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超声心动图不同切面检测冠状静脉窦血流动力学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郝彩利 贺俊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获取健康成人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不同切面,检测冠状静脉窦结构和其血流动力学的测量。方法选取42例健康成年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能观察到CS的不同切面,比较非标准心尖四腔心CS长轴切面、心... 目的探讨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获取健康成人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不同切面,检测冠状静脉窦结构和其血流动力学的测量。方法选取42例健康成年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能观察到CS的不同切面,比较非标准心尖四腔心CS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及左心长轴CS短轴切面,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及其镜像切面CS开口的获取成功率。选取最佳切面应用二维超声测量CS可见走行长度,应用M型超声测量心动周期内不同时相CS内径及其内径的变化,用脉冲多普勒记录CS血流频谱图。结果42例健康成年人非标准心尖四腔CS长轴切面100%显示,是测量CS可见走行长度及CS内径变化的最佳切面;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CS开口切面显示率88.0%。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镜像CS开口切面显示率约95.2%,可显示CS开口的形状特点,此切面CS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更小,是测量CS血动力学最佳切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多普勒图表现为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两个正向波和舒张末期一负向波,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负向峰值各峰值流速均较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CS开口切面所测峰值流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镜像CS开口切面较胸骨旁右心室流入道CS开口切面能更准确的记录CS的血流动力学。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很好的检测健康成年人CS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是临床监测CS理想的首选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成年人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严薇 谢榆 马小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经手术或冠状动脉造影或CT检查确诊的6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经手术或冠状动脉造影或CT检查确诊的6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诊断特点。结果:6例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患者,手术证实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心脏CT证实1例。合并瓣膜反流6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合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例。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静脉窦扩张,可追踪瘘管及瘘口,彩色多普勒示双期异常血流进入冠状静脉窦。术前超声心动图准确诊断4例,漏诊1例,误诊1例;漏诊、误诊原因均为对冠状动脉的走行扫查不清。4例患者均接受外科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结扎术,术后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9.0(3.7,30.0)个月,无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可明确诊断,对冠状动脉的走行扫查不清易导致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瘘 冠状静脉窦 诊断
下载PDF
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二尖瓣峡部及冠状静脉窦的心脏CTA评估
3
作者 郑永泽 马俊清 +4 位作者 徐素楠 任瑞辰 李文婷 梁永锋 张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9-153,158,共6页
目的:应用心脏CTA(CCTA)评估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二尖瓣峡部(MI)及冠状静脉窦(CS)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选取行CCTA扫描并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为中重度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患者(二尖... 目的:应用心脏CTA(CCTA)评估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二尖瓣峡部(MI)及冠状静脉窦(CS)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选取行CCTA扫描并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诊断为中重度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患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组)、轻度或无二尖瓣病变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及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各31例。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CTA数据。通过CT重建,测量所有患者的左心房容积、CS直径、二尖瓣峡部冠状静脉(MI-CV)直径、MI深度及曲线长度、MI-CV至左心房距离,并评估回旋支嵌入情况。结果: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组的左心房容积、CS直径、MI深度及曲线长度、MI袋形结构占比、肺动脉收缩压较房颤组、对照组均增大(均P<0.05);MI-CV直径、射血分数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较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旋支嵌入占比、MI-CV至左心房距离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曲线长度与左心房容积呈强正相关(r=0.7911,P<0.05);MI深度与左心房容积呈中度正相关(r=0.3366,P<0.05);CS直径与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容积均呈中度正相关(r=0.4295,0.4447;均P<0.05),而与左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P>0.05);MI-CV直径与肺动脉收缩压、左心房容积、射血分数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CCTA可精准化评估MI及CS结构特征。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CS扩张可能与肺动脉压力增高有关,较大的左心房容积提示MI曲线长度延长的可能;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较持续性房颤患者的MI曲线长度延长,MI更易形成袋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病变 二尖瓣峡部 冠状静脉窦 持续性房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二尖瓣、三尖瓣置换术后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电极安置单腔起搏器1例
4
作者 优里吐孜·阿地里 姚娟 +1 位作者 高洁 方舒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8-90,共3页
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术后常出现各种术前未发作的心律失常。本文报告1例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及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出现房颤伴三度房室阻滞,最终通过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左心室电极安置单腔起搏器。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冠状静脉窦 左心室电极 起搏器 房颤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闭锁1例
5
作者 石敏 柳柏玉 梁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81-581,656,共2页
