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收录

作者

共找到37,2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
作者 徐文博 汪利合 +1 位作者 李松伟 史鹏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15-3226,共12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若能早期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与验证,将有助于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展。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100)和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n=814)。采用单因素、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同时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①股骨头坏死组与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组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狼疮性肾炎、呼吸系统受累、胃肠道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采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10个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风险相关的预测变量,将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呼吸系统受累、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生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最大日剂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训练集中预测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42-0.862),测试集预测发生股骨头坏死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45-0.876);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447;验证集,P=0.870);决策曲线显示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是有益的;④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⑤此次研究结果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是多因素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包含9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将其用于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此外,首次报道了月经异常为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线图 预测模型 月经异常 LASSO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利格列汀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破骨细胞形成缓解磨损颗粒诱导的骨质溶解
2
作者 杨鹏 张巍 +4 位作者 李文明 李文豪 吴泽彬 周军 耿德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21-2428,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在利格列汀的干预下,巨噬细胞更多的由M1转向M2极化,降低了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了局部炎症。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巨噬细胞极化、破骨细胞活化及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1)细胞实验:①巨噬细胞极化:将RAW... 背景:研究发现,在利格列汀的干预下,巨噬细胞更多的由M1转向M2极化,降低了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了局部炎症。目的:探讨利格列汀对巨噬细胞极化、破骨细胞活化及磨损颗粒诱导炎性骨溶解的影响。方法:(1)细胞实验:①巨噬细胞极化:将RAW264.7细胞分4组培养,对照组细胞加入高糖培养基;M1诱导组加入M1诱导培养基(含脂多糖100 ng/mL和干扰素γ20 ng/mL的高糖培养基)模拟炎症环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50,200 nmol/L利格列汀处理4 h后加入M1诱导培养基。巨噬细胞极化诱导24 h后,分别进行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②破骨细胞活化:将RAW264.7细胞分为4组培养,对照组使用高糖培养基培养,破骨细胞诱导组、利格列汀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进行破骨细胞诱导,待微小破骨细胞成形后,用利格列汀(50,200 nmol/L)分别干预细胞3 d,进行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RT-PCR检测。(2)动物实验:将2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利格列汀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后3组通过将钛颗粒悬浊液注射至颅骨表面建立颅骨骨溶解模型,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利格列汀(2,10 mg/kg),每天1次,造模3周后,检测血清巨噬细胞极化标志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收集颅骨进行micro-CT扫描、骨参数分析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骨溶解及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实验:与M1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M1极化、促进M2极化(P<0.01),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与破骨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及骨质吸收,且以高剂量组抑制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M1诱导组炎性因子mRNA表达升高(P<0.01),而与M1诱导组相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炎性因子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破骨诱导组破骨功能标志物的mRNA表达升高(P<0.01);与破骨诱导组比较,利格列汀低、高剂量组破骨功能标志物的mRNA表达降低(P<0.01),且以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②动物实验:钛颗粒植入导致小鼠颅骨骨溶解破坏,利格列汀可抑制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其中以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果表明利格列汀具有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及对骨骼系统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格 巨噬细胞极化 破骨细胞活化 磨损颗粒 无菌性假体松动 假体周围骨溶解
下载PDF
基于血常规炎性指标构建衰弱/衰弱前期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研究
3
作者 石小天 王珊 +4 位作者 杨华昱 杨一帆 李旭 窦国泽 马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3,共7页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 背景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与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目前评估主要依赖各种量表,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慢性炎症作为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血常规炎性指标简单易获得,关于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体检老年人血常规炎性指标和衰弱的相关性,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衰弱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体检实验室检查数据,并采用FRAIL量表评估衰弱。