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探方法在六盘山盆地月亮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志勇 张濡亮 +2 位作者 陈聪 张字龙 周俊杰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92-802,共11页
六盘山盆地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展过铀矿找矿工作,曾发现多个铀矿点和铀异常点。由于铀矿具有隐伏性强、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矿化特征不易发现等特征,给找矿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不同的物探方法可以识别不同的物性差异,利用多种物探方法... 六盘山盆地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展过铀矿找矿工作,曾发现多个铀矿点和铀异常点。由于铀矿具有隐伏性强、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矿化特征不易发现等特征,给找矿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不同的物探方法可以识别不同的物性差异,利用多种物探方法相结合的勘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给铀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六盘山盆地月亮山区域成矿条件,基于该地区铀矿地质成矿条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在该地区重点地段开展了综合物探测量工作。通过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法、高精度磁测和土壤氡气测量3种物探测量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要断裂的位置、深度和发育特征,确定了基底埋深情况,综合分析区域铀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和高精度磁测工作,初步确定了研究区内的基底埋深情况,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要断裂发育特征;通过高精度磁法测量推断研究区磁异常大小与沉积物厚度相关,盖层越厚,基底越深,其地表磁异常越大;盖层越薄,基底越厚,其地表磁异常越小;通过土壤氡气面积测量,在盆地内部发现了2片土壤氡气异常区。上述结论为后期的地质和钻探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方法 铀矿勘查 六盘山盆地 月亮山地区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
2
作者 李克永 苏小林达 +2 位作者 徐帅康 杨文鹏 李文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130,共10页
为研究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特征与沉积演化规律,以盆地周缘野外露头岩性、沉积构造与沉积微相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新生界发育始新统寺口子组、渐新统清水营组、中... 为研究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特征与沉积演化规律,以盆地周缘野外露头岩性、沉积构造与沉积微相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新生界发育始新统寺口子组、渐新统清水营组、中新统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不整合接触;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相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及沙漠沉积;根据砂、泥沉积在纵向上的组合特征,识别出砂泥薄互层式、厚泥厚砂式、薄泥厚砂式、厚泥薄砂式4种沉积充填样式;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六盘山盆地填充初始期寺口子组以辫状河冲积扇为主,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较大,高峰期清水营组蒸发强烈,以膏盐等碎屑岩为特色的湖相沉积为主,衰退期彰恩堡组南部以湖相为主,北部以河流相为主,消亡期干河沟组自下而上砾石增多,以河流相为主,整个新生界沉积微相反映了六盘山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对六盘山盆地新生界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规律有了新认识,也为不同层位、不同沉积盆地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沉积演化 新生界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66
3
作者 郑德文 张培震 +3 位作者 万景林 袁道阳 张广良 李传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研究盆地的热历史将为确定生烃过程和探勘目标提供重要制约因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地层经历两次埋深加热事件 .第一次在白垩纪末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二次在晚新生代约 8MaB .P .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一次... 研究盆地的热历史将为确定生烃过程和探勘目标提供重要制约因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表明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地层经历两次埋深加热事件 .第一次在白垩纪末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二次在晚新生代约 8MaB .P .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 .第一次最高古地温要高于第二次最高古地温 .晚新生代六盘山盆地古地温梯度约为 16℃ km .从白垩纪到新生代 ,六盘山盆地可能发生古地温梯度降低事件 .三叠纪、中侏罗统烃源岩达到或超过生油高峰温度 .白垩纪乃家河组和马东山组虽然进入生油窗温度范围 ,但未达到生油峰温度 .按照古地温资料推断 ,三叠纪、中侏罗统烃源岩应为六盘山盆地主要生烃源岩 ,晚白垩纪之前应为六盘山盆地烃源岩的主要生烃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形成和改造历史及构造应力场演化 被引量:43
4
作者 施炜 张岳桥 +2 位作者 马寅生 刘刚 武丽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66-1074,共9页
