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冰缘区形变研究综述
1
作者 贺璐方 王欣 +5 位作者 王琼 张法刚 雷东钰 尹力辰 张勇 魏俊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3-1141,共9页
冰缘区系冻融作用强烈的冻土区,易发生地表隆沉、失稳滑移等形变,是冰川灾害的物源区。系统解析冰缘区活动层水-热-力效应引起形变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冰缘区地表形变类型和冰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藏高原发育现代冰川冰缘区面积... 冰缘区系冻融作用强烈的冻土区,易发生地表隆沉、失稳滑移等形变,是冰川灾害的物源区。系统解析冰缘区活动层水-热-力效应引起形变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冰缘区地表形变类型和冰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藏高原发育现代冰川冰缘区面积1.05×10^(6) km^(2),其中在过去几十年由于冰川退缩新增冰缘区面积约0.15×10^(5) km^(2)。冰缘区在气候、地形和现代冰川作用的综合影响下,产生以冻胀融沉为机理的垂直形变和以重力运移为主导的水平形变。未来研究应利用多源数据,结合冰缘区历史地表形变环境及致灾过程,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现代冰川冰缘区地质灾害高效识别和预测预报,完善现代冰川冰缘区形变的监测-模拟-预测体系,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现代冰川 冰缘区 多年冻土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2
作者 刘茂秀 任伟 李明昆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9期88-94,共7页
目的:为探明吉木乃高山冰缘区湿地公园的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的角度解析该区系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点。结果:(1)湿地公园现... 目的:为探明吉木乃高山冰缘区湿地公园的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的角度解析该区系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确定吉木乃高山冰缘区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点。结果:(1)湿地公园现有种子植物202种,隶属127属39科,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5科16属20种,双子叶植物35科110属181种。双子叶植物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单子叶植物,特有种属缺乏。(2)从植物生活型与生态型分析,湿地公园植被生长型为草本植物占据绝对优势,比例高达87.13%,木本植物只有1种。生活型主要为多年生植物,具有内湿生、中生占比很大和旱生植被占比较小而水生植物较少的特点。(3)研究区域内种子植物地理成分比较多源,处于绝对优势的是北温带分布植物。种子植物组成在起源和演化上与周围相邻山区存具有相似性,但在各科植物成分占比上又有差异。结论:湿地公园与周围相邻山区相比有不尽相同的环境条件,需加强保护来维持冰缘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冰缘区 湿地公园 植物
下载PDF
冰缘区藓类植物叶中肋细胞生态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祯燕 王虹 王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7-825,共9页
对采自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的35种生长在不同生境的藓类植物,分别观察离析后其叶片的中肋导水细胞长、宽,细胞壁厚薄、细胞端尾和纹孔场的数目。湿土面、阴湿岩面、土面和岩面四种生境下的藓类植物叶中肋细胞,随着生境中水分条件由... 对采自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冰缘区的35种生长在不同生境的藓类植物,分别观察离析后其叶片的中肋导水细胞长、宽,细胞壁厚薄、细胞端尾和纹孔场的数目。湿土面、阴湿岩面、土面和岩面四种生境下的藓类植物叶中肋细胞,随着生境中水分条件由湿到干其细胞长度、细胞宽度和厚度均有变大的趋势;中肋细胞端尾的形式多样,生长在土面的藓类具有多个端尾,具有增强细胞间的联系,有效控制导水和物质交换速度,并提高机械固着和支撑作用。不同生境下叶中肋细胞侧壁的纹孔场数目并无明显差异。中肋细胞的特征反映出其对冰缘区极端而复杂的环境的适应策略,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在高寒环境地区的导水机理及生态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区 藓类 中肋 导水细胞 生态
下载PDF
高寒冰缘区15种藓类植物茎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虹 艾菲热.阿布都艾尼 阿腾古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62-1971,共10页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对高寒冰缘区生长的15种藓类植物茎的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为高寒冰缘区藓类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理及其生态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寒冰缘区的15种藓类植物的茎分为表皮、皮部、中轴三部分...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对高寒冰缘区生长的15种藓类植物茎的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为高寒冰缘区藓类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理及其生态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寒冰缘区的15种藓类植物的茎分为表皮、皮部、中轴三部分。茎表皮细胞多为一层,长短不一,细胞壁表面粗糙,表面纹饰多为鳞片状、颗粒状、浅窝点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加厚程度不同;皮部所占面积最大,大部分有内、外皮部的分化,细胞壁由外向内逐渐变薄,细胞由小到大又到小的整齐或镶嵌排列;中轴分化但其细胞数多少不一,细胞壁多具角隅加厚。研究认为,高寒冰缘区藓类植物具有典型的耐寒、耐旱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能够增强藓类植物的支撑和传导水分的作用,以抵御长期寒冷、干旱、多强风等恶劣环境;其中细胞的形状、数目、细胞表面的纹饰等微形态结构特征也具有潜在的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 冰缘区 藓类植物 形态结构
