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威灵仙致重症接触性皮炎和全身性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薛筑云 毕志刚 +2 位作者 雷铁池 何怡 王乃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患者女, 30岁,大面积外敷鲜威灵仙全草 10小时后,接触部发生红斑、大疱和灼痛伴心悸、胸闷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持续 6天,经治疗痊愈。斑贴试验证实鲜威灵仙全草系原发性刺激物。
关键词 威灵仙 接触性皮炎 全身性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致全身性不良反应1例
2
作者 金王 朱学良 吴涛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12期55-55,共1页
利多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在临床麻醉应用中大多不做皮内注射试验。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遇到1例应用利多卡因后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全身性不良反应 利多卡因 硬膜外注射 酰胺类局麻药 皮内注射试验 临床应用 麻醉应用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高眼压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被引量:1
3
作者 Anderson N.G. FinemanM.S. +1 位作者 BrownG.C. 潘佳鸿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6年第5期52-53,共2页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elevation and other adverse medical events during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patient vitreoretinal s...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elevation and other adverse medical events during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patient vitreoretinal surgery. Design: 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 Participants: Two hundred two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prospectively as inpatients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vitrectomy and/or scleral buckling). Methods: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measured preoperatively, 5 to 12 hours postoperatively, and on postoperative day 1. Additionally, pain, nausea, and serious systemic adverse events were monitored. Results: Seventeen patients (8.4%)-had a 5-to 12-hour IOP measurement above 29 mmHg. Thirty patients (14.8%) had a postoperative day 1 IOP measurement above 29 mmHg. Three patients (1.5%) required a parenteral narcotic to achieve adequate analgesia. Nine patients (4.5%)-utilized a parenteral antiemetic for nausea control. Six patients (3.0%) had a hyperglycemicevent. No serious systemic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a significant IOP spike or systemic adverse events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itreoretinal surgery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全身不良反应 术后高眼压 发生率 全身性不良反应 住院患者 缓解疼痛 血糖升高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除
下载PDF
滥用眼药,也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4
作者 章辉 《大众医学》 2008年第2期79-79,共1页
大家可能不太相信,眼用药物怎么会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呢?其实,各种眼用药物均可通过结膜毛细血管吸收到全身(眼药膏吸收较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也可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和胃肠道而被吸收,黏膜充血时吸收量更大,如果在使用眼用... 大家可能不太相信,眼用药物怎么会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呢?其实,各种眼用药物均可通过结膜毛细血管吸收到全身(眼药膏吸收较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也可通过鼻泪管进入口腔和胃肠道而被吸收,黏膜充血时吸收量更大,如果在使用眼用药物时不加注意或滥用,就有可能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不良反应 眼药膏 全身性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 眼用药物 吸收量 毛细血管 黏膜充血
原文传递
警惕A型或B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出现致命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宣芸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全身性不良反应 B型肉毒毒素 A型 注射后 美国FDA 局部注射 吞咽困难 发音困难
原文传递
免疫疗法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附29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文昭明 叶世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68-71,共4页
本文对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在接受免疫疗法 (AIT)的患者中 ,观察到 2 9例发生了不良反应 ,以例次计 ,风团 12例 ,局部反应 16例、大局部反应 16例、非致死性全身性反应 12例。对他们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 95 .5 %的局部反... 本文对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在接受免疫疗法 (AIT)的患者中 ,观察到 2 9例发生了不良反应 ,以例次计 ,风团 12例 ,局部反应 16例、大局部反应 16例、非致死性全身性反应 12例。对他们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 95 .5 %的局部反应发生于≤ 10 4 的浓度。约 75 %的局部和大局部反应发生于剂量≥ 0 .6。虽然大多数局部和大局部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或消失 ,但有一部分继续进展为较重的反应 ,特别是有大局部反应的 16例中 ,有 3例进展为非致死性全身性反应。因此 ,对任何局部反应都不能掉以轻心。全身性反应除 1例发生于注射后 30min外 ,其余均发生于 15min内。诱发的症状有哮喘、变应性眼鼻炎、全身性荨麻疹等 ,1例伴原因不明轻憋。