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1
作者 逯沛锡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与当时的饮食、生产、祭祀甚至战争等各类行为直接相关,是我们认识先民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上继仰韶文化传统,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动物遗存。本文主要对河南地区王城岗遗址、瓦店遗址和新砦遗...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与当时的饮食、生产、祭祀甚至战争等各类行为直接相关,是我们认识先民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上继仰韶文化传统,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动物遗存。本文主要对河南地区王城岗遗址、瓦店遗址和新砦遗址,山西地区陶寺遗址以及河北地区乡观遗址等中原地区典型遗址出土动物遗存进行研究探讨。总体来说,中原地区形成了以圆田螺、家猪、鹿科动物为主的较为固定的动物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龙山时代 动物遗存 家畜饲养
下载PDF
榆林火石梁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胡松梅 张鹏程 袁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248,共17页
本文对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动物骨骼属哺乳动物18种,鸟类1种;其中以羊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不同于任何一个关中新石器遗址。根据对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文化层堆积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 本文对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动物骨骼属哺乳动物18种,鸟类1种;其中以羊骨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60%,不同于任何一个关中新石器遗址。根据对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文化层堆积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各种羊、牛、马、兔等食草动物,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疏林、灌丛及沙漠,其间有虎、猫等食肉动物和各种鹿类动物及羚羊的出没。动物中虎、梅花鹿、马鹿、狍、羚羊、岩羊现已在此绝迹,其余为现仍生活在该地区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 火石梁遗址 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中期人类的生计方式——老奶奶庙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曲彤丽 顾万发 +2 位作者 汪松枝 陈宥成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本文对郑州晚更新世老奶奶庙遗址从动物考古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埋藏学观察显示动物遗存的堆积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动物遗存主要由马科和原始牛构成,还包含羚羊、鹿类、野猪、犀牛等。对马科动物的分析表明:人类很可能把猎物整体搬运到遗... 本文对郑州晚更新世老奶奶庙遗址从动物考古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埋藏学观察显示动物遗存的堆积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动物遗存主要由马科和原始牛构成,还包含羚羊、鹿类、野猪、犀牛等。对马科动物的分析表明:人类很可能把猎物整体搬运到遗址上进行屠宰。动物骨骼中的骨髓与油脂被充分提取,成为人类饮食的重要构成,反映了狩猎采集者最大化地获得食物的生计策略。马科动物和原始牛的死亡年龄结构显示:人类以获取成年个体为主,暗示了人类狩猎能力和集体协作行为的发展。本研究试图为进一步认识中原地区晚更新世人类生计方式与文化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奶奶庙遗址 动物遗存 骨骼部位构成 死亡年龄分布 骨骼改造 生计方式
下载PDF
河北省邢台小里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鉴定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志鹏 任乐乐 史云征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6,119,共6页
本文对河北邢台小里遗址仰韶时代后冈一期文化时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属鉴定、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介绍,并对遗址的家养动物驯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遗址存在家猪与狗两类家养动物,遗址仰韶时代先民的获取肉食资源方式为以饲... 本文对河北邢台小里遗址仰韶时代后冈一期文化时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属鉴定、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比例进行了介绍,并对遗址的家养动物驯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遗址存在家猪与狗两类家养动物,遗址仰韶时代先民的获取肉食资源方式为以饲养动物为主、渔猎经济为辅的"开发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里遗址 后冈一期文化 动物遗存 获取肉食资源方式
下载PDF
汉阳陵帝陵陵园第14号外藏坑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欢 焦南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8,共9页
本文通过对汉景帝阳陵第14号外藏坑内动物遗存的种属、数量、年龄结构、摆放位置和性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推测这些随葬动物反映了汉景帝生前的肉食资源。此外,结合第13号、第16号外藏坑出土的陶塑及动物遗存,认为目前阳陵已发现外藏... 本文通过对汉景帝阳陵第14号外藏坑内动物遗存的种属、数量、年龄结构、摆放位置和性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推测这些随葬动物反映了汉景帝生前的肉食资源。此外,结合第13号、第16号外藏坑出土的陶塑及动物遗存,认为目前阳陵已发现外藏坑内的动物遗存反映出帝王阶层的肉食种类与结构。这些动物多数可能被饲养于上林苑中,海产品则可能是进贡或贸易而来。与汉代其他帝后陵相比,汉阳陵帝陵陵园动物外藏坑性质明确,与"太官"有关。相较于王侯墓,显示出阶层差异,是帝王最高权力与地位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景帝阳陵帝陵陵园 第13号、14号、16号外藏坑 动物遗存
