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9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小站镇农业文化遗产基因提取与旅游服务设计
1
作者 李慧 宋思瑶 邹昕宸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2-152,共11页
目的将农业文化遗产基因提取并引入到遗产地旅游服务设计中,通过基因挖掘,树立遗产地旅游差异化定位,提高服务设计效果。方法以天津小站镇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基因挖掘方法,提炼小站镇农业文化遗产基因,并运用服务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 目的将农业文化遗产基因提取并引入到遗产地旅游服务设计中,通过基因挖掘,树立遗产地旅游差异化定位,提高服务设计效果。方法以天津小站镇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基因挖掘方法,提炼小站镇农业文化遗产基因,并运用服务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用户体验地图明确体验痛点与服务设计关键点,借助服务蓝图,梳理服务设计整体思路,将农业文化遗产基因融入遗产地旅游服务设计全过程。结论通过对小站镇农业文化遗产基因的挖掘,提取出农田风光、兵米文化、历史遗产3个核心基因构成,将其融入以虚拟旅游为基础的线上服务平台设计和以农业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线下服务设计中,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系统,提升服务体验,促进小站镇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基因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服务设计 小站镇
下载PDF
“三结合”研究方法在弘扬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杨庭硕 陈茜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5,共12页
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三结合”研究方法乃是江应樑等老一辈学者所倡导的研究方法,相关的研究成果早已为学界同仁所熟知。而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评选、推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则是当代学界正在面对的新的研究领域。如何将这一研... 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三结合”研究方法乃是江应樑等老一辈学者所倡导的研究方法,相关的研究成果早已为学界同仁所熟知。而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评选、推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则是当代学界正在面对的新的研究领域。如何将这一研究思路和方法应用于弘扬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践之中,至今尚待深入探讨。为此,以已立项保护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试用“三结合”研究方法澄清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望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研究法 农业文化遗产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生态文化的“四生观”: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中心
3
作者 罗康隆 何治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宝贵的文化与农耕景观为显著特征的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农业文化遗产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中所形成的独特农业景观,这是由其生态情境、认知情境、文化情境和实践情境所决定...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宝贵的文化与农耕景观为显著特征的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农业文化遗产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中所形成的独特农业景观,这是由其生态情境、认知情境、文化情境和实践情境所决定的。这些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影响方式以及所产生的后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合力共同形成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景观,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性表现出所在区域的地方性。尽管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性特征各不相同,但都能够反映出农业文化遗产的“共生观”“敬生观”“护生观”与“仿生观”。于此而言,这“四生观”展现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情境、认知情境、文化情境和实践情境等生态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四生观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化立法的构想
4
作者 吴萍 史九刚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29,共8页
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蕴含丰富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在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农业转型与大食物观构建等方面颇具价值。然而,在其发掘认定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时,政府财政压力大、农民农业收益少与遗产保护积极性低等现实... 农业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蕴含丰富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在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农业转型与大食物观构建等方面颇具价值。然而,在其发掘认定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时,政府财政压力大、农民农业收益少与遗产保护积极性低等现实问题也愈发明显,现行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为主的法律体系不足以应对此类问题。因此,建议制定更高位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通过明确法律关系,设定法律责任,完善生态补偿与利益分配制度等内容,弥补先前法律规范之空白,指导其后法律规范制定和修订,形成自上而下融贯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性方案,全面保障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农业 大食物观 专门化立法 生态补偿
下载PDF
基于RMP分析的河北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张宁 艾欣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作为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可发挥其多元价值,契合游客观光放松的需求,满足游客物质、精神双层需求。因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弘扬农耕文化、激活农业... 农业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作为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可发挥其多元价值,契合游客观光放松的需求,满足游客物质、精神双层需求。因而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是弘扬农耕文化、激活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文章运用RMP理论,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维度分析了河北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市场及产品,并针对该省目前的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河北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河北省 RMP分析
下载PDF
基于景观语境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以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景观开发为例
6
作者 刘芝兰 廖倩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7-10,共4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景观综合体开发一直是地域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价值的认知和解读是探索遗产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景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关联一致性和价值的逻辑关联一致性,以景观语言符号学理论为基础...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景观综合体开发一直是地域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价值的认知和解读是探索遗产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景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关联一致性和价值的逻辑关联一致性,以景观语言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景观语境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框架,从价值要素根源、评估内容、认知目的的演进关系上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以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开发为例,从自然景观、生产经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景观要素本底,识别出多个景观形态空间作为载体,以由不同载体得出多角度、多层面的遗存地价值全面认知和解读,进而从景观语用的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层面提出建立景观要素信息库、摸清资源本底和建立景观特征评估档案、厘清关键价值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景观价值 景观语言 景观开发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景区价值及研学旅行开发探索——以稷山板枣为例
7
作者 王鑫 王瑞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53-158,共6页
