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2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玉哲 吴天琦 +1 位作者 赵怡然 宁殿宾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确定肿瘤分子分型。观察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级和...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7例老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确定肿瘤分子分型。观察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老年乳腺癌的病理特点、组织学分级和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117例病人中,Luminal A型70例,Luminal B型14例,HER-2阳性12例,三阴型21例,不同分子分型病人的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人数最多。不同分子分型浸润性导管癌病人的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0,P<0.001)。根据老年乳腺癌的超声检查结果,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钙化、后方特征及腋窝异常淋巴结情况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最大径线、纵横比、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超声影像表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观察其影像结果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判断老年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乳腺癌 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超声影像特征
下载PDF
合并p53突变的多重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侯胜迪 于欢 +1 位作者 冯定庆 凌斌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分型的推广,出现了多重分子分型的病例,其中大部分合并p53突变,多数研究对其具体的病理特征及分子特征没有明确说明,此类患者的预后尚不明确,其诊治亦无规范。这部分群体的归属与治疗问...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分型的推广,出现了多重分子分型的病例,其中大部分合并p53突变,多数研究对其具体的病理特征及分子特征没有明确说明,此类患者的预后尚不明确,其诊治亦无规范。这部分群体的归属与治疗问题需得到进一步关注。本文综述了合并p53abn的多重分子分型的发生机制,并汇总既往文献中出现的合并p53abn的多重分子分型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差异,并初步探讨了合并p53abn的临床意义及其对内膜癌治疗可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P53 多重分子分型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乳腺影像表现的相关性
3
作者 李妍 林青 +4 位作者 崔春晓 苏晓慧 边甜甜 张琦 周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7,共7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与乳腺影像特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性双侧乳腺癌81例,其中80例接受X线检查,38例接受MRI检查。影像学特征参照第5版乳腺影...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与乳腺影像特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同时性双侧乳腺癌81例,其中80例接受X线检查,38例接受MRI检查。影像学特征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子分型参照2013年St.Gallen国际专家共识。比较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中首发癌与对侧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差异以及首发癌、对侧癌不同分子分型的影像表现差异。结果首发癌与对侧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子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12.23,P<0.05)。X线示首发癌多为单纯肿块(51.9%,40/77),对侧癌多为单纯钙化(38.4%,28/73);首发癌多为多形性钙化(68.8%,22/32),对侧癌多为无定形钙化(45.2%,19/42)(χ^(2)=33.15、10.47,P<0.05)。MRI示首发癌与对侧癌强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对侧癌X线示4种分子分型表现形式、肿块密度以及MRI示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程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癌X线luminalA型多为肿块(51.3%,20/39),luminalB型(36.4%,8/22)、HER-2过表达型(50%,5/10)多为钙化,TNBC型为肿块伴钙化(χ^(2)=26.72、7.49、8.95、13.44、12.85,P<0.05)。首发癌X线示4种分子分型钙化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5)。结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部分影像学特征存在差异,部分影像学特征可为预测分子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高杰 张小杉 +1 位作者 樊炳慧 王博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特征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术前行乳腺肿块常规超声检查及CEUS,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获得免疫组化结果的122例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特征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术前行乳腺肿块常规超声检查及CEUS,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获得免疫组化结果的122例患者,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分为Luminal A、Luminal B、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TNBC)乳腺癌,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CEUS特征及参数的差异。结果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年龄、Ki-67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56,χ^(2)=211.370,P均<0.05),HER-2型平均年龄最大,Luminal B型、TNBC型以Ki-67占比更高多见。CEUS特征提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增强程度呈高增强、等或低增强分别为17例、15例,28例、27例,HER-2型、TNBC型高增强(16例、12例)占比更高(χ^(2)=3.235,P=0.039);灌注峰值时边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以不清晰为主(17例、31例、16例),TNBC型以清晰为主(13例);HER-2型以灌注缺损(14例)和周围穿支血流(11例)多见,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以周围汇聚征(24例、41例)多见。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ΔPeak、Δ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558、22.683,P均<0.05),其中HER-2过表达型ΔPeak和ΔAUC均高于其他亚型(P<0.05),可作为HER-2过表达型的预测指标,而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ΔTP、ΔSharpne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CEUS具有一定特征性,CEUS典型图像特征可协助鉴别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分子分型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5
作者 郝敏 王志启 +3 位作者 蒋沫怡 朱夏琴 马楠 李松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子宫内膜癌(EC)/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不同分子分型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价值并不清楚。POLE突变型患者数较少,保育效果有待商榷;错配修复缺陷型患者对孕激素反应欠佳,保育治疗复发率高;p53突变患者不适合保育治疗;无特异分子... 子宫内膜癌(EC)/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不同分子分型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价值并不清楚。POLE突变型患者数较少,保育效果有待商榷;错配修复缺陷型患者对孕激素反应欠佳,保育治疗复发率高;p53突变患者不适合保育治疗;无特异分子特征型患者对孕激素治疗敏感,缓解率较高。但其不同生物标记物与保育治疗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保留生育功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与患者FIGO分级和分期关系的meta分析
