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直肠小类癌 被引量:4
1
作者 余福兵 何夕昆 +2 位作者 郝玲 盛娟 左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L)对直肠小类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超声内镜检查(EUS)来源于直肠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SMT)12例(肿瘤直径≤15mm),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治疗,术后常规内镜及EUS... 目的探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L)对直肠小类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超声内镜检查(EUS)来源于直肠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黏膜下肿瘤(SMT)12例(肿瘤直径≤15mm),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治疗,术后常规内镜及EUS随访。结果12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11例,平滑肌瘤1例。结论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L)是治疗直肠小类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 结扎法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直肠类癌 治疗
下载PDF
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永涛 李连勇 +4 位作者 陈琰 钟长青 王晓英 梁淑文 屈昌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a cap,EMR-C)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a cap,EMR-C)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接受EMR-C(27例)或ESD(15例)治疗的42例直肠NETs患者。分析两组患者在整块切除率、病理完整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随访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EMR-C组和ESD组的肿瘤平均大小分别为(5.1±1.2)mm和(6.8±2.1)mm(P=0.013),整块切除率分别为92.6%和100%(P=0.280),水平切缘阳性均为0,垂直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1.1%和13.3%(P=0.831),脉管浸润率分别为0和6.7%(P=0.174),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5%和80.0%(P=0.907),手术时间分别为(5.83±1.32)min和(31.43±8.12)min(P<0.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和13.3%(P=0.531),随访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EMR-C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直肠NETs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夏永欣 方玲 +1 位作者 张萌 张向东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12期2032-2034,2063,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8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选择术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8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选择术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比2组患者切除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并对2组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对比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结果(1)2组患者整块切除、R0切除和R1切除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手术事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指标更优异,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 早期胃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扎装置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对比剥离术治疗小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利娟 田笑笑 +2 位作者 金建军 白艳丽 李慧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4期624-627,共4页
目的评价结扎装置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ng device,ESMR-L)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径<1.0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 目的评价结扎装置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ng device,ESMR-L)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径<1.0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tumors,r-NETS)的安全性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的43名r-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SMR-L组23例,ESD组20例,并进行内镜随访,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总费用、随访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种手术方式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ESD组中组织学完整切除率略高于ESMR-L组(100%vs 95.6%),但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ESMR-L组(P<0.05),ESD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长于ESMR-L组(P<0.05),ESD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ESMR-L组(P<0.05)。ESD组中有1例术中肌层损伤,ESMR-L组中有1例迟发出血,内镜下处理后2组均无外科干预。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ESMR-L和ESD均可有效治疗直径<1.0 cm r-NETS,但ESMR-L比ESD手术方式更简单,耗时更短,花费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结扎装置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切除标本取材方法改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丹 何度 王啓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470-470,473,共2页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日益成为消化道早期癌治疗的首选方法[1-3]。精准的病理报告是ES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患者是否需要追加治疗。制作出质量良好的组织切片是病理诊断的第一步。但是,组织切片质量常不甚良好,影响病理报...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日益成为消化道早期癌治疗的首选方法[1-3]。精准的病理报告是ES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患者是否需要追加治疗。制作出质量良好的组织切片是病理诊断的第一步。但是,组织切片质量常不甚良好,影响病理报告的准确性。本研究选用24例ESD标本,采用布包法与直接包埋法进行对比实验,以观察两种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 病理诊断 改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军 高云 +1 位作者 蒋利华 晏子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4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研究组(n=21,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4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1,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研究组(n=21,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2、3年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单独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后放化疗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放化疗 生存率 局部复发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欢欢 杨莉 李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3期1406-14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研究组采取超声内镜辅助EMR,对照组采取EMR。术后统计两组手术用时及流质饮食时间,术前及术后即刻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SCC水平和术后第7天及1个月血清遗传学分子[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及流质饮食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两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水平较术前增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两组血清CYFRA21-1、TSGF水平较术前增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两组血清SCC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7天及1个月研究组血清Cyclin E、TG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可缩短手术用时及流质饮食时间,降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应激反应及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较轻,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遗传学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辅助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食管癌前病变 应激反应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常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杰 吴凤婷 霰爱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20-2523,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常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创伤程度。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的59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并分为内镜组和常规组,分...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常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创伤程度。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在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的59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并分为内镜组和常规组,分别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和常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术后即刻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相关分子、肿瘤标志物、增殖相关分子的含量,采集肿瘤组织并测定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手术后即刻,超声组患者血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 II、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Cyfra21-1、SCC-Ag、TSGF、DDK-1、MACC1、c-met、CyclinB1、CDK1、Survivin、Bcl-2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组,肿瘤组织中 MACC1、c-met、CyclinB1、CDK1、Survivin、Bcl-2的含量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创伤程度低于常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应激反应较弱且组织内肿瘤标志物、增殖相关分子的漏出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超声内镜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蕊 张秋艳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9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MR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围手术期相...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9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MR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包括PGⅠ、PGⅡ,计算PGⅠ/PGⅡ)、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病灶切除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1),PGⅡ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P<0.01),且观察组PGⅠ水平和PGⅠ/PG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SD可有效切除早期胃癌组织,促进胃功能恢复,改善PG异常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EMR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胃癌 远期预后 胃蛋白酶原
