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初始含水率下广西膨胀土膨胀变形规律及劣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二平 唐加林 +1 位作者 李志坤 张聪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为研究初始含水状态对膨胀土吸水膨胀变形及强度劣化的影响,构建考虑初始含水率影响的膨胀土膨胀变形公式,选取广西区境内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膨胀土的膨胀试验及力学特性试验,借助细观测试分析技术,研究了膨... 为研究初始含水状态对膨胀土吸水膨胀变形及强度劣化的影响,构建考虑初始含水率影响的膨胀土膨胀变形公式,选取广西区境内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膨胀土的膨胀试验及力学特性试验,借助细观测试分析技术,研究了膨胀土的膨胀变形特征、结构及强度劣化规律,揭示了膨胀土膨胀软化机理。结果表明,土体膨胀过程可分为快速膨胀、减速膨胀及膨胀稳定3个阶段;土样膨胀稳定时最大膨胀率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逐渐变小;土体吸水膨胀系数随初始含水率增加呈指数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考虑初始含水率影响的膨胀变形公式可以更好地模拟不同初始含水状态下土样的膨胀过程;土体膨胀吸水量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吸水膨胀导致土中孔隙从以小、中孔隙为主向以微、小孔隙为主转变,孔隙面积增加,强度降低;土体中亲水性矿物吸水后,晶胞变大,晶胞与晶胞之间距离变大,叠聚体数量变小,土颗粒之间的结合方式改变,影响了土体的细观组合结构形态,导致土体吸水膨胀,强度劣化。可见非饱和膨胀土宏观上的吸水膨胀软化,不仅取决于土体内部黏土矿物含量,还受控于土体初始含水率、黏土矿物与非黏土矿物之间的结合形式,即细观的空间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初始含水率 膨胀变形 结构劣化 强度劣化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和降雨能量对黑土团聚体溅蚀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转敏 王彬 +1 位作者 饶伟 王文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目的]为明晰降雨能量和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团聚体溅蚀过程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东北典型耕层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降雨能量和团聚体初始粒径的团粒溅蚀特征。[结果](1)4种初始粒径黑土团聚体的溅... [目的]为明晰降雨能量和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团聚体溅蚀过程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东北典型耕层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不同初始含水率、降雨能量和团聚体初始粒径的团粒溅蚀特征。[结果](1)4种初始粒径黑土团聚体的溅蚀量均在初始含水率4%时最大,其中初始粒径<0.25 mm团聚体溅蚀量是相同降雨能量下各粒径团聚体溅蚀量的1.21~5.50倍。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各初始粒级团聚体溅蚀量呈减小趋势,而初始含水率>25%后则呈增大现象。(2)4种初始粒径黑土团聚体的溅蚀量均随降雨能量的增加而增大。相较于降雨能量305 J/(m^(2)·h)(1 m)条件,当降雨能量增加至909 J/(m^(2)·h)(5 m)时,不同初始粒径团聚体溅蚀量分别增加15.37~20.70(<0.25 mm),52.30~417.60(0.25~1 mm),51.58~359.36(1~3 mm),68.73~777.99倍(3~5 mm)。不同初始粒径黑土团聚体溅蚀量存在明显的阈值,当降雨能量达到529 J/(m^(2)·h)(2 m)以上时,不同降雨能量梯度下的溅蚀量存在显著差异。(3)降雨能量是影响溅蚀量的关键因素。降雨能量对溅蚀量的直接效应为0.811,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相关程度最高;初始含水率和团聚体初始粒径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193和0.352,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机制研究和土壤侵蚀机理模型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降雨能量 溅蚀量 典型黑土区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保锐琴 段青松 +5 位作者 李建兴 黄广杰 张立芸 熊寿德 陈正发 王建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 【目的】研究初始含水率对三江并流区消落带含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为该区域消落带土壤侵蚀防控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美人蕉(Canna indica)、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和菖蒲(Acorus calamus)5种消落带适生植物原状含根土壤的崩解指标,用根系分析仪分析其根系特征,并分析崩解指标与根系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初始含水率为7.2%、11.4%、15.2%和36.7%(饱和)时,有根处理的平均崩解量分别为素土的77.0%、92.4%、112.1%和362.8%,崩解速率分别为素土的71.4%、106.6%、127.5%和400.0%。在非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明显的抗崩解作用,而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饱和状态,直径≤1 mm的根系特征与崩解量和崩解速率的关系均不明显,直径>1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5种植物根系中,以狗牙根的抗崩解性最强,美人蕉最弱。【结论】初始含水率较低时,草本植物根系能抑制土壤崩解;初始含水率较大时,根系会促进土壤崩解。直径>2 mm的根系具有促进崩解的作用,在三江并流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中,在适生性的前提下应优选细根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三江并流区 消落带 草本植物根系 土壤崩解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的无限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研究
4
作者 吴书晨 侯超群 孙志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0-695,共6页
