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6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研平台的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1
作者 田昌 熊立瑰 +3 位作者 陈雅 陈金华 颜娟 王英姿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科研平台的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科研平台 研究生 农林院校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内蒙古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一流专业建设研究路径
2
作者 乌云高娃 娜仁 韩灵灵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106-110,共5页
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着如何实现专业转型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基于新文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贯通”的视角,立足于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际从交叉融合、模式转变、方法创新等维度,围绕专... 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着如何实现专业转型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基于新文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贯通”的视角,立足于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际从交叉融合、模式转变、方法创新等维度,围绕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等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一流专业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地推动高等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一流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农林牧业需求的、创新性“文+农林牧”复合型管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农林院校 行政管理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农林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卢雯 王小青 +4 位作者 胡笳 池杏微 张倩 张彩华 高燕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化学基础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化工、环境、食品、生态、材料等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作者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生态、环境等... 化学基础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农林院校化工、环境、食品、生态、材料等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作者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生态、环境等农林特点,对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从而在知识传递过程中,真正达到价值引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农林院校
下载PDF
地方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为例
4
作者 魏玉珍 张勤虎 褚润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27-35,共9页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劳动教育在价值引领上与课程思政理念深度耦合。根据“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特点,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为基点,深入挖掘典型教育资源并对课程内容和组织... 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劳动教育在价值引领上与课程思政理念深度耦合。根据“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特点,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为基点,深入挖掘典型教育资源并对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设计,探索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一体化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结果表明,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为载体,通过典型教育元素的挖掘、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践,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专业认同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助推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农林院校 课程思政 劳动教育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下载PDF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路径
5
作者 李晓灿 张佳薇 +2 位作者 乜晓燕 雷鸣 曹立志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8期3-6,共4页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应在构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修身治学、树木树人方面,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文章围绕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科...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应在构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修身治学、树木树人方面,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文章围绕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绿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策略,对培养具备绿色低碳理念、适应绿色低碳社会、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人才培养 绿色低碳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6
作者 李喜梅 侯贺平 黄鑫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7期60-62,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森林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农林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农林院校的学科建设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森林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农林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农林院校的学科建设等为其提供了机遇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与平台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多层次目标为基础的目标-内容-管理-评价“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相结合,扩展实践教学平台,这对于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林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强基计划”引导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开展深层学习的策略分析
7
作者 马晓剑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54-57,共4页
为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放弃机械式、被动式的浅层学习,强调深层学习才是深刻理解数学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文章以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为背景,研究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促成深... 为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农林院校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放弃机械式、被动式的浅层学习,强调深层学习才是深刻理解数学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文章以国家提出的“强基计划”为背景,研究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促成深层学习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促成学生深层学习的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和实践路径,从基础学科角度为达成国家和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提供了新的教学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深层学习 农林院校 数学公共基础课程
下载PDF
农林院校思政育人理念下计算机通识课程立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8
作者 宇海萍 黄锋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针对农林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和体系架构,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介绍了体系课程的改革方法,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构建了计算机通识课程与... 针对农林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和体系架构,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介绍了体系课程的改革方法,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构建了计算机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多元化融合的立体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计算机通识课程 立体体系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9
作者 何静 李珂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9期73-75,共3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识不足、专业课程与思政功能严重脱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尚未明确的问题,结合农林类院校的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特色,并基...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意识不足、专业课程与思政功能严重脱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尚未明确的问题,结合农林类院校的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特色,并基于CIPP模型构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环节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的系统建设和评估机制的完善,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的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高等农林院校
下载PDF
农林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10
作者 袁景丽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高等学校是培育年轻人的主阵地,应当充分运用各门学科的教育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需要。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它将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协调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出具有创新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 高等学校是培育年轻人的主阵地,应当充分运用各门学科的教育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需要。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它将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协调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出具有创新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在农林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推动课改的难题。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想推进高职英语课程向前发展,需要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从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的有效发展,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立德树人 农林院校 团队合作精神 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等学校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以农林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云 李晓丽 +1 位作者 薛慧君 杜娟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76-78,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新工科教学建设实现是工科类专业教育的必然导向,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力学”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新工科建设思路,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该文从新工科实施... 在新工科背景下,新工科教学建设实现是工科类专业教育的必然导向,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础力学”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新工科建设思路,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该文从新工科实施背景出发,分析现阶段农林院校“基础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新工科深度融合背景下“基础力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推动我国工科类专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基础力学 农林院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西部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12
作者 夏天骄 王刚 黄懿梅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从顶层作出的整体布局,也对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创新训练和完善质...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从顶层作出的整体布局,也对传统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创新训练和完善质量评价反馈机制等途径改革西部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类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西部高等农林院校 环境类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网络直播视域下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盖越帅 刘一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0期170-173,共4页
