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在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全身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夏霞 卢其玲 +1 位作者 万孟超 王爱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在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全身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 目的观察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在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全身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急性白血病化疗常规模式干预,试验组接受多角度多举措感染防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防控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的化疗期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感染防控专项护理满意度各项内容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角度多举措防控管理对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者开展全身感染预防护理,可降低该类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具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深受患者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护理 多举措防控 初治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全身感染
下载PDF
轮状病毒全身感染对肝胆胰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英民 李宁 欧巧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73-875,共3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肝、胆、胰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观察RV胃肠炎患儿肝、胆、胰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化验变化;采用光镜、电镜观察RV胃肠炎死亡患儿,人类RV感染小鼠模型的组织病... 目的:进一步了解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肝、胆、胰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观察RV胃肠炎患儿肝、胆、胰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化验变化;采用光镜、电镜观察RV胃肠炎死亡患儿,人类RV感染小鼠模型的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原位PCR技术获取肝、胆、胰组织RV感染的直接证据。结果:RV胃肠炎患儿肝酶ALT、AST分别升高者占36.59%和78.05%,2项均显著升高者占7.32%;胰淀粉酶显著增高1例,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光镜下RV胃肠炎死亡患儿肝细胞浊肿,明显脂肪变性,RV感染小鼠肝窦血管扩张充血、灶性坏死,汇管区和小叶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胆道充血,胰腺无明显异常。电镜下RV感染小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和空泡,肝脏线粒体凝集病变明显,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原位PCR结果:RV胃肠炎死亡患儿肠、肝呈阳性,RV感染小鼠胆管上皮细胞和腺体,肝细胞膜、胞质以及枯否细胞胞质,胰腺细胞呈阳性显色。结论:人类RV一旦扩散至全身后,对肝、胆、胰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全身感染 肝损伤 胆损伤 胰损伤 临床表现 小鼠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全身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婷婷 左钱飞 +4 位作者 刘开云 廖亚玲 解庆华 邹全明 曾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1-64,I0010,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MRSA全身感染小鼠模型,为MRSA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系统研究MRSA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采用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OD600-CFU标准曲线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MRSA全身感染小鼠模型,为MRSA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系统研究MRSA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采用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OD600-CFU标准曲线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从感染剂量的选择、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血液及多脏器的细菌定植量以及主要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时相性监测,对建立的小鼠模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经此途径建立的小鼠模型,致死剂量为每只5.0×109CFU,亚致死剂量为每只1.0×109CFU(生存率为60%~70%)。感染后小鼠生存率下降;体重下降;血液及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有细菌定植,定植量在感染后第3天达到高峰;心、肝、肺和肾等主要脏器中有较明显的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小鼠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MRSA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身感染 小鼠模型
下载PDF
IL-12家族基因多态性对细胞因子合成及老年重症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媛莉 赵继波 +4 位作者 李福龙 黄树伟 李树铁 汪业铭 滕金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家族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合成及老年重症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48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老年志愿者50人为对照组。盐析法提取两组受试者基因组DNA后行IL-12A(内含子6区含...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家族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合成及老年重症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48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老年志愿者50人为对照组。盐析法提取两组受试者基因组DNA后行IL-12A(内含子6区含4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IL-12B(启动子区511位点多态性)、IL-12RN(内含子2区含8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基因多态性分析。分离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使用脂多糖刺激,RT-PCR分析细胞因子IL-12α、IL-12β、IL-12ra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等位基因IL-12RN携带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A2、IL-12B2、IL-12RN2携带者的死亡率均明显增加。体外细胞学研究显示,等位基因IL-12RN2较IL-12RN1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经脂多糖刺激后细胞因子IL-12ra mRNA表达水平和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A2、IL-12B2各等位基因不影响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 IL-12家族等位基因IL-12RN2通过上调细胞因子IL-12ra表达来影响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全身感染 白细胞介素(IL)-12 等位基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宏 杨晓东 +4 位作者 刘军辉 吉天鹏 袁仕安 王峰 刘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5 9~ 1995年收治的 15 39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 ,对 386例并发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15 39例吸入性损伤中死亡 333例 ,其中2 37例与全身感染有... 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5 9~ 1995年收治的 15 39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 ,对 386例并发全身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15 39例吸入性损伤中死亡 333例 ,其中2 37例与全身感染有关 ,占吸入性损伤总死亡人数的 71.17% ;烧伤面积、休克、吸入性损伤程度和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影响感染的发生及其预后 ;改善抗感染治疗措施后 ,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 ,吸入性损伤治愈率提高。结论 感染是吸入性损伤的主要致死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治疗 诊断 吸入性损伤 全身感染