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预测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纳入554例老年人,其中衰弱/衰弱前期213例(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OR=1.42,95%CI=1.21~1.66)、简易营养筛查量表(MNA-SF)评分(OR=0.71,95%CI=0.61~0.83)、血红蛋白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值(HRR)(OR=0.44,95%CI=0.23~0.86)及多重用药(OR=0.54,95%CI=0.36~0.81)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影响因素构建衰弱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0.675~0.764),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拟合度较好;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P>0.05);DCA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15~0.95时,使用列线图模型预测衰弱发生风险更有益。结论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及HRR是老年人衰弱/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与临床实用性,可为衰弱/衰弱前期早期筛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炎性指标 危险因素 线图 预测模型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基于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需求的利润确定与列报
4
作者 黄冰冰 马元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需求是利润确定与列报的重要考量,本文立足公认的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分析其利润信息需求,探讨利润确定与列报的改进思路。为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共性需求,应重点确定和列报企业经营活动... 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需求是利润确定与列报的重要考量,本文立足公认的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分析其利润信息需求,探讨利润确定与列报的改进思路。为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共性需求,应重点确定和列报企业经营活动已经获取的成果——毛利和经营利润;为满足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应重点确定和列报可供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可供债权人分配的息税前利润,以及可供税务机关分配的税前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报告 主要使用者 利润确定 利润 信息需求
下载PDF
^(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在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及预测因素
5
作者 郑安琪 王卓楠 +5 位作者 董伟璇 李运轩 李磊 贺大林 吴开杰 段小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 目的探索^(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对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前列腺癌患者转移灶检出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响成像结果的临床预测变量,并建立PET/CT阳性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并行^(18)F-PSMA PET/CT成像的175例患者的影像、病理、血清学指标等临床资料。依据PET/CT成像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算阳性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18)F-PSMA PET/CT成像对tPSA≤20 ng/mL前列腺癌转移灶阳性检出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175例tPSA≤20 ng/mL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8)F-PSMAPET/CT检测出转移灶78例,未检出转移灶97例,阳性率为44.6%(78/175);有无尿路系统症状、PET/CT检查同期有无行雄激素剥夺(ADT)治疗及Gleason(GS)评分危险程度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64,P<0.001)、GS评分危险程度(OR=3.96,P<0.001)及同期行ADT治疗(OR=3.71,P<0.001)与转移灶阳性检出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亦显示尿路系统症状(OR=3.19,P=0.002)、GS评分高危组(OR=2.95,P=0.005)以及同期行ADT治疗(OR=3.27,P=0.001)是影响PET/CT阳性检出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成功建立PET/CT列线图。结论血清tPSA≤20 ng/mL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几率仍较高,^(18)F-PSMA PET/CT对于转移灶的早期检出有较高价值;尿路系统症状、GS评分高危组以及同期行ADT治疗是影响转移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结合预测列线图可以协助临床优化影像学检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总前腺特异性抗原 转移 独立预测因子 预测线图 腺特异性膜抗原
下载PDF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赵景瑶 田梦婷 刘晶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对牙周炎患者附着丧失及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就诊的86例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对牙周炎患者附着丧失及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就诊的86例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可摘义齿修复方式,观察组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对两组患者的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齿松动度、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附着丧失均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TV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PTV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咀嚼效能较对照组在修复后1个月和6个月提升更明显(P<0.05);修复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的附着丧失,提高其口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 牙周炎 附着丧失 口腔功能 缺损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低蛋白血症: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7
作者 郑泽炜 叶凯静 +5 位作者 张阔 赵庆华 陈秀天 江禹来 易艳梓 张庆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47-3152,共6页
背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后多发低蛋白血症,影响术后愈合及康复。目的:探讨及筛选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为临床中判断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5例,... 背景: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后多发低蛋白血症,影响术后愈合及康复。目的:探讨及筛选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为临床中判断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提供指导。方法:共纳入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5例,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出现低蛋白血症分为低蛋白血症组238例、正常组117例,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67%。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脂、麻醉方式、置换前白细胞、置换前红细胞、置换前血红蛋白、置换前血小板、置换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置换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置换前国际标准化比值、置换前凝血酶时间、置换前纤维蛋白原、置换前血沉、置换前C-反应蛋白、置换前D-二聚体、置换前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置换前平均红细胞体积、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置换前降钙素原、置换前红细胞压积等资料。