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各类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其具有的网络直播功能吸引着大学生通过直播进行娱乐消遣、线上购物、社交体验、模仿学习等,这使大学生对网络直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严重的精神依赖。网络主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直播内容... 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各类新兴媒介层出不穷,其具有的网络直播功能吸引着大学生通过直播进行娱乐消遣、线上购物、社交体验、模仿学习等,这使大学生对网络直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严重的精神依赖。网络主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直播内容真假难辨、引导性强。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兴趣广泛、阅历尚浅等现实特征,对于网络直播所展现出来的内容缺乏辨别和分析能力,容易受到各种消极意识形态的渗透,滋生攀比、炫富、躺平、拜金、享乐等心理,造成自我认知混乱,现实生活边界模糊,从而对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同时,这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鉴于此,文章对网络直播运作模式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网络直播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弊端以及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文章有针对性地对深受网络直播影响的大学生开展调研,从而探索出应对网络直播,更好地开展农林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提升农林院校辅导员应对网络直播发展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农林院校学生消除网络直播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完善自身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农林院校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农林院校艺术类专业生态协同设计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14
作者 李鑫力 赵光泽 《家具》 2024年第5期122-125,121,共5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背景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下,探索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设计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构建农林院校设计类专业全生态教学体系。通过对生态文明思想和设计学科教学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农林院校生态特色... 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背景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下,探索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设计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方法和路径,构建农林院校设计类专业全生态教学体系。通过对生态文明思想和设计学科教学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农林院校生态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基础,以设计学科交叉、创新和服务特征为依据,提出“生态协同设计”教学理念,建设“生态文化传播与创新、生态学科交叉与融合、生态社会设计与服务”三位一体的生态协同设计课程体系以及“生态科研课题、生态训练项目、生态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生态协同设计研究体系。从生态文明与新文科视角构建生态协同设计教学体系,推动了生态文明与设计教育的协同创新,为农林院校设计类专业的特色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主知识体系 农林院校 设计类专业 生态协同设计
下载PDF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15
作者 李海亮 蔡立群 路永莉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重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可以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思考能力,实现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培养高质量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重任。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可以有效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思考能力,实现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培养高质量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受条件所限,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科研训练“无时可用”、指导教师匮乏、支持经费有限、硬件条件不足、科研训练实践平台不完善、与科研技能训练有关的课程缺失、科研训练项目与实际的生产实践脱节、学生自身的科研基础较差且科研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科研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为此,甘肃农业大学面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将科研技能训练提前到大学一二年级,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SRTP项目的开展做好准备。二是合理调配校内外师资,采取“内培+外引”措施,将校内管理岗位教师培养成为科研训练指导教师,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本科生SRTP项目指导教师,以充实大学生科研训练指导教师队伍。三是通过建立校级SRTP专项基金以及鼓励学院投入经费支持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将其与教师指导的SRTP项目挂钩,以加大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支持力度。四是依托“安宁五校战略联盟”,在充分发挥和整合各高校的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基础上,建立高校科研共享平台;同时,加强校内科研实践平台建设,通过加大本科专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在对二级学院实验平台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新建一批科研实践平台,并通过定期购置基础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加强平台管理、仪器维护和操作指导等,不断完善现有的科研实践平台。五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出知农爱农特色,推动本科生SRTP项目与校院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增强SRTP项目的实用性。六是实施“课堂统一能力培养+课外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规范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七是通过建立“过程性考核+双合格制”的约束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建立校院两级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提升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认同感,也深化了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认知,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 本科生 师资 经费 考核
下载PDF
农林院校智慧农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探索--以“大数据导论”课程为例
16
作者 刘冰杰 袁业超 +3 位作者 张远琴 董萍 司海平 丁力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2期158-161,共4页
【目的】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的“大数据导论”课程与农业关联度不大,无法有效将课程内容与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紧密联系,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方法】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大数据导论”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大数据... 【目的】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的“大数据导论”课程与农业关联度不大,无法有效将课程内容与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紧密联系,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方法】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大数据导论”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大数据导论”在智慧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对“大数据导论”课程教育对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校企合作办学、项目驱动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反馈评估、毕业生跟踪调查、行业反馈评估等评估方法,能够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结论】“大数据导论”作为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培养智慧农业人才有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本研究可为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大数据导论” 人才培养 农林院校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林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17
作者 杨兵 胡忠泽 +1 位作者 王淑娟 李晓凤 《广东饲料》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随着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的提出,农林院校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林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质量提升实施策略,包括设定明确课程... 随着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的提出,农林院校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林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质量提升实施策略,包括设定明确课程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等,旨在推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农林院校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农林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18
作者 孙彬彬 韩敬雨 林炜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97-99,共3页
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并推动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深度结合,对于推动农林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部分... 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并推动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深度结合,对于推动农林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部分农林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缺乏系统化科研训练、学科专业发展不够鲜明等问题,认为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中,将研究问题嵌入教学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本科生加入本、研、师深度互动的科研大家庭,以及深化科教融合理念,将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都能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农林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本科生 科研能力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19
作者 乔立娟 赵君彦 崔姹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10期60-62,共3页
基于现阶段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形势与地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分析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地方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教师队伍与教学组织形态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并... 基于现阶段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形势与地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分析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地方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教师队伍与教学组织形态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河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提出金融学专业建设方案、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地方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提质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金融学专业 地方农林院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农耕文化的融合——以“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政工作2023年会”为例
20
作者 徐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5-I0006,共2页
农业院校承载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传承农业文化的双重使命。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将丰富的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内涵与当代思政教育的核心... 农业院校承载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传承农业文化的双重使命。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将丰富的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内涵与当代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深化他们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理解与关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探讨农耕文化在农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农业科学教育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农耕文化 教育策略 农业院校 农业科技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 农林院校 思政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