六盘山盆地夹于鄂尔多斯地块、青藏地块和阿拉善地块之间,在中国大地构造体系中处于独特的构造位置。基于野外变形分析与断层滑动矢量构造应力场反演,初步确定了六盘山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 六盘山盆地夹于鄂尔多斯地块、青藏地块和阿拉善地块之间,在中国大地构造体系中处于独特的构造位置。基于野外变形分析与断层滑动矢量构造应力场反演,初步确定了六盘山盆地形成与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成盆过程和后期改造过程2个大的阶段。早白垩世早期,受到区域近E-W向引张应力作用而发生断陷,盆内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河湖相六盘山群;早白垩世晚期在NW-SE向挤压下,断陷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局部地区褶皱回返,六盘山群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褶皱变形,继而盆地开始了长期的隆升剥蚀作用。晚新生代,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六盘山盆地先后经历了NE-SW向和近E-W向挤压应力作用,盆地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变形,六盘山快速隆起。六盘山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不仅为研究周缘地块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提供构造地质依据,也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鄂尔多斯地块 早白垩世 构造应力场:断层滑动矢量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层序与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28
5
作者 屈红军 李文厚 +3 位作者 何希鹏 梁文华 黎荣剑 王文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剖析,把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划分为一个沉积层序,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反映了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从形成、扩张、鼎盛到萎缩消亡的发展过程。... 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剖析,把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划分为一个沉积层序,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反映了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从形成、扩张、鼎盛到萎缩消亡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及上覆层)和作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关键时刻和保存)的发育特点,指出虽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关键时刻整体上尚未到达,但在逆冲断块的下盘及断层带附近的局部构造中仍会找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下白垩统 沉积层序 含油气系统 油气藏 岩相组合 生油层 储集层 盖层 油气生成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22
6
作者 汤济广 梅廉夫 +1 位作者 李祺 张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多期次、多性质的构造演化制约着六盘山盆地的油气成藏。以构造变形解析为基础,通过盆地构造演化和叠加改造过程的重建,确立了六盘山盆地的构造叠加改造序列,其中晚燕山期至喜马拉雅期为盆地演化的关键构造变革期,发生构造正反转,且在... 多期次、多性质的构造演化制约着六盘山盆地的油气成藏。以构造变形解析为基础,通过盆地构造演化和叠加改造过程的重建,确立了六盘山盆地的构造叠加改造序列,其中晚燕山期至喜马拉雅期为盆地演化的关键构造变革期,发生构造正反转,且在喜马拉雅期盆地发生了强烈的断裂褶皱作用,推覆构造发育。根据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成烃演化,认为以石炭系、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为油源的油气藏以次生油气藏为主,而以白垩系烃源岩为油源的油气藏则为原生油气藏,指出海原凹陷的肖家湾和凤凰山构造带、固原凹陷的寺口子构造带和三营隆起带以及盆地西南缘的月亮山推覆构造为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构造演化 叠加改造 构造反转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海华 崔红庄 +3 位作者 王军 侯旭波 季建清 赵晓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7,118-119,共11页
六盘山盆地构造背景复杂,尤其是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认识不清.在野外调查、重力资料及地震资料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六盘山盆地西南缘各大断层带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提出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六盘山盆地构造背景复杂,尤其是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认识不清.在野外调查、重力资料及地震资料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六盘山盆地西南缘各大断层带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提出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西南缘构造带具有断层带地层陡直、剖面上呈花状构造、空间上见"丝带效应"、平面上各断裂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特征,划分走滑构造和压扭走滑构造相关褶皱两大类构造样式;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不断顺时针旋转的构造演化特点,确认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新生代以来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走滑构造相关褶皱构造样式为次.该研究成果对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压扭走滑 油气勘探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六盘山群原型盆地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克永 李文厚 +1 位作者 刘哲 张东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3-389,共7页
