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性别分工与农业女性化——基于江苏408份样本家庭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军 李庆 张姝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性别存在差异的产物。以农业家庭的性别分工为理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揭示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收入和农业生产决策权等在内的自变量对农村女性从事的农业生产比重的影响。结果显示...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性别存在差异的产物。以农业家庭的性别分工为理论基础,通过描述统计和计量分析,揭示了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收入和农业生产决策权等在内的自变量对农村女性从事的农业生产比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女性化的现象在江苏省具有普遍性;农业女性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刚性,男性劳动力"回流"以及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时间的长短,并不能显著影响女性从事劳动生产的比重;女性在农业生产诸方面的的决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已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农业女性 农业女性 家庭产品 工资性产品
下载PDF
试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新然 方子节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8-90,共3页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正在持续加大。这一趋势在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农业经营...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正在持续加大。这一趋势在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农业经营决策与日常管理相分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难度加大、不利于对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不利于农村家庭的稳定等。建议对有关理论与政策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农村妇女 农业女性化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筱红 姚德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2,共4页
作为我国农村较为广泛地存在并在新世纪以来日渐凸显的一种现象或趋势,农业女性化既是众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又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就其形成原因来看,学界大致形成了"社会性别观"、"家庭投资策略观"、&q... 作为我国农村较为广泛地存在并在新世纪以来日渐凸显的一种现象或趋势,农业女性化既是众多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又将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就其形成原因来看,学界大致形成了"社会性别观"、"家庭投资策略观"、"社会结构变迁观"三种代表性观点。通过更为深入的分析发现,农户基于产业效益比较基础上的理性选择行为受到了包括户籍制度与土地政策在内的制度结构的限制,这正是农业女性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同样是农户在制度规范约束下的理性选择行为的产物,而"男工女耕"性别分工模式不过是家庭劳动力配置的一种方式,它虽然与农业女性化密切相关,但并不是农业女性化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理性选择行为 制度结构 劳动力配置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下农村妇女生产参与及其生产意愿研究——安徽省调查实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弘 黄鹂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共13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性别再分配导致"男工女耕"成为当前农村家庭性别分工的主流。利用1982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进行了探索。...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性别再分配导致"男工女耕"成为当前农村家庭性别分工的主流。利用1982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趋于女性化;从生产态度、生产准备、生产过程、生产结果来看,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农忙期间男性回归、季节性雇佣农供给,农村妇女能够有效克服在实际生产中遭遇的性别障碍;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农业生产意愿不容乐观,Logistic回归显示个体特征、家庭状况、农业决策、生产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着务农意愿。在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避免农业生产态度消极化,提升农业生产积极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生产参与 生产意愿 安徽省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视野下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与政策调适——基于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姚德超 刘筱红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8期74-78,共5页
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变迁进程中农业生产主体女性化特征表现明显。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因遇到新问题而陷入困境。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理论为分析农村妇女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依据该理论,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本质上是可... 新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变迁进程中农业生产主体女性化特征表现明显。农业女性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因遇到新问题而陷入困境。阿玛蒂亚.森的自由发展理论为分析农村妇女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依据该理论,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本质上是可行能力贫困,解决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其可行能力。农村妇女在获取资源与机会方面的障碍,实质上是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防护性保障等工具性自由的缺失或削弱。从这些方面出发,改善农村妇女的可行能力,是公共决策恰当回应农村妇女发展问题并实施政策调适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自由发展观 可行能力 政策调适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与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惠燕 胡祖庆 杨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
农村妇女是当今农业主力军,农业女性化是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其与农业技术传播效率有密切关系。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女性化认识不足,因此效率低。本研究创建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 农村妇女是当今农业主力军,农业女性化是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其与农业技术传播效率有密切关系。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女性化认识不足,因此效率低。本研究创建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科技传播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科技素质、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建议将此模式纳入农业科技传播主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农业科技传播 社会性别 参与式 主流化
下载PDF
何谓“农业女性化”:讨论与反思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弘 黄鹂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5期652-659,共8页