下载PDF
冰缘区船舶与波浪及海冰耦合作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骆婉珍 郭春雨 +1 位作者 苏玉民 张海鹏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随着北极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日益上升,途经北极航线的必经之地极地冰缘区的研究得到重视。论文针对冰缘区船舶、波浪、海冰相互作用问题,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船舶与海冰、波浪与海冰及船舶-波浪-海冰理论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现状... 随着北极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意义的日益上升,途经北极航线的必经之地极地冰缘区的研究得到重视。论文针对冰缘区船舶、波浪、海冰相互作用问题,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船舶与海冰、波浪与海冰及船舶-波浪-海冰理论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现状,强调了冰缘区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的船舶-波浪-碎冰作用船模试验,很好地观测到碎冰在波浪及船舶共同作用下的翻转、堆积和重叠等一系列现象,为冰缘区相关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展望了今后冰缘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区 船舶 波浪 海冰
下载PDF
中国冰缘区湿地及其环境效应与生态建设 被引量:4
6
作者 季中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74-280,共7页
我国冰缘区地域辽阔,环境严酷,但湿地却广为分布。因此,湿地在该区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系统。本文就此探讨了冰缘区湿地的分布、发生发展、环境效应与生态建设。特别是在湿地的环境效应方面,它对维护冰缘区的区域生态平衡和经济的持... 我国冰缘区地域辽阔,环境严酷,但湿地却广为分布。因此,湿地在该区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系统。本文就此探讨了冰缘区湿地的分布、发生发展、环境效应与生态建设。特别是在湿地的环境效应方面,它对维护冰缘区的区域生态平衡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区 湿地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冰缘区船舶辐射与绕射水动力特性研究
7
作者 石玉云 李志富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6-805,共10页
为研究冰缘区KCS船舶与水波和海冰的耦合作用,该文基于势流理论描述流体运动,采用弹性薄板模型表征海冰动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冰边缘区KCS船舶辐射与绕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边界元法,根据格林第二定理,利用冰缘区流场脉动... 为研究冰缘区KCS船舶与水波和海冰的耦合作用,该文基于势流理论描述流体运动,采用弹性薄板模型表征海冰动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冰边缘区KCS船舶辐射与绕射水动力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边界元法,根据格林第二定理,利用冰缘区流场脉动点源格林函数,建立了辐射和绕射速度势边界积分方程,同时计及了不规则频率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对典型民船KCS进行了冰缘区辐射与绕射水动力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KCS在冰缘区的水动力随波浪频率振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区 水动力 格林函数 边界元
原文传递
祁连山中部冰缘植物必需元素含量分析
8
作者 韩友吉 李天才 +3 位作者 周国英 李锦萍 宋文珠 陈桂琛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8年第8期57-61,共5页
分析了祁连山中部冰缘区16种高山植物9种必需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植物与一般的陆生植物相比大量富集Ca和Fe,但是K,Mg,Cu含量小于陆生植物元素含量平均值,而Na、P、Mn、Zn与陆生植物元素含量平均值相当,这与土壤中相应元素... 分析了祁连山中部冰缘区16种高山植物9种必需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植物与一般的陆生植物相比大量富集Ca和Fe,但是K,Mg,Cu含量小于陆生植物元素含量平均值,而Na、P、Mn、Zn与陆生植物元素含量平均值相当,这与土壤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关系不大,主要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吸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物 元素含量 必需元素 冰缘区
下载PDF
波浪场中浮冰摇荡运动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仁庆 张曦 李志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0-1146,1242,共8页
针对冰缘区波浪与海冰相互作用问题,本文在波高一定的情况下,模拟了浮冰在一系列不同波长的规则波中垂荡和纵摇运动。通过关注的波浪冲洗冰体表面现象,其中浮冰运动受到波浪冲洗的干扰不可忽略,对比分析了浮冰在有/无波浪冲洗下的运动... 针对冰缘区波浪与海冰相互作用问题,本文在波高一定的情况下,模拟了浮冰在一系列不同波长的规则波中垂荡和纵摇运动。通过关注的波浪冲洗冰体表面现象,其中浮冰运动受到波浪冲洗的干扰不可忽略,对比分析了浮冰在有/无波浪冲洗下的运动响应。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池,通过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流体控制方程,采用VOF法捕捉自由液面,通过重叠网格技术实现浮体运动,同时通过计算流体作用于浮体的合力与合力矩,求解浮冰运动控制方程更新浮冰运动。计算结果表明:当波长较小时,波浪冲洗冰现象较明显,其对浮冰运动的抑制作用也较强。本文的数值模型对北极工程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冰 冰缘区 波浪冲洗 运动响应 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法 流体体积函数法 重叠网格