山西省稷山县是世界人工栽植红枣的发源地和主要栽培区域之一,素以“红枣之乡”著称。稷山枣民依托当地丰富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黄土丘陵地貌,运用智慧天成的知识技术从事枣业生产3000余年,与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自成... 山西省稷山县是世界人工栽植红枣的发源地和主要栽培区域之一,素以“红枣之乡”著称。稷山枣民依托当地丰富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黄土丘陵地貌,运用智慧天成的知识技术从事枣业生产3000余年,与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自成体系的农业文化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成果。本文以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农业遗产为研究对象,分析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论述了该系统的经济、社会、文化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开发的建议。研究可为我国枣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 稷山板枣 农业文化遗产 研学旅行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研究
8
作者 张海燕 石燕玲 《中国乡村振兴学》 2024年第1期21-40,共20页
农业文化遗产的社区性保护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对于提升农业价值、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农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的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 农业文化遗产的社区性保护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对于提升农业价值、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农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的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四个维度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的共生体系,阐释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的内在机制,进而提出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的策略与路径。研究发现,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构建有效的参与机制来激发社区的创新活力、合理促进产业融合以及创造支持性的外部条件,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社区性保护 乡村振兴 利益联结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9
作者 何柳 《女报》 2024年第9期0175-0177,共3页
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河南地区特色优秀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社会属性及治理、整合、教化的功能。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很多方面仍亟待加强。深入挖掘与传承利用当地的农业文... 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河南地区特色优秀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社会属性及治理、整合、教化的功能。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很多方面仍亟待加强。深入挖掘与传承利用当地的农业文化遗产,并对其构建符合河南省乡村实际需要的特色鲜明、因地制宜适宜的保护体系,能够在乡村社区的地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河南省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下载PDF
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路径研究
10
作者 张思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116-0119,共4页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弘扬农业技艺以及弘扬农耕文化的关键措施,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和资源,是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辽宁作为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发...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弘扬农业技艺以及弘扬农耕文化的关键措施,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和资源,是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辽宁作为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发展的黄金纬度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功能完善。在挖掘、保护、活化农业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然而目前已认定的遗产数量较少,遗产的多元开发相对欠缺。本文将以辽宁省5项列入名录的遗产及7项潜在农业文化遗产为分析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总结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活化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 活化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策略--以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11
作者 苏明明 董航宇 +7 位作者 宝林佳 徐峰 张永波 王梦晗 王亚楠 张梦真 刘海庆 靳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12-8825,共14页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生态价值,体现人地和谐关系的遗产系统。旅游发展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然而符合供需双方需求,能够充分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的旅游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生态价值,体现人地和谐关系的遗产系统。旅游发展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然而符合供需双方需求,能够充分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的旅游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供需视角出发,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度社区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价值认知、旅游参与意愿及需求,并基于此提出遗产地生态价值的旅游实现策略。研究发现:(1)供需双方对遗产地的生态价值总体认知较低;(2)游客对品尝当地美食、生态小米品尝和销售、博物馆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对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休闲度假及研学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支付意愿;(3)社区居民对传统食宿为主的旅游方式参与意愿较高,但个人生计资产及能力,组织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是制约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依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拓展生态价值解说的广度和深度、丰富旅游产品以推动供需匹配和建立合作社带动的社区旅游参与模式这三条促进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的建议。研究基于供需关系拓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的研究视角,能够为敖汉及其他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动态保护及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旅游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对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
12
作者 王博杰 何思源 +1 位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1,共14页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 旅游生计是实现农户传统生计转换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对农户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清晰的认知。文章以“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为基础,从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传统生态意识视角构建了影响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机制理论模型,并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意识下的责任意识和规约意识能够促进生态情感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农户支持旅游生计的选择;2)农户生计类型调节了通过生态情感的传统生态责任意识和传统生态规约意识对支持旅游生计选择的影响;3)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由于生计资本和生计偏好不同,对于旅游生计策略的选择呈现出不同的避险和分化趋势;4)支持农户旅游生计选择的前因条件变量是复杂和交互协同的,没有单一变量可以决定农户的旅游生计选择行为。研究对于理解农户参与旅游生计行为的复杂交互和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助益,并为获取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支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及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计 传统生态意识 生态情感 社区旅游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文化资本与其亲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13
