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伽达默尔对布尔特曼“前理解”思想的质疑与转变
1
作者 姜韦 《德国哲学》 2023年第2期175-185,305,306,共13页
布尔特曼作为20世纪重要的解释学家,对哲学解释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他的解释学是通过圣经解释予以阐发,其许多观点引起争议。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前理解”思想。伽... 布尔特曼作为20世纪重要的解释学家,对哲学解释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他的解释学是通过圣经解释予以阐发,其许多观点引起争议。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前理解”思想。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从海德格尔揭示的理解之“前结构”出发的。实际上,前理解也是布尔特曼解释学的重要观点。但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布尔特曼的前理解思想在伽达默尔那里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对布尔特曼“前理解”思想提出两个质疑,但后来在《解释学与历史主义》和《古典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中似乎转变了看法,赋予了其充足的哲学解释学意义。从质疑到肯定的转折折射出二者之间复杂的思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特曼 伽达默尔 前理解 生命关联 普遍性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被引量:54
2
作者 洪汉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62,共10页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诠释学循环 前理解 事情本身 完满性把握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 被引量:16
3
作者 洪汉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52,共10页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诠释学循环 前理解 事情本身 完满性把握
下载PDF
从前理解、强制阐释到公共阐释 被引量:5
4
作者 陶东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23,共8页
前理解是阐释的前提,它是由历史和文化塑造和建构的。这意味着前理解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可以在阐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反思、丰富和修正的。不能把前理解非历史化、神秘化或自然化。从交往论的思路看,阐释是一种基于语言公共符... 前理解是阐释的前提,它是由历史和文化塑造和建构的。这意味着前理解既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可以在阐释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反思、丰富和修正的。不能把前理解非历史化、神秘化或自然化。从交往论的思路看,阐释是一种基于语言公共符码的公共交往行为。基于对语言符号的指意与解码规则,语言文化共同体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共识,违背这种共识就会导致牵强阐释。牵强阐释的核心是牵强,缺乏基本的文本依据并违背了阐释共同体的一般共识,而"强制阐释"的核心是强制,它是通过权力强行推行的一种牵强阐释。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分歧常常出现在其象征含义、隐喻含义等方面。公共阐释概念的哲学建构为经验类型的社会阐释树立了评判标准,如果从反思社会学角度对公共阐释、公共理性及相关概念进行社会历史反思,并以此来补充哲学层面的公共阐释概念,则可以揭示理想型公共阐释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前理解 公共阐释 张江
下载PDF
前理解在新闻收受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覃岚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5,31,共3页
新闻接受主体在否定前理解的过程中收受新闻,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构、认定与评价,并影响接受主体,使之产生排斥式旁观或者游戏式认同行为。所以说前理解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接受主体更好的理解新闻,也可能导致新闻收受过程中的固定成... 新闻接受主体在否定前理解的过程中收受新闻,对新闻信息进行重构、认定与评价,并影响接受主体,使之产生排斥式旁观或者游戏式认同行为。所以说前理解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促使接受主体更好的理解新闻,也可能导致新闻收受过程中的固定成见、刻板印象,成为大量炒作、复制、传播假新闻的根源。接受主体只有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前理解,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运用前理解,适应变化莫测的信息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新闻收受 作用
下载PDF
“生命关联”之为前理解——在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之间 被引量:4
6
作者 姜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前见"正名是伽达默尔的一大贡献,然而它在布尔特曼的解释学中已经突显。任何理解总是受某种前理解的引导是布尔特曼坚信的解释学立场。解经不仅受到语言、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解释者的主观因素也必然渗透其中。然而,真... 为"前见"正名是伽达默尔的一大贡献,然而它在布尔特曼的解释学中已经突显。任何理解总是受某种前理解的引导是布尔特曼坚信的解释学立场。解经不仅受到语言、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解释者的主观因素也必然渗透其中。然而,真正的理解是在此基础之上超越时间的距离,使当下与过去达成一种生命关联。所以,前理解的内涵在布尔特曼的解释学中被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它不只涉及现成事物,而且关涉解释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生命关联 生存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布尔特曼
下载PDF
论我国公共政策接受中的“前理解”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颖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8,共3页
