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向著述中的“三士”形象与当代社会建设需求
1
作者 毛晓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25-27,共3页
刘向是汉代身负盛名的学者,博学多才、著作颇丰。《新序》《说苑》两部书是刘向采撷先秦古籍及汉代史料编著而成,在这两部书中都记载有众多节士的事迹。本文先介绍了刘向的生平经历,其后选取例子介绍高洁自守、清正节义、忠君爱国、选... 刘向是汉代身负盛名的学者,博学多才、著作颇丰。《新序》《说苑》两部书是刘向采撷先秦古籍及汉代史料编著而成,在这两部书中都记载有众多节士的事迹。本文先介绍了刘向的生平经历,其后选取例子介绍高洁自守、清正节义、忠君爱国、选贤举能的诸多节士事迹及形象,了解刘向对高尚品质的的追求,学习这些品行节操,了解其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三士” 节士 社会建设
下载PDF
博征、确证、的论——邓骏捷博士《刘向校书考论》平议
2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
从"发掘史料,审辨真伪"的材料观、"结构谨严,逻辑清晰"的方法论以及"内容新颖,精见迭现"的内容本体三大方面分析了邓骏捷博士《刘向校书考论》一书的突出优点。重点指出该书在充分利用《别录》、《七略... 从"发掘史料,审辨真伪"的材料观、"结构谨严,逻辑清晰"的方法论以及"内容新颖,精见迭现"的内容本体三大方面分析了邓骏捷博士《刘向校书考论》一书的突出优点。重点指出该书在充分利用《别录》、《七略》的辑佚成果、出土简帛文献乃至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谨严的章节安排和推论缜密的详尽论证,从技术、知识和信仰三维统一的高度揭示了刘向校书的一些隐而未发的细节,堪比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统一文本"工作的学术史价值,以及刘向将具体校书之"技"上达"申明大道"境界的价值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骏捷 刘向 刘向校书考论 书评
下载PDF
《性恶》出自荀子后学考——从刘向的编辑与《性恶》的文本结构看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炽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5,共9页
汉代刘向编《荀子》一书,把著名的《性恶》排为第26篇(全书共32篇),夹在《子道》《法行》之间。论者公认:这两篇及排在后面的《宥坐》《哀公》《大略》《尧问》等都不出自荀子本人之手,而出自其后学之手。刘向把《性恶》编置在这个地方... 汉代刘向编《荀子》一书,把著名的《性恶》排为第26篇(全书共32篇),夹在《子道》《法行》之间。论者公认:这两篇及排在后面的《宥坐》《哀公》《大略》《尧问》等都不出自荀子本人之手,而出自其后学之手。刘向把《性恶》编置在这个地方,是把它看作荀子后学的作品。仔细分析《性恶》的文本结构,可发现:它不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论说文,而是由七个不同的模块拼凑起来的,其中有太多的不一致、前后矛盾。如模块二对"知仁义法正之质"和"能仁义法正之具"的肯定以及模块七对性质美的肯定,就与模块一对人性恶的断定相矛盾。大部分模块极可能是不同作者之所为。多种证据表明:荀子不是性恶论者,而是性朴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刘向 《性恶》 性朴论
下载PDF
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 被引量:4
4
作者 邢培顺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5,共7页
刘向既是一个儒生 ,又是一个学者和实际政治的参与者 ,他生活在新的伦理道德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西汉末期。其思想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在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 ;二是儒家思想涵摄下的各家思想。这使他... 刘向既是一个儒生 ,又是一个学者和实际政治的参与者 ,他生活在新的伦理道德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西汉末期。其思想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在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 ;二是儒家思想涵摄下的各家思想。这使他的思想呈现出既力图用儒家思想统一全社会思想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儒家思想 诸子思想
下载PDF
论刘向编撰《列女传》的文本体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凤霞 张弘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从文本体例的视角,审视《列女传》,则其特征主要有三:撰写准则的一统与多元,主题先行的材料组织形式,和谐统一的语言文字措辞。由此也更加确立了刘向为《列女传》编撰者的身份。《列女传》主要的价值与贡献,表现在史学方面,使传体史学... 从文本体例的视角,审视《列女传》,则其特征主要有三:撰写准则的一统与多元,主题先行的材料组织形式,和谐统一的语言文字措辞。由此也更加确立了刘向为《列女传》编撰者的身份。《列女传》主要的价值与贡献,表现在史学方面,使传体史学获得了独立发展;体现在文学领域,则是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在表现手法等方面颇具艺术成就的同时,予后世文学以影响。另外,《列女传》的文本体例还开创了我国古代女训类著述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文本体例 编撰
下载PDF
刘向校书详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熊铁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79,共7页
西汉末年刘向校书,是一次长达二十多年的群体性的工作。从搜集到整理书籍,他们作了大量细致的校雠工作。后世乃至今日所见之古书,很多是当时整理的成果。他们整理时是有明确指导思想的,即当时“主流”思潮———儒家的思想。所以,这次... 西汉末年刘向校书,是一次长达二十多年的群体性的工作。从搜集到整理书籍,他们作了大量细致的校雠工作。后世乃至今日所见之古书,很多是当时整理的成果。他们整理时是有明确指导思想的,即当时“主流”思潮———儒家的思想。所以,这次大整理,既有保存之功,也有删改之嫌;既为后世研究传统文化保存了大量资料,也理所当然地引发出后世的一些辨伪、辨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校雠 历史文献整理
下载PDF
刘向教育思想补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曾育荣 吴中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89-92,共4页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中,有“刘向父子巩固儒家正统地位的教育思想”一节,本文作为对它的补论,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1刘向所倡导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2刘向提出的人性论及其建立在人性论、人生哲...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中,有“刘向父子巩固儒家正统地位的教育思想”一节,本文作为对它的补论,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1刘向所倡导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2刘向提出的人性论及其建立在人性论、人生哲学基础上的学习观。行文中对《通史》的不妥之处也附带作了一些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礼乐教化论 性情 人性论 学习
