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辨识—解构—保护”的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探索——以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为例
1
作者 金晓东 冯黎 +1 位作者 游奉溢 袁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
【目的】城市再野化旨在通过限制人类干扰,将城市生态系统逐步归还自然,以恢复其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识别由自然过程主导、具备野性保育或创造新野性潜力的再野化机遇空间,是启动城市再野化过程的关键;而理解这些空间的分布规律... 【目的】城市再野化旨在通过限制人类干扰,将城市生态系统逐步归还自然,以恢复其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识别由自然过程主导、具备野性保育或创造新野性潜力的再野化机遇空间,是启动城市再野化过程的关键;而理解这些空间的分布规律与生态特征则成为当前城市再野化研究的核心挑战。【方法】整合土地利用、地形、人口密度等多源数据,提取空间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干扰等关键因子,采用熵权法计算城市再野化机遇指数(urban rewilding opportunity index,UROI),并结合ArcGIS 10.8软件构建区域尺度的定量分析框架,以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为例,识别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urban rewilding opportunity spaces,UROS)并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生态特征。【结果】研究区内超半数的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为面积小于900 m2的小微空间。UROI高值空间集中于空间异质性高、保留原生植被的龙泉山山地和生态修复后的兴隆湖湿地等区域。UROI较高值空间位于受城镇开发和农业活动影响的浅丘地带,呈农田-林地-湿地复合特征。UROI中值空间多为闲置未利用地,尽管生物多样性水平不及UROI高值空间,但因人类干扰少,具备重要的生态缓冲功能和野性提升潜力。【结论】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通常空间异质性较高,以自生植物为主,具备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建立UROI高值空间的分级保护区,合理干预和提升UROI较高值和中值空间的异质性,并采取“善意忽视策略”,减少人类干扰,有助于促进城市野性恢复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野化 再野化机遇空间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态特征 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城市再野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前景
2
作者 胡尚春 刘佳慧 +1 位作者 苏醒 李宝琴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1,共10页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与荒野自然的联系愈加疏远。生态环境领域的学者们认识到城市再野化的必要性,并力求在城市中重塑人类与野性自然的联系。对城市再野化基础理论的探讨能够为未来城市...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类与荒野自然的联系愈加疏远。生态环境领域的学者们认识到城市再野化的必要性,并力求在城市中重塑人类与野性自然的联系。对城市再野化基础理论的探讨能够为未来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阐释城市再野化的背景和内涵;总结城市再野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并阐明各理论之间的联系,相关基础理论包括城市生态学、再野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和亲生命性(biophilia)、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群落构建、群落演替、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入侵生态学、景观干扰与韧性、暴露生态学、景观偏好;为了展示各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这些理论从城市生态系统和再野化视角进行梳理,从实践环节和城市生态系统要素方面阐释上述理论,分析归纳城市再野化的开展思路以及各个步骤所对应的理论;探讨城市再野化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方向。【结果/结论】通过对城市再野化相关基础理论的梳理和分析,表明各个理论是有机联系的而非机械的组合,从而系统性地分析总结出城市再野化的理论基础,为今后城市再野化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也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野化 生态修复 风景园林管理 植被动态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荒野思想下郊野公园的再野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梦秋 刘扬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 城市的高速建设给城市内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阻断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国内郊野公园未设有具体管理的规范,使得不当的规划与管理给许多郊野公园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让原本拥有丰富资源的郊野公园,有了“在郊却不野”的问题。荒野思想的加入可重新连接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友好互动,让原本受到生态破坏的郊野公园得以修复。因此,本研究在荒野思想下运用自然优先、新自然主义种植、野生野趣、与荒野互动共生的设计原则对郊野公园进行探究,总结出更适合郊野公园再野化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思想 城市荒野 郊野公园 再野化设计
下载PDF
亨利马蒂斯公园的再野化设计理念对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启示
4