患者男,86岁。近1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昏,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最高血压达180/70 mmHg,有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入院时体检:体温36.5℃,脉搏5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70 mmHg,心脏听诊未及杂音。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 患者男,86岁。近1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昏,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最高血压达180/70 mmHg,有窦性心动过缓病史10余年。入院时体检:体温36.5℃,脉搏59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70 mmHg,心脏听诊未及杂音。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房性早搏,室内差异性传导,部分呈二、三联律,T波改变。冠脉CTA:冠状动脉起源无异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右冠状动脉中段局限性轻度狭窄伴混合斑块;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段局限性轻微狭窄伴混合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闭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6
作者 王文斯 关欣(指导) 《医师在线》 2021年第19期32-33,共2页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又称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或冠状静脉窦顶缺如(URCS),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左侧心房静脉皱襞形成不完全,造成冠状静脉窦顶部与相对应的心房后壁之间的间隔缺损。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缺如 超声诊断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间隔缺损 心房 胚胎发育过程 URC
下载PDF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季爱华 金航 王小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 syndrome,UCS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或综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确诊的UCSS患者的CT图像资料,通过横断位图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 syndrome,UCS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或综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确诊的UCSS患者的CT图像资料,通过横断位图像,联合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技术,观察病变冠状静脉窦的形态和血流的变化,测量冠状静脉窦的直径大小,与20例正常个体的冠状静脉窦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诊断结果与经胸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诊断UCSS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MSCT明确诊断13例,超声明确诊断5例(40%,5/13)。本组病例CT图像资料中,冠状静脉窦顶壁表现为完全缺如型7例,中上段局部缺如型3例,终末端局部缺如型3例。UCSS的MSCT主要表现为冠状静脉窦扩大,UCSS组的冠状静脉窦直径明显大于正常组[(18.7±10)mmvs.(8.7±1.6)mm,P<0.05]。多平面重组图像,尤其是冠状静脉窦轴位图像,可直观显示冠状静脉窦的形态以及顶壁缺损、左心房与冠状静脉窦之间血液异常分流情况。结论冠状静脉窦位置结构特殊,MSCT能够良好地显示冠状静脉窦的走行,对UCS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冠状静脉窦异常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田萃红 苏文 +3 位作者 朱兆伟 周胜华 方臻飞 胡信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5,共5页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 syndrome,UCSS)也称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是房间隔缺损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不到房间隔缺损的1%,因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心房静脉皱褶形成不完全造成。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 syndrome,UCSS)也称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是房间隔缺损中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病率不到房间隔缺损的1%,因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心房静脉皱褶形成不完全造成。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病的认识,现报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例UCSS患者。该患者年龄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活动后乏力、气促。心脏彩超示冠状静脉窦扩张(17 mm×14 mm),提示永存左上腔静脉可能。肺动脉造影可见左心房显影后,左心室、冠状静脉窦同时显影,房间隔完整,随后右心房、右心室相继显影,提示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心内型)。心脏CT血管造影示4条肺静脉入左心房,永存左上腔静脉向下汇入冠状静脉窦,冠状静脉窦间隔缺如且与左心房相通,确诊为UCSS。后于我院心血管外科行UCSS矫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永存左上腔静脉 冠状静脉窦
下载PDF
采用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 被引量:8
9
作者 方平 谭跃萍 +3 位作者 刘增波 蔡丽萍 吴淑彬 丛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适用于运动员的无创性心肌灌注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6名不同训练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18名普通中学生(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灌注指标的测定,并计算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左室重... 目的:探讨适用于运动员的无创性心肌灌注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6名不同训练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运动员组)和218名普通中学生(对照组)进行心脏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及灌注指标的测定,并计算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分别分析、比较对照组与运动员组以及不同级别运动员的心脏超声测量指标。结果:运动员组冠状静脉窦内径、振幅、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不同级别运动员间冠状静脉窦的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亦不相同,由1级至无级别呈递减趋势。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探测冠状静脉窦可作为评价运动员心肌灌注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冠状静脉窦 心肌灌注 运动员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忠 邓学东 +1 位作者 马建芳 凌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4月19 914名孕妇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冠状静脉窦扩张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合并相关疾病的特点。结果共检出5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4月19 914名孕妇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冠状静脉窦扩张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合并相关疾病的特点。结果共检出54胎冠状静脉窦扩张胎儿,均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其中12胎合并其他心内畸形,3胎合并心外异常,6胎同时合并心内、心外异常。