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影响多分束短切毡用纱分束率的因素
1
作者 冯志敏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探究了分束板齿间距、卷绕比、工艺线对多分束短切毡用纱的分束率和络纱顺畅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束板齿间距越大,卷绕比越小,下分束板离运转机头中心垂直距离越小、水平距离越大,丝饼分束宽度越大,分束率越高,但是络纱出团增大,络... 探究了分束板齿间距、卷绕比、工艺线对多分束短切毡用纱的分束率和络纱顺畅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束板齿间距越大,卷绕比越小,下分束板离运转机头中心垂直距离越小、水平距离越大,丝饼分束宽度越大,分束率越高,但是络纱出团增大,络纱顺畅度低。综合拉丝实际生产工艺和络纱顺畅性,分束板齿间距齿间距最优为6.5 mm,卷绕比最优为3.7281,下分束板离运转机头中心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最优分别为1200 mm、6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束短切毡用纱 分束 分束板齿间距 卷绕比 工艺线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Ni60/WC涂层表面织构皮秒分束工艺参数预测研究
2
作者 钟林 伍小龙 +8 位作者 王国荣 罗敏敏 王紫萱 魏刚 王杰 冷晓栋 曾秦涛 张文超 敬佳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9,共13页
目的实现六分束激光在Ni60/WC涂层表面烧蚀目标织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精确选择。方法基于CCD响应面法,设计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下对Ni60/WC涂层表面进行织构烧蚀试验,以激光频率、扫描次数、扫描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圆凹坑织构直径、深... 目的实现六分束激光在Ni60/WC涂层表面烧蚀目标织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精确选择。方法基于CCD响应面法,设计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下对Ni60/WC涂层表面进行织构烧蚀试验,以激光频率、扫描次数、扫描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圆凹坑织构直径、深度及由其直径和深度综合加权所得的综合目标为响应目标,建立目标织构所需激光工艺参数的预测模型,以织构直径、深度及综合目标作为优化条件,对预测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扫描次数对织构直径的影响最显著,单个脉冲光斑上所聚集的能量大小是影响织构直径误差的关键因素。对织构深度影响最显著为扫描次数和频率,织构深度与扫描次数、频率呈正相关,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织构加工结果的关键。通过对预测模型所优选的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发现,以织构直径和深度、综合目标建立的预测模型优选工艺参数所加工圆凹坑织构的质量评价指标与其预测指标的误差率分别为19.37%、3.57%。功率为6 W时,六分束激光加工最优工艺参数为速度5500 mm/s、频率400 kHz、扫描2次。结论通过综合目标建立的Ni60/WC涂层表面圆凹坑织构六分束激光加工参数优选预测模型精确程度较高,能够实现Ni60/WC涂层表面加工所需织构激光参数的准确预测,为涂层表面织构加工激光参数精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激光 分束激光加工 Ni60/WC 圆凹坑织构 CCD响应面法 参数预测
下载PDF
大视场角、等衍射角间隔的矢量超构表面分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睿星 赵东 +1 位作者 李子勤 黄坤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44,共9页
激光雷达目前主要使用达曼光栅实现激光分束。然而,达曼光栅作为周期性衍射光学器件需要满足光栅方程,其各衍射角的正弦值成等差数列,无法实现均匀的角度分束,同时理论衍射效率受到限制。本文将角谱法和随机搜索算法结合,设计了一种非... 激光雷达目前主要使用达曼光栅实现激光分束。然而,达曼光栅作为周期性衍射光学器件需要满足光栅方程,其各衍射角的正弦值成等差数列,无法实现均匀的角度分束,同时理论衍射效率受到限制。本文将角谱法和随机搜索算法结合,设计了一种非周期性红外超构表面激光分束器。该分束器可实现70°的分束全角等角度间隔的41分束。其理论衍射效率达84%,高于二元相位器件的理论极限。在实验测试中,超构表面分束器具有较好的分束均匀性,可促进激光雷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分束 达曼光栅 衍射光学元件
下载PDF
基于变分法的冷原子快速分束设计
4
作者 张佳 郝敏佳 陈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76,共8页
量子绝热捷径技术可以沿着非绝热路径加速量子绝热过程.受绝热捷径技术的启发,提出了基于冷原子干涉仪在双势阱中快速且稳定地分束冷原子的方法.首先,应用变分近似方法处理平均场近似下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以此推导出玻色-爱因... 量子绝热捷径技术可以沿着非绝热路径加速量子绝热过程.受绝热捷径技术的启发,提出了基于冷原子干涉仪在双势阱中快速且稳定地分束冷原子的方法.首先,应用变分近似方法处理平均场近似下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以此推导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动力学方程;然后,使用反控制法设计外势阱的频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冷原子的快速分束.该方法避免了最终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绝热捷径技术 近似法 冷原子分束 干涉测量