下载PDF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殷燕 何东凌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大肠切除 治疗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对比
11
作者 黄文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6期64-67,共4页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和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STER治疗,对照组采取ESE治疗。记录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比较两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肿瘤残留情况及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时CYFRA21-1、CA19-9及SC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与STER用于治疗食管胃交界处黏膜下肿瘤均可获得良好疗效,而STER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挖除 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食管胃交界处 黏膜 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研究
12
作者 姚美源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了对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予以探讨,随机选取武冈展辉医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 为了对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予以探讨,随机选取武冈展辉医院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穿孔率、整块切除率及复发率等指标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变直径为1~2cm的整块切除率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病变直径大于2cm的手术切除率对比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和手术穿孔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的复发率低于观察组,手术穿孔率高于观察组(P<0.05)。研究发现,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相比黏膜剥离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时间更快、发生穿孔风险更低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病变大小等综合考虑手术方式,在病变直径大于2cm时尽量避免选择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鹏 侯贺斌 李曙晖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MBM组(22例)与SMR组(18例),比较两组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灶切... 目的比较早期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SMR)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4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MBM组(22例)与SMR组(18例),比较两组食管黏膜下肿瘤病灶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MBM组完全切除率为95.45%,SMR组完整切除率为94.44%,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MBM组手术时间[(31.35±4.0)min]明显短于SMR组[(47.2±4.5)min](P〈0.05);MBM组出血率(9.0%)明显低于SMR组(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食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应用MBM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下肿瘤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原文传递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疗效比较
14
作者 李曙晖 陈鹏 +1 位作者 朱曙光 刘春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17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治疗早期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手术治疗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加例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术(EMBM)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MR)治疗早期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手术治疗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加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MBM组22例(采用EMBM治疗)与ESMR组18例(采用ESMR治疗),比较两组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病灶完全切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MBM组完全切除率95.45%,ESMR组完整切除率94.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73,P〉0.05);EMBM组手术时间(31.3±4.0)min,明显短于ESMR组的(47.2±4.5)rain(t=-15.194,P〈0.05);EMBM组出血发生率为9.0%,明显低于ESMR组的33.3%(x。=3.952,P〈0.05);两组术后直肠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与ESMR比较,EMBM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切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百惠 宋艳君 +2 位作者 王秀娟 王青 李如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9期3661-3664,360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消化内科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对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消化内科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68,常规胃镜下行EMR)和EUS组(n=69,EUS辅助下行EMR),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相关遗传学分子水平。结果:EUS组手术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并发食管黏膜小穿孔例数、使用钛夹止血例数均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均较术前升高,但EUS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均较术前升高,但EUS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均较术前降低,且EUS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胃镜,经EUS辅助下EMR治疗食管癌前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有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遗传学分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食管癌前病变 肿瘤标志物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宽基息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林辉 范洪波 赵炳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宽基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在我院行大肠宽基息肉切除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息肉切除手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宽基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8月在我院行大肠宽基息肉切除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息肉切除手术,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息肉复发率和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6%vs.8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89%vs.26.67%),1年内息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vs.17.78%),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宽基息肉具有显著效果,并发症少,息肉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大肠宽基息肉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黏膜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蕾蕾 李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SD或EMR治疗消化道早癌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ESD组和EMR组,比较组疗效及并发症方面...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行ESD或EMR治疗消化道早癌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ESD组和EMR组,比较组疗效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病变直径、出血率及穿孔率均显著大于EMR组(P<0.05)。ESD组局部复发率显著小于EMR组。两组间一次性切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SD组整体疗效优于EMR组,但是ESD组出血率和穿孔率均高于EMR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消化 道早癌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41例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景森 陈赞雄 吴振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总结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LST患者41例,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1例病灶直径约11~35mm,全部病例均一次完成切除术,术后所有患... 目的总结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诊断为LST患者41例,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1例病灶直径约11~35mm,全部病例均一次完成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半年至3a,1例复发,治愈率为97.6%。结论 LST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切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志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157-158,共2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12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切...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7-12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比较两组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完整切除率及治愈性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相比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能有效清除早期胃癌患者的癌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康复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20
作者 周平红 彭贵勇 +5 位作者 杨仕明 陈东风 李延青 张昊翔 房殿春 姚礼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507-1511,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大坪医院经ESD治疗的3 66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大坪医院经ESD治疗的3 668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经外科手术切除的1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病理诊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3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经ESD治疗3 668例患者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100%,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9.0%,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9.0%。术后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分别为1.74%和0.76%。术后复发率为0.04%,3年生存率为99.8%。无与ESD手术相关死亡发生。早期胃癌经外科手术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术后出血和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SD治疗组(P<0.01)、住院时间亦显著长于ESD治疗组(P<0.01)。ESD组的3年存活率为99.8%,外科手术组为98.4%,两组3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似,更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 外科手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