虽然利益因素在政策接受中处于根本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前理解"因素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影响。辩证看待"前理解"在民众政策接受中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关注民众的"前理解",促进政策接受主体... 虽然利益因素在政策接受中处于根本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前理解"因素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影响。辩证看待"前理解"在民众政策接受中的影响,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应关注民众的"前理解",促进政策接受主体"前理解"的发展变化和"视野融合",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政策的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接受 认同 前理解 视野融合
下载PDF
前理解、直觉与诉讼证明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坦中 《求索》 CSSCI 2004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诉讼证明理论认为诉讼中的认识过程是三段论式的推理过程 ,这与诉讼认识的实际过程不符。诉讼认识的实际过程是从直觉开始的。诉讼中的直觉具有“为了———作为”结构 ,实质上是一种赋意行为 ,它为诉讼认识活动提供了前提。所有这些均... 诉讼证明理论认为诉讼中的认识过程是三段论式的推理过程 ,这与诉讼认识的实际过程不符。诉讼认识的实际过程是从直觉开始的。诉讼中的直觉具有“为了———作为”结构 ,实质上是一种赋意行为 ,它为诉讼认识活动提供了前提。所有这些均迥异于诉讼证明理论所作的描述 ,就此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证明 理论 成立 应当 实际 实质 重新思考 前理解 直觉
下载PDF
前理解与文本的解读及翻译 被引量:4
9
作者 成滢 《社科纵横》 2006年第6期156-157,159,共3页
根据阐释学提出的“前理解”概念,一切解释都必然产生于某种先在的解释。这种先见具有历史性、流动性和开放性。它通过启发、指导、制约、限定等方式影响着读者对具体作品的解读。积极的前理解因为充分,并与文本发生时的视阈相融合而使... 根据阐释学提出的“前理解”概念,一切解释都必然产生于某种先在的解释。这种先见具有历史性、流动性和开放性。它通过启发、指导、制约、限定等方式影响着读者对具体作品的解读。积极的前理解因为充分,并与文本发生时的视阈相融合而使读者对文本产生正确的、符合原文精神、旨要的理解,从而产生贴合原文的翻译;而消极前理解则因自身不够充分,或虽然很充足,却与文本本身的视阈发生偏离而导致对文本的误读乃至误译。充分认识前理解及其作用,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解读 翻译
下载PDF
论“前理解”对于文本解读的阻碍及教学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帆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一直是一个十分难以攻克的"堡垒",究其原因,与师生在阅读时已经具有的"前理解"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前理解"在很多时候对我们的文本解读产生阻碍作用。本文以中日对于鲁迅名篇《故乡》的不同解读为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一直是一个十分难以攻克的"堡垒",究其原因,与师生在阅读时已经具有的"前理解"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前理解"在很多时候对我们的文本解读产生阻碍作用。本文以中日对于鲁迅名篇《故乡》的不同解读为例,展现出"前理解"对于阅读教学中师生文本解读的阻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为语文教学文本解读问题探究一条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阻碍及对策
下载PDF
读者意义:基于前理解实现一种新的理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储建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8-42,共5页
一个文学作品是一个静态而潜在的艺术世界,如何透视作品的意义,如何开展解释的循环,如何实现一切的理解都是一种自我理解,哲学诠释学引导我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参与和理解响应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才能揭示作品潜藏而全新的意义。
关键词 前理解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解释的循环 自我理解
下载PDF
前理解:论饶宗颐学术与艺术的因缘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景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8-80,共3页
饶宗颐作为当代学、艺兼擅的学人,其治学与艺术史论、艺术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考察饶宗颐的学术轨辙,可以看出饶宗颐的学术与艺术之间的因缘,以学养艺,以艺促学,是饶宗颐学术与艺术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 饶宗颐 前理解 学术 艺术 因缘
下载PDF
前理解结构与美诺悖论的解决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志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美诺悖论”历来是一个难题 ,哲学解释学关于前理解或者说背景知识的理论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解释学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嬗变 ,解释学循环问题的探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结合理解过程中存在着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 “美诺悖论”历来是一个难题 ,哲学解释学关于前理解或者说背景知识的理论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解释学经历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嬗变 ,解释学循环问题的探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结合理解过程中存在着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 ,对于柏拉图知识的回忆说进行了分析 ,并尝试着对美诺悖论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前理解结构 美诺悖论
下载PDF
前理解、理解与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阐释向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阳卓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从哲学阐释学前理解与理解的角度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阐释向度:阐释不足与阐释过度。从前有、前见、前结构及译中理解的发生考察了不同译者在有差异的前理解与理解中出现的阐释度偏差。研究表明,前理解与理解会对文学翻译的阐释不足与... 从哲学阐释学前理解与理解的角度分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阐释向度:阐释不足与阐释过度。从前有、前见、前结构及译中理解的发生考察了不同译者在有差异的前理解与理解中出现的阐释度偏差。研究表明,前理解与理解会对文学翻译的阐释不足与阐释过度构成选择性制约,而因为译者乃特定的历史"此在",前理解相较于理解对译文的风格形成影响更大,译者会在前理解的制约下表现出极具个性特色的选择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理解 阐释不足 阐释过度