下载PDF
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及不同部位细菌感染血清PCT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赖沛炼 区建容 黄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6期3774-3775,共2页
选取入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全身细菌感染52例为全身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48例作为局部感染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健康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PCT值,并分析3组血清PCT阳性率和不同感染... 选取入院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全身细菌感染52例为全身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48例作为局部感染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健康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PCT值,并分析3组血清PCT阳性率和不同感染部位血清PCT值变化情况。全身感染组血清PCT(20.58±3.24)ng/m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4.25±3.26)ng/ml和正常组血清PCT(0.16±0.08)ng/ml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为92.31%、局部感染组为64.58%、对照组为3.85%,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细菌感染PCT水平上升不明显;而全身细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上升明显,可作为了解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全身感染 局部感染 感染部位 血清降钙素原
下载PDF
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何丽娟 曹海燕 +1 位作者 沈新苑 鲁延林 《临床护理杂志》 2018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法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新型敷料换药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两组其它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压疮处理及全身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经2周治疗后,观察组压疮处理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频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感染控制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抗感染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相较于新型敷料换药法,可显著提高骶尾部Ⅳ期压疮伴全身感染患者压疮处理和感染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负压引流 骶尾部 全身感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等位基因对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明施 马朋林 陈德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 1)家族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m RNA表达、蛋白质合成以及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感染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6 0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给予脂多糖(L PS)刺...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 1)家族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m RNA表达、蛋白质合成以及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感染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6 0例。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给予脂多糖(L PS)刺激,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分析细胞因子IL -1α、IL -1β、IL 1ra m 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盐析法提取所有受试者基因组DNA,行IL- 1A(内合子6 ,VNTR) ,IL- 1B(5 11,RFL P)及IL- 1RN (内合子2 ,VNT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全身感染患者中等位基因IL -1RN2携带者显著增多,而IL- 1A2、IL -1B2及IL 1RN2携带者病死率增加。体外研究表明,等位基因IL RN2较IL 1RN 1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受L PS刺激时细胞因子IL- 1ra分泌及m RNA表达显著增加,而IL- 1A、IL- 1B各等位基因不影响相应细胞因子表达。结论 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全身感染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等位基因IL- 1RN2通过上调细胞因子IL- 1ra表达,影响全身感染患者预后,可能是全身感染的高危遗传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 全身感染 白细胞介素-1 相关细胞因子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预后 家族 外周血单核细胞 mRNA表达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 脂多糖(LPS) 健康志愿者 酶联免疫吸附法 感染患者 基因组DNA 细胞因子表达 蛋白质合成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燕 张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确诊为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全身...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全身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确诊为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全身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30例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24例没有发生全身感染,6例仅发生轻度感染,全身感染发生率为20%,干预组全身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预防患儿全身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小儿 重型渗出性多形红斑 预防 全身感染
下载PDF
鼻疖致眼眶和全身感染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奕峰 杨灵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29-529,共1页
关键词 鼻疖 眼眶感染 全身感染 蜂窝织炎 化脓性感染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敏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316-316,共1页
目的讨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 目的讨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护理期间全身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中使用多元化护理,可以减少全身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干预 初治急性白血病 全身感染
下载PDF
噬菌体PF1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全身感染疗效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张改 陈松建 +7 位作者 靳静 李振江 王书伟 黄德海 李亚辉 王小亭 王山梅 王中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1-875,共5页
目的研究新分离噬菌体PF1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全身感染的疗效。方法调查PF18的噬菌谱,观察其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F18的噬菌斑形态。电镜下明确其形态分类。提取噬菌体PF18的基因组并进行酶切鉴定。观察PF18尾静... 目的研究新分离噬菌体PF1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全身感染的疗效。方法调查PF18的噬菌谱,观察其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株F18的噬菌斑形态。电镜下明确其形态分类。提取噬菌体PF18的基因组并进行酶切鉴定。观察PF18尾静脉注射治疗全身感染小鼠的生存状态变化。结果 PF18在F18上可形成直径约为5mm完全透明且周围有晕环的噬菌斑,电镜显示其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PF18感染F18的潜伏期为17min,爆发量约为200PFU/细胞。PF18的基因组可被EcoRI、BamH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降解,但不能被HindⅢ,kpnI降解。PF18治疗组小鼠1d内生存率为100%,1周内生存率可达30%,而无治疗对照组小鼠1d能全部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18潜伏期短,爆发量大,且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小鼠的全身感染有一定疗效,有望作为对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生物抗菌剂,应对PF18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治疗 全身感染