下载PDF
分束李普奇与分束汤普逊棱镜性能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邵俊平 吴福全 +1 位作者 郝殿中 洪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0-442,445,共4页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选择使用分束李普奇棱镜和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从理论上分析了分束李普奇棱镜与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的分束角、分离角和光强分束比。结果表明,分束李普奇棱镜和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棱镜的结构...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选择使用分束李普奇棱镜和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从理论上分析了分束李普奇棱镜与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的分束角、分离角和光强分束比。结果表明,分束李普奇棱镜和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棱镜的结构角和副结构角有关;对于相同的结构角和副结构角,两种棱镜的分束角相同,但它们的光强分束比不同。出射的o光与e′光的分离角与副结构角有关;对于o光垂直出射的需要,选用分束李普奇棱镜设计为好;对于大分束角的需要,选用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设计为好。选用最佳设计方案可以分别实现两种棱镜光强的对称分束,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分束角和光强分束 比较 分束李普奇棱镜 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
下载PDF
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对称分束角偏光分束镜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伟 吴福全 苏富芳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2-183,186,共3页
给出了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对称分束角偏光分束镜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通过改变组成棱镜的三部分之一的晶体光轴的方向来实现出射光束的对称分束,并研究了晶体光轴的旋转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以及光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不但能... 给出了基于双Wollaston棱镜的对称分束角偏光分束镜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即通过改变组成棱镜的三部分之一的晶体光轴的方向来实现出射光束的对称分束,并研究了晶体光轴的旋转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以及光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不但能实现光束的对称分束,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偏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Wollaston棱镜 对称分束 偏光分束 晶体光轴 波长
下载PDF
Wollaston式对称分束偏光棱镜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旭 吴福全 +3 位作者 彭捍东 郝殿中 张霞 闫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结构,给出了对称分束偏光棱镜的一种新的设计,即通过修正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给出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结构,给出了对称分束偏光棱镜的一种新的设计,即通过修正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给出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且分析了此修正角与波长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偏光分束 WOLLASTON棱镜 对称分束
下载PDF
格兰式偏光分束棱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葱敏 宋连科 +1 位作者 王兰 李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为了分析自然光斜入射格兰式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 为了分析自然光斜入射格兰式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波长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所得结果为格兰式棱镜在光学器件应用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分束棱镜 分束 入射角 波长
下载PDF
Wollaston式平行分束与对称分束偏光棱镜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马丽丽 宋连科 吴福全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02-603,共2页
