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关铁汉 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82±3.01)d、手术时间(124.21±6.15)min、骨折愈合时间(25.81±3.00)d短于对照组的(18.21±4.52)d、(145.84±7.10)min、(29.20±4.51)d,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62±0.05)分低于对照组的(6.42±0.15)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LC-DCP内固定在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骨结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预后,且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胫骨干骨折 骨不连 效果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刚 张玉智 解琛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Nomogram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LC-DCP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372例,随机按照7∶3分为建模队列(260例)与... 目的分析影响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预后的Nomogram模型。方法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受LC-DCP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人372例,随机按照7∶3分为建模队列(260例)与验证队列(112例),根据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Neer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0分)和预后不良组(<70分)。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LC-DCP治疗肱骨骨折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Nomogram模型。分别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校准曲线和ROC曲线对该Nomogram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372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经LC-DCP治疗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43%(76/372)。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的年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切口长度≥5 cm、术中出血量≥110 ml、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7天以及有术后并发症是影响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该Nomogram模型的校准曲线和ROC曲线显示,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的校准曲线斜率均接近1,内部验证的ROC下面积为0.823,外部验证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结论基于年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构建的预测LC-D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肱骨骨折 预后 NOMOGRAM
下载PDF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国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22年8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22年8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1)。术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更低(P<0.05)。出院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明显更低(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运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加快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炎性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创伤性四肢骨折 炎性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魏永兴 才新 +1 位作者 王光楠 李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8-150,154,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四肢骨折 无菌性骨不连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陈凡州 张岐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钙素(BGP)]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ALP、PⅠNP、B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骨代谢指标水平和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术后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骨代谢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IGF-1、FGF-2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志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观察组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相关生长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IGF-1、FGF-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IGF-1、FGF-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 四肢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威 樊峰 +1 位作者 陈阳 袁柳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水平、治疗优良率、术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和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浆黏度、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6/50),低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骨折 四肢创伤 开放性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运动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勇 庄林波 +1 位作者 许运强 范勋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近期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近期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风险。结果:观察组临床手术指标项目统计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7天内,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较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更具效果,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疼痛反应,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动力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愈合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螺钉数量对动力加压钢板应变和弯曲刚度的影响
9
作者 黄勇全 舒勇 +2 位作者 李浩 黄华伟 陈文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模拟横断骨折模型中螺钉数量对动力加压钢板(DCP)应变和弯曲刚度的影响。方法30根用C620车床加工成长320 mm、Φ24 mm栗木条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6条。各组栗木条模拟中央横断骨折,一块十二孔的DCP对称性固定,3... 目的研究体外模拟横断骨折模型中螺钉数量对动力加压钢板(DCP)应变和弯曲刚度的影响。方法30根用C620车床加工成长320 mm、Φ24 mm栗木条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6条。各组栗木条模拟中央横断骨折,一块十二孔的DCP对称性固定,3个应变片沿钢板表面纵行黏贴。螺钉固定位置: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2-3-6;D组固定1-2-3-4-6;E组固定1-2-3-4-5-6。各组分别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载荷来自钢板同侧垂直于钢板平面长轴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结果B、C、D、E 4组50、100、150、200 N第1、3应变片的应变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2应变片的应变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弯矩下的弯曲刚度:A组(978.0±43.5)N.cm/度,B组(987.0±33.2)N.cm/度,C组(990.0±51.7)N.cm/度,D组(995.0±61.2)N.cm/度,E组(995.0±43.1)N.cm/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E 4组100、1502、00 N钢板表面平均应变值均小于A组(均P<0.05),B、C、D 3组100、150、200 N钢板表面平均应变值与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模拟单纯横断骨折的模型中行三点折弯测试,固定DCP长度及其工作长度,螺钉数量对DCP中央应变及弯曲刚度无明显影响,而对称性减少螺钉数量,DCP平均应变可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动力加压钢板应变 弯曲刚度 螺钉数量 三点折弯实验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 被引量:62
10
作者 宋财 梁西俊 +1 位作者 刘向阳 郭学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663-5668,共6页
背景:四肢创伤骨折后可能会出现骨不连,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但不同的植入物内固定效果不同。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 背景:四肢创伤骨折后可能会出现骨不连,植入物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式,但不同的植入物内固定效果不同。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2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分别实施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大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末次随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和Lysholm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末次随访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表明与动力加压钢板相比,应用带锁髓内钉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固定牢固,感染率低,更加符合生理和生物力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干骨折 四肢骨折 骨不连 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骨折愈合 膝关节功能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斌 高益 +2 位作者 赵洪 彭立波 瞿玉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57-959,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随访5~20个月,平均10.5个月。DCP组骨折于14~30周愈合,平均16.7周,包括1例固定失败行翻修手术者。LCP组骨折于13~19周愈合,平均13.8周。LCP组较D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DCP组优13例,良5例。LCP组优8例,良3例;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DCP组优14例,良4例。LCP组优9例,良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术前桡神经损伤者于术后14~28周基本恢复,平均18.3周。两组均无术中神经损伤。结论:切开复位结合LCP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动力加压钢板 内固定术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华兵 尹金铭 田华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4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甲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乙组...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38例。甲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乙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近期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期间感染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甲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膝关节功能得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 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近、远期疗效都更好,且患者恢复更快,感染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骨不连
下载PDF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晓生 刘元曦 +1 位作者 魏兆文 文志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826-827,共2页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内固定 儿童 治疗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髁动力加压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全明 王鸥 茅治湘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
下载PDF
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宏达 徐叶青 占蓓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2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究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究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并发症情况以及肩关节和肘关节功能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处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未愈合1例、伤口感染0例、畸形愈合1例、钢板松动1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优秀率分别为62.86%、6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伤后1 d、3 d、7 d、14 d的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肱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动力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肱骨干骨折 并发症 Mayo肘关节评定标准 Neer肩关节评定标准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1
16
作者 冯怀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68-468,共1页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交锁髓内钉 肱骨骨折
下载PDF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斌 廖凡琼 +1 位作者 库建斌 王建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 目的:探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投弹导致的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行内固定治疗33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结果:33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0~28周,平均17周。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评分:优2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固,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限制接触性动力加压钢板 投弹伤
下载PDF
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建发 唐永生 +1 位作者 彭济河 黄诗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4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5月20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5月20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再次骨折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再次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可以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再次骨折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四肢长骨干骨折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志勤 李前国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42-42,45,共2页
目的研究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 目的研究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动力加压钢板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明显于对照组;中上肢骨折患者肘关节伸展、屈曲、旋前、旋后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下肢骨折患者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红军 朱金华 +7 位作者 徐叶青 李海鹏 丁晓旻 李占国 丁兆友 张忠才 孙顶峰 刘宇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1期53-54,共2页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下肢创伤之一,具有愈合快、骨塑形能力强等特点。以传统的牵引、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此骨折可获满意的远期疗效,但存在护理复杂、卧床时间长、防碍其他合并损伤的治疗等缺点。通过手术采用坚强内固定技...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下肢创伤之一,具有愈合快、骨塑形能力强等特点。以传统的牵引、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治疗此骨折可获满意的远期疗效,但存在护理复杂、卧床时间长、防碍其他合并损伤的治疗等缺点。通过手术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可望弥补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70年代以来国外陆续有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报道,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AO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儿股骨干骨折,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病例相比较,可以了解此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的一些特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动力加压钢板 股骨干骨折 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儿童 坚强内固定技术 下肢创伤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