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山地区传统制陶技术传承及变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东强 王国强 +1 位作者 李海燕 何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9,共8页
保山地区具有悠久的传统制陶技术文化,当前,随着新型镇化战略的推进,传统制陶技术传承发展面临着转型的难题。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切入分析保山地区传统制陶文化,论述家庭、工厂、公司、学院和旅游目的地传统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 保山地区具有悠久的传统制陶技术文化,当前,随着新型镇化战略的推进,传统制陶技术传承发展面临着转型的难题。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切入分析保山地区传统制陶文化,论述家庭、工厂、公司、学院和旅游目的地传统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最后,基于新型城乡关系对传统制技术的现实意义和传承途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制陶技术 空间需求 活态化 成型技术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论制陶技术对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倪玉湛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共4页
没有制陶技术就没有青铜器铸造技术。制陶技术中的高温经验和还原气氛使铜矿石的冶炼成为可能,铸铜陶范的制作工艺本质上就是制陶工艺,制陶技术中所采用的"拼接法"启发了青铜器的"拼铸法"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制陶技... 没有制陶技术就没有青铜器铸造技术。制陶技术中的高温经验和还原气氛使铜矿石的冶炼成为可能,铸铜陶范的制作工艺本质上就是制陶工艺,制陶技术中所采用的"拼接法"启发了青铜器的"拼铸法"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制陶技术中的"模制法"最终致使青铜容器的铸造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陶技术 拼接法 模制法 复合范铸造 拼铸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读后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娟 吴晓聪 《文物春秋》 2019年第5期90-96,共7页
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李文杰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即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在中国古代陶器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就李先生书中提到的陶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 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李文杰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即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在中国古代陶器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就李先生书中提到的陶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陶器研究体系进行初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文杰 《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 制陶技术研究 陶器研究体系
下载PDF
张忠培先生的红山观--泥圈套接的制陶技术及其它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建文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2013年8月12日,笔者参加了赤峰第八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领略了以赤峰红山后遗址命名的红山文化给当地带来的文化感染力,也是祖先带给今人沉甸甸的福祉。2014年8月5日,笔者的导师、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的八十华诞,学... 2013年8月12日,笔者参加了赤峰第八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领略了以赤峰红山后遗址命名的红山文化给当地带来的文化感染力,也是祖先带给今人沉甸甸的福祉。2014年8月5日,笔者的导师、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的八十华诞,学生不但要纪念老师的耄龄,更重要的是还要总结老师在考古学文化研究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为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忠培 制陶技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圈套 红山文化 考古学家 文化研究 考古事业
下载PDF
基于“操作序列分析”的湘西制陶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玉山 邱志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5-153,共9页
新技术因素的引进削弱了湘西传统制陶过程中陶工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传统制陶术与现代技术的妥协与融合。本文采用人类学"操作序列分析"研究法来探究湘西陶工们采用和拒绝新的制陶技术的过程、方法和策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 新技术因素的引进削弱了湘西传统制陶过程中陶工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传统制陶术与现代技术的妥协与融合。本文采用人类学"操作序列分析"研究法来探究湘西陶工们采用和拒绝新的制陶技术的过程、方法和策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解释与湘西手工艺有关的制陶技术和知识,有助于我们对非遗手工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序列分析 湘西土陶 制陶技术 身体动作
下载PDF
云南民间制陶技术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9,共5页
制陶是人类普遍的造物活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制陶工具及制陶方法 。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民间制陶技术 调查研究 傣族 佤族 反族 学术价值
下载PDF
古代制陶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7
作者 李文杰 《文物春秋》 2019年第4期18-22,57,共6页
古代制陶技术研究中有若干热点问题,如快轮制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慢轮修整与快轮慢用修整的区别何在,手制与轮制'并用'现象的原因,快轮制陶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内模制法的证据问题,全绞胎模制法和印纹硬陶技术的特殊性,等等,... 古代制陶技术研究中有若干热点问题,如快轮制陶的直接证据是什么,慢轮修整与快轮慢用修整的区别何在,手制与轮制'并用'现象的原因,快轮制陶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内模制法的证据问题,全绞胎模制法和印纹硬陶技术的特殊性,等等,划清手制、轮制、模制三类成型方法的界限,是解开这些热点问题的突破口。而研究古代制陶技术的方法,一是考察实物与模拟实验相结合,二是多学科思维,三是灵活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通过厘清问题、理顺关系、划清界限、讲明道理,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制陶技术 研究热点问题 成型方法