下载PDF
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包曙光 余肖肖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 本文通过夏家店下层文化动物遗存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文化人群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兼有狩猎业和渔猎业的多种经营方式,且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畜饲养业;再加工制作的骨制品显示该文化人群已经存在特定的骨器加工操作链;以大甸子墓地为代表的殉牲现象是该文化独特的殡葬习俗,表现了墓主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但这种特殊象征意义的葬俗还未形成完备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家店下层文化 青铜时代 动物遗存 殉牲现象 骨器制作
下载PDF
赤峰地区汉代以前动物遗存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宋蓉 陈全家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4年第2期85-101,共17页
关键词 遗址 敖汉旗 试掘 动物骨骼 动物遗存 夏家店上层文化 青铜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 赤峰第一期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全家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7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井沟子遗址位于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井沟子村北约400米处的坡岗之上,面积约20000平方米,西区墓葬位于遗址中部地势较平处.……
关键词 墓葬 动物遗存 动物骨骼 井沟子遗址 林西县 西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全家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关键词 动物遗存 肱骨 个体数 西梁遗址 出土层位 骨骼标本 股骨远端 肩胛骨 动物骨骼 狩猎经济 内蒙古
下载PDF
陕北横山杨界沙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松梅 孙周勇 +3 位作者 杨利平 康宁武 杨苗苗 李小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92,共16页
杨界沙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时代为仰韶晚期。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3纲7目10科11个属... 杨界沙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时代为仰韶晚期。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3纲7目10科11个属种,包括蚌类、鸟类、环颈雉、刺猬、褐家鼠、中华鼢鼠、甘肃鼢鼠、草兔、黄鼬、狗、猪、鹅喉羚、绵羊。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草兔、绵羊等食草动物,不远处有一定面积沙漠,其间有鹅喉羚出没。草原和沙漠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其间有蚌类出现。家养动物猪的肉量比例占到了整个食用动物群的87.9%,除了饲养家畜,捕猎野生动物也是当时人们的肉食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山 杨界沙遗址 仰韶晚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陕西横山县大古界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胡松梅 杨利平 +2 位作者 康宁武 杨苗苗 李小强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2,I0008,F0003,共9页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 大古界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横山县雷龙湾乡沙峁村张油坊组,2010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科学的收集以及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至少代表12个属种,包括蚌类、喜鹊、鹤、草兔、狗、貉、狗獾、黄鼬、猪、鹿科、狍、绵羊等。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疏林、灌丛,草原、疏林间分布着一定面积的水域。家养动物猪和狗占的比例较少,主要以捕猎野生动物野兔和狍子为肉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大古界遗址 仰韶晚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内蒙古乃林皋遗址2015年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雅艺 陈全家 +1 位作者 包曙光 王乐文 《草原文物》 2017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一、遗址概况及动物遗存出土简况 乃林皋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八组西南部,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约3公里(图一),蒙语意为“细小的河流”。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15年的发掘区位于整个遗址的西北部,发... 一、遗址概况及动物遗存出土简况 乃林皋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八组西南部,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约3公里(图一),蒙语意为“细小的河流”。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15年的发掘区位于整个遗址的西北部,发掘面积约5.50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乃林皋遗址 动物遗存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下载PDF