作者 王生博 周李春 +1 位作者 张安然 黄哲 《湖南包装》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的自然环境受到压迫,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传统固定模式革新缓慢,因此,城市自然环境设计迫切需要一种综合性的理念来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需求,再野化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再野化设计理念与城市自然环境设... 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的自然环境受到压迫,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传统固定模式革新缓慢,因此,城市自然环境设计迫切需要一种综合性的理念来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需求,再野化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再野化设计理念与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结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自然体验。首先通过分析城市自然环境的现状,阐述再野化设计理念的根源与含义,再介绍法国景观设计师吉尔·克莱芒(Gilles Clément)的设计作品亨利马蒂斯公园的独特再野化设计方法,对其设计手法进行总结,分析其对城市自然环境设计的启示,力求打造独特的自然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环境,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再野化 城市自然环境
下载PDF
城市生态公益林再野化的草本植物及其生境热点快速监测识别技术
5
作者 杨博 孙彦伟 +4 位作者 郑思俊 朱义 陈雪初 黄静蕾 敖东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受乔木遮挡影响,难以采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生态公益林内现状草本植被,而人工监测费时费力。为攻关此难题,以生境热点监测识别为突破口,开发一种适用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公益林的快速监测识别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快速识... 受乔木遮挡影响,难以采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生态公益林内现状草本植被,而人工监测费时费力。为攻关此难题,以生境热点监测识别为突破口,开发一种适用于中观尺度城市生态公益林的快速监测识别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快速识别原生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的空间范围,对此类空间开展重点法抽样,经对上海市金山区农林水乡生态公益林实地验证,该方法效果较好,具体表现为:单独使用一种抽样法时,重点法的探测效率更高,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79%,优于系统法+路径法组合使用(72%);两种方法组合使用时,重点法能够将物种探测效率提高16%~24%,其中系统法+重点法的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88%,路径法+重点法的草本原生种探测效率约为96%。研究结果说明生境热点内的草本原生种数量较多,生境热点识别技术有效;明确生境热点的空间范围,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监测效率、降低监测人力和时间成本,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评估提供重要的空间信息;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公众参与监测研究,降低了监测成本,能够保障监测识别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因此,该技术能够为城市生态公益林再野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公益林 再野化 草本植物 生境热点 快速监测识别技术
下载PDF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再野化景观设计实践分析
6
作者 陈敏 王瑜琪 王凤波 《安徽建筑》 2024年第8期12-14,共3页
我国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时代,国家提出“城市双修”的更新理念指导转型期城市规划。“城市再野化”作为一种新兴设计理念,相关实践缺乏系统。“城市再野化”的生态及文化内核与“城市双修”理念在诸多方面不谋而合,故用“城市双修”理论... 我国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时代,国家提出“城市双修”的更新理念指导转型期城市规划。“城市再野化”作为一种新兴设计理念,相关实践缺乏系统。“城市再野化”的生态及文化内核与“城市双修”理念在诸多方面不谋而合,故用“城市双修”理论去指导“城市再野化”的项目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再野化 设计策略 设计实践
下载PDF
以价值为导向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全球研究进展与挑战
7
作者 李梦一欣 刘欣怡 +1 位作者 李荣庭 李鑫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目的】综述国际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前沿性研究成果,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空间再生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概念界定、跨区域合作网络和国际... 【目的】综述国际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前沿性研究成果,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保护修复和空间再生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概念界定、跨区域合作网络和国际前沿性热点3个方面,对2003—2023年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研究展开系统性分析。以“荒野”为价值原型,采用逻辑推演法,从自然性、认知性、工具性、“善”和审美性5个方面构建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价值体系。【结果】以荒野景观价值为导向,相关研究与实践将面临4项重要的全球性挑战:1)基于跨区域协同合作,建立研究共识;2)基于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开展多尺度再野化探索与实践;3)基于公众接受度,拓展公众对城市再野化景观价值的认知;4)基于对自然性多元价值的认同,提升公众对城市-工业空间的审美意识。【结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全球视角下的城市工业废弃地再野化研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仅为城市生态空间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设计方法,而且将为中国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环境教育和审美认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自然性 工业废弃地 城市再野化 城市荒野景观