结论 :开始AIT前 ,正确掌握适应症和选好吸入变应原 ,并慎重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加强随访和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告诉患者出现反应后的一般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免疫疗法 不良反应 局部全身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联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腾 叶敏如 许尤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84-1286,共3页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过敏性哮喘唯一有效的对因治疗,其疗效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然而全身性... 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作为过敏性哮喘唯一有效的对因治疗,其疗效已经得到临床验证,然而全身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起效缓慢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两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标准化 临床观察 中医药 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全身性不良反应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常坤 张全斌 许金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接触性溶栓的合理给药方案、安全性、疗效。方法对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股静脉插管至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小剂量、持续给药2-3d,平均每天60万U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接触性溶栓的合理给药方案、安全性、疗效。方法对6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股静脉插管至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小剂量、持续给药2-3d,平均每天60万U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治疗2-3w。结果经治疗,静脉窦血栓均在2-3d内完全溶解,静脉窦恢复通畅,所有患者神志转清晰,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无颅内出血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出院时未留下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随访3个月,未出现新症状及血栓再形成。结论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行血管内小剂量持续溶栓治疗,可快速使闭塞的静脉窦恢复畅通,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接触性溶栓 接触性溶栓治疗 小剂量 重症 全身性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后遗症 股静脉插管
下载PDF
解读SSC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处理指南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国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07-509,共3页
1.1编写背景 脓毒症(Sepsis)是宿主针对感染的全身性不良反应。若感染导致了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则为严重脓毒症,其中,患者若存在液体复苏不能逆转的低血压,即诊断为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严重脓毒症 SSC 急性器官功能障碍 全身性不良反应 指南 解读 在液体复苏
下载PDF
头颅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蔡鹏 王永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4期9-10,共2页
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证明低温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但深低温的许多全身性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肌损害,使其临床应用极度受限,80年代,大量动物实验证明轻度低温(低温)即有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害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以来开始应用头... 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证明低温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但深低温的许多全身性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肌损害,使其临床应用极度受限,80年代,大量动物实验证明轻度低温(低温)即有明显减轻缺血性脑损害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以来开始应用头颅局部降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低温治疗 疗效观察 头颅 全身性不良反应 缺血性脑损害 其临床应用 20世纪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孩子用药选择剂型很重要
11
作者 陈倩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4年第5期19-19,共1页
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对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影响更大。如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而且皮肤角化层薄,外用药时皮肤吸收快而多,可能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又... 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对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影响更大。如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而且皮肤角化层薄,外用药时皮肤吸收快而多,可能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又如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可能导致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剂型 用药选择 全身性不良反应 孩子 游离药物浓度 脂溶性药物 口服制剂 给药途径
下载PDF
给孩子用药选剂型很重要
12
作者 陈倩 《医药与保健》 2013年第9期38-38,共1页
说到用药安全,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到用药安全,药物剂型就是其中之一。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较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 说到用药安全,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到用药安全,药物剂型就是其中之一。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较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构造及用药体内过程和成人不同造成的。如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而且皮肤角化层薄,皮肤外部用药时吸收快而多,可能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又如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可能导致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进而引发不良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安全 药物剂型 全身性不良反应 孩子 游离药物浓度 皮肤角化 脂溶性药物 口服制剂
下载PDF
注意,这些药可以诱发青光眼
13
作者 罗晓阳 《医师在线》 2017年第31期17-18,共2页