下载PDF
多元化护理对预防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全身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双 邓兴莉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行多元化护理对其全身感染的预防。方法选取接受初次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实行多元化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行多元化护理对其全身感染的预防。方法选取接受初次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实行多元化护理,分析全身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全身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实行多元化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全身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多元化护理 全身感染 预防
下载PDF
白介素-1β基因TaqⅠ多态性在严重全身感染中的研究
14
作者 舒强 方向明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调查白介素-1β(IL-1β)基因TaqⅠ多态性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外科手术后并发严重全身感染易感性、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逆转录... 目的:调查白介素-1β(IL-1β)基因TaqⅠ多态性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外科手术后并发严重全身感染易感性、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半定量分析LPS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溴乙淀染色法测定IL-1β基因TaqⅠ多态性,Southern印还法证实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的特异性。93例术后严重全身感染患者和112名种族一致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本研究对象。结果:IL-1βTaqⅠ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本后并发严重全身感染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在存活和死亡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mRNA的表达水平在IL-1βTaqⅠ多态性的三种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基因TaqⅠ多态性与本后严重全身感染的易感性及预后不相关,对IL-1β基因的转录水平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多态性 全身感染 IL-1β基因 脓毒血症
下载PDF
慢性肾病合并严重全身感染1例护理体会
15
作者 温寒 耿同慧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399-140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全身感染 护理
下载PDF
伪热带念珠菌致全身感染1例
16
作者 谢爱泽 苏尚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839-839,共1页
关键词 伪热带念珠菌 全身感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糖尿病足感染局部特征与患者全身感染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竹奕 李莉 +3 位作者 吴炎 张睿 刘巧玲 杨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局部特征(感染广度、感染深度、血供情况)与患者全身感染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某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内分泌科单侧、未经抗感染治疗的DFI患者,采集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DFI)局部特征(感染广度、感染深度、血供情况)与患者全身感染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某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内分泌科单侧、未经抗感染治疗的DFI患者,采集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作为全身感染指标,感染广度分为仅足趾累及、仅足体累及、足趾+跖趾关节累及、足趾+跖趾关节+足体累及,感染深度分为浅层感染(仅累及皮肤、皮下组织)、中层感染(累及肌肉、肌腱)、深层感染(累及骨、关节),血供情况根据患侧踝肱指数(ABI)分为正常(ABI≥0.9)、轻度缺血(0.4≤ABI<0.9)、重度缺血(ABI<0.4),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及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FI不同感染广度的患者WBC、N、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提示在感染广泛累及或十分局限时感染广度与患者WBC、N、CRP正相关。不同感染深度的患者WBC、N、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2、0.010、0.003),组间比较提示感染深度与患者WBC、N、CRP正相关。DFI不同血供情况的患者WBC、N、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3、0.001),组间多重比较提示糖尿病足缺血程度与患者WBC、N、CRP负相关。结论DFI不同感染局部特征对患者全身感染指标有重要影响。糖尿病足的感染广度、感染深度与患者全身感染指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缺血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感染 局部特征 全身感染指标
下载PDF
盐酸左氟沙星对小鼠全身感染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秀琴 周远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0-61,71,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盐酸左氟沙星对小鼠全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960只。随机分为96组,分别用一定量的大肠杆菌、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小鼠,各组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或口服不同剂量的盐酸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测... 目的:探讨和评价盐酸左氟沙星对小鼠全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960只。随机分为96组,分别用一定量的大肠杆菌、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小鼠,各组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或口服不同剂量的盐酸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测试盐酸左氟沙星对4种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盐酸左氟沙星对上述4种细菌感染小鼠体内保护静注ED_(5O)分别为0.359mg/kg,5.848mg/kg,22.894mg/kg,0.371mg/kg;口服ED_(5O)分别为0.554mg/kg,8.129mg/kg,28.895mg/kg,0.492mg/kg。结论:盐酸左氟沙星对小鼠全身感染保护作用静注优于口服,并优于氧氟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氟沙星 全身感染 大肠杆菌 金葡球菌 绿脓杆菌 福氏痢疾杆菌
下载PDF
全身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19
作者 陈德昌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9期19-20,共2页
细菌及其产物可造成全身炎症反应(SIRS)与代偿性抗炎症反应(CARS)失衡,导致广泛组织破坏,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0年代以来,采用抗炎症介质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相继失败.四个器官序贯性发生功能衰竭者死亡率100%,需要基础与... 细菌及其产物可造成全身炎症反应(SIRS)与代偿性抗炎症反应(CARS)失衡,导致广泛组织破坏,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0年代以来,采用抗炎症介质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相继失败.四个器官序贯性发生功能衰竭者死亡率100%,需要基础与临床医学更深层次合作,以提高治疗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全身感染 基础研究
下载PDF
罗伦特隐球菌致全身感染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有林 李泉生 陈开森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35-335,共1页
罗伦特隐球菌致全身感染临床罕见。罗伦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laurentii)隶属真菌科隐球菌属。本人于2008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生物室从一患者血液、尿液和痰液中同时分离出罗伦特隐球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隐球菌属 全身感染 第一附属医院 微生物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