6
作者 闫广伟 张佩 +2 位作者 谢祎飞 郭永真 曾宪旭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与患者FIGO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与患者FIGO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和SPSS 2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文献6篇,中文文献4篇。共有38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POLE突变型213例(5.6%),MSI-H型1103例(28.9%),CN-L型1954例(51.2%),CN-H型543例(14.2%)。10篇文献均分析了TCGA分子分型与FIGO分级的关系,8篇文献分析了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9篇文献分析了与组织学分型及LVSI的关系,2篇文献分析了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关系。FIGO G3级与G1~2级相比较,POLE突变型OR=1.46(95%CI 1.06~2.03);MSI-H型OR=1.42(95%CI 1.16~1.74);CN-L型OR=0.20(95%CI 0.14~0.29);CN-H型OR=9.62(95%CI 4.61~16.67)。FIGOⅡ~Ⅳ期与FIGOⅠ期相比较,POLE突变型OR=0.44(95%CI 0.27~0.72);MSI-H型OR=1.12(95%CI 0.92~1.37);CN-L型OR=0.51(95%CI 0.36~0.74);CN-H型OR=2.81(95%CI 2.23~3.53)。结论FIGO G3级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更容易发生POLE突变,FIGO G3级及Ⅱ~Ⅳ期患者更容易发生高拷贝数变异,临床病理特征需结合分子分型指导患者预后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TCGA分子分型 FIGO分级 临床分期 META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戴仕芬 谢玉珍 +1 位作者 陈秋燕 陈启城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70-374,383,共6页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同时纳入相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roMis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与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同时纳入相应的癌旁组织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roMis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比较组别间ProMisE分子分型情况以及后者对子宫内膜癌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POLE突变型16例(26.67%),dMMR共17例(28.33%)、p53 wt型51例(85.00%),p53 abn亚型9例(15.00%)。4种分子分型患者中,只有P53表达状态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0),而dMMR状态与脉管浸润有关(P=0.000),4种分子分型与浸润深度(P=0.037)、分化程度(P=0.010)、临床分期(P=0.016)有较大相关,但与年龄、肿瘤大小等无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dMMR型(OR=15.112,95%CI:6.233~47.120,P=0.001)、p53突变型(OR=10.631,95%CI:8.164~48.121,P=0.003)、浸润深度(OR=6.633,95%CI:1.699~10.122,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ProMisE分子分型为p53突变型和dMMR型者患者,具有较高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临床应参考ProMisE分子分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ProMisE分子分型 脉管浸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预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丁懿 黄小华 +2 位作者 沈梦伊 张丽 何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149例,均在治疗前两周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收集... 目的 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149例,均在治疗前两周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收集全部入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Luminal型(n=90)和非Luminal型(n=59)。以7∶3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训练组(n=104)和测试组(n=45)。将提取的数据进行降维并筛选影像组学最优特征,基于随机森林法建立三个预测模型,分别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模型、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序列模型以及DWI和DCE序列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组间、训练组和测试组组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ER状态、PR状态、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模型、DCE模型和联合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分别为0.859、0.839、0.903,在测试组中的AUC分别为0.722、0.798、0.821。DeLong检验显示训练组的DCE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除此之外三个模型两两比较预测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并能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影像组学 联合模型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用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黄德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常规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分析分子分型分布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高拷贝型、低拷贝型、MSI-H型、POLE超突变型各占11例、20例...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常规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分析分子分型分布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高拷贝型、低拷贝型、MSI-H型、POLE超突变型各占11例、20例、7例、2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共计33例,而高拷贝型、低拷贝型、MSI-H型、POLE超突变型各占6例、19例、6例、2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共计7例,低拷贝型、MSI-H型、POLE超突变型各有5例、1例、1例。40例患者分子分型p53状态、MMR蛋白表达、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FIGO分期、肿瘤病理类型、恶性肿瘤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年随访期间未出现患者死亡事件,复发例数共计11例,复发率为22.50%,其中高拷贝型、低拷贝型、MSI-H型复发率各为55.56%、22.22%、22.22%。在无进展生存率分布情况中,高拷贝型为52.50%,低拷贝型为92.50%,MSI-H型为77.50%,POLE超突变型为100%。结论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能够为病情预后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高拷贝型 低拷贝型
下载PDF
