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对屈原的评价看初唐的文学批评思想
1
作者 戴永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初唐人对屈原的评价表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从肯定其“忠贞”精神,赞誉其诗“气质高丽”;到褒扬其忠正、赞美其诗才,却抨击“礼乐之道,坠于斯文”;再到褒扬其抒写真情,“不虚美”“不隐恶”,又斥责其诗“婉丽浮侈”。对屈原评价的阶段性差... 初唐人对屈原的评价表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从肯定其“忠贞”精神,赞誉其诗“气质高丽”;到褒扬其忠正、赞美其诗才,却抨击“礼乐之道,坠于斯文”;再到褒扬其抒写真情,“不虚美”“不隐恶”,又斥责其诗“婉丽浮侈”。对屈原评价的阶段性差异,反映出初唐近百年间在文学复古与新变之间的摇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评价 初唐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丝绸之路视域下初唐时期女性窄袖形制研究
2
作者 王敬婷 张成义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初唐时期流行的窄袖衫闪烁着独特的风格,得益于丝绸之路上不同风俗文化和审美意趣的交流碰撞。本文在丝路视角下,采用相关文献与图像互证的方法,针对初唐时期女性窄袖衫的外观形制进行多重分析。首先,对窄袖衫外观形制进行比较处理;其次... 初唐时期流行的窄袖衫闪烁着独特的风格,得益于丝绸之路上不同风俗文化和审美意趣的交流碰撞。本文在丝路视角下,采用相关文献与图像互证的方法,针对初唐时期女性窄袖衫的外观形制进行多重分析。首先,对窄袖衫外观形制进行比较处理;其次,总结初唐窄袖的结构图谱。研究认为,窄袖体现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以及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服饰的渐趋融合态势,也是对当时“胡”汉融合的态势以及文化认同的变化反映。对初唐女性窄袖衫的形制进行解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女性 窄袖衫 丝绸之路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论初唐北疆纪行诗的艺术风貌
3
作者 冯淑然 朵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1-29,共9页
初唐北疆纪行诗,是指初唐诗人在中国北疆地区巡游、出使、行游、入幕、参军、征战等活动中记录和书写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诗歌作品。身份不同、赴边目的不同的北疆纪行诗人,其作品主题内容多种多样,艺术风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五言... 初唐北疆纪行诗,是指初唐诗人在中国北疆地区巡游、出使、行游、入幕、参军、征战等活动中记录和书写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诗歌作品。身份不同、赴边目的不同的北疆纪行诗人,其作品主题内容多种多样,艺术风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五言诗为主要的诗歌体式,鲜明的写实倾向,集中体现唐诗的风骨之美。初唐北疆纪行诗用独特视角给文坛带来了新鲜活力,其文学史意义在于,扩大了唐诗的表现内容,提升了唐诗的审美品格,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艺术效果,初步实现了南北文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北疆 纪行诗
下载PDF
初唐时期华盖纹样的特征研究
4
作者 侯懿莘 《上海包装》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华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性物品,在敦煌的装饰艺术中,华盖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凉时期开始,敦煌石窟中华盖的样式、色彩和纹样的选择不断发展和演变,进入唐代后,华盖图案造型发展趋于鼎盛。从初唐时期华... 华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性物品,在敦煌的装饰艺术中,华盖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凉时期开始,敦煌石窟中华盖的样式、色彩和纹样的选择不断发展和演变,进入唐代后,华盖图案造型发展趋于鼎盛。从初唐时期华盖纹样的种类、色彩特征、华盖与同窟藻井的联系三大方面论述了初唐时期华盖纹样的特征,以期为现代装饰设计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 敦煌纹样 藻井图案 初唐时期
下载PDF
论初唐皇室对皇子的诗歌教育
5
作者 郭发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初唐皇子不仅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是频繁参与宫廷诗创作的诗人群体之一。他们在《全唐诗》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为唐代文学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初唐皇室重视培养皇子的诗歌创作才能,主要通过聘请优秀诗人担任府僚或教师、编... 初唐皇子不仅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是频繁参与宫廷诗创作的诗人群体之一。他们在《全唐诗》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为唐代文学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初唐皇室重视培养皇子的诗歌创作才能,主要通过聘请优秀诗人担任府僚或教师、编纂系列类书供皇子检事缀文、频繁组织聚会为皇子提供文学平台等方式,提高皇子的诗歌创作素养,锻炼了他们的诗歌创作技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皇子 诗歌教育