利用SPSS 2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利用R语言(4.3.1)再次对观察指标进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分析及10倍交叉验证,取二者危险因素交集,使用SPSS 27.0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最终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全髋关节置换后低蛋白血症的预测模型,并构建受试者特征曲线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结果与结论:①经过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年龄(OR=1.024,P=0.023)、置换前血小板(OR=0.995,P=0.028)、置换前血沉(OR=1.031,P=0.045)在判断置换后是否会发生低蛋白血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所筛选出的最终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构建受试者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经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35(95%CI=0.779-0.891),C-index=0.835,经临床决策曲线计算,模型在阈值为0-0.83可带来更好的临床效能,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可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前更好地识别置换后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低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线图
下载PDF
身体化转向:列斐伏尔晚期回归日常生活研究的“桥梁”
8
作者 徐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晚期经历了重要的转向,即身体化转向。这一转向强调身体空间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身体作为感知、理解和塑造空间的媒介。身体空间不仅是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场域,也是社会空间碎片化和同质化生产方式...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晚期经历了重要的转向,即身体化转向。这一转向强调身体空间在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身体作为感知、理解和塑造空间的媒介。身体空间不仅是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场域,也是社会空间碎片化和同质化生产方式影响下个体体验和掌控空间的领域。列斐伏尔通过对空间生产方式的宏观反思批判,将视野逐渐转向微观个体的生存境遇,强调回归日常生活领域的重要性,认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日常生活领域的关注。通过身体化转向,可以重新审视和理解个体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具体解放,从而可以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实现对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历史性的宏观研究。身体化转向成为列斐伏尔连接日常生活研究的桥梁,也是理解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抓手以及将空间问题与日常生活领域研究紧密联系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伏尔 身体化转向 日常生活研究 空间问题
下载PDF
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列线图模型建立
9
作者 张新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预测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68例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入院15d内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脓毒症...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预测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我院68例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入院15d内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利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结果:68例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入院15d时,病死32例,占47.06%,存活36例,占52.94%;病死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PCT水平、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显示C-index=0.855,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标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是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清PCT水平、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急诊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风险预测模型准确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预后 线图
下载PDF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张青 陈敬锋 +4 位作者 王莉 赵怀彪 马向琼 吴珊 鲜双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512名实施腰硬联合镇痛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483)和中转剖宫产组(n=2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512名实施腰硬联合镇痛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最终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483)和中转剖宫产组(n=2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时BMI、羊水分度、子痫及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子宫下段肌壁厚度、Bishop评分及HA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分娩时BMI高、合并子痫及子痫前期、低Bishop评分及高HAD评分是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上述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800~0.8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6%和67.08%。结论:高龄、分娩时BMI高、合并子痫及子痫前期、低Bishop评分及高HAD评分是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中转剖宫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试产 中转剖宫产 无痛分娩 影响因素 线图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列车行车许可CTC显示方案研究
11
作者 刘黎 李军兴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调度集中(CTC)系统中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实时显示功能可帮助列车调度人员高效开展行车指挥。新型列控系统下列车采取移动闭塞方式运行,既有CTC系统中的列车行车许可显示无法准确反映列车运行情况,为此需要对列车行车许可在CTC系统中的... 调度集中(CTC)系统中的列车运行状态信息实时显示功能可帮助列车调度人员高效开展行车指挥。新型列控系统下列车采取移动闭塞方式运行,既有CTC系统中的列车行车许可显示无法准确反映列车运行情况,为此需要对列车行车许可在CTC系统中的显示与更新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提取列车精准位置信息,分别研究列车位于站内和站间两种情况下行车许可显示范围计算方法,并根据行车许可显示范围计算显示光带的起止点,从而实现列车位置和行车许可范围在CTC终端界面的实时显示及更新。该方案在CTC仿真测试平台及现场试验线路上进行了验证,满足新型列控系统下调度集中系统中列车运行状态信息显示的规范要求,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列车运行状态,有利于提升列车调度指挥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控系统 调度集中 移动闭塞 信息封装 行车许可 虚拟区段 显示光带
下载PDF
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典型问题分析及防护措施
12