下载PDF
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以心安理得作为为人处世的价值目标。消极影响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婚姻关系中的男尊女卑倾向、过于看重"礼"、"义"的形式而不知变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女性伦理思想
下载PDF
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列仙传》等书是不是“小说”,学术界久有争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 ,尤其是通过对作者在编撰这些作品中大量的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刘向已... 刘向的《新序》、《说苑》、《列女传》、《列仙传》等书是不是“小说”,学术界久有争论。从中国小说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汉代小说的实际状况出发 ,尤其是通过对作者在编撰这些作品中大量的改造、创新工作的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刘向已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小说创作的手法 ,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这些作品具备了小说的特质 ,其中有一些堪称中国古代早期小说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汉代小说 《说苑》 《新序》 《列女传》
下载PDF
以“五常”调适“三纲”:刘向整合两种价值观念的努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左康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05,共5页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中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政治伦理原则,是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但事实上,"三纲五常"并不是天然地存在于儒家思想之中,而是"三纲"与"五常&q... "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中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政治伦理原则,是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但事实上,"三纲五常"并不是天然地存在于儒家思想之中,而是"三纲"与"五常"两种长期潜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碰撞与融合的结果;"三纲"表现为强制性的、垂直式的、单向度的价值规范导向,"五常"则表现为引导性的、水平式的、双向度的价值规范导向。从"三纲""五常"分论到"三纲五常"作为整体的出现,其间经历了诸多思想家的理论建构,尤以刘向的努力为代表。刘向选择以"三纲"为本、以"五常"调适"三纲",使其内化为上位者的行为准则与下位者的道德律令,发挥着切实的约束作用,真正开启了两种价值观念的整合与熔铸;其理论建构的努力,始于阴阳灾异,而终于对礼制的推崇,不但推进了"三纲五常"思想的形成,也逐步将其推进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纲 五常 刘向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刘向《洪范》五行说新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蜜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3,共6页
对于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史书一般把其放在西汉《春秋》学脉络下进行叙述。其实,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来看,都应该把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置于西汉《尚书》学的发展过程中加以研究。与《洪范五行传》相比,刘向对于《洪范》学的贡... 对于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史书一般把其放在西汉《春秋》学脉络下进行叙述。其实,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来看,都应该把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置于西汉《尚书》学的发展过程中加以研究。与《洪范五行传》相比,刘向对于《洪范》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春秋》学引入到《尚书》学中,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尚书》学;二是在解释《洪范》“五行”时用五行相生说取代了五行相胜说;三是在《洪范》“五行”“五事”“皇极”的关系中更加强调“皇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洪范五行传论》 五行 灾异 皇极
下载PDF
论刘向、刘歆和《汉书》之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春泓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52,共13页
本文根据古人所揭示的刘向、刘歆父子与今本《汉书》的关联为线索,从楚元王家族后人多身居"宗正"之职,以及刘辟彊、刘德之政治生涯,再联系向、歆父子参与的朝廷纷争,以观此种身份、立场所导致的,在今本《汉书》中的某些印记,... 本文根据古人所揭示的刘向、刘歆父子与今本《汉书》的关联为线索,从楚元王家族后人多身居"宗正"之职,以及刘辟彊、刘德之政治生涯,再联系向、歆父子参与的朝廷纷争,以观此种身份、立场所导致的,在今本《汉书》中的某些印记,从而更清晰地认识署名班固撰《汉书》其真实的成书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刘向 刘歆 班固
下载PDF
刘向灾异论旨趣探微——兼论刘向、刘歆灾异论旨趣的不同及其成因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高鑫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灾异论是西汉经学家刘向的政治思想与历史思想之重要表述形式之一 ,这一理论内蕴的基本旨趣则是反对外戚势力 ,捍卫刘氏正统。刘向之子、经学家刘歆也好言灾异 ,但他的灾异论不反外戚 ,正统观念淡薄 ,言灾异而鲜与政治历史相结合 ,与其... 灾异论是西汉经学家刘向的政治思想与历史思想之重要表述形式之一 ,这一理论内蕴的基本旨趣则是反对外戚势力 ,捍卫刘氏正统。刘向之子、经学家刘歆也好言灾异 ,但他的灾异论不反外戚 ,正统观念淡薄 ,言灾异而鲜与政治历史相结合 ,与其父的灾异论旨趣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刘歆 灾异论 正统观念
下载PDF