下载PDF
王杨卢骆当时体——试论初唐七言歌行的群体风格及其嬗递轨迹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裕锴 《天府新论》 1988年第4期60-67,共8页
初唐七言歌行的兴盛,正处于所谓“唐音始肇”的重要时期,即初唐的后半期——从武后控制政权起到玄宗开元初为止,大约五十年左右。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从泥淖向顶峰跃起的关键历史阶段。
关键词 七言歌行 中国古典诗歌 群体风格 初唐 武后 玄宗 初唐歌行 政权 元初 刘希夷
下载PDF
从典丽到风骨:初唐对建安文学的接受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小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初唐前期 ,以元老重臣为主的宫廷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形成了典丽的接受形态。初唐后期 ,以中下层士人为主的普通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相对偏激 ,其中四杰比较重视政教 。
关键词 初唐时期 建安文学 政教功能 杨炯 王勃 卢照邻 陈予昂 风骨 初唐四杰
下载PDF
“尚武好侠”与初唐诗之“意气”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霭 《社科纵横》 1996年第3期45-48,共4页
“尚武好侠”与初唐诗之“意气”杨晓霭“意气”作为一个审美意象在初唐诗人笔下频繁出现: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魏征《述怀》)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骆宾王《从军行》)红颜意气尽,白壁故交轻。(卢照邻《羁卧山中... “尚武好侠”与初唐诗之“意气”杨晓霭“意气”作为一个审美意象在初唐诗人笔下频繁出现: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魏征《述怀》)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骆宾王《从军行》)红颜意气尽,白壁故交轻。(卢照邻《羁卧山中》)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贺遂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诗歌 李世民 旧唐书 太宗 骆宾王 虞世南 侠义精神 鲜卑族 卢照邻 初唐诗人
下载PDF
唐诗“对话”中的初唐洛阳——试以城市生活方式看初唐洛阳和唐诗的关系
9
作者 陈燕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本文试从城市与文学的角度,从城市与城市居民最寻常的关系点,一个城市得以扩大发展的核心因素——城市生活方式,来观照初唐洛阳与唐诗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了洛阳城市发展最盛的初唐时期,在城市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中考察有关这个城市的... 本文试从城市与文学的角度,从城市与城市居民最寻常的关系点,一个城市得以扩大发展的核心因素——城市生活方式,来观照初唐洛阳与唐诗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了洛阳城市发展最盛的初唐时期,在城市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中考察有关这个城市的诗歌。在这个时期的这个城市,"唐诗"成为社交圈的主要话语。诗歌的创作和应答构成城市的主要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洛阳城 初唐 城市生活方式 “对话”
下载PDF
初唐怀乡诗研究
10
作者 李春霞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1-34,64,共5页
人们大都把唐诗发展历程分为初盛中晚,这四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士人心态不同,因而诗风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在怀乡诗上也有若干体现。初唐时期虽然不是怀乡诗发展的高潮阶段,但却是唐代怀乡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它在思想内涵... 人们大都把唐诗发展历程分为初盛中晚,这四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士人心态不同,因而诗风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在怀乡诗上也有若干体现。初唐时期虽然不是怀乡诗发展的高潮阶段,但却是唐代怀乡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它在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等方面为唐代怀乡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唐代怀乡诗不能忽视对初唐怀乡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怀乡诗 初唐四杰 沈宋