降雨入渗模型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相结合是分析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的有效方法。文章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对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已有文献提出一个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分布的无限边坡稳定性简化计算模型,并运用Mein-Larson入渗模型及数值模拟... 降雨入渗模型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相结合是分析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的有效方法。文章考虑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对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已有文献提出一个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分布的无限边坡稳定性简化计算模型,并运用Mein-Larson入渗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讨论同一土质和坡度条件下,降雨强度p、含水率线性变化率k以及地表初始含水率θ0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恒定降雨入渗过程,并且适用于降雨强度大于土壤入渗能力时的无限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采用简化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p相同时,k值的变化对入渗深度Z w的计算精度影响较为显著,而对安全系数F s计算精度的影响总体上不明显;对于给定土质和坡度的无限边坡,当θ0值取0.15、k值取0.07时,采用该模型计算Z w的精度最高;与严格的数值模拟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简化模型公式较为简单、计算用时较少,计算效率得以提高。研究结果为降雨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初始含水率 浅层滑坡 无限边坡 边坡稳定性
下载PDF
淤泥初始含水率及压实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5
作者 邵吉成 李送根 +1 位作者 张旺兴 姜志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9,共13页
为系统地研究淤泥初始含水率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淤泥的加固效果,文章在室内采用普通固化和压实固化2种试验方法对淤泥进行加固,并以现场施工项目为依托,检验室内结果的可靠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率较... 为系统地研究淤泥初始含水率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淤泥的加固效果,文章在室内采用普通固化和压实固化2种试验方法对淤泥进行加固,并以现场施工项目为依托,检验室内结果的可靠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率较高的淤泥,固化土主要靠固化剂水化产物的胶结作用使土体产生强度,当淤泥初始含水率为40%~45%时,固化土强度最高。对于含水率较低的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由含水率和压实度2个变量控制,当淤泥的初始含水率大于39%时,土体难以压密,压实与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不大;当淤泥初始含水率低于29%时,增加固化淤泥土的压实度对土体强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初始含水率为20%的淤泥经固化后强度最高,在养护28d后可达4289kPa。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为42%~44%的淤泥固化效果较好,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初始含水率 压实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原位就地固化
下载PDF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4
6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防止土壤侵蚀和雨后抑制蒸发的条件下,利用室内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湿润锋运移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越高,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达到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也越短;当初始含... 在防止土壤侵蚀和雨后抑制蒸发的条件下,利用室内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湿润锋运移及土壤水分再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越高,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达到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也越短;当初始含水率均匀分布时,降雨入渗和再分布过程中湿润锋面平行坡面垂直向下整体运移,坡面降雨入渗过程可以简化为一维;当初始含水率非均匀分布时,初始含水率越高,再分布过程中湿润锋的运移速率越大,但在降雨入渗过程中,湿润锋的运移速率与土体的湿润程度和范围有一定的关系;坡面上方来水(径流)虽然对湿润锋运移速率影响不大,但对入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水分有沿坡向下运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坡面 土壤水分 湿润锋 入渗 再分布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冻结粉质黏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牛亚强 赖远明 +2 位作者 王旭 廖孟柯 高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9-506,共8页
冻土的变形和强度受温度、水分及压力的影响甚为显著。通过对-6℃的冻结粉质黏土在初始含水率为12.5%~20%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三轴试验,分析初始含水状态对冻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冻结... 冻土的变形和强度受温度、水分及压力的影响甚为显著。通过对-6℃的冻结粉质黏土在初始含水率为12.5%~20%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的三轴试验,分析初始含水状态对冻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初始含水率较低时,随着围压的增大,冻结粉质黏土相继出现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特征;当初始含水率大于16%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主要呈现出应变软化特征;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初始切线模量随围压从线性缓慢增大逐渐过渡为抛物线形的分布。同时,根据包络线定理,建立非线性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用以描述初始含水率为12.5%、14%和16%的冻结粉质黏土强度随围压变化的非线性;当初始含水率为18%和20%时,其强度可用线性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粉质黏土 变形规律 强度特性 初始含水率 强度准则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微润灌溉线源入渗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6
8