下载PDF
再野化理念下西安城市桥下消极空间景观提升策略探究
8
作者 黄蕊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再野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自然为主导、不过多进行人为干预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引入再野化的理念在减少城市废弃空间、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小型气候、拉近人与自然距离、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价值。基于实地... 再野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自然为主导、不过多进行人为干预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引入再野化的理念在减少城市废弃空间、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局部小型气候、拉近人与自然距离、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和独特的价值。基于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提出了再野化理念下西安城市桥下消极空间景观提升的5种策略,即划定与保护、拆除与增设、引种与融合、模拟与辅助、共存与监测。建议在城市消极空间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再野化理念,连接分散孤立的绿地,形成更大范围的野性自然空间,并进一步探索城市再野化的营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桥下空间 再野化 消极空间 景观提升野性
下载PDF
城市绿地空间的再野化及实施途径
9
作者 陈杰 姜霞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4期167-169,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环境中恢复自然生态、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生态恢复策略,旨在城市环境中重建自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环境中恢复自然生态、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生态恢复策略,旨在城市环境中重建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阐述了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意义与背景,分析了城市绿地空间再野化的原则,并提出城市绿化空间再野化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空间 再野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恢复
下载PDF
基于城市荒野视角的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再野化设计
10
作者 张怀誉 张彤 +1 位作者 张晨 尚博天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8期23-25,共3页
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其生态完整性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荒野视角下的再野化设计以回应这一挑战。结合城市荒野的理念和再野化原则,通过栖息地恢复... 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景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对其生态完整性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荒野视角下的再野化设计以回应这一挑战。结合城市荒野的理念和再野化原则,通过栖息地恢复、社区参与和可持续融资等方法,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设计方案。这不仅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是对城市发展范式的重构。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黄河兰州段滨河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为全球类似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视角 黄河兰州段 滨河空间 景观再野化设计
下载PDF
南昌市城市废弃地再野化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青 杨坪赫 +2 位作者 章昊天 古新仁 刘苑秋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46,共7页
人为活动所带来的全球变化被普遍认为是物种灭绝、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再野化被认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法而得到广泛研究与关注。然而,再野化在城市环境中的时空梯度关系及其内部的自我演化关系尚不明确。以南昌... 人为活动所带来的全球变化被普遍认为是物种灭绝、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再野化被认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可能的方法而得到广泛研究与关注。然而,再野化在城市环境中的时空梯度关系及其内部的自我演化关系尚不明确。以南昌市为研究区,以东西向沿城乡梯度选择8处样地,通过无人机航测和现场实测获取数据,并通过Arc GIS 10.5及SPSS26对获取数据进行空间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再野化存在显著的城乡空间梯度关系,但时间梯度关系不明显;2)不同立地条件及场地内外环境对植被再野化演进特征有显著影响;3)南昌市再野化的先锋树种主要是落叶树种构树和白花泡桐,乔木的恢复与场地内矗立物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其生态占位与其传播途径及生态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再野化 城市废弃地 时空梯度 南昌市
下载PDF