下载PDF
《七德》《九功》与初唐郊庙乐的离合演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文武 韩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七德》《九功》是初唐时期两部著名的宫廷大型舞蹈,因其所配《庆善乐》《破阵乐》为唐太宗所作而备受推崇,高宗时曾被用于朝廷郊庙祭祀的文舞、武舞,但之后又被弃用。史书记载弃用的原因是《七德》"未入雅乐",《九功》"... 《七德》《九功》是初唐时期两部著名的宫廷大型舞蹈,因其所配《庆善乐》《破阵乐》为唐太宗所作而备受推崇,高宗时曾被用于朝廷郊庙祭祀的文舞、武舞,但之后又被弃用。史书记载弃用的原因是《七德》"未入雅乐",《九功》"不可降神"。《七德舞》所配《破阵乐》是军乐,其音乐性质不是雅乐,从所用乐器和表演服饰上可见。降神之礼自《周礼》已定,需"乐之六变",《九功舞》只有"一遍",显然与之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七德》 《九功》 雅乐 演变 降神
下载PDF
坚实的奠基:初唐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成武 赵林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4,共8页
初唐阶段,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文质并重”诗美理想的确立,风骨的提倡和律诗的定型。这些贡献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唐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初唐 河北诗人 诗美理想 唐诗风骨 律诗定型
下载PDF
陈子昂与初唐五言诗古、律体调的界分——兼论明清诗论中的“唐无五古”说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葛晓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10,共14页
对于陈子昂在初唐诗歌中的复古之功,罕有学者从明清诗论中对其古诗的不同评价来予以探讨。明清诗论中关于"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争论包含着对"古诗"标准与审美风范认识的分歧。初唐五言古介于"宋齐之政&... 对于陈子昂在初唐诗歌中的复古之功,罕有学者从明清诗论中对其古诗的不同评价来予以探讨。明清诗论中关于"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的争论包含着对"古诗"标准与审美风范认识的分歧。初唐五言古介于"宋齐之政"有其具体的创作背景;陈子昂效仿汉魏古诗,在界分初唐五言古、律体调方面的努力意义重大;唐代五古风貌的形成与陈子昂及其同时代诗人宋之问的复古径路关系密切;陈、宋在五古创作上都把握了古诗无论句式散偶均应以散叙意脉贯穿的原理和抒情直白、曲折尽意、不避繁复、结构多变的特征,综合了汉魏到宋齐古诗的各种艺术经验并融入了近体诗的某些特点,使古诗的表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和自由度。唐代五古也因此形成了不似汉魏古诗而自"有其古诗"的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明清诗论 初唐五古 体调 界分
下载PDF
莫高窟第401窟初唐菩萨立像与《大通方广经》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晓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2,132,共7页
莫高窟第401窟是隋代第三期洞窟,主室四壁下部与西壁正龛内初唐绘制了31身菩萨立像。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敦煌文献与现存佛教文献的记载,认为这些菩萨群像可能是根据《大通方广经》绘制的,主要表达了忏悔的意涵。这类菩萨群像... 莫高窟第401窟是隋代第三期洞窟,主室四壁下部与西壁正龛内初唐绘制了31身菩萨立像。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敦煌文献与现存佛教文献的记载,认为这些菩萨群像可能是根据《大通方广经》绘制的,主要表达了忏悔的意涵。这类菩萨群像出现在隋末唐初,并对以后的壁画题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第401窟 初唐 大通方广经
下载PDF
论初唐乐府诗的去音乐化现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木斋 侯海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5-160,共6页
乐府诗在初唐时期的变化,主要是走向了去声乐化道路,七言歌行体正是这种去声乐化的表现。乐府诗在初唐时期呈现去声乐化现象,首先是由初唐君臣对于六朝以来宫廷绮艳乐府歌诗的戒备心态所决定的,其次是初唐时期燕乐盛行的结果,因而在燕... 乐府诗在初唐时期的变化,主要是走向了去声乐化道路,七言歌行体正是这种去声乐化的表现。乐府诗在初唐时期呈现去声乐化现象,首先是由初唐君臣对于六朝以来宫廷绮艳乐府歌诗的戒备心态所决定的,其次是初唐时期燕乐盛行的结果,因而在燕乐统治乐坛的初唐时代,词不具备产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乐府 去声乐化 歌行
下载PDF
武则天之文学观与初唐洛阳诗坛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蔚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武则天是一位特殊的洛阳诗人。对于文学,她"尚文"、"尚用",鼓励提拔文学之士,促使了洛阳"仕诗人"群的产生;她崇尚自然,带领群臣"石淙会饮",开拓了初唐诗歌创作的题材,主张模山范水而不"滞... 武则天是一位特殊的洛阳诗人。对于文学,她"尚文"、"尚用",鼓励提拔文学之士,促使了洛阳"仕诗人"群的产生;她崇尚自然,带领群臣"石淙会饮",开拓了初唐诗歌创作的题材,主张模山范水而不"滞"于山水,为盛唐山水诗高潮的到来作了铺垫;她的颂诗"追求气势",在初唐洛阳契合了时代的潮流,引领了时代的风范,促成了初唐新精神的萌发,为唐诗盛唐气象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文学观 初唐 洛阳 诗歌