作者 张俊 牛文全 +2 位作者 张琳琳 史丽艳 吴泽广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探明微润灌土壤湿润体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扰动均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初始含水率(2.1%,5.6%,8.0%,10.1%)条件下微润灌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微润灌溉线源... 为探明微润灌土壤湿润体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扰动均质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初始含水率(2.1%,5.6%,8.0%,10.1%)条件下微润灌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微润灌溉线源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湿润锋推进速率、地表湿润时间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与灌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湿润体形状受初始含水率影响非常小,其横断面为近似圆形;一定灌水时间内,累计入渗量、平均入渗率与初始含水率呈正相关性,且到达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与初始含水率呈负相关性,湿润锋推进速率与初始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扩散系数与初始含水率成指数递增关系,不同初始含水率的不同方向土壤水分扩散指数介于0.50~0.60之间;湿润体内水分呈同心圆分布,含水率梯度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微润灌均匀系数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微润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 初始含水率 线源 湿润锋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坡度对紫色土崩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夏振尧 张伦 +3 位作者 牛鹏辉 梁永哲 胡文静 许文年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为研究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坡度对紫色土崩解特征的影响,通过采用自制仪器对27种不同干密度、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坡度的紫色土进行崩解试验,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静水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得到试样的崩解速率与干密... 为研究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坡度对紫色土崩解特征的影响,通过采用自制仪器对27种不同干密度、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坡度的紫色土进行崩解试验,为三峡库区消落带静水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得到试样的崩解速率与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坡度的曲线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含水率和坡度下,随着干密度的增加,崩解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干密度和坡度下,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崩解速率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相同含水率且干密度一定下,随着坡度的增加,崩解速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小。研究发现试样崩解均是从底部开始崩解,且崩解区域随浸泡时间的增长由底部逐渐延伸到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崩解速 坡度 初始含水率 消落带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金世杰 费良军 +3 位作者 傅渝亮 王锦辉 钟韵 陈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5-239,254,共6页
为揭示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室内浑水膜孔灌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减渗特性以及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累积入渗时间... 为揭示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室内浑水膜孔灌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特性、减渗特性以及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基于土壤初始含水率和累积入渗时间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模型和减渗模型。研究表明:当浑水的含沙率和膜孔的直径一定时,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相同时间内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初始含水率为4.96%,7.43%,10.07%和12.40%的分别较风干条件下的减少了19%,33%,45%和56%,减渗效果明显。通过对含水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靠近和远离膜孔的部位含水率变化梯度较大,平均含水率梯度达到了2%/cm,而中间部位含水率变化较小,平均含水率变化梯度仅为0.6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浑水膜孔灌 入渗量 减渗量
下载PDF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涌泉根灌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显 费良军 +3 位作者 王佳 代智光 曾健 杨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26,共9页
为了探究涌泉根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在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下水氮运移特性,通过室内肥液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4.13%,7.21%,8.77%,11.06%,14.01%)条件下入渗特性、湿润锋运移、土壤水分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运移特性,建立了涌... 为了探究涌泉根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在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下水氮运移特性,通过室内肥液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4.13%,7.21%,8.77%,11.06%,14.01%)条件下入渗特性、湿润锋运移、土壤水分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运移特性,建立了涌泉根灌累积入渗量、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初始含水率下涌泉根灌累积入渗量、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各向湿润锋运移距离以及湿润体内水分和氮素的分布、转化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同一时刻条件下,累积入渗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湿润锋运移距离却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体体积越大,湿润体内水分、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范围越广泛;距离灌水器出水孔越近,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越高。入渗系数K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入渗指数α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水平湿润锋拟合参数a、b均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竖直向下湿润锋运移指数c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入渗指数d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土壤水分再分布的持续进行,湿润体内水分分布越加均匀,采用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评价灌水结束、再分布1,3天条件下湿润体内水分分布均匀度依次为61.99%,74.27%和83.60%;湿润体内铵态氮含量逐渐减小,但铵态氮的分布区域基本无变化;湿润体内硝态氮分布区域变大,平均值呈增大,最值区域有下移趋势。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涌泉根灌水氮高效利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根灌 土壤初始含水率 再分布 模型 氮素运移