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构建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汇明 肖际东 +2 位作者 刘梦涵 聂淼淼 戴美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构建的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以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60)及验证集(n=66),根据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构建的影像组学及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以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260)及验证集(n=66),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划分Luminal与非Luminal亚组;基于乳腺二维超声及ABVS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相应模型及联合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OR=1.029)及有无汇聚征(OR=0.408)均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二维超声、ABVS、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预测验证集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75、0.84及0.83,其中,联合影像组学模型与列线图模型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高于二维超声及ABVS模型(P均<0.05)。结论基于二维超声及ABVS构建的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均可有效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转移性乳腺癌17例细胞病理学特征及分子分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燕红 陆夏良 +4 位作者 覃玲艳 尤志群 姚义兴 许恩云 顾冬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乳腺癌的细胞病理学特征、分子分型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3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2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例浆膜腔积液诊断转移性乳腺癌的病例,分析其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分子...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转移性乳腺癌的细胞病理学特征、分子分型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3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2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例浆膜腔积液诊断转移性乳腺癌的病例,分析其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分子分型改变,并进行预后观察。结果:浆膜腔积液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为:1)浸润性导管癌:一种为细胞呈巢团状或彩球样结构,核质比增高,核膜不规则,胞质可见黏液空泡;另一种为细胞呈平铺状,单个散在分布,大小形态不一,细胞核增大,核质比增高;2)浸润性小叶癌:细胞散在分布,大小形态较一致,细胞核形态相对规则,但核质比增高。17例乳腺癌中,有6例分子分型发生转变,其中1例从Luminal A型转变成三阴型,1例从Luminal B型转变成HER-2过表达型,4例从Luminal B型转变成三阴型。结论:根据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荧光原位杂交染色(FISH)分析,对判断肿瘤细胞组织来源及分子分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精准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乳腺癌 浆膜腔积液 细胞病理学特征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差异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鸿恩 吕培锋 +3 位作者 谢汉民 李悦龙 曾益辉 梅世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雌...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及浸润性导管癌(ID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01月至2022年06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共计选取患者1167例,其中DCIS组为180例(15.42%),DCIS-MI组为67例(5.74%),IDC组为920例(78.83%)。DCIS、DCIS-MI及IDC患者在ER、PR、HER-2、Ki-67中阳性分布及分子分型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S-MI患者多以HER-2过表达型为主,ER、PR状态多呈阴性,HER-2多呈阳性,高核分级。DCIS患者多以Luminal A型为主,Ki-67多呈低表达。高核级别、HER-2过表达、ER阴性、PR阴性是影响并促进乳腺DCIS进展为DCIS-MI的预测因子。IDC患者多以Luminal B型为主,ER、PR状态多呈阳性,Ki-67多呈高表达。而在年龄分布上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DCIS、DCIS-MI及IDC间免疫组化标记物和分子分型分布不同,与DCIS相比,DCIS-MI核异型性多呈高核分级,ER、PR阴性比例多,HER-2过表达型比例多,考虑DCIS-MI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病变,较DCIS有“质”的改变,提示两者处于乳腺癌进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浸润性导管癌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MRI特征性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美琦 徐慧 朱益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09-414,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患者MRI特征性表现。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4月—2020年12月40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组乳腺癌190例(<40岁),中老年组乳腺癌216例(≥40岁),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对比2组...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患者MRI特征性表现。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4月—2020年12月40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组乳腺癌190例(<40岁),中老年组乳腺癌216例(≥40岁),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对比2组患者MRI特征性表现,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患者MRI特征及组织学分级。结果与中老年组乳腺癌患者比较,年轻组乳腺癌患者MRI更易表现为边缘清晰、不均匀强化,早期强化率(IER)更高,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更低(P均<0.05)。年轻组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型IER明显高于Luminal A型(P<0.05);Luminal B型ADC值高于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P<0.05);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组织学分级以Ⅲ级为主,Luminal A型、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其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分子分型 早期强化率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向临床实践转化的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志宏 范蕾 何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5-612,共8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的组织学亚型之一,特点是高增殖、早转移、易耐药和复发。数年来SCLC一直被视为一种同质性疾病,治疗采用统一的放化疗策略。尽管早期疗效显著,但耐药和复发很快出现,缺乏满意的治疗效果,...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的组织学亚型之一,特点是高增殖、早转移、易耐药和复发。数年来SCLC一直被视为一种同质性疾病,治疗采用统一的放化疗策略。尽管早期疗效显著,但耐药和复发很快出现,缺乏满意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对SCLC的肿瘤异质性认识不足所导致。最近,临床前研究提出了基于谱系转录因子相对高表达定义的SCLC分子分型概念。本文主要阐述SCLC分子分型的现状和相关最新发现,强调分子分型转化在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旨在增进对SCLC分子分型研究进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天 吴泽琪 +1 位作者 秦耿耿 何子龙(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影像组学可从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大量影像特征,影像基因组学则侧重于挖掘影像数据与基因组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成像技术,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能够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异质性及生... 影像组学可从医学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大量影像特征,影像基因组学则侧重于挖掘影像数据与基因组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成像技术,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能够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异质性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尤其在术前无创性地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能。