临床上,很多医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或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对眼科症状不够重视,使用药物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全身性不良反应,而忽略了药源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临床医师应熟悉以下可以诱发青光眼的常见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患... 临床上,很多医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或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对眼科症状不够重视,使用药物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全身性不良反应,而忽略了药源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临床医师应熟悉以下可以诱发青光眼的常见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患者,男,64岁,因下腹疼痛4小时在当地医院就诊,当时体查除正下腹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予肌注山莨菪碱100mg对症处理。患者回家后,症状持续加重,再次就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急行阑尾切除术。手术过程及术后输注5%葡萄糖500ml、生理盐水500ml、10%葡萄糖500ml、甲硝唑2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青光眼 诱发 全身性不良反应 青光眼急性发作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医师 医院就诊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澳大利亚发布局部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导致肺水肿的风险
14
《中国药物评价》 2012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TGA)发布《药物安全性信息更新》,提醒医务人员局部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存在发生严重全身性不良反应(包括肺水肿)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去氧肾上腺素 局部使用 澳大利亚 潜在风险 肺水肿 全身性不良反应 安全性信息 医疗产品
下载PDF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殷凯生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吸入糖皮质激素 哮喘治疗 全身性不良反应 支气管 药理学特点 念珠菌感染 干粉吸入剂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答复读者来信:布地奈德是“速效”药吗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爱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0-640,共1页
首先感谢徐凤玲医生对本稿的关注及来信,下面逐条回答您的问题。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两部分:(1)非急性发作期采用控制药物进行长期控制治疗;(2)急性发作期采用缓解药物以缓解急性发作。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首先感谢徐凤玲医生对本稿的关注及来信,下面逐条回答您的问题。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两部分:(1)非急性发作期采用控制药物进行长期控制治疗;(2)急性发作期采用缓解药物以缓解急性发作。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首选的哮喘长期控制药物,用于儿童哮喘长期控制治疗时,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荐的ICS剂量为100—400μg/d布地奈德或等效价的其他类型ICS,该剂量范围既可接近ICS的最大效应又可避免明显的全身性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读者来信 非急性发作期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支气管哮喘 吸入糖皮质激素 全身性不良反应 速效
原文传递
从药代学和药效学的观点看什么是理想的吸入性激素
17
作者 王长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4-486,共3页
吸入性激素(ICS)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哮喘抗炎药物,但因为全身性不良反应使其长期应用受限。但ICS治疗哮喘的疗效仍不甚理想,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推荐ICS单... 吸入性激素(ICS)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长期治疗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哮喘抗炎药物,但因为全身性不良反应使其长期应用受限。但ICS治疗哮喘的疗效仍不甚理想,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推荐ICS单独使用仅适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研究ICS的药代学和药效学规律对认识ICS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和开发新型ICS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激素 药效学 药代学 支气管哮喘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全身性不良反应 长期治疗 轻度持续哮喘
原文传递
给孩子用药选剂型很重要
18
作者 陈倩 《医药食疗保健》 2013年第10期21-21,共1页
说到用药安全,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到用药安全,药物剂型就是其中之一。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较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 说到用药安全,很多人可能会马上想到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到用药安全,药物剂型就是其中之一。药物剂型可以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注射剂等。相较于成人而言,剂型因素对儿童用药安全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构造及用药体内过程和成人不同造成的。如新生儿的相对体表面积比成人大,而且皮肤角化层薄,皮肤外部用药时吸收快而多,可能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安全 药物剂型 全身性不良反应 孩子 皮肤角化 口服制剂 给药途径 吸入制剂
原文传递
美国FDA发布A型和B型肉毒杆菌毒素安全评价的初步进展
19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8年第5期15-15,共1页
2008年2月8日,美国FDA收到A型和B型肉毒杆菌毒素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功能减弱和死亡的报告。这些报告中有些适应证并未获得FDA批准。报告认为,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肉毒杆菌中毒有关,因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且其在体内扩散后即... 2008年2月8日,美国FDA收到A型和B型肉毒杆菌毒素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功能减弱和死亡的报告。这些报告中有些适应证并未获得FDA批准。报告认为,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肉毒杆菌中毒有关,因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且其在体内扩散后即会出现这些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住院甚至死亡,常见于治疗与肢体痉挛相关的大脑性瘫痪儿童患者。FDA并未批准将肉毒杆菌毒素用于治疗儿童和成年人肢体痉挛(严重的手臂和腿部肌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 美国FDA 安全评价 全身性不良反应 B型 A型 肉毒杆菌中毒 儿童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