下载PDF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振华 郑旭荣 +3 位作者 任杰 安俊波 王俊亭 胡苏翔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9,共3页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4种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湿润锋向下运移的速度变大,向上和水平方向运移的速度均减小,且滴头下方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水平方向在滴头左右相同...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4种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地下滴灌线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湿润锋向下运移的速度变大,向上和水平方向运移的速度均减小,且滴头下方的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水平方向在滴头左右相同位置处的土壤含水率基本相同,呈左右对称分布。在相同灌水量情况下,初始含水率越大,湿润锋向上运移的距离越小,向下运移的距离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土壤初始含水率 线源入渗 湿润锋 水分运动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和改良材料掺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俊 童磊 +2 位作者 张国栋 唐云伟 陈红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49,共6页
为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改良材料掺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分别在膨胀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进行膨胀土的化学改良,通过改变4种改良材料的掺量及调整膨胀土的初始含水率,进行室内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水... 为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和不同改良材料掺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分别在膨胀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进行膨胀土的化学改良,通过改变4种改良材料的掺量及调整膨胀土的初始含水率,进行室内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水泥、石灰和粉煤灰能显著提高膨胀土的黏聚力,掺水泥提高黏聚力的幅度最大,其次是掺石灰和粉煤灰,掺风化砂会使膨胀土的黏聚力下降;掺水泥、石灰、粉煤灰和风化砂均能提高膨胀土的内摩擦角,其中掺水泥提高内摩擦角的幅度最大,其次是风化砂。4种材料均可用作膨胀土的改良材料,不同初始含水率及不同改良材料掺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抗剪强度 初始含水率 石灰 水泥 粉煤灰 风化砂
下载PDF
重塑黏土临界状态线随初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9
14
作者 卞夏 洪振舜 +1 位作者 蔡正银 曾玲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4-169,共6页
针对具有不同初始含水率的两种饱和重塑黏土进行了一系列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初始含水率对黏土临界状态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初始含水率重塑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有效应力路径。根据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现不同初始含水率重塑土均... 针对具有不同初始含水率的两种饱和重塑黏土进行了一系列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探讨初始含水率对黏土临界状态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初始含水率重塑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有效应力路径。根据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现不同初始含水率重塑土均存在临界状态应力比。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研究了在p′-q平面和v-lnp′平面内临界状态线随初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初始含水率对临界状态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土 初始含水率 三轴试验 临界状态线 临界状态参数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生产井初始含水率高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谷建伟 郭志华 赵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特低渗油藏的生产井初始含水率要比中高渗油藏的高,而且生产井开井生产后含水率有一段时间的下降。对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特低渗油藏,钻井和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效应使地层原油难以流动;贾敏效应的存在阻塞了油流... 特低渗油藏的生产井初始含水率要比中高渗油藏的高,而且生产井开井生产后含水率有一段时间的下降。对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特低渗油藏,钻井和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效应使地层原油难以流动;贾敏效应的存在阻塞了油流的通道;地层微裂缝的开启与闭合、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生产井初始含水率较高;岩石物性特征决定了油藏的初始含水饱和度高,进而使初始含水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微裂缝 初始含水率 启动压力梯度 水锁效应 贾敏效应
下载PDF