作者 张晓旭 乔光华 +2 位作者 裴杰 王海春 贾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本禀赋,文化资本是这些地区获得农业文化遗产地称号的文化资源,也是区别于其他社群的文化符号,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兼容互惠、和谐共生。基于敖汉旗农户的实地调研数...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本禀赋,文化资本是这些地区获得农业文化遗产地称号的文化资源,也是区别于其他社群的文化符号,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兼容互惠、和谐共生。基于敖汉旗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加入文化资本,定量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文化资本对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农户资本结构中,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分占比较高,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偏低。(2)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均正向显著影响其亲环境程度。(3)当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较低时,在农户农牧业收入占比较低的状况下,文化资本的增加会抑制其亲环境行为。在自然资本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户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负向影响其亲环境生产。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时,农户文化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其亲环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传统农业文化力量、提升农户农牧业收入、积极推进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户文化资本在亲环境生产方面的持续性促进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资本 亲环境行为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因素
14
作者 周然 游诗雪 +1 位作者 黄璐 王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8,共9页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目前桑基鱼塘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改变、农业现代化生产,桑基鱼塘系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及服务价值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目前桑基鱼塘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地的桑基鱼塘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改变、农业现代化生产,桑基鱼塘系统的生产方式、经济及服务价值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利用遥感影像、社会经济等数据对1975—2019年南浔区桑基鱼塘的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规模变化上看,鱼塘快速扩张,桑园明显减少,水田剧烈萎缩,桑基鱼塘规模明显减小,基塘比例严重降低;从形态变化上看,鱼塘呈集聚化、规模化趋势,桑园和水田呈破碎化趋势,且鱼塘逐渐脱离传统桑基鱼塘系统布局特色而独立存在。2)2012—2019年,鱼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远高于蚕桑养殖和水稻种植,是导致桑园、水田明显萎缩及鱼塘大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因此,通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立来进一步加强桑基鱼塘系统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支撑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系统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时空格局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长安鼓乐的传承与创新探讨——以“2022年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为例
15
作者 赵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2022年7月18日,党中央在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所致贺信中强调,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研讨... 2022年7月18日,党中央在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所致贺信中强调,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享,研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未来的首要重点与切实途径,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化内涵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文化遗产保护 经验分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承与创新 新的活力
下载PDF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基于31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马婕 叶超杨 毛丽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4,共14页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框架,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3类因素对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组态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联动匹配关系。基于31个典型茶类农业文化遗产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s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的方法挖掘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是核心条件联带边缘条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其典型模式为“组织环境协同型”“社会资源主导型”和“综合联动型”3种;(3)非高水平与高水平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的驱动组合存在非对称性。因此,为促进我国茶类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外在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类农业文化遗产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 价值实现路径 组态分析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及赓续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炜 文冬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3,共9页
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厚,是多民族互融共塑的中华传统文化,世代传承至今积淀了深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代表着各民族共创的文化符号,是民族符号外显于形的物质层基因;彰显着各民族共享的中华形象,是民族形象内隐于... 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厚,是多民族互融共塑的中华传统文化,世代传承至今积淀了深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代表着各民族共创的文化符号,是民族符号外显于形的物质层基因;彰显着各民族共享的中华形象,是民族形象内隐于形的行为层基因;凝聚着各民族共融的中华精神,是民族精神内蕴于心的精神层基因。“形、感、效”是相互贯穿的有机统一体,农业文化遗产内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的赓续,需借助“形”塑造可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对象;通过“感”融入可激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情感;巩固“效”夯实可建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成果,最终汇聚成促进其赓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势能;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基因 赓续路径 民族地区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视野下乡村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与服务路径探究
18
作者 陈祥 王云庆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3期32-36,61,共6页
随着农业文化遗产被逐步发掘和认定,位于遗产地所在区域的乡村图书馆得益于地理优势,可充分发挥传播民风、宣传民俗和启发民智服务功能,并使更多的人关注到这类珍贵遗存。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乡村图书馆在服务形式、社会资源、人才队伍... 随着农业文化遗产被逐步发掘和认定,位于遗产地所在区域的乡村图书馆得益于地理优势,可充分发挥传播民风、宣传民俗和启发民智服务功能,并使更多的人关注到这类珍贵遗存。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乡村图书馆在服务形式、社会资源、人才队伍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基于此,论文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出发,剖析乡村图书馆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与迫切性,进一步完善其服务路径,为延续农耕文明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图书馆 服务路径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莉 李沛喆 +1 位作者 吕文秀 刘曈曈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山东省在农业文化遗产挖...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山东省在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释放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本文在梳理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短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发展措施,以期助力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文化强省 农业强省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山青 李波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形成并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下,同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形成并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下,同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生存空间不断压缩、农民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宣传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当针对以上难题,充分发挥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多重优势,既要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又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多重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