荒野景观再野化发展及其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禄 范建红 蔡云楠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了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标志着以建立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再野化理论强调荒野景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自然恢复过程,对于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介绍了荒野保护的思想缘起,梳...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了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标志着以建立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再野化理论强调荒野景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自然恢复过程,对于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介绍了荒野保护的思想缘起,梳理了从征服荒野到保护荒野的思想转变过程,其次提出了再野化的内涵及方法,认为再野化已经从“3C”(核心区Core、生态廊道Corridor和食肉动物Carnivore)模式扩展到包含更新世再野化、营养级再野化、生态再野化和被动再野化等多种适应不同地区的再野化方法。随后分别对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的规划文本进行人工解译分析,并利用NVivo文本分析工具对我国五个国家公园的规划文本进行整体分析,提出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体现了再野化“3C”模式,但与其他的再野化方式关联甚少。结合最新的再野化方式及准则,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景观 再野化 国家公园 NVivo
下载PDF
再野化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开颜 左树锋 +3 位作者 马葆坤 王晓军 程欣然 谷亚姝 《林业科技情报》 202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再野化是新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方法,使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我设计的方式实现生态恢复,广泛应用于多种尺度的区域,它既是一种空间层面的生态保护方法,又是一种以自然过程为主导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修复方法。但再野化并不意味着完全... 再野化是新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方法,使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我设计的方式实现生态恢复,广泛应用于多种尺度的区域,它既是一种空间层面的生态保护方法,又是一种以自然过程为主导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修复方法。但再野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人的、绝对的自然,人工的修复工程与再野化修复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同。本文详细介绍了再野化的三种模式类型及其异同,提供了在自然保护地、乡村地区、城市地区三种不同情境下再野化模式的应用方式,并探讨了在生态修复工作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景观规划师的所承担的责任与展望,即: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识别识别重要的生态单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土地空间规划的方法,划定保护或修复的生态空间并通过空间引导人类的行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野化 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基于百望山公园植被生境的北京城市植被再野化策略
14
作者 姜雁林 马晓燕 +1 位作者 王菲 冯丽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1期51-54,共4页
为有效缓解当前城市绿地所面临的生态效益低下、运维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以百望山森林公园植物生境为案例,分析京郊城市荒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提出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模拟城市荒野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植物景观再野化策... 为有效缓解当前城市绿地所面临的生态效益低下、运维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以百望山森林公园植物生境为案例,分析京郊城市荒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提出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模拟城市荒野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植物景观再野化策略,为实现粗放管理及无人干预时可自我演替的植物景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高的城市绿地景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野化 植物生境 城市荒野 百望山森林公园
下载PDF
欧洲荒野景观再野化的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范建红 刘雅熙 朱雪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欧洲荒野景观再野化是全球荒野保护运动中的创新典范,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生态观上,构建出引人瞩目的具有21世纪特色的保护思路。其经历了从目标驱动为主导到恢复再野化发展的保护理念转变,该过程将保护运动升级到整个生态系统... 欧洲荒野景观再野化是全球荒野保护运动中的创新典范,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生态观上,构建出引人瞩目的具有21世纪特色的保护思路。其经历了从目标驱动为主导到恢复再野化发展的保护理念转变,该过程将保护运动升级到整个生态系统,并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显示出欧洲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创新思考。在分析欧洲荒野保护发展历程后,以“欧洲再野化”(Rewilding Europe)项目为切入点,介绍其发展理念,梳理其主体建构、合作机制及政策导向,以期丰富国际荒野保护的研究,并为中国构建荒野保护理念及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景观 荒野保护 再野化 欧洲
下载PDF
城市工业区野境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以原上海溶剂厂再野化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庆费 贾熙璇 +1 位作者 郑思俊 戴兴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9,共6页