下载PDF
海南黎族制陶技术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曹春楠 《流行色》 2019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海南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已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活态保存了新石器时期人类早期制陶的工艺形态,漫长的原始社会进程制约了黎族原始制陶技术的发展,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不断传承,传统交易方式为黎族原始制陶产品提供了基本交易机会,其制作简便... 海南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已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活态保存了新石器时期人类早期制陶的工艺形态,漫长的原始社会进程制约了黎族原始制陶技术的发展,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不断传承,传统交易方式为黎族原始制陶产品提供了基本交易机会,其制作简便的工艺为黎族妇女提供了农家中业余制陶的条件,使得来自原始时期的珍贵非遗得以完好活态传承。海南黎族原始制陶源于旧陶器时代,被考古界誉为中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与怒族等手工制陶相比,因技术功能因素,饮食行为等变量影响,黎族制陶形成了独特的原始技术风格,表现为古陶器时代的原料制备,家庭手工的调度,呈现原始的技术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黎族 制陶技术 调查研究 研究意义
下载PDF
论朝鲜制陶技术对日本陶瓷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富纯 《收藏家》 2009年第11期60-64,共5页
日本在镰仓建幕之前的600多年间,一直处于中国和朝鲜的势力范围下,在那一时期受中朝两国的文化影响较深。
关键词 陶瓷文化 制陶技术 日本 朝鲜 势力范围
原文传递
怎样处理制陶技术考古学中的十种关系
10
作者 李文杰 《西部考古》 2020年第2期277-293,共17页
制陶技术考古学是专门研究古代制陶技术的一门学问,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制陶技术考古学的十种关系是:黏土颗粒大小与可塑性及收缩率大小的关系、可塑性范围与成型方法的关系、黏土泥料及坯体的含水率与工艺流程的关系、烧成温度高... 制陶技术考古学是专门研究古代制陶技术的一门学问,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制陶技术考古学的十种关系是:黏土颗粒大小与可塑性及收缩率大小的关系、可塑性范围与成型方法的关系、黏土泥料及坯体的含水率与工艺流程的关系、烧成温度高低与陶胎硬度大小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关系、考察实物与逻辑推理及模拟实验的关系、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的关系、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目标与路径的关系。由于处理好了十种关系,才终于创建了制陶技术考古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陶技术考古学 十种关系
原文传递
古代制陶工程技术的含义、影响及研究目标
11
作者 李文杰 《文物春秋》 2019年第5期86-89,共4页
古代制陶包括工程和技术两方面:陶窑是土木工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为烧制陶器提供了可以反复使用的固定设施;技术为制作坯体和烧制陶器提供了工艺做法和工艺流程,二者相辅相成。古代制陶技术对瓷器的发明有直接影响,对冶金技术的发明、... 古代制陶包括工程和技术两方面:陶窑是土木工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为烧制陶器提供了可以反复使用的固定设施;技术为制作坯体和烧制陶器提供了工艺做法和工艺流程,二者相辅相成。古代制陶技术对瓷器的发明有直接影响,对冶金技术的发明、红烧土建筑技术的产生都有间接影响。研究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的目标是创建中国特色制陶技术考古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制陶工程技术 含义 影响 研究目标
下载PDF
保山汉族制陶文化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东强 李海燕 +2 位作者 王国强 蒙建维 何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近年来,随着西南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民众时代精神与社会文化需求的嬗变,保山地区民族民间制陶手工艺延续传承态势发生了逆转,呈现了传承复苏和规模化传承的格局。从考古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切入论述了保山地区远古制陶文化,进而从区域... 近年来,随着西南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民众时代精神与社会文化需求的嬗变,保山地区民族民间制陶手工艺延续传承态势发生了逆转,呈现了传承复苏和规模化传承的格局。从考古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切入论述了保山地区远古制陶文化,进而从区域汉族制陶现状出发,分析家庭传承、工厂传承、公司传承和学院传承四种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特点,基于传承模式的变迁视角对保山地区制陶文化保护开发对策与措施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制陶技术 传承模式 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新平县嘎洒土锅寨傣族制陶工艺调查报告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梅 《民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2期73-80,共8页
本文对新平县嘎洒土锅寨傣族制陶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内容涉及自然文化背景 ,土陶器的制作、工具、种类及纹饰 ,用途 ,对当地经济与婚姻关系的影响 ,技艺的传承等方面 ,并且对土陶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 新平县 傣族 制陶工艺 经济 婚姻 纹饰 制陶技术
下载PDF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艺工作室——发现柴烧
14
作者 沛雪立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3-94,共2页
在现代窑烧技术日益先进的时代,采取“柴烧”的原始方式制陶已成为追求质感的陶艺家们的另一个选择。柴烧本是传统的制陶技术,除中、低温产品外,高品质的高温烧造必须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将产品扣封起来,隔焰烧制。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陶艺家 工艺美术 工作室 苏州 制陶技术 产品
下载PDF
关于快轮制陶的新概念、新判断和新理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文杰 《文物春秋》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文章首先对研究快轮制陶的一系列新概念作了厘清,同时提出了两个新判断:快轮制陶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其技术的应用有两次高潮,第一次出现于铜石并用时代晚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次出现于汉代。最后,... 文章首先对研究快轮制陶的一系列新概念作了厘清,同时提出了两个新判断:快轮制陶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其技术的应用有两次高潮,第一次出现于铜石并用时代晚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次出现于汉代。最后,文章将地区之间(实质是各文化、各人群之间)快轮制陶的技术传播比作地震"能量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并且受到制陶者技术思想的影响,从理论上阐明了黄河流域各地区快轮制陶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陶技术 快轮制陶 新概念 新判断 新理论