六盘山盆地是近南北向狭长的中新生代断陷沉积盆地,位于秦岭、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之间,华北古板块南部边缘,为河西走廊东延部分。通过六盘山盆地六盘山群底部砾岩砾石特征、古水流等分析,探讨下白垩统沉积时期的... 六盘山盆地是近南北向狭长的中新生代断陷沉积盆地,位于秦岭、祁连加里东褶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之间,华北古板块南部边缘,为河西走廊东延部分。通过六盘山盆地六盘山群底部砾岩砾石特征、古水流等分析,探讨下白垩统沉积时期的物源特征。从露头观察结果看,三桥组沉积的粗粒砂砾岩具有分选性和磨圆度差的特点,反映结构成熟度低及离物源近的特点。早白垩世初期,六盘山盆地受晚侏罗世挤压构造的影响,盆地周缘山体为剥蚀区,西南缘沉积了一套以粗碎屑为主的冲积扇,向盆地内部过渡为辫状河;早白垩世晚期,受伸展构造的影响,盆地边界向外扩展,坳陷一并向西部扩展,随着气候的干旱-湿润交替出现,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及浅湖、咸化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早白垩世 盆地边界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页岩吸附气赋存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伟 艾宁 +2 位作者 李玉宏 张云鹏 郭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六盘山盆地具备一定的油气勘探条件。为了探索六盘山盆地页岩吸附气的赋存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吸附气模型等方法对盆地内GY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进行了研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泥页岩有机质含量偏低,最大甲烷吸附能力介于1.73~... 六盘山盆地具备一定的油气勘探条件。为了探索六盘山盆地页岩吸附气的赋存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吸附气模型等方法对盆地内GY1井白垩系马东山组泥页岩进行了研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泥页岩有机质含量偏低,最大甲烷吸附能力介于1.73~2.35 m^3/t之间,均值为2.03 m^3/t,具有较强的储气能力。泥页岩吸附能力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深度拐点,在浅部压力起主要作用,而在深部温度起主要作用。泥页岩吸附气的赋存条件主要受6个方面的影响,其中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湿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矿物含量、微观物性和温度、压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外界地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六盘山盆地页岩储层中的气体富集程度比较高,非常有利于页岩气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条件 吸附气 泥页岩 马东山组 白垩系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构造样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郇玉龙 崔红庄 +1 位作者 尚应军 赵海华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4,46,共5页
六盘山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秦、祁、贺三叉裂谷系交叉带发育起来的复合—叠加型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多幕构造运动、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的拉张走滑、逆冲推覆和反转作用,造成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层内构造... 六盘山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秦、祁、贺三叉裂谷系交叉带发育起来的复合—叠加型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喜山多幕构造运动、多期改造及后期调整的过程,尤其是中新生代以来的拉张走滑、逆冲推覆和反转作用,造成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层内构造样式多样化。通过对六盘山盆地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厘定3种主要构造样式,即挤压、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是盆地最重要的构造样式,而反转构造则是区域构造背景发生转化的产物。不同的构造样式伴生有不同的油气圈闭类型,结合勘探实践分析认为盆地山前构造带深层局部构造和坳陷带的低凸起带是下部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地震剖面 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沉积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崔红庄 王金铎 +1 位作者 尹克敏 赵海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六盘山盆地基底具槽台过渡性质,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为祁连山前盆地的剪切挤压盆地;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5个油层组,发育有碎屑岩夹泥质灰岩,在顶部地层含少量的石膏层,垂... 六盘山盆地基底具槽台过渡性质,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为祁连山前盆地的剪切挤压盆地;白垩系下统六盘山群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桥组、和尚铺组、李洼峡组、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5个油层组,发育有碎屑岩夹泥质灰岩,在顶部地层含少量的石膏层,垂向上从下向上发育砾岩—粗砂岩—细砂岩—泥岩—泥灰岩和石膏岩的沉积序列,沉积物颜色为从棕红色到灰黑色再从棕红色到灰黑色的沉积旋回,反映了2个水进水退的沉积旋回。根据六盘山盆地六盘山群的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等,可以将六盘山群划分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4种沉积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白垩系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成藏条件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小云 胡望水 谢锐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3,共3页