就影像组学及影像基因组学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乳腺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与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之俊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CRC的新发人数多达51.7万例,仅次于肺癌[1]。初诊的CRC患者中Ⅳ期病例可占18.3%,5年生存率仅为14%。对于晚期患者,化疗联合EGFR/VEGF抑...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CRC的新发人数多达51.7万例,仅次于肺癌[1]。初诊的CRC患者中Ⅳ期病例可占18.3%,5年生存率仅为14%。对于晚期患者,化疗联合EGFR/VEGF抑制剂的治疗模式已被普遍认同。若标准方案治疗失败,后线治疗阶段中常规可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分子分型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其与X线征像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婷 姚远 周炜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X线征象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372例乳腺X线表现为肿块型或非肿块型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肿块型共210例,非肿块型共162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X线征象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372例乳腺X线表现为肿块型或非肿块型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肿块型共210例,非肿块型共162例,回顾分析两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及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X线征象差异。结果非肿块型病灶发生于相对低龄者,非浸润性癌占比高;肿块型患者相对高龄,以浸润性癌占比更高。Luminal B型多见于肿块型,Luminal HER-2型多见于非肿块型。不同分子分型的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特征如肿块是否伴随不对称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特征如结构扭曲、钙化等征象发生率、钙化形态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不同,部分X线征象与肿瘤分子分型有关,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等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型乳腺癌 非肿块型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分子分型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学术沙龙会议纪要
18
作者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分型专业委员会 孟夏 +1 位作者 郭睿 杨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um carcinoma,E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子宫体癌,属于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EEC发病率逐年上升,位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第2位[1-2]。为了更好地指导EEC的诊断与治疗,1983年Bokhman根据EEC...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um carcinoma,E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子宫体癌,属于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EEC发病率逐年上升,位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第2位[1-2]。为了更好地指导EEC的诊断与治疗,1983年Bokhman根据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激素受体表达和预后,分为BokhmanⅠ型(激素依赖型)和BokhmanⅡ型(非激素依赖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临床病理特征 病理诊断 精准治疗
下载PDF
分子分型预测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的预后及生育结局
19
作者 王家祎 郭瑞霞 +3 位作者 姜国忠 严淑萍 金玉茜 付翰林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9期648-655,661,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对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子宫内膜癌(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肿瘤预后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95例EC或AEH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对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子宫内膜癌(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者肿瘤预后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95例EC或AE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anger测序和免疫组化染色(IHC)方法,根据EC前瞻性分子危险分类法(ProMisE)将患者分为4组:POLE核酸外切酶域突变型(POLE EDM)、错配修复缺陷型(MMRd)、p53突变型(p53abn)和p53野生型(p53wt)。比较分析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预后及生育结局。结果:对95例患者首次就诊时的病理组织进行检测,其中POLE EDM型2例、MMRd型25例、p53abn型5例、p53wt型63例。MMRd型和p53wt型的一般情况、肿瘤预后及生育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变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EC亚组中MMRd型和p53wt型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66.7%和16.7%(P=0.019),AEH亚组中MMRd和p53wt组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18.2%和71.4%(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接受口服高效孕激素治疗的MMRd型和p53wt型患者在9个月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0.0%和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分子分型对早期EC及AEH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进行评估是可行的。MMRd型和p53wt型在接受保留生育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预后和生育结果,其中p53wt型可能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分子分型 保育治疗 预后 生育结局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杨 马强 +2 位作者 郑克文 魏义举 居红格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具有异质性高、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目前对于MIBC的标准治疗是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是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常无法预测对化疗具有临床获益的患者。近年来,随着新...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具有异质性高、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目前对于MIBC的标准治疗是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是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常无法预测对化疗具有临床获益的患者。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尤其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越来越多应用于MIBC治疗,其分子分型在预测药物疗效及患者预后、指导临床精准诊疗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因此,本文从MIBC分子特征及7种分子分型(UNC分型、MDA分型、癌症基因组图谱分型、Lund分型、Bold分型、基于NAC反应的分子分型、基于共识的MIBC分子分型)展开,对MIBC分子分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分子分型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