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陡如山,平如川”——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翼角部分大木营造研究
1
作者 叶明晖 李佳洁 夏润乔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116-121,共6页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筑与周边及官式营造之差异,最后将结构类型延伸至与屋架“陡如山,平如川”形式上的统一,从“构件—结构—形式”探寻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独特的建构逻辑。故此,从建筑类型研究上进一步完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大木营造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亭类建筑 大木营造 屋架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研究——以兰州地区为例
2
作者 王国荣 张子郁 王克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191-196,共6页
在国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及发展学前教育的双重背景下,结合幼儿心理及行为需求,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是幼儿园建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则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文章以兰州地区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为研究对象,... 在国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及发展学前教育的双重背景下,结合幼儿心理及行为需求,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是幼儿园建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则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文章以兰州地区幼儿园交往空间儿童友好度为研究对象,采用AHP-FCE分析法,分别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实践及社会因素等方面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交往空间的安全舒适和友好健康等要素对幼儿园儿童友好度存在重要影响,继而提出交往空间优化对策和建议,从而通过优化兰州地区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该地区幼儿园建筑安全与健康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交往空间 儿童友好度 兰州地区 评价体系 AHP-FCE法
下载PDF
鸢尾属植物在兰州地区的种植适宜性比较试验初报
3
作者 刘乐乐 曹效东 +2 位作者 徐正茹 张君芳 李星耀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55-659,共5页
为丰富兰州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和提高兰州地区园林绿化质量,对引进的鸢尾属植物5个类群28个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鸢尾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进行观测,对比分析了各鸢尾品种在兰州地区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有髯鸢尾... 为丰富兰州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和提高兰州地区园林绿化质量,对引进的鸢尾属植物5个类群28个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鸢尾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进行观测,对比分析了各鸢尾品种在兰州地区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有髯鸢尾品种永恒蔚蓝、永恒薰衣草、甜心小姐、印度首领、魂断蓝桥、蓝褐威廉姆森、金娃娃,花菖蒲品种月夜野,西伯利亚鸢尾品种五月之愉以及黄菖蒲在兰州地区均适应性优,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潜力,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属植物 类群 品种 引种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 兰州地区
下载PDF
适宜兰州地区栽培的绣线菊特征特性及其园林应用
4
作者 王金秋 杨永花 +1 位作者 孙朝华 苑力晖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绣线菊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易栽培管理等特点,是理想的优良观花灌木。通过考察比较,从河北引进了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珍珠绣线菊、土庄绣线菊、三裂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和绣线菊等7种绣线菊在兰州地区栽培,观察了其形态特征... 绣线菊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易栽培管理等特点,是理想的优良观花灌木。通过考察比较,从河北引进了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珍珠绣线菊、土庄绣线菊、三裂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和绣线菊等7种绣线菊在兰州地区栽培,观察了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并总结了适宜兰州地区应用的绣线菊栽培技术和园林应用方式,以期为绣线菊在兰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栽培技术 绣线菊 适应性 园林应用
下载PDF
历史人文视域下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研究
5
作者 刘斌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兰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还因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价值,指出当前保护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 兰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不仅因其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还因其丰富的人文景观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兰州地区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及其文化价值,指出当前保护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文 兰州地区 人文景观
下载PDF
现代物流与铁路货运耦合机理研究——以兰州地区为例
6
作者 郭鹏飞 李志杰 王文华 《中国储运》 2024年第9期84-85,共2页