作者 王磊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避免因应答器更换影响列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针对性地分析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的典型问题和防护措施。结合近几年列控系统改造工程,梳理施工中应答器的更换类型;明确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完善... 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避免因应答器更换影响列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需针对性地分析列控系统施工中应答器更换的典型问题和防护措施。结合近几年列控系统改造工程,梳理施工中应答器的更换类型;明确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完善核对表、编制《应答器室外测试表》、固定排序、合理分组、声光报警提示、精准标记、动态试验等防护措施。经施工验证,这些防护措施可预防应答器更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有效推进施工进度,为相似类型的列控系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系统 应答器更换 应答器组 有源应答器 默认报文
下载PDF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志翔 王成 +1 位作者 徐军 姜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T2T(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号系统,其通过资源化管理方式对轨旁设备进行管控。为了验证该系统的优越性,需对该系统下的列车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方法]针对T2T列控系统,基于资源管理层面和安全防护原理的特点...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T2T(车车通信)列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号系统,其通过资源化管理方式对轨旁设备进行管控。为了验证该系统的优越性,需对该系统下的列车运行效率进行分析。[方法]针对T2T列控系统,基于资源管理层面和安全防护原理的特点,在折返工况下,将原本由联锁控制的双动道岔转变为两个单动道岔,并基于列车精确自定位实现ATP(列车自动防护),提高了岔区线路资源的使用能力;在区间和车站追踪工况下,通过前后车对于车速、加速度、所处线路位置等信息的实时互传,利用相对速度安全防护原理进一步缩小了列车的追踪间隔。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技术革新,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实际数据,对站后交叉渡线折返、站前单渡线折返、区间与车站追踪等运营场景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确定了T2T列控系统的折返能力和区间追踪能力。[结果及结论]相较传统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T2T列控系统在折返能力、追踪能力等方面均有着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于超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T2T列控系统架构简单,轨旁设备少,尤其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大修改造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行效率 控系统 车车通信
下载PDF
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燕 李霞 +2 位作者 李劭 陈贞仪 林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单药...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单药服,观察组给予米格列醇+格列吡嗪共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43)。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格列吡嗪治疗可明显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疗效,更有效调节机体血糖及胰岛功能,同时保障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米格 吡嗪 临床疗效 血糖水平
下载PDF
五部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的音列思维探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康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共23页
“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是作曲家个性化音高组织的基础性材料之一,“音列思维”是指作曲家在创作中恪守特定结构音列的音高组织思维方法。沈葉的唢呐协奏曲《一枝花》、姚晨的管弦乐曲《造园》、张千一的交响套曲《我的... “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是作曲家个性化音高组织的基础性材料之一,“音列思维”是指作曲家在创作中恪守特定结构音列的音高组织思维方法。沈葉的唢呐协奏曲《一枝花》、姚晨的管弦乐曲《造园》、张千一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四乐章《春到边寨》、秦文琛为管弦乐队而作的舞蹈组曲《伶伦作乐图》、郭文景的六重奏《寒山》,上述作品虽然在创作观念、精神内涵、表现内容、写作技法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在音高组织思维,即结构的深层次方面,表现出可供探讨的共性问题——音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传统音乐元素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SA 4~10 ng/mL患者穿刺阳性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梁建嫦 吴锦锋 +7 位作者 张泳欣 沈俊鑫 陈振杰 谭健 钟睿 赵卫 卢扬柏 袁润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1494-150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学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PSA 4~10 ng/mL患者穿刺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191例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和/或云浮市中医院行血清学PSA及相关指标检测并接...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学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PSA 4~10 ng/mL患者穿刺阳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191例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和/或云浮市中医院行血清学PSA及相关指标检测并接受经直肠超声穿刺前列腺首次活检的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和影像学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相关独立风险因素,构建PSA 4~10 ng/mL患者的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游离PSA、前列腺体积、移行带体积、PSA密度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为前列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这些显著变量构建的融合模型表现最佳,AUC为0.750(95%CI:0.678~0.821),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7.2%,准确性为74.9%。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的前列腺癌概率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进一步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构建的列线图及预测模型在术前能较好地预测PSA 4~10 ng/mL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的预估工具,有助于根据前列腺癌发生的风险调整治疗计划,从而优化患者的生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线图模型 腺特异性抗原 预测模型 影像学 血清学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与风险分层
17