下载PDF
论伽达默尔"前理解"视域中的新理性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天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一方面得益于传统诠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源于更为根本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伽达默尔特定的问题域所激发出的那股难以抑制的思想冲力。"前理解"思想是伽达默尔哲学运思的理论切入点,其中浸透和贯注着的一...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一方面得益于传统诠释理论,另一方面则源于更为根本的内在因素,这就是伽达默尔特定的问题域所激发出的那股难以抑制的思想冲力。"前理解"思想是伽达默尔哲学运思的理论切入点,其中浸透和贯注着的一种对于理性的全新理解。从伽达默尔为"前理解"的合法性所作的辩护中,可以发现他对于科学理性狭隘性的抗争、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统一体多维结构的开启和发掘的渴望,进而剖析出引导和激发伽达默尔进行哲学运思的一种全新的理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问题域 思想冲力 科学理性
下载PDF
生存哲学如何是生存神学的前理解
16
作者 姜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2,共6页
布尔特曼与海德格尔的错综关系使人们认为生存神学是生存哲学的附庸。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但不是把某门哲学理论搬用到神学领域。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看到生存哲学与生存神学的关系是存在论—生存论对存在—生存状... 布尔特曼与海德格尔的错综关系使人们认为生存神学是生存哲学的附庸。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但不是把某门哲学理论搬用到神学领域。之所以产生这种误解,是因为没有看到生存哲学与生存神学的关系是存在论—生存论对存在—生存状态的奠基关系。然而,隐藏在这种关系背后的是为生存哲学和生存神学共同认可的人观。生存论解经以生存哲学为前理解,因为后者在形式指引的意义上清理出对神学所要探查的信仰经验同样有效的事情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此在 存在论一生存论 存在一生存状态 前理解
下载PDF
前理解差异与音乐体验方式的多样性
17
作者 林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音乐欣赏活动分成前理解、音乐体验和后反思三个部分。根据欣赏主体前理解的差异将音乐体验方式分成普通听众式、音乐爱好者式和音乐行家式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前理解中存在着对欣赏主体音乐体验有利及不利的经验,由于前理解潜在于音乐... 音乐欣赏活动分成前理解、音乐体验和后反思三个部分。根据欣赏主体前理解的差异将音乐体验方式分成普通听众式、音乐爱好者式和音乐行家式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前理解中存在着对欣赏主体音乐体验有利及不利的经验,由于前理解潜在于音乐体验之中,因此,欣赏主体只有在后反思中,区分利弊并尽力摒奔纠正不利经验,保留丰富有利经验,才能在下次音乐体验中获得更充分的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差异 音乐体验方式 多样性 后反思 音乐经验
下载PDF
从前理解角度探析语言意义的有效性
18
作者 杨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前理解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诠释学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本文对诠释学中的一个关键理论——前理解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前理解的潜在意义,将前理解界定为激发接收者理解文本意义的... 前理解理论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诠释学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本文对诠释学中的一个关键理论——前理解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前理解的潜在意义,将前理解界定为激发接收者理解文本意义的一种潜藏要素。同时,结合语言实例,阐明前理解对于接收者所发挥的微妙作用,接收者应通过前理解来有效地辨别出特定语言的潜在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前理解对现实意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解 接收者 有效 语言意义
下载PDF
辜译援引歌德的前理解探析
19
作者 张枝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5-67,共3页
前理解是诠释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充分认识译者的前理解及其作用,对分析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在其儒经译著的注释中,开拓性地旁征博引,尤其大量援引歌德,力图在歌德观念和儒家学说之间建立联... 前理解是诠释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充分认识译者的前理解及其作用,对分析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晚清翻译家辜鸿铭在其儒经译著的注释中,开拓性地旁征博引,尤其大量援引歌德,力图在歌德观念和儒家学说之间建立联系,生动彰显出其前理解的深刻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鸿铭 儒经翻译 援引 歌德 前理解
下载PDF
从相声《山东斗法》看前理解的陷阱
20
作者 张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109-110,112,共3页
前理解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理解成为可能,但不恰当的前理解的存在对于交流过程则是一场灾难。这种不理想的交际现象在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相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传统单口相声《山东斗法》中的交际受挫状态为例,分析了正确而恰当的前... 前理解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理解成为可能,但不恰当的前理解的存在对于交流过程则是一场灾难。这种不理想的交际现象在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相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传统单口相声《山东斗法》中的交际受挫状态为例,分析了正确而恰当的前理解对于理解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 理解 前理解 《山东斗法》 伽达默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