研究认为,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中生代为走滑拉分盆地,发育张扭伸展断层系,新生代为陆内前陆盆地,发育扭压逆冲断裂系;中生代坳陷都发育生烃潜力较好的白垩系烃源岩,具有相似的烃源岩演化特征、... 研究认为,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中生代为走滑拉分盆地,发育张扭伸展断层系,新生代为陆内前陆盆地,发育扭压逆冲断裂系;中生代坳陷都发育生烃潜力较好的白垩系烃源岩,具有相似的烃源岩演化特征、生储盖组合条件和油气运聚特征。因此,分析酒西盆地油气藏分布特征和成藏控制因素,有利于认识和预测六盘山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以便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布 含油气系统 对比 六盘山盆地 酒西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的大地电磁探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艳 赵国泽 +5 位作者 王继军 陈小斌 汤吉 邓前辉 汪卫毛 王友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80-84,共5页
本文选取横穿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弧顶位置的一条长度约为134km的北东向大地电磁剖面对六盘山盆地的电性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和二维定量反演解释,使用V5-2000仪器进行野外采集,通过对82个测点进行测量和资料处理,得到了高精度的工区电性结... 本文选取横穿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弧顶位置的一条长度约为134km的北东向大地电磁剖面对六盘山盆地的电性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和二维定量反演解释,使用V5-2000仪器进行野外采集,通过对82个测点进行测量和资料处理,得到了高精度的工区电性结构图和电性结构综合解译图。文中分析电性结构后认为,4条弧形断裂带和3条次一级断裂带将六盘山盆地自南西至北东依次划分为南、西华山隆起带、海原拗陷、清水河拗陷(包括石峡口断阶带、同心凹陷、窑山凸起)、田家庄拗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其中海原拗陷呈南西深、北东浅的簸箕状,最大沉积厚度靠近海原断裂带一侧,埋深约为6.5km。上述认识与地表地质资料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地质结构 油气勘探技术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烃源岩发育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军 王坤 +3 位作者 崔红庄 王金铎 赵海华 陈金燕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24-729,共6页
在野外实测地层剖面、钻井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和钻井取心岩样的地球化学资料,总结分析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的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认为:K1l组暗色泥岩发育程度低,单层厚度薄,有机质丰度低但已达成熟阶段;K1n,K1... 在野外实测地层剖面、钻井资料和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和钻井取心岩样的地球化学资料,总结分析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的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认为:K1l组暗色泥岩发育程度低,单层厚度薄,有机质丰度低但已达成熟阶段;K1n,K1m沉积厚度较K1l薄,暗色泥岩发育程度高,单层厚度厚,有机质丰度高,处于低成熟阶段。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对C1,C2井原油、露头沥青与白垩系烃源岩进行了油源对比分析,认为K1m与K1l烃源岩都发生过油气生成和运移,而K1l烃源岩为目前最现实的烃源岩;结合探井钻探效果分析,认为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应以寻找靠近生烃中心的断裂发育区和构造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盆地 白垩系 烃源岩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盆地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运黎 汤玉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3-491,共9页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的勘探成果,对六盘山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目前较明确的3套主要烃源岩中,白垩系下统的乃家河组、马东山组和李洼峡组源岩在盆地内分布较广,除北部埋藏较浅的区域未成熟外,大部分已趋于成熟。石炭系...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的勘探成果,对六盘山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目前较明确的3套主要烃源岩中,白垩系下统的乃家河组、马东山组和李洼峡组源岩在盆地内分布较广,除北部埋藏较浅的区域未成熟外,大部分已趋于成熟。石炭系也是重要的源岩,由于埋藏较深,后期改造作用大,应以找气为勘查目标。三叠系烃源岩成熟度较好,但分布范围局限,勘探潜力受到影响。盆地的诸多油气显示及地面油气异常响应特征,充分证实了该盆地具有烃类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过程。整个盆地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响应特征明显,油气苗显示丰富,分布广泛。地球化学勘探测量发现了盆地内有3个近东西向展布的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区带。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图,对油气属性进行了判别,均表现为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六盘山盆地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地球化学异常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油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青 杨兴科 +1 位作者 江宽 杨龙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6,共9页