下载PDF
波浪冲洗对多浮冰耦合运动影响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仁庆 张曦 李志富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49-1056,共8页
冰缘区是开阔水域与海冰的交界区域,波浪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该区域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采用速度入口造波方式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池,利用动网格技术模拟多浮冰的耦合运动,在典型入射波参数范围内,研究了... 冰缘区是开阔水域与海冰的交界区域,波浪与海冰的相互作用是决定该区域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采用速度入口造波方式建立二维数值波浪水池,利用动网格技术模拟多浮冰的耦合运动,在典型入射波参数范围内,研究了波浪中浮冰的垂荡和纵摇响应。同时,重点探究了波浪冲洗冰体表面现象,及其对浮冰耦合运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有/无波浪冲洗冰体表面时的浮冰运动响应。数值结果表明:低密集度浮冰更容易产生波浪冲洗现象,且波浪冲洗对浮冰运动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区 浮冰 波浪冲洗 耦合运动
下载PDF
Diversity and Florogenesis of Subnival Flora of the Caucasus 被引量:1
11
作者 Shamil Shetekauri David Chelidze Nana Barnavel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8期917-930,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systematic, ecopathological, and chorological studies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subnival belt (zone) flora of the Caucasus Mountains, peculiarity of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endemi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systematic, ecopathological, and chorological studies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subnival belt (zone) flora of the Caucasus Mountains, peculiarity of altitudinal distribution, endemism and florogene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subnival flora on different types of stone an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aucasus has been made. It is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226 species, 96 genera and 35 famil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subnival belt of the Caucasus within a range of 2,800 (2,900)-4,000 m a.s.l. Among these 117 species or 51% are common endemics of the Greater Caucasus and Caucasus. It is proved that floristic elements of different origin (authochronic and aloctonic) and age (Miocene-Pliocene and Pleistocene) contributed to the florogenesis of the subnival belt of the Caucasus. The Caucasian, the Eu-Caucasian, the Eastern Asian, the Minor Asian, the Dagestan-lranian, the Caucasia-European groups plai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lorogenesis. Criophilic evolution on the of the some plants was related to oreophytizacion during formation of the Caucasus mountain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ertiary), as well as the glaciations scal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enotic role are different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aucasus and within each part. This is conditioned by the different hypsometry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Caucasus, the character of glatiations, edaphic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lythological diversity. Compared with the Greater Caucasus, the relative floristic poverty of the Lesser Caucasus is due to low elevations and extensive rather recent vulc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ucasus mountain subnival flora geographycal isolation ENDEMIC glatiation volcanogenic rock-scre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