下载PDF
南洼遗址制陶原料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年第5期68-73,共6页
制陶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是制陶的核心环节,陶器原料的使用方式反映着制陶技术工艺水平,也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因此,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文章中都非常重视对陶器原料的观察与叙述,将其作为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来认识。陶器原料一般都... 制陶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是制陶的核心环节,陶器原料的使用方式反映着制陶技术工艺水平,也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因此,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文章中都非常重视对陶器原料的观察与叙述,将其作为考古学文化的主要特征来认识。陶器原料一般都由作为主体部分的黏土及羼和料组成。古代陶器中的羼和料是否为有意识添加?羼和料的使用与陶器种类、器形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 考古学文化 遗址 工艺水平 制陶技术 使用方式 文化传统 发掘报告
下载PDF
慢轮成形技术发展的机械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春华 曾瑜 郑乃章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通过对比社会学调查和考古资料,推测古代慢轮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为泥条盘筑、初级慢轮到泥条拉坯、高级慢轮。运用机械学知识对慢轮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得出慢轮是一种省力费距离的杠杆;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和半径成正比,决定转动持久性;通... 通过对比社会学调查和考古资料,推测古代慢轮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为泥条盘筑、初级慢轮到泥条拉坯、高级慢轮。运用机械学知识对慢轮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得出慢轮是一种省力费距离的杠杆;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和半径成正比,决定转动持久性;通过配重、车筒提高惯性、稳定性;滑动摩擦力大是其缺陷,影响转动持久性。慢轮是中国古代陶瓷成形技术史上最早的机械装置,其发展存在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陶技术 慢轮成形 运动分析
下载PDF
关于轮制陶器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青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9期38-40,48,共4页
制陶技术作为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从中国现代考古学产生之初就受到老一辈学者的关注,现在已经基本厘清了各文化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陶技术发展框架。从成型技术上来说,一般认为,史前陶器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三类。其中手... 制陶技术作为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体现,从中国现代考古学产生之初就受到老一辈学者的关注,现在已经基本厘清了各文化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陶技术发展框架。从成型技术上来说,一般认为,史前陶器可分为手制、模制和轮制三类。其中手制陶器又分为捏塑、泥片贴塑和泥条盘筑~([1])~2,但是,对于轮制陶器却缺少具体的界定而笼统称之。这种概念的模糊,影响着对区域及区域间社会生产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下面结合制陶工艺的人类学调查和考古学视野中对典型陶器标本的观察,就何为"轮制陶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制 社会生产发展 制陶技术 生产力水平 老一辈学者 制陶工艺 泥条盘筑 陶器
下载PDF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应用和创新研究——以云南傣族制陶传统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星瑶 《西部皮革》 2021年第4期151-153,共3页
制陶是傣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玉溪、临沧、普洱等地市。在傣族聚居的各个地区,几乎随处可见。傣族陶器主要由妇女在业余时间制作。手工制作的低温烧制容器是傣族陶器的象征性产品... 制陶是傣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玉溪、临沧、普洱等地市。在傣族聚居的各个地区,几乎随处可见。傣族陶器主要由妇女在业余时间制作。手工制作的低温烧制容器是傣族陶器的象征性产品。在现代,面对工业陶器的竞争,这种古老的工艺的萎缩,在它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给了它更多的关注和机会。与此同时,由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原因,傣族陶器陶器受到了泰国等地方陶器装饰风格的影响。在一些偏远地区,老年人仍在艰难地维持生产,但有许多地方陶艺家选择使用现代设备和技术来完成转变。如何看待和评估这些变化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云南傣族传统陶艺为例,探讨了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制陶技术 传统工艺 传承模式 保护与变迁
下载PDF
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20
作者 武广玉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海南省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是黎族人民长时间段的生活实践中留下来的文明印痕,是海南岛黎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黎族制陶技术历史久远,海南三亚、陵水一带即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遗存,从目前考古发... 海南省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是黎族人民长时间段的生活实践中留下来的文明印痕,是海南岛黎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黎族制陶技术历史久远,海南三亚、陵水一带即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遗存,从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海南的陶器至少有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目前留存至今日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堪称中国古代原始制陶的"活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地区 活化石 技艺 古代 中国 制陶技术 海南省 生活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