从Wollaston棱镜结构出发,寻找到两种设计方案,即把出射面为平面改为两个平面,若两平面向里凹,能得到大分束角对称分布的o、e光;若两平面向外凸,能得到剪切差大的平行出射的o、e光。大大拓宽了Wollaston式棱镜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WOLLASTON棱镜 平行分束 对称分束 偏光棱镜 设计
下载PDF
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红艳 吴福全 唐恒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3,共2页
提要:为了了解Wollaston棱镜分束角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规律,我们对其分束角的光谱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入射光波长对Wollaston棱镜的分束角有一定的影响,其规律为:棱镜的结构角越大,入射光波长对分束角的... 提要:为了了解Wollaston棱镜分束角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规律,我们对其分束角的光谱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入射光波长对Wollaston棱镜的分束角有一定的影响,其规律为:棱镜的结构角越大,入射光波长对分束角的影响越大:紫外光谱区的影响大于可见和红外光谱区。对于Wollaston棱镜分束角的对称性,其特点为:棱镜结构角越大,入射光波长越短,对称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分束 WOLLASTON棱镜 分束 不对称度
下载PDF
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o光出射端面对棱镜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芳 吴福全 +1 位作者 邵俊平 王丽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3,共2页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应用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根据该棱镜的设计结构分析研究了其o光出射端面对棱镜的分束角Ψ、o光及同端面出射的少量e′光的夹角φ和棱镜的光强分束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束结构角S′越大,分束角越大;S′等于起偏结构角S... 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应用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根据该棱镜的设计结构分析研究了其o光出射端面对棱镜的分束角Ψ、o光及同端面出射的少量e′光的夹角φ和棱镜的光强分束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束结构角S′越大,分束角越大;S′等于起偏结构角S时,e′光和o光分不开,将影响o光的消光比,但此种情况下Ψ不受入射光波长的影响,具有消色差性;S′对棱镜光强分束比的影响不大,Ie/Io在1±0.03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偏光分束 分束格兰·汤普逊棱镜 结构角 分束 透射比
下载PDF
改进型对称分束偏光棱镜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旭 吴福全 +3 位作者 何杰 彭捍东 郝殿中 闫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1-672,共2页
为了得到对称分束的偏光棱镜,采用了对常规渥拉斯顿棱镜进行改进的方法,即通过修正o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得到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 为了得到对称分束的偏光棱镜,采用了对常规渥拉斯顿棱镜进行改进的方法,即通过修正o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得到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和修正角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此种设计既可实现对称输出,并且具有设计简单,加工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偏光分束 渥拉斯顿棱镜 对称分束
下载PDF
90°分束偏光镜光强分束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福全 黄家寅 +1 位作者 封太忠 李国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给出了90°分束偏光镜的e,o光光强分束比的计算公式,以及光强分束比随光波长的变化曲线;在6328A测得的光强分束比与计算值是一致的。
关键词 90°分束偏光镜 光强分束
下载PDF
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 李国华 邵俊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5,共3页
为了分析He-Ne激光斜入射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理论值和实验值相符合,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这... 为了分析He-Ne激光斜入射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理论值和实验值相符合,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这为钒酸钇棱镜在偏光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分束棱镜 分束 入射角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超大点阵分束实现方法
15
作者 罗风光 曹明翠 +4 位作者 李一男 李洪谱 艾军 徐军 李再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6-28,共3页
