医学发展历程的了解,引导学生把握爱国主义新内涵,培养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口腔医学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 思政教育 传统文化 医患关系
下载PDF
基于“感知-偏好-人格”的传统园林花木人格化研究:以《全唐诗》松树为例
7
作者 尹以俗 刘娟娟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花木影响人格发展的“感知-偏好-人格”神经心理过程,构建研究框架;其次,以古代大数据《全唐诗》所见松树为例,基于NVivo软件和扎根理论方法,发现:(1)诗人偏爱松树,共有3044首描写松树五感景观的唐诗,占比高达6.22%;(2)其中,以视觉景观为主,听觉和触觉次之,占比分别为82.85%、10.09%和9.23%;(3)松树视觉“青”“霜雪”“孤”“鹤”“风云月”等和听觉“风中松声”共计1432个编码,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松景观偏好,与坚韧不屈、贞节不阿、超凡脱俗的“百木长”松格建立关联。“感知-偏好-人格”研究框架,能较为全面有效地揭示传统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唐诗 松树 扎根理论 景观偏好 花木人格化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汴河人文风物
8
作者 刘芹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5期41-45,共5页
隋炀帝因政治、经济原因,在历朝奠定河道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系列工程。据《隋书》及《资治通鉴》相关史料记载,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同年再开邗沟,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唐朝南北运河河道多数重修整治... 隋炀帝因政治、经济原因,在历朝奠定河道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系列工程。据《隋书》及《资治通鉴》相关史料记载,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同年再开邗沟,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唐朝南北运河河道多数重修整治,隋文帝时开挖的广通渠因淤塞亦在重修之列。最终隋唐运河形成五条干道: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是在先秦鸿沟、东汉汴渠等河道基础上兴修而成,是隋唐运河沟通黄、淮水系的运河干道,此渠西段起自洛阳,经阳渠故道,引穀水、洛水入黄河,唐人常以洛水称呼此段;东段起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一带)引黄河水东行,经汴水、蕲水故道向东南流,于临淮(今盱眙境域)汇入淮水。东段汴水河道是重要的交通运道,且在东汉就已成形,唐人以汴水、汴渠或汴河代称通济渠。汴渠以黄河为水源,黄河多沙,汴渠常需疏浚以利通航。汴河的历史,史书文献记录详备。汴河之人文风物,当以文人学士诗文书写最为生动。唐诗有关汴河的吟唱,颇值赏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南北大运河 通济渠 广通渠 汴河 《隋书》 汴水 汴渠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设计研究——以《全唐诗》植物意象可视化设计为例
9
作者 张依莲 《上海包装》 2024年第8期65-67,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发显得重要。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传统文学作品《全唐诗...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发显得重要。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其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传统文学作品《全唐诗》中出现的植物意象。系统地对《全唐诗》中植物意象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并分析了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语言,以期为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可视化设计 植物意象 全唐诗
下载PDF
《全唐诗》中的军人形象
10
作者 苏爱风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40期83-85,共3页
《全唐诗》描写了大量唐代及之前朝代的军人形象,涉及群体与个体、战士与将军等,各具特点,丰富立体,从中我们可以对唐代军人的社会地位、唐代崇尚军功的社会风气以及唐人的战争观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 全唐诗 军人形象 书写呈现
下载PDF
《全唐诗》中女性审美及对后世的影响
11
作者 袁虹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3-135,152,共4页
唐诗作为唐朝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达载体,是了解唐代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唐诗中女性形象一直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唐诗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审美是唐代诗词作品中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不同类别女性审美的描述,可以展示当时女性的... 唐诗作为唐朝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表达载体,是了解唐代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唐诗中女性形象一直是浓墨重彩的篇章。唐诗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女性审美是唐代诗词作品中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不同类别女性审美的描述,可以展示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活动等,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变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影响。如白居易、李白等,其创作的作品都有反映当时的女性审美文化。这种女性审美文化,对于后世女性审美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唐朝文化 女性审美
下载PDF
论《全唐诗》长期误收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之成因
12
作者 丁文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3期77-82,共6页
元代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落笔轻灵唯美,深得唐诗意蕴,被误收于《全唐诗》。学界对此多诗艺品评,但对其误收成因却关注甚少。《题龙阳县青草湖》被长期误收于《全唐诗》之成因,从文献学方面来看是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对《... 元代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落笔轻灵唯美,深得唐诗意蕴,被误收于《全唐诗》。学界对此多诗艺品评,但对其误收成因却关注甚少。《题龙阳县青草湖》被长期误收于《全唐诗》之成因,从文献学方面来看是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对《题龙阳县青草湖》的误收造成其讹误之源,从诗学方面来看则是元诗宗唐的潮流盛行和《题龙阳县青草湖》的内在气质与晚唐诗风的契合造成其“长期”误收。而《题龙阳县青草湖》作为元诗较高成就者,其被误收现象对《全唐诗》误收诗歌考辨具有较高典型意义,亦对《全唐诗》历代诗歌误收原因生成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全唐诗 《唐音统签》 元诗宗唐 胡震亨