在现代物流迅猛发展与铁路货运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二者将迎来必然的融合趋势。本文通过介绍现代物流与铁路货运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二者机制融合的壁垒所在,并据此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其耦合性的相关建议。1.研... 在现代物流迅猛发展与铁路货运不断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二者将迎来必然的融合趋势。本文通过介绍现代物流与铁路货运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二者机制融合的壁垒所在,并据此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其耦合性的相关建议。1.研究背景。1.1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物流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现代物流丰富了传统物流单一的功能,成为生产与消费的连接中枢,有效地将社会生产中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功能进行集约化。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已取得了如下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物流产业 铁路货运 耦合机理 传统物流 耦合性 配送 兰州地区
下载PDF
兰州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及能耗分析
7
作者 许立宪 岳亭龙 梁诺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兰州地区某公共建筑为实现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多项被动节能技术,耦合高效冷热源和光伏发电系统。文章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节能技术平台和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仿真软件对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建... 兰州地区某公共建筑为实现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多项被动节能技术,耦合高效冷热源和光伏发电系统。文章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节能技术平台和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仿真软件对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基准能耗综合值为51.651 kW·h/(m^(2)·a),在屋面设置200 m^(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年均发电量可达6.42万kW·h/a,单位建筑面积发电指标约为27.80 kW·h/(m^(2)·a);基于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建筑能耗综合值仅为5.1 kW·h/(m^(2)·a),该办公楼建筑综合节能率可达90.12%;建筑本体节能率为35.3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85.96%,生产总量大于建筑年终端能源消耗量,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能效指标的约束性要求。上述设计及结论可为西北地区公建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提供良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可再生能源 能耗分析
下载PDF
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消长动态及群落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赵利 胡冠芳 +4 位作者 王利民 党照 赵玮 张建平 牛俊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4,共7页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对丰度和生态位计算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兰州地区胡麻田间杂草种类共有11科23种,其中主要科为:禾本科、菊科、藜科、苋科和旋花科;优势种群为:地肤、狗尾草...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对丰度和生态位计算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兰州地区胡麻田间杂草种类共有11科23种,其中主要科为:禾本科、菊科、藜科、苋科和旋花科;优势种群为:地肤、狗尾草、藜、苣荬菜、稗草和打碗花。同时明确了优势杂草的消长变化规律,即4月中旬为杂草始发期,5月中旬和6月中旬为2个出草高峰期。优势杂草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肤的综合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对胡麻的危害最大,其次为狗尾草和藜;地肤与狗尾草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与苣荬菜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而苣荬菜和藜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它们相互之间利用资源的相似性较高。利用相对丰度和生态位宽度均能确定优势杂草的种类,反映杂草对作物危害程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胡麻 杂草 群落
下载PDF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牛桃香 骆志成 +4 位作者 石磊 武三卯 李文竹 周晓黎 薛晓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患者 14 43例 ,取标本行 10 %KOH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登记镜检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分析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结果 真菌镜检阳性 5 94例 (4 1.2 % ) ,主要为足癣 2 3 0例 (3 8.7% )、甲真菌病 165例 (2 7.8% )、手癣 80例(13 .5 % ) ;分离菌株 2 2 1株 ,其中红色毛癣菌 97株 (4 3 .9% )、须癣毛癣菌 65株 (2 9.4% )、念珠菌 3 1株 (14 .0 % ) ,其他菌种2 8株 (12 .7% )。结论 兰州地区浅部真菌病中足癣最常见 ;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 ,须癣毛癣菌位于第二 ,念珠菌居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浅部真菌病 病原菌 菌种分布 菌种鉴定 发病特点
下载PDF
兰州地区高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邓涛 张镭 +6 位作者 吴兑 夏俊荣 宋薇 邓雪娇 谭浩波 毕雪岩 李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0-235,共6页
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分析了兰州上空的高云与气溶胶的光学参数,并用LOWTRAN7定量模拟出高云对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光系数廓线与相对湿度廓线随高度的变化一致性较好,气溶胶层主要在2km以下,低层气溶胶和高云的消光系数和相... 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分析了兰州上空的高云与气溶胶的光学参数,并用LOWTRAN7定量模拟出高云对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光系数廓线与相对湿度廓线随高度的变化一致性较好,气溶胶层主要在2km以下,低层气溶胶和高云的消光系数和相对湿度较大。白天,高云的存在使云下气溶胶短波加热率减小。有云和无云时气溶胶加热率的差别在地表处最为明显,中午前后差别较大,最大为11:00的0.096K.h-1。夜间,高云的存在使云下气溶胶长波冷却率减小,在1000m以下有云和无云时气溶胶冷却率的差别小,在1000m以上差别大,最大差别出现在1500m处(02:00~04:00),为0.033K.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高云 气溶胶 激光雷达 加热率
下载PDF
河西走廊及兰州地区土壤中典型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柳敏 吴有方 +4 位作者 方利江 丁中原 张干 李军 高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8-344,共7页