结论产前超声对冠状静脉窦扩张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冠状静脉窦 上腔静脉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筱梅 杨延宗 +1 位作者 王照谦 林治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国人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原因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符合健康成人标准,进行三维容积图像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的长度、窦口的直径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评价国人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因各种原因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符合健康成人标准,进行三维容积图像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的长度、窦口的直径及其主要属支的数目、直径、属支与冠状静脉窦之间的夹角和冠状静脉窦的变异情况。结果:200例观察者均可见其主要分支。心中静脉99%(198例)汇入冠状静脉窦;大的左心室后静脉发现率为70%;左心房斜静脉和心小静脉出现率为54%(108例)、23%(46例);冠状静脉窦长度21~60(平均为35.61±8.16) mm;窦口直径:6.5~17.5(平均为10.01±3.61)mm;心脏静脉异常占22例(11%),包括:膨大、肌桥、迂曲、成角及汇入左侧心腔等。结论:MSCT是诊断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变异的新方法。对于指导冠状静脉窦电极的置入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平 谭跃萍 +2 位作者 刘增波 吴淑彬 丛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I... 目的: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CS)的血流变化,以探讨超声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用于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灌注改善情况的可能性。方法:22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置入术(ICS)的冠心病患者(皆为左冠状动脉及其属支病变),包括单部位介入(11例)、双部位介入(9例)和三部位介入(2例)。治疗前后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冠状静脉窦的指标为:平均内径(Dmean)、平均流速(Vmean)、速度时间积分(VTI)、血流量(Q);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指标(E、A及E/A)等心功能指标。结果:在冠脉介入术后,左室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冠状静脉窦的Vmean、VTI和Q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TTE测定冠状静脉窦血流可以反映PTCA及ICS术后冠脉灌注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静脉窦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经冠状静脉窦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楚建民 马坚 +2 位作者 王方正 张奎俊 孙瑞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低能量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 2例左侧房室旁路患者先经心内膜射频导管消融 ,不成功改由经冠状静脉窦标测途径。  结果 :2 2例患者全部成功 ,17例 (77.3% )成功靶点与冠状...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低能量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 2例左侧房室旁路患者先经心内膜射频导管消融 ,不成功改由经冠状静脉窦标测途径。  结果 :2 2例患者全部成功 ,17例 (77.3% )成功靶点与冠状静脉分支或畸形有关。 15例有效靶点记录到振幅较大的房室旁路电位 ,其振幅于 A波和 V波之比大于 1,前传 V波和逆传 A波较心内膜标测分别提前 2 6 .1± 5 .1m s和 2 2 .5±9.2 m s。  结论 :低能量冠状静脉窦射频导管消融可以安全、有效的阻断房室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房室旁路 射频导管消融术 疗效
下载PDF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正常冠状静脉窦的测定及其可重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增波 谭跃萍 +3 位作者 方平 宋维 吴淑彬 丛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静脉窦(CS)的测定价值,并对所测定各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性研究。方法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对140例健康成人的冠状静脉窦于当日、隔日、隔周及隔月进行探测,分别纪录冠状静脉窦的最大内径(Dmax)、最小内径(Dm... 目的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静脉窦(CS)的测定价值,并对所测定各项指标进行可重复性研究。方法应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对140例健康成人的冠状静脉窦于当日、隔日、隔周及隔月进行探测,分别纪录冠状静脉窦的最大内径(Dmax)、最小内径(Dmin)、振幅(AM)、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计算血流量(Q),对不同时间测定的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0例成人冠状静脉窦的显示率为100%,其Dmax、Dmin、AM、Vs、Vd、VTI和Q分别为(9.66+1.87)mm、(4.41+1.24)mm、(12.81+1.52)mm、(50.34+0.34)cm/s、(39.74+0.31)cm/s、(15.34+0.48)cm和(177.5+60.24)ml/min,不同时期内测定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较全面、清晰地显示冠状静脉窦,测得各项指标的可重复性好,为测定冠状静脉窦的理想方法,在冠状静脉窦的研究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经胸 冠状静脉窦 可重复性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缩窄装置:难治性心绞痛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晋 刘启明 陈雅琴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5期540-543,共4页
近年来,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尽管药物及介入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不适宜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尽管接受了最佳的药物治疗,但心绞痛症状仍反复发作。针对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尝试了许多新型的治疗措施... 近年来,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尽管药物及介入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不适宜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尽管接受了最佳的药物治疗,但心绞痛症状仍反复发作。针对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尝试了许多新型的治疗措施,但是没有一项治疗措施公认有效且被广泛应用。目前针对难治性心绞痛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并纠正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增加冠状静脉窦压力使冠状动脉血流从相对不缺血的心外膜向相对缺血的心内膜流动,从而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心绞痛症状。经皮、静脉于冠状静脉窦内植入一个可经球囊扩张沙漏状不锈钢网状装置,导致冠状静脉窦固定狭窄,从而增加冠状静脉窦压力,目前针对该装置的一系列临床试验表明,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不断得到证实,可能成为难治性心绞痛新的治疗选择。这篇综述将从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治疗方案及冠状静脉窦缩窄装置作为难治性心绞痛新型治疗措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绞痛 冠状静脉窦 冠状静脉窦缩窄装置
下载PDF