下载PDF
《全唐诗补编·续拾》订正
13
作者 曹丽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5-195,共1页
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中的《全唐诗续拾》部分辑补唐诗四千六百余首又一千一百余句,自是搜罗宏富,嘉惠学林,但以一人之力膺此重任,间有疏略在所难免,故自1992年初版以来,学界已有不少订补文章,陈先生亦于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 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中的《全唐诗续拾》部分辑补唐诗四千六百余首又一千一百余句,自是搜罗宏富,嘉惠学林,但以一人之力膺此重任,间有疏略在所难免,故自1992年初版以来,学界已有不少订补文章,陈先生亦于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增订本《全唐诗》时对原书作了较大订正,但零星疏失似尚未尽除。笔者因梳理唐末名家别集版本源流,偶有所获,略陈于此以就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补编》 订正 全唐诗 中华书局 版本源流 陈尚君 出版 疏失
下载PDF
一部唐诗研究的力作——评《全唐诗人名考证》
14
作者 王友胜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4期92-93,共2页
一部唐诗研究的力作——评《全唐诗人名考证》王友胜由于唐诗中涉及人物往往只称官职、行第、籍里、谥号及职业而不知其名,或仅知其名而不知其生平事迹,后人阅读原诗较为困难,因此,全面集中地从事唐诗中人物姓名及其事迹的考证便... 一部唐诗研究的力作——评《全唐诗人名考证》王友胜由于唐诗中涉及人物往往只称官职、行第、籍里、谥号及职业而不知其名,或仅知其名而不知其生平事迹,后人阅读原诗较为困难,因此,全面集中地从事唐诗中人物姓名及其事迹的考证便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陶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研究 全唐诗 全唐诗人名考证》 《文苑英华》 考辨 中书舍人 州刺史 《旧唐书》 张延赏 《唐刺史考》
下载PDF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载皇甫冉条考补
15
作者 李谟润 韩立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开元至大历间著名诗人皇甫冉,其存世诗歌因版本不同收录各异而存不少讹误。《全唐诗》录冉诗231首,其中46题与他人重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曾对其中36题进行考辨,持论大多公允,但因非专题冉诗研究,一些收录冉诗更早唐宋文献及冉集数... 开元至大历间著名诗人皇甫冉,其存世诗歌因版本不同收录各异而存不少讹误。《全唐诗》录冉诗231首,其中46题与他人重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曾对其中36题进行考辨,持论大多公允,但因非专题冉诗研究,一些收录冉诗更早唐宋文献及冉集数种更早版本未曾使用,故存可订补空间。文章在现存含宋本在内十种冉集版本及唐宋唐诗选集或总集与地理志书基础上,对冉诗重出诗题进行订补:其一,对判属冉诗的条目补充新的证据材料;其二,对未考定条目进行判定;其三,补考未考条目。皇甫冉诗重误考补,可为全面校勘注疏整理皇甫冉诗集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皇甫冉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 考补
下载PDF
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序
16
作者 傅璇琮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13,共3页
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序傅璇琮我曾为吴汝思、胡可先同志《全唐诗人名考》作序,现在,我又为自应同志的这部《全唐诗人名考证》作序。为这两部性质相近而各有特色的著作的出版,能尽我的一点微力,表达我对著者的钦佩之情和谢意,我... 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序傅璇琮我曾为吴汝思、胡可先同志《全唐诗人名考》作序,现在,我又为自应同志的这部《全唐诗人名考证》作序。为这两部性质相近而各有特色的著作的出版,能尽我的一点微力,表达我对著者的钦佩之情和谢意,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吴、胡两位的《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人名考证》 全唐诗 孟浩然 王昌龄 《文苑英华》 古籍整理 《河岳英灵集》 乾元元年 唐代文学研究 出版规划
下载PDF
《全唐诗》与《全唐诗补编》所载渤海人诗考
17
作者 柳晟俊 《唐代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221-239,共19页
一、序愚以韩国中文学者之立场至今半世纪间始终研究以唐诗为主之中国古典诗,又研究韩中诗歌之比较,已出《韩国汉诗与唐诗之比较》(2002)、《新罗与渤海汉诗之唐诗论的考察》(2010)等几本书,并且已发表多篇有关论文.
关键词 全唐诗 诗考 韩国汉诗 中国古典诗 唐诗 全唐诗补编》 渤海
下载PDF
《全唐诗补编》之《全唐诗续拾》所辑佚句辨
18
作者 张福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5-56,共2页
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从宋代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和李龏《梅花衲》等集句诗中辑出了不少诗人的佚句,但对其失检较多,该文就其所辑佚句一一辨析,错误之处予以纠正。
关键词 全唐诗补编 全唐诗续拾 集句诗 辑佚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角下《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雪雁 霍晓楠 +1 位作者 刘寅鹏 邓君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2期14-21,共8页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通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的视角,通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结果/结论]从《全唐诗》贬谪诗人的总体社会关系、核心人物及其网络特征、社会群体模块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帮助人文学者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全唐诗 贬谪诗人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全唐诗》反映的牡丹品种与栽植场所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向辉 李小涵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3-206,223,共5页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本文采用以诗证史的方法,以《全唐诗》中多达221首描写牡丹诗为据,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唐代牡丹花色品种主要是白色、紫色、红色;栽培场所在北方主要是以长安地区为主,其次是洛阳以及甘肃回中地区;南方主要是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地。结合上述发现初步推断出牡丹在唐玄宗时期以后开始兴盛;唐人喜欢颜色较深的红紫牡丹;种植场所主要以寺院为主;分布区域则是由北向南,逐步推广。最后对上述推断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牡丹 花色品种 栽植场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