花岗岩剖面土壤崩解特性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丹露 赵媛 +3 位作者 丁树文 邓羽松 王秋霞 吕国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土壤的崩解特性是南方红土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作者选择花岗岩发育的2个土壤剖面,分别采集淋溶层、淀积层、过渡层和母质层原状土壤样品。利用崩解仪进行崩解实验,测定剖面不同层次土壤崩解特性与初... 土壤的崩解特性是南方红土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作者选择花岗岩发育的2个土壤剖面,分别采集淋溶层、淀积层、过渡层和母质层原状土壤样品。利用崩解仪进行崩解实验,测定剖面不同层次土壤崩解特性与初始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土壤崩解特性均表现为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崩解缓慢,过渡层和母质层崩解迅速;初始含水率的递变,对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达到崩解完全所需用时影响较大,对过渡层和母质层土壤影响较小;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减小,淋溶层和淀积层的最大崩解量逐渐增加,风干状态时可趋于完全崩解;过渡层和母质层均可全部达到完全崩解,初始含水率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治理南方崩岗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为探索崩岗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剖面 崩解特性 初始含水率 崩岗
下载PDF
樊31北块特低渗透油藏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毛振强 李明 +1 位作者 于红军 青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樊31北块属于特低渗透油藏,其初始含水率要比中高渗透油藏的初始含水率高得多,并且开井生产后含水率会持续下降一段时间。通过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认为,油藏构造特征、地层沉积特征、钻井和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效应... 樊31北块属于特低渗透油藏,其初始含水率要比中高渗透油藏的初始含水率高得多,并且开井生产后含水率会持续下降一段时间。通过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流动的微观机理认为,油藏构造特征、地层沉积特征、钻井和压裂过程造成的水锁效应、贾敏效应、地层微裂缝的动态变化、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物性特征是引起初始含水率差异的因素,并利用樊31北块的物性参数定量计算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水锁效应 贾敏效应 特低渗透油藏 初始含水率 启动压力梯度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重塑连云港黏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玉峰 殷杰 洪振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初始含水率对重塑黏性土压缩性状的影响,建立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黏性土力学性状影响的定量评价基准.方法设计加工了适用于高初始含水率重塑黏性土固结试验的轻型固结仪,针对具有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连云港黏性土重塑样进行了大量... 目的探讨初始含水率对重塑黏性土压缩性状的影响,建立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黏性土力学性状影响的定量评价基准.方法设计加工了适用于高初始含水率重塑黏性土固结试验的轻型固结仪,针对具有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连云港黏性土重塑样进行了大量的一维固结试验.结果对连云港黏性土而言,当固结压力低于约25 kPa时,采用孔隙指数不能将不同压缩曲线归一化;而超过25 kPa后,各压缩曲线均可以较好的进行归一化至重塑土的固有压缩曲线上,且固有压缩参数e1*00、Cc*与w0/wL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得到了一簇对应不同初始含水率连云港重塑土样的压缩曲线,初始含水率高的重塑样压缩曲线位于含水率低的压缩曲线之上,表明初始含水率对重塑土压缩性状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重塑土 压缩性状 轻型固结仪 连云港黏土
下载PDF
压实度与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崩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善梅 吴孟 +1 位作者 蒙剑坪 刘之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9,M0006,共7页
为了研究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的崩解影响机制,将取自桂林市南郊的红黏土压制成不同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的试样,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计算不同时间的累积崩解率。同时,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分析不同初始条件下红黏土的崩解机制... 为了研究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的崩解影响机制,将取自桂林市南郊的红黏土压制成不同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的试样,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计算不同时间的累积崩解率。同时,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分析不同初始条件下红黏土的崩解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红黏土的崩解率随压实度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含水率增大则先减小后增大,最优含水率土样的崩解率最低。水流入渗过程中提高孔隙气压、降低基质吸力、产生膨胀力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是不同压实度和初始含水率红黏土崩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崩解 压实度 初始含水率
下载PDF
不同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的微咸水入渗实验 被引量:27
20
作者 吴忠东 王全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3-58,共6页
针对矿化度均为3 g/L的微咸水入渗时,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均匀土柱一维垂直入渗实验方法,分别对初始含水率为2.25%、8.18%、13.12%、16.40%的土柱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累积入渗量和... 针对矿化度均为3 g/L的微咸水入渗时,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均匀土柱一维垂直入渗实验方法,分别对初始含水率为2.25%、8.18%、13.12%、16.40%的土柱入渗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深度以及土柱剖面含水率的影响。采用Kostiakov模型对累积入渗量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与初始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采用幂函数将初始阶段的湿润锋推进深度与时间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者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且初始含水率越高湿润锋推进速度越慢。采用一维代数模型对土壤剖面含水率进行分析发现,初始含水率越高,模型的理论值越准确。总之微咸水在土壤中的入渗能力与初始含水率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入渗过程的进行,初始含水率对入渗能力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初始含水率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一维代数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