下载PDF
隋、初唐时期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佛教状况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进 于涛 《东疆学刊》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同处于亚洲东部,中国隋、初唐和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后期以及日本的推古天皇、天智天皇朝代①大致处于人类历史的同一时期,当时三个国家都有佛教。佛教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及相同之处,又有截然... 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同处于亚洲东部,中国隋、初唐和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时代后期以及日本的推古天皇、天智天皇朝代①大致处于人类历史的同一时期,当时三个国家都有佛教。佛教之间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以及相同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密切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佛教的传播和相互间的影响,截然不同的特点则主要表现在佛教在各自国家不同的影响和地位。而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虽然刚刚传入,却形成了政治佛教、国家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朝鲜半岛 日本 佛教 政治佛教
下载PDF
隋至初唐南方墓葬中的生肖俑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卢昉 《南方文物》 2006年第1期75-85,共11页
十二生肖,或称十二(相)属,本是代替十二辰名称的十二种动物的总称。是古代占星家用十二种动物来记星象、记日、记年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用来表示人的生岁*。我国的生肖俑起源较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早在公元六世纪的临淄北朝崔氏墓中... 十二生肖,或称十二(相)属,本是代替十二辰名称的十二种动物的总称。是古代占星家用十二种动物来记星象、记日、记年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用来表示人的生岁*。我国的生肖俑起源较早,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早在公元六世纪的临淄北朝崔氏墓中就已出现动物形态的十二生肖俑**。到隋唐时期渐成体系,在南方,尤以两湖一带为盛,一直延用到宋元时期,成为当时颇具地方特色的镇墓明器。高宗永徽(650年 ̄655年)年后,中原也开始出现墓中放置成俑的十二生肖俑以作“压胜”、“辟邪”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十二生肖俑 基葬 初唐
下载PDF
从《冥报记》看初唐“依律慎刑”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金桐 刘雪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初唐志怪小说集《冥报记》的主旨为“因果报应”,但其冥判故事却与初唐“依律慎刑”思想丝丝入扣。考作者唐临仕宦生涯大半在司法机关。初唐司法意识提高,司法机构加强,“依律慎刑”思想得到贯彻,唐临便是这一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初唐“... 初唐志怪小说集《冥报记》的主旨为“因果报应”,但其冥判故事却与初唐“依律慎刑”思想丝丝入扣。考作者唐临仕宦生涯大半在司法机关。初唐司法意识提高,司法机构加强,“依律慎刑”思想得到贯彻,唐临便是这一思想的忠实执行者。初唐“依律慎刑”思想有其深刻基础。隋朝“宪章遐弃”“遂至于亡”,唐初“以为殷鉴”,树立“依律慎行”观念,且贯彻于司法实践,统治者率先垂范,深得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报记 冥判故事 唐临 初唐 依律慎刑
下载PDF
初唐盛世的法治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炤 魏文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中国古代出现了多次盛世现象,如两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等。古代盛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各种社会矛盾的弱化以及一定的社会和谐性。其中,大唐帝国当属古代中国最... 中国古代出现了多次盛世现象,如两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等。古代盛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各种社会矛盾的弱化以及一定的社会和谐性。其中,大唐帝国当属古代中国最顶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盛世 古代中国 成因 法治 初唐 社会矛盾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