文献回顾看到,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以及农村妇女生产角色演绎情况是目前学界考察农业女性化的两个方面,核心在于农村妇女是否掌握农业生产的决策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中农业各部门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 文献回顾看到,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以及农村妇女生产角色演绎情况是目前学界考察农业女性化的两个方面,核心在于农村妇女是否掌握农业生产的决策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中农业各部门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安徽省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明确农业女性化主要是指种植业部门劳动力的女性化,也看到"生产参与、决策边缘、技术无缘"是当前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的主要特征,农业依然是"男人的农业"。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价值存在背离,需要在数据和实践中重新审视农业女性化这一议题。农业女性化只是农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的缩影,未来需要对"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个问题保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种植业劳动力女性化 性别分工 农业劳动力可持续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影响研究——基于甘肃省W市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文杰 丁凡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105,110,共4页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生产却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农村人口流动带来了农业女性化问题,现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女性受教育水平较低,...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生产却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农村人口流动带来了农业女性化问题,现有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一背景下面临诸多挑战。女性受教育水平较低,社会地位相对边缘化,生产劳动压力较大等影响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此,必须增加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开展更多针对女性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和改变来适应农业女性化的发展,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农村妇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9
9
作者 姚德超 汪超 《农业展望》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的必然产物,充分认识并正确对待农业女性化对农村妇女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是妇女学等学科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传统家庭角色与现代农业生产者角色之间... 农业女性化是农村现代化转型过程的必然产物,充分认识并正确对待农业女性化对农村妇女带来的深刻影响,既是妇女学等学科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农业女性化背景下,传统家庭角色与现代农业生产者角色之间的冲突是农村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农村妇女必需通过角色扮演求得独立,并在角色期待中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而农业女性化无疑也为农村妇女在相互冲突的角色扮演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地位,同时利用劳动的性别分工新格局摆脱家庭的禁锢并走向社会最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提供了的良好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角色冲突 角色期待 妇女发展
下载PDF
从男耕女织到男工女耕:“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缘由——以生产社会化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郝亚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2-86,共5页
当下中国"男工女耕"的现象日益凸显,除了农村妇女素质普遍低于男性、家庭拖累、结构障碍等影响因素外,还有农业生产社会化这一影响因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村落常常是小农的整个世界,在与世隔绝的"桃花园"里,过着... 当下中国"男工女耕"的现象日益凸显,除了农村妇女素质普遍低于男性、家庭拖累、结构障碍等影响因素外,还有农业生产社会化这一影响因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村落常常是小农的整个世界,在与世隔绝的"桃花园"里,过着靠与自然交换的生活。"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模式是其家庭自然分工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分田到户之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为粮食单产的增加做出巨大贡献;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向非农产业,参与到社会大分工之中。当农村男性劳动力较女性在进城务工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并且平均工资水平较女性高;当生产社会化能够保证家庭妇女顺利完成农业生产时,农村家庭内部进行的劳动力分工,自然倾向选择"男性外出务工、女性留守"的策略。"男工女耕"的模式逐渐代替"男耕女织",农业女性化的现象日渐显现、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业女性化 社会化小农 生产社会化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德超 汪超 《农业展望》 2012年第2期25-29,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相伴随的农业女性化现象,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妇女学等学科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度关切。尽管关于农业女性化现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但毕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与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相伴随的农业女性化现象,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妇女学等学科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度关切。尽管关于农业女性化现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但毕竟学术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较为丰富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前提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农业女性化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紧密相关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证性、专门性研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文献回顾 研究内容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发展趋势、问题与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治霆 刘华 朱烈夫 《农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5-100,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转移的过程中,在农村,妇女逐渐开始肩负起耕地种粮的重任,这一现象被称为农业女性化。农业女性化是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构成、组成发生变化下产生的一种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转移的过程中,在农村,妇女逐渐开始肩负起耕地种粮的重任,这一现象被称为农业女性化。农业女性化是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构成、组成发生变化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现象。农业女性化的提出对于研究中国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农业部门劳动力构成以及农村女性自身福利等问题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的国内外农业女性化问题文献的整理与梳理,总结了农业女性化的起源、发展与影响,并指出农业女性化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关注提升性别平等,提高农村地区妇女福利,希望为之后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女性化 劳动力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及其影响研究:基于贵州省六个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丕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4-218,共5页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CBNRM方法的实施和推广,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农业低收入、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它对当地农业和自然资源管...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CBNRM方法的实施和推广,采用实地调查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农业生产出现了女性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农业低收入、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它对当地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农业女性化趋势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实证分析 贵州
下载PDF