应用Agilent7890-5975CGC-MSD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兰州地区17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其来源进行初步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DDTs残留范围为0.22~53.69ng·g-1,平均值为8.5... 应用Agilent7890-5975CGC-MSD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兰州地区17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其来源进行初步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DDTs残留范围为0.22~53.69ng·g-1,平均值为8.58ng·g-1;HCHs残留范围为0.07~9.16ng·g-1,平均值为1.32ng·g-1;DDTs的残留较HCHs占优势,约占二者总残留量的87%。(DDE+DDD)/DDT比值介于0.12~0.48之间,平均值为0.27,o,p′-DDT/p,p′-DDT比值在0.11~0.79之间,平均值为0.34,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DDTs主要来源于工业源DDTs残留。α-HCH/γ-HCH介于0.64~15.5间,平均值为3.19,可推断研究区近期内不存在HCHs的使用,土壤中的HCHs残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工业HCHs和林丹的共同输入。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土壤相比,该地区HCHs和DDTs的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依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要求,研究区各采样点土壤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兰州地区 土壤 有机氯农药
下载PDF
兰州地区引种的美国扁桃的越冬伤害与临界致死低温 被引量:44
12
作者 潘晓云 王根轩 曹琴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5,共3页
通过田间越冬指数调查、组织变褐法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 ,对 7个从美国引入的扁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扁桃幼树 1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 )为- 18.0~ - 2 4 .5℃ ;其中‘Butte’和‘Padr... 通过田间越冬指数调查、组织变褐法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 ,对 7个从美国引入的扁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扁桃幼树 1年生休眠枝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 )为- 18.0~ - 2 4 .5℃ ;其中‘Butte’和‘Padre’的抗寒性较强 ,半致死温度约为 - 2 4 .5℃ ;‘Nonpareil’、‘Price’和‘Monterey’的抗寒性中等 ,半致死温度约为 - 2 0 .9℃ ;‘NePlus’和‘Sonora’的抗寒性较弱 ,半致死温度约为 - 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引种 美国扁桃 临界致死低温 越冬伤害指数 低温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兰州地区兔球虫种类调查 被引量:26
13
作者 乔军 才学鹏 +4 位作者 田广孚 孟庆玲 景志忠 严鸿斌 毕研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兔球虫病 兰州地区 种类调查 球虫种类 发育受阻 原虫病 养兔业 感染率
下载PDF
兰州地区新近纪地层的沉积相与古环境记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焱 孙东怀 +5 位作者 韩飞 王飞 朱彦虎 张月宝 易治宇 李再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619,共9页
兰州地区位于黄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其第三纪地层对研究风尘沉积发育和青藏高原隆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以0.25 m为间距对厚度210 m的兰州皋兰山剖面的新近纪地层采集样品901个,在实验室对试验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对其进行了粒度、... 兰州地区位于黄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其第三纪地层对研究风尘沉积发育和青藏高原隆升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研究以0.25 m为间距对厚度210 m的兰州皋兰山剖面的新近纪地层采集样品901个,在实验室对试验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对其进行了粒度、磁化率和色度测试。用粒度分布函数的方法分离了沉积物的各成因组分,确定了风成组分和水成组分在全剖面沉积物中所占的百分比。结合色度和磁化率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皋兰山剖面地层以风尘沉积为主,其间夹有河流相沉积的约15层砂岩。古环境的恢复表明,兰州地区从至少约7 Ma开始,沉积地层经历了由河湖相向风尘沉积转变,气候干旱化开始,与黄土高原风尘序列堆积底界8~7 Ma基本一致。6~5.2 Ma构造稳定,是比较开阔的平原环境,并且气候条件比较湿热;5.2~3.5 Ma间构造波动比较频繁,形成了间隔性的河流相砂岩沉积,而在气候表现为干冷;自3.5 Ma开始,兰州地区发生相对构造沉陷,五泉砾岩层的发育是对青藏运动A幕的具体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新近纪 风尘沉积 古环境
下载PDF
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检出率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3 位作者 白洁 陈克明 郑蓉 殷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6-737,750,共3页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试1212例20~85岁受试者的L1-4及股骨上段(包括股骨颈,Wards区,及粗隆部位)的骨密度(BMD)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1个年龄段。结果男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出现于30~39岁组,且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渐降低,进入50~69岁组,女性的骨量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尤以Wards区明显,50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46.7%。结论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同年龄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线吸收仪
下载PDF
利用MODIS资料反演兰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秀娟 陈长和 +1 位作者 张武 郭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3,共7页