论刘向《列女传》的立传标准及其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丽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1-25,共5页
In history studies about women were few and sources recording deeds of females are difficult to find.Biographies of Womenwritten by LIU Xiang during the Xihan Dynasty set a precedent.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it ... In history studies about women were few and sources recording deeds of females are difficult to find.Biographies of Womenwritten by LIU Xiang during the Xihan Dynasty set a precedent.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it records exclusively the deeds of women from time immemorial to the middle of Xi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ir social classes and strata, becoming the first exclusive and comprehensive history of women of ancient China. The liberalism of the standard for glorification in the form of a biography represents not only the author’s lenient attitude to morality and ethics, but also embodies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academic values incomparable by later femal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立传标准 价值
下载PDF
刘向校书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民喜 杜宏权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刘向校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地整理图书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据《汉书·艺文志》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后书;... 刘向校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地整理图书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据《汉书·艺文志》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后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汉书·艺文志》 《别录》 《七略》 《校雠通义》 校书编目 分类目录 《战国策》 开创之功 整理古籍
下载PDF
从刘向父子五脏配五行观谈《黄帝内经》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树仁 马润娣 《河南中医》 1998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刘向父子的五脏配五行观是心配土说,这与西汉“国运”为土德有关,因此认为《黄帝内经》当是心配土说体系。东汉初改“国运”为火德,且东汉重文治,重视图书的整理编校工作,因而产生了与“国运”一致的包括《灵枢》、《素问》
关键词 五行 五脏 黄帝内经 刘向 刘歆
下载PDF
刘向的黄老思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全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
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是道、法结合,兼采百家,用道家的哲理论证法家的政治主张。西汉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刘向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他的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清静无为的为政策略,是对黄老思想的演绎和深化。这些思想有宝贵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刘向 黄老思想 德主刑辅 清静无为
下载PDF
刘向及其校书活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修芹 陈霞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4X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刘向 校书 档案文献 目录学家 思想家 经学家 古籍 编纂 流传
下载PDF
刘向《别录》“一人持本”考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46,167,共5页
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本”当指底本。对应“本”“本书”,整理定本可称“新书”,誊抄副本可称“别本”。“本”“本书”又可与重修、续书、附记、注解对文,《汉书》之于《汉纪》,《东观汉记》之于《后汉书》,《三国志》之于... 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本”当指底本。对应“本”“本书”,整理定本可称“新书”,誊抄副本可称“别本”。“本”“本书”又可与重修、续书、附记、注解对文,《汉书》之于《汉纪》,《东观汉记》之于《后汉书》,《三国志》之于裴松之注,《春秋谷梁传》之于范甯集解,都可称“本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校雠 底本 别本 别录
下载PDF
刘向班固所见《太史公书》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易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6-84,共9页
刘向《别录》定著“《太史公》百三十篇”,表明刘向《包括刘歆》所见西汉秘府本《太史公书》为百三十篇完帙;《汉志》班注既曰《太史公》“十篇有录无书”,又曰“省《太史公》四篇”,表明班团所见东汉鱼台本《太史公书》已缺十篇,... 刘向《别录》定著“《太史公》百三十篇”,表明刘向《包括刘歆》所见西汉秘府本《太史公书》为百三十篇完帙;《汉志》班注既曰《太史公》“十篇有录无书”,又曰“省《太史公》四篇”,表明班团所见东汉鱼台本《太史公书》已缺十篇,又有四篇重复,班氏校理时删省之。据此可证,班固所见木已非西汉秘府本之旧,它当是以西汉秘府本为主,羼有民间传抄本若干篇卷,系所谓“藏之名山”本与“副在京师”本相混合的本子。根据上述结论,有关《史记》文献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褚先生补史、《史记》在两汉时的流传、亡缺等等)都有重新考察审核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班固 司马迁 太史公书 西汉秘府本 东汉兰台本 完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