首次提出了一种实现超大卢、阵光束分束的新方法,它是利用位相迭加原理和VLSI技术将光栅分束器和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集成为一体,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光束分束列阵器件—一菲涅耳计算机源生全息分来器(CGFBS),以实现12... 首次提出了一种实现超大卢、阵光束分束的新方法,它是利用位相迭加原理和VLSI技术将光栅分束器和位相型菲涅耳微透镜列阵集成为一体,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光束分束列阵器件—一菲涅耳计算机源生全息分来器(CGFBS),以实现128×128,甚至更高卢、阵数的光点分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点阵 光点分束 全息分束
下载PDF
高度对称分束角的偏光棱镜的设计
16
作者 李国良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给出了基于Wollaston棱镜的对称分束角偏光分束镜的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即通过在Wollaston棱镜后加两块三角形晶体来实现出射光束的对称分束。并以632.8nm波长为例,研究了结构角为35°时两块晶体的角度与分束角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 给出了基于Wollaston棱镜的对称分束角偏光分束镜的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即通过在Wollaston棱镜后加两块三角形晶体来实现出射光束的对称分束。并以632.8nm波长为例,研究了结构角为35°时两块晶体的角度与分束角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设计不但能实现光束的对称分束,而且还可以扩大分束角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偏光分束 晶体光轴 对称分束
下载PDF
13.9nm Laminar 分束光栅的研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谭鑫 刘颖 +2 位作者 徐向东 洪义麟 付绍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全息-离子束刻蚀工艺制作了工作波长为13.9 nm的Laminar分束光栅。光栅的线密度为1 000 lp/mm,槽深13 nm,占宽比0.43,Au膜厚度为40 nm左右;当工作波长为13.9 nm,入射角为81.2°时,其0级与-1级衍射光衍射效率乘积的最大值为8.1%... 利用全息-离子束刻蚀工艺制作了工作波长为13.9 nm的Laminar分束光栅。光栅的线密度为1 000 lp/mm,槽深13 nm,占宽比0.43,Au膜厚度为40 nm左右;当工作波长为13.9 nm,入射角为81.2°时,其0级与-1级衍射光衍射效率乘积的最大值为8.1%,同时0级与-1级衍射效率亦接近,约为27%和30%。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Laminar光栅可用于13.9 nm激光的分束,能够获得>7%的分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X射线 分束光栅 衍射光栅 干涉仪
下载PDF
冰洲石-玻璃组合三元结构平行分束偏光镜 被引量:16
18
作者 任树锋 吴福全 +1 位作者 赵培 唐恒敬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2,316,共3页
为了既节省稀有昂贵的冰洲石晶体材料,又实现偏振光的大剪切差输出,采用冰洲石晶体与光学玻璃组合的方法,给出一种新型平行分束偏光镜的设计。该棱镜为ZBaF3玻璃中间夹冰洲石晶体薄片的三元结构,并由大折射率液态胶合剂溴代萘胶合而成... 为了既节省稀有昂贵的冰洲石晶体材料,又实现偏振光的大剪切差输出,采用冰洲石晶体与光学玻璃组合的方法,给出一种新型平行分束偏光镜的设计。该棱镜为ZBaF3玻璃中间夹冰洲石晶体薄片的三元结构,并由大折射率液态胶合剂溴代萘胶合而成。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表明,该棱镜消光比优于10-3,且可以实现大的横向剪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偏振光学 平行分束偏光镜 剪切差 消光比
下载PDF
可调剪切差平行分束偏光器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福全 于德洪 李国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2-24,共3页
给出一种可调剪切差的平行分束偏光器设计方法,它调整方便,可获得较大平行分束剪切差,为现代偏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偏光平行分束器件。
关键词 剪切差 平行分束 偏振光 偏光器
下载PDF
800 nm亚波长夹层式金属偏振分束光栅 被引量:6
20
作者 季淑英 孔伟金 +3 位作者 李娜 车卫康 司维 徐志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0-185,共6页
为获得高性能的偏振分束光栅,设计了一种亚波长夹层式金属光栅结构,通过严格耦合波分析和遗传算法优化出最佳光栅结构。所设计的光栅在波长为800 nm时,0级衍射级次上TM偏振波的透射率和TE偏振波的反射率分别为98%和96.5%。在波长747 nm&... 为获得高性能的偏振分束光栅,设计了一种亚波长夹层式金属光栅结构,通过严格耦合波分析和遗传算法优化出最佳光栅结构。所设计的光栅在波长为800 nm时,0级衍射级次上TM偏振波的透射率和TE偏振波的反射率分别为98%和96.5%。在波长747 nm<λ<854 nm,以及入射角-27°<θ<27°范围内,光栅的透射和反射消光比都大于20 d B,达到了高衍射效率、高消光比、宽带宽及大角度的要求,数值分析表明该光栅对周期、槽深、覆盖层厚度具有优良的工艺容差。该光栅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对入射光损耗低,偏振分束效果明显,在光学偏振器件、激光器系统、偏振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光栅 严格耦合波 遗传算法 偏振分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