作者 薛向东 韩广业 +3 位作者 张春峰 余沁楠 侯国栋 唐钊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2325-2329,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及风险分层标准,为临床防治E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BP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及风险分层标准,为临床防治E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BP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ED分组,其中ED组60例,非ED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BPH患者术后E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3.4.5软件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决策曲线(DCA)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采用递归分割法建立ED发生风险分层系统。结果ED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下尿路症状≥2项的例数占比分别为46.67%、31.67%、43.33%、45.00%,明显高于非ED组的28.33%、15.00%、23.33%、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O)、睾酮(T)水平分别为(40.42±5.56)nmol/mL、(2.11±0.60)μg/L,明显低于非ED组的(46.78±6.12)nmol/mL、(2.72±0.81)μg/L,而内皮素-1(ET-1)水平为(71.88±8.89)ng/L,明显高于非ED组的(60.02±10.2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分别为(7.56±2.27)cm/s、(20.23±3.58)cm/s、0.59±0.17,明显小于非ED组的(10.22±2.69)cm/s、(25.51±4.36)cm/s、0.78±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NO、ET-1、T均是BPH术后ED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BPH术后ED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862,95%CI为0.796~0.927;DCA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正向净获益;危险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患者ED发生率为85.71%(36/42),高于中等风险的32.56%(14/43)和低风险的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NO、ET-1、T均是BPH术后ED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基于预测模型的危险分层系统能较好地识别高危险患者,便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腺增生术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经尿道前腺电切术 线图模型 风险分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考虑光强分布的光通信光栅列阵光束整形方法
18
作者 胡荣 肖春燕 朱海宽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102,共6页
光栅单元阵列由大量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大小和形状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光束的整形效果。然而,在光通信过程中,光强分布的变化会导致光栅列阵中每个单元的响应度不一致,从而引起每个单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光束的整形... 光栅单元阵列由大量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大小和形状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光束的整形效果。然而,在光通信过程中,光强分布的变化会导致光栅列阵中每个单元的响应度不一致,从而引起每个单元接收到的光信号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光束的整形效果。因此,提出一种考虑光强分布的光通信光栅列阵光束整形方法。以光通信光栅列阵中的最常用的列阵波导光栅为例,通过阵列波导结构中的阵列波导的芯区宽度、芯区折射率、包层折射率、波导周期宽度等参数,结合波导中的传播常数受到光束波长和折射率影响,得到阵列波导的归一化本征方程,将其结果结合匀化洛伦兹函数得到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光强分布,通过计算得到光通信光栅列阵光束入射光及出射光的映射函数,利用函数调整光学参数,实现光通信光栅列阵光束整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通信光栅列阵光束的整形效果好,整形光束的能量利用率高,光束不均匀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栅 光强分布 光束整形 阵波导光栅 匀化洛伦兹函数
下载PDF
前列腺癌早期筛查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宏基 赵晓龙 +3 位作者 胡伟 韩东晖 王安辉 秦卫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83-2490,共8页
背景前列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中老年男性生命健康,其预后与初诊时肿瘤级别与分期密切相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分子,但非肿瘤负荷的前列腺良性疾病或操作也会引起PSA升高,盲目穿刺常导致过度诊疗。... 背景前列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中老年男性生命健康,其预后与初诊时肿瘤级别与分期密切相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分子,但非肿瘤负荷的前列腺良性疾病或操作也会引起PSA升高,盲目穿刺常导致过度诊疗。依据患者穿刺活检前的临床指标构建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可以为早筛可疑患者是否进行穿刺活检提供重要参考。目的寻找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前列腺癌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前列腺癌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3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1138例,排除351例临床数据不完整病例后,剩余787例病例通过R语言split函数随机分为训练集(n=548)与验证集(n=239)(划分比例为7∶3)。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穿刺活检前生化检查指标,依据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判断是否发生前列腺癌。应用LASSO回归筛选前列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构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依据训练集与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使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总PSA(tPSA)、碱性磷酸酶、总蛋白、钙、尿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769,95%CI=2.393~5.937)、tPSA≥10μg/L(OR=2.259,95%CI=1.419~3.596)、碱性磷酸酶≥45 U/L[45~<125 U/L:OR=20.136,95%CI=4.419~91.752;≥125 U/L:OR=45.691,95%CI=9.199~226.951]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总蛋白≥65 g/L(OR=0.086,95%CI=0.031~0.236)、钙≥2.11 mmol/L(OR=0.148,95%CI=0.054~0.403)、尿素≥9.5mmol/L(OR=0.069,95%CI=0.019~0.252)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P<0.05)。依据有统计学差异的6个预测变量绘制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前列腺癌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95%CI=0.740~0.816),灵敏度为53.2%,特异度为85.5%,验证集前列腺癌发生的AUC为0.770(95%CI=0.708~0.832),灵敏度为61.2%,特异度为80.0%。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训练集P=0.543,验证集P=0.372,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训练集高风险阈值<10%,验证集的高风险阈值约为15%,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包含年龄、tPSA、碱性磷酸酶、总蛋白、钙、尿素共6项穿刺前指标的前列腺癌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早期筛查可疑患者的前列腺癌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肿瘤 腺增生 筛查 危险因素 线图
下载PDF
关于集列上下极限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凡友 金俊 王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集列的定义、集列的上下极限、单调集列等问题从而得到几个相关结论.
关键词 上极限 下极限 单调集 运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