城市野境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野趣景观,对促进城市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经过10余年的再野化过程,原上海溶剂厂形成人工栽培绿化树木与自生植被镶嵌生长的分布格局,呈现人工绿地自然化、建筑和构筑物被植被立体覆盖等城市野境... 城市野境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野趣景观,对促进城市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经过10余年的再野化过程,原上海溶剂厂形成人工栽培绿化树木与自生植被镶嵌生长的分布格局,呈现人工绿地自然化、建筑和构筑物被植被立体覆盖等城市野境景观。共调查到植物104科247属312种,原生种和自生植物比例分别为54.81%、56.73%,明显高于一般公园绿地;再野化促进更新苗的发育,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多层而复杂,各群落α多样性指数较高。通过植被管理,促进植物多样性自然恢复能力与潜力,发挥再野化对城市棕地生态修复和后工业自然景观营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再野化 植物多样性 工业废弃地 城市野境 棕地修复
下载PDF
机器与自然之间——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方 陈鲁 +2 位作者 昝鹏 曹旭卿 张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1,共6页
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物高度、遗存... 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物高度、遗存占比、再野化程度、硬质绿地比例、演替程度5个变量构建再野化虚拟场景,以量表调研与眼动实验结合的方式分析“工业-自然”要素构成方式、人工管理介入程度对公众感知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较高的绿地率、适度再野化与自发演替的场景的公众接受度较高,工业要素对公众的关注兴趣与偏好产生较大作用,“工业-自然”变量与积极-消极感知显著相关,视觉关注数据与公众感知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人因设计视角下研究后工业再野化场景中生态隐喻与工业隐喻,为如何发挥工业用地更新的生态潜力与社会潜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再野化 工业森林 景观感知 眼动实验
下载PDF
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及其实施途径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庆费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6期10-14,40,共6页
针对城市高度人工化的绿地与林地现状,借鉴国内外再野化的理论和实践,从发挥自然恢复潜力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出发,分析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涵义与特征,提出城市再野化的实施途径,恢复和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城市生... 针对城市高度人工化的绿地与林地现状,借鉴国内外再野化的理论和实践,从发挥自然恢复潜力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出发,分析城市生态空间再野化的涵义与特征,提出城市再野化的实施途径,恢复和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城市生态建设与绿地及森林功能提升改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野化 自然恢复 生物多样性保育 野境 自然的城市
下载PDF
城市失落空间再野化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19
作者 尚红 倪珉 刘少龙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4期134-136,174,共4页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失落空间的重要性与可用性长期被忽略。本文从失落空间的内部生态状况入手,探讨其活化策略,并探究“再野化”作为这类空间生态修复与景观改善手法的可行性,提出城市中利用再野化手法应对失落空间的策略,以缓解...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失落空间的重要性与可用性长期被忽略。本文从失落空间的内部生态状况入手,探讨其活化策略,并探究“再野化”作为这类空间生态修复与景观改善手法的可行性,提出城市中利用再野化手法应对失落空间的策略,以缓解城市建设发展与绿地需要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落空间 再野化 可行性研究 策略
下载PDF
荒野、再野化与自主性生态系统--IUCN-1b类保护地管理中的概念演进 被引量:20
20
作者 艾伦.沃森 斯蒂夫.卡佛 +1 位作者 黄澄 杨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38,共5页
"荒野"这一概念的含义因人而异。在美国,为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国土管理,1964年通过的《荒野法》对"荒野"给出了官方定义。此后,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人们对"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相关属性、价值和威胁因素的理... "荒野"这一概念的含义因人而异。在美国,为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国土管理,1964年通过的《荒野法》对"荒野"给出了官方定义。此后,通过持续的研究工作,人们对"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相关属性、价值和威胁因素的理解得以改进。20世纪70年代,美国进一步的荒野立法将指定荒野保护地的范围扩大到受商业开发影响严重、野性区域面积较小但地理位置靠近人口众多区域的美国东部。1980年立法建立了阿拉斯加荒野保护地,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面积因此翻倍。但是,该法律中包含有许多特殊条款,允许农村居民的生计活动,允许已有的使用机械进入荒野区的方式继续存在。拥护"自然资源保护主义"的生物学家们利用了现有的荒野保护体系将更大范围的景观"再野化"(rewild)。这类再野化景观以荒野地为核心,通过生态廊道与其他区域相连,使得大型捕食动物群体及其猎物群体得以恢复并繁衍兴旺。"再野化"的概念在其定义和应用上都已发生演变,自然资源保护主义活跃分子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赋予其"可塑性",即根据不同语境做出不同阐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新近发布了《荒野保护地:IUCN保护地类型1b管理指南》,正在考虑建立或扩展荒野地的国家,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情境中理解并应用这些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荒野 再野化 荒野保护地 野性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