建设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女性化问题——农业女性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康芳民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女性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在中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呈加速之势。由于现阶段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脱贫解困、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社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女性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在中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呈加速之势。由于现阶段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脱贫解困、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女性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女性化 影响 重视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趋势与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程绍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83-88,共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性别差异,女性非农转移滞后带来农业女性化趋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刻认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性别差异,女性非农转移滞后带来农业女性化趋势。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因此,深刻认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才是希望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女性化趋势 人力资本
下载PDF
何谓农业女性化:概念体系的建立与讨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弘 黄鹂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我国人口流动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性别分工递补效应,致使农业女性化成为普遍现象。国内学者在释义农业女性化的过程中强调非农转移性别差异这一要素,并从农业主导权入手提出了女性农业化的表达方式。国外学者则将农业女性化解构为农业劳动... 我国人口流动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性别分工递补效应,致使农业女性化成为普遍现象。国内学者在释义农业女性化的过程中强调非农转移性别差异这一要素,并从农业主导权入手提出了女性农业化的表达方式。国外学者则将农业女性化解构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农业生产管理女性化两个方面而进行讨论。农业女性化概念构建过程中必须面对四个基础性问题,即需要明确农业女性化主体的指代、突出女性化特征、重视农业女性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过程、厘清农业女性化中农业的范畴等。可以从数理女性化、劳动女性化、管理女性化三个层面重新解读农业女性化的内涵并进行测量,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农业女性化测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数理女性化 劳动女性化 管理女性化
下载PDF
农业女性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聂裕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7-221,225,共6页
了解农户家庭土地流转决策特征,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和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采取问卷和面对面交流方式对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张家界4市7个自然村的务农女性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计量统计和Logit模型检验分析了农业女性个体特征... 了解农户家庭土地流转决策特征,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和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采取问卷和面对面交流方式对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张家界4市7个自然村的务农女性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计量统计和Logit模型检验分析了农业女性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决策环境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1)劳动负担、保留土地原因、农业土地收入、附近非农就业机会和附近土地流转经验等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较大。2)农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比例、劳动负担等因素可促进土地流转,对土地流转起保障作用,女性年龄、非农就业的机会与环境等因素则对阻碍土地流转起阻碍作用。3)农户保留土地原因已不是将其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而是由土地的保障属性决定的,土地流转相关机构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土地流转市场信息不畅通。4)在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由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和传统观念导致的家庭分工等原因,使女性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过程明显滞后于男性,从而使大量女性劳动力滞留家中,导致农业出现女性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土地流转 决策环境 农户
下载PDF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韦加庆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3期84-88,93,共6页
本文从人口安全的视野研究农业女性化现象。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内在原因,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处于劣势是农业女性... 本文从人口安全的视野研究农业女性化现象。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内在原因,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处于劣势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农业女性化现象产生以下重要的人口安全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中女性居多,不利于农业发展;二是农村人口素质普遍降低,不利于农村发展;三是女性人口的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农村婚姻破裂和老人失养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与和谐。为此,要以社会风险的理念和整体的思路治理农业女性化这一现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城乡人口结构分布合理;更新理念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农村女性素质发展;强化人口宏观管理,促进城乡人口科学有序流动;改革相关配套制度,保障农村女性安全和发展;构建人口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对人口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安全 农业女性化 治理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东勃 蒋睛霞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223-229,共7页
农业女性化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其深层动力源自市场深化带来的家庭及社会性别分工。从历史上看,轮耕制与犁耕制分别导引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性别分工模式。就技术层面而言,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路径带有一定... 农业女性化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其深层动力源自市场深化带来的家庭及社会性别分工。从历史上看,轮耕制与犁耕制分别导引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性别分工模式。就技术层面而言,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路径带有一定的性别偏好,进而形成农业女性化的局面。当代中国农业女性化图景的生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劳动力后备军和蓄水池时期的"铁姑娘"、男工女耕时期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及异地务农时期的女性"农民农"。作为农业女性化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农村妇女进城后的走向,还远未实现其就业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女性化 现代化 性别分工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福建省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水生 朱朝枝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8-33,共6页
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女性化的基本状况,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女性化的客观意义,总结了农村妇女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充分发挥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福建省 新农村 农业女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