心房颤动者冠状静脉窦形态学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筱梅 王照谦 +3 位作者 贾崇富 孙喜霞 杨志强 杨延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探讨心房颤动(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因房颤行MSCT肺静脉成像和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收取冠状静脉窦图像质量最佳者100例,分为房颤组[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探讨心房颤动(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因房颤行MSCT肺静脉成像和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收取冠状静脉窦图像质量最佳者100例,分为房颤组[5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5±13.0)岁]及对照组[5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6±13.0)岁]。测量冠状静脉窦口的直径(上下径和前后径)、距冠状静脉窦口1 cm、2 cm处冠状静脉窦的直径(上下径和前后径)及各处面积;左心房的直径。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冠状静脉窦口直径[上下径:(19±7)mm vs(16±8)mm,P=0.05;前后径:(13±2)mmvs(11±3)mm,P=0.01]、距冠状静脉窦口1 cm处冠状静脉窦直径[上下径:(15±1)mm vs(13±2)mm,P<0.01;前后径:(11±5)mm vs(11±1)mm,P=0.03]和左心房直径[上下径(45±4)mm vs(31±7)mm,P=0.04;前后径:(53±4)mm vs(44±5)mm,P<0.01]房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颤者冠状静脉窦及左心房发生形态解剖重构;其形状与正常人群无差异,其中管状冠状静脉窦占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对心肌梗死兔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方 袁明兰 +3 位作者 周永刚 王树辉 王永梅 李世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7-600,共4页
目的: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VEGF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 目的:观察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VEGF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常规全麻,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开,暴露心脏,结扎左室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静脉窦插管,实验组逆行灌注VEGF蛋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对照,10min后重复灌注1次。分别于术前、结扎左室支后30min、灌注后30min、1h、2h测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心功能,全程记录心电及压力监测,实验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结扎左室支即刻所有动物出现ST段抬高并与T波融合,结扎左室支30min所有动物CK、CK-MB、TnT均显著升高,实验组于灌注VEGF后1h、2hCK、CK-MB、TnT、ET及左室舒张末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注VEGF后30min、1h、2hVEGF、NO、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及左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VEGF蛋白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心外膜旁路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建刚 单其俊 +4 位作者 陈明龙 杨兵 陈椿 李文奇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左侧心外膜旁路的方法学、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例左侧旁路患者,先经左侧心内膜标测和消融失败,后改经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心动过速时记录到提前的逆行心房电位后行射频消融。结果:3例患者经冠状静脉径... 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左侧心外膜旁路的方法学、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例左侧旁路患者,先经左侧心内膜标测和消融失败,后改经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心动过速时记录到提前的逆行心房电位后行射频消融。结果:3例患者经冠状静脉径路消融全部成功,其中1例位于左后间隔,2例位于左侧壁。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6~1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经心内膜仔细标测和消融失败的旁路可能为心外膜旁路,行冠状静脉窦内标测和射频消融可有效阻断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旁路 心外膜 射频电流 导管消融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冠状静脉窦扩张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古月 张颖 +3 位作者 王彧 张东雨 孙雪 雷文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冠状静脉窦(CS)扩张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45胎正常冠状静脉窦胎儿(正常组)和72胎CS扩张胎儿(CS组)的资料,于非标准四腔心切面下显示CS长轴,测量CS的矢状切面面积。采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胎儿分... 目的探讨胎儿冠状静脉窦(CS)扩张的超声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45胎正常冠状静脉窦胎儿(正常组)和72胎CS扩张胎儿(CS组)的资料,于非标准四腔心切面下显示CS长轴,测量CS的矢状切面面积。采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胎儿分别进行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及腔静脉长轴切面扫查,观察CS的特点。结果胎儿CS矢状切面面积与孕周呈正相关(正常组:r=0.954,P<0.05;CS组:r=0.904,P<0.05),同孕周正常组胎儿CS矢状切面面积小于CS组(P均<0.01)。产前超声诊断72胎CS扩张的胎儿中,52胎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5胎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5胎右心压力负荷增大。结论胎儿CS矢状切面的面积与孕周呈正相关;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发现CS扩张时应同时考虑其他心内畸形;临床应通过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分析和诊断引起CS扩张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胎儿 心脏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新根 殷凤珍 +3 位作者 刁文瑜 吴金宝 徐凌峰 邱兆昆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总结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将 38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任意选择 10 0例相同心脏病患者作对照 ,为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中第 1次作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剂量为 10 ... 目的 总结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将 386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任意选择 10 0例相同心脏病患者作对照 ,为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循环中第 1次作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性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剂量为 10 ml/ kg;以后每间隔 2 5分钟 ,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 ,每次剂量为 5 ml/ kg。作逆行性灌注时必须维持灌注压力在 5 0 mm Hg(1k Pa=7.5 mm Hg)以下。对照组不采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 ,其余同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 91% ,对照组为 47% ;两组 ST段压低程度、时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实验组手术死亡 14例 ,经死亡讨论认为均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无直接关系。 结论 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不仅适合于重症心脏病心瓣膜置换术患者 ,而且又特别适合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该方法既能提高体外循环质量 ,加强心肌保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