借助6S模式对MODIS的蓝光(0.46μm)、红光(0.66μm)和中红外(2.1μm)通道进行了行星反照率对地表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试验, 并对蓝光和红光通道的路径辐射对行星反照率的贡献做了数值试验; 计算了MODIS的蓝光、红光和中红外... 借助6S模式对MODIS的蓝光(0.46μm)、红光(0.66μm)和中红外(2.1μm)通道进行了行星反照率对地表反射率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敏感性试验, 并对蓝光和红光通道的路径辐射对行星反照率的贡献做了数值试验; 计算了MODIS的蓝光、红光和中红外通道在兰州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地表反射率, 检验了Kaufman给出的三个通道地表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在兰州周围地区蓝光通道与中红外通道地表反射率之间的关系与Kaufman给出的关系比较符合, 对于兰州周围大范围区域都是适用的。利用此关系通过6S模式进一步反演了兰州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1×104 km2 范围内的气溶胶光学厚度, 反演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MODIS资料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反演 地表反射率
下载PDF
兰州地区DDT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董继元 王式功 +3 位作者 高宏 尚可政 姚焕炬 成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9-522,共4页
利用LevelIII逸度模型模拟了稳态假设下DDT在兰州地区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布。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相间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农业施用是该区域DDT的主要来源,其主要的迁移过程是气-土沉降、气-水沉降、土壤侵蚀,土壤中降... 利用LevelIII逸度模型模拟了稳态假设下DDT在兰州地区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布。根据模拟结果计算了相间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农业施用是该区域DDT的主要来源,其主要的迁移过程是气-土沉降、气-水沉降、土壤侵蚀,土壤中降解和大气平流输出,这是DDT从研究区域消失的主要途径。土壤中DDT占总残留量的99.83%。在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浓度分别为2.80×10-11mol·m-3,2.72×10-7mol·m-3,2.47×10-3mol·m-3和3.16×10-5mol·m-3。模型计算浓度与同期实测浓度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DDT 多介质逸度模型 迁移 归趋
下载PDF
兰州地区新生代最老的风成沉积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月宝 孙东怀 +7 位作者 李再军 陈发虎 王飞 易治宇 朱彦虎 王鑫 韩飞 张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3-513,共11页
黄土高原西部风成沉积的研究,是近年古气候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对新生代风成沉积底界的认识仍存在争议。渐新世晚期发育于兰州地区的咸水河组的岩性特征与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有相似的特征,对其进行系统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对认识... 黄土高原西部风成沉积的研究,是近年古气候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对新生代风成沉积底界的认识仍存在争议。渐新世晚期发育于兰州地区的咸水河组的岩性特征与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有相似的特征,对其进行系统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对认识黄土高原西部早期风尘沉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兰州以北厚约916m的凤凰山剖面进行了岩石磁学、粒度、成份分析和电镜等多种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咸水河组大部分黏土没有水平层理,其粒度概率分布曲线、概率累积曲线、组成特征和磁化率、元素含量及扫描电镜与典型黄土、古土壤和红黏土非常相似,为风成沉积,是目前发现的兰州地区新生代最老的风成沉积。这套黏土的色调和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与黄土高原的第四纪黄土接近,指示了第三纪早期一个低温干旱的地质环境。咸水河组中出现的砂砾石层,以颗粒大、分选差、一般无水平层理或层理不明显为特征,其粒度概率曲线、累积概率曲线与典型河流沉积物非常相似,是河流沉积物,指示了多期河流发育,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新生代 风成沉积 咸水河组
下载PDF
兰州地区1.0Ma黄河阶地的发现和0.8Ma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24
19
作者 潘保田 苏怀 +3 位作者 胡春生 胡小飞 周天 李吉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1-1418,共8页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 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一山和枣树沟两个黄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黄河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不是以前所认为的0.6 Ma BP,而是0.86 Ma BP,从而解决了地貌学界对兰州地区是否存在形成时代为0.8 Ma BP左右阶地的长期疑问.兰州地区黄河1.0 Ma BP新阶地的发现和T4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黄河 阶地
下载PDF
兰州地区健康人群静脉血细胞参考值调查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勤 周思彤 +5 位作者 罗向霞 阎晓霞 窦娇莹 黎媛媛 李国铎 刘旭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372-3373,337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兰州地区1 8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的调查研究,建立该地区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26项参数分析,观察参考值的变化。结果各项参数中,除血小板(PLT... 目的通过对兰州地区1 8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的调查研究,建立该地区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26项参数分析,观察参考值的变化。结果各项参数中,除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等个别参数接近正态分布,其余均为偏态分布;白细胞6项参数中除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百分比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置信区间(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8项参数中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相关参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男女95%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参数的95%CI与目前沿用的参考范围比较差异较大。结论 95%CI与原参考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原参考范围缺乏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地区性的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健康人群 血细胞参数 参考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