六盘山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南缘与祁连—秦岭构造带接合部位,构造系统复杂。据野外调研,白垩系油气显示分布较多,初步断定盆地具有产油潜力。针对整个盆地勘探程度低,研究资料之间差异大,勘探目的层确定存在分歧的现状,开展了对六盘山盆... 六盘山盆地位于华北地块西南缘与祁连—秦岭构造带接合部位,构造系统复杂。据野外调研,白垩系油气显示分布较多,初步断定盆地具有产油潜力。针对整个盆地勘探程度低,研究资料之间差异大,勘探目的层确定存在分歧的现状,开展了对六盘山盆地白垩系烃源岩层发育状况、储层及成藏组合特征的研究和评价。利用野外调研、实验分析及重磁资料等方法获得了突破性的认识:李洼峡组属于Ⅲ类中等储层,马东山组和乃家河组属Ⅳ类差储层,古近系发育大套砂岩可作为白垩系油气的有利储层;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混合型,热演化程度高,具备一定的生烃条件。并预测了3类勘探区和5个有利局部构造部位。这次的研究结果对后期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烃源岩 有利区预测 白垩系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柏桥 胡望水 +3 位作者 舒志国 罗忠辉 陆亚秋 巴秀娥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中生代盆地为走滑拉分盆地 ,发育张扭伸展断层系 (边界走滑断裂 ,盆内伸展正断层 ) ,一级构造单元为断陷、断隆 ;新生代盆地是陆内前陆盆地 ,发育扭压逆冲断裂系 ,盆地一侧发育逆冲... 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中生代盆地为走滑拉分盆地 ,发育张扭伸展断层系 (边界走滑断裂 ,盆内伸展正断层 ) ,一级构造单元为断陷、断隆 ;新生代盆地是陆内前陆盆地 ,发育扭压逆冲断裂系 ,盆地一侧发育逆冲推覆体 ,一级构造单元为逆掩冲断褶皱区、坳陷、斜坡。因此 ,可以利用酒西盆地的资料和勘探成果认识六盘山盆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新生代 含油气盆地 构造 对比 六盘山盆地 酒西盆地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盆地海参1井上侏罗统—上白垩统微体化石组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蔡习尧 张智礼 +1 位作者 李启剑 李越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6,共7页
六盘山盆地海原凹陷肖家湾构造的海参1井钻遇中生代地层。其中安定组见孢粉化石Pinuspollenites-Ali-sporites-Araucariacites组合,时代定为晚侏罗世。和尚铺组含介形类和孢粉化石Cypridea(Cypridea)unicosta-ta-Cypridea(Ulwellia)kosk... 六盘山盆地海原凹陷肖家湾构造的海参1井钻遇中生代地层。其中安定组见孢粉化石Pinuspollenites-Ali-sporites-Araucariacites组合,时代定为晚侏罗世。和尚铺组含介形类和孢粉化石Cypridea(Cypridea)unicosta-ta-Cypridea(Ulwellia)koskulensis组合、Pinuspollenites-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组合和大量Peckisphaera paragranulifera,李洼峡组含轮藻和孢粉化石Aclistochara huihuibaoensis-Mesochara cf. voluta-Sphaerochara组合、Classo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Granudiscus组合和介形类Damonella cf. mediocris,Cypridea(Yumenia) sp.等,和尚铺组和李洼峡组的时代可归于早白垩世早中期(Hauterivian—Barremian)。乃家河组产轮藻化石Raskyae-chara sp.,Obtusochara cf. subcylindrica等,时代可能是晚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化石组合 上侏罗统—上白垩统 海参1井 六盘山盆地 宁夏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与勘探目标 被引量:11
19
作者 范小林 高尚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32-538,共7页
该文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以及现今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特征,并以此指导该地区的中(新)生界油气勘探。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的中侏罗统油气系统和第三纪末形成的下白垩统油气系统,分别是... 该文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六盘山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以及现今盆地北部中生界油气系统特征,并以此指导该地区的中(新)生界油气勘探。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的中侏罗统油气系统和第三纪末形成的下白垩统油气系统,分别是盆地北部中的残留含油气系统和原生含油气系统。与此相关的,埋深在2000m以下的构造或非构造圈闭,在现今的山前构造带和中部斜坡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目标 油气系统 中生界 六盘山盆地北部
下载PDF
大地电磁曲线校正技术在六盘山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潜生 王友胜 汪卫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8,共3页
由于六盘山地区地形复杂和浅层电性不均匀,使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产生严重的畸变,用这种资料进行解释,会导致解释结果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在解释之前,必须进行曲线校正。对六盘山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由于六盘山地区地形复杂和浅层电性不均匀,使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产生严重的畸变,用这种资料进行解释,会导致解释结果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在解释之前,必须进行曲线校正。对六盘山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校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曲线校正后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平滑与校正 张量分解 六盘山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