陕西高陵杨官寨环壕西门址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胡松梅 王炜林 +2 位作者 郭小宁 张伟 杨苗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7,137-140,共11页
一、前言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南距泾河约1公里,海拔498.5米。遗址北起雷村、南至韩村、西自杨官寨村西、东达徐吾村,南北宽约800米、东西长约1000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关键词 陕西 杨官寨遗址 环壕西门址 庙底沟文化 动物遗存
下载PDF
陕西华阴兴乐坊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松梅 杨岐黄 杨苗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5,131-133+139-140,共9页
兴乐坊遗址位于陕西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村南侧,北依渭水,南靠秦岭山脉。2009年3~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约1000平方米,发现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灰坑52个、窑址3座、墓葬1座、瓮棺葬1座,出土丰富的... 兴乐坊遗址位于陕西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村南侧,北依渭水,南靠秦岭山脉。2009年3~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约1000平方米,发现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灰坑52个、窑址3座、墓葬1座、瓮棺葬1座,出土丰富的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兴乐坊遗址 庙底沟文化 动物遗存
下载PDF
2012~2013年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胡松梅 杨苗苗 +1 位作者 孙周勇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 本文对2012~2013年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考古遗迹单位进行了收集、分类、测量和鉴定。通过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表明该遗址最少有15个属种,包括扬子鳄、环颈雉、褐家鼠、中华鼢鼠、草原鼢鼠、草兔、狗、马、家猪、山羊、绵羊和黄牛。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遗址周围是一个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小片树林,草原和树林间有一定的水域,周围有沙漠的环境。经济类型是半农半牧形式,家养动物是石峁人的主要肉食来源,野生动物仅起着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 石峁遗址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河北邢台隆尧乡观遗址2014年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艳 韩金秋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乡观遗址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固城镇乡观村北100米。遗址东西200米,南北200米,面积40000平方米,保存情况较差。2014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组成乡观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自西向东... 乡观遗址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固城镇乡观村北100米。遗址东西200米,南北200米,面积40000平方米,保存情况较差。2014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组成乡观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自西向东划分Ⅰ、Ⅱ、Ⅲ三个发掘区,面积1660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观遗址 动物遗存
下载PDF
陕西神木木柱柱梁遗址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苗苗 胡松梅 +2 位作者 郭小宁 王炜林 杨曈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405,共12页
对2011年陕北神木木柱柱梁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分类、测量和鉴定。总共鉴定出脊椎动物27个种属,包括鳖、鸟类、褐家鼠、中华鼢鼠、蒙古兔、狐、貉、狼、狗、虎、黄鼬、狗獾、野猪和家猪... 对2011年陕北神木木柱柱梁龙山晚期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按照出土单位对所有的动物骨骼进行了分类、测量和鉴定。总共鉴定出脊椎动物27个种属,包括鳖、鸟类、褐家鼠、中华鼢鼠、蒙古兔、狐、貉、狼、狗、虎、黄鼬、狗獾、野猪和家猪、奥氏马、野驴、骆驼、鹿类、黄牛、山羊、绵羊、鹅喉羚。特别是发现了目前时代偏晚偏南的马科动物绝灭种Equus(Sussemionus)ovodovi,根据对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结果表明:遗址周围的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不远处有一定面积的森林、疏林、灌丛及沙漠的自然景观。从先民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以羊为主情况可见他们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同时从事农业和狩猎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 木柱柱梁遗址 龙山晚期 动物遗存
下载PDF
靖边统万城西城遗址动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松梅 杨苗苗 +1 位作者 邢福来 苗轶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2011~2012年统万城西城遗址,共出土动物种类10种,均为家养哺乳动物。从出土动物的种类来看,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马、驴、牛、羊等各种食草动物,不远处有沙漠分布的自然景观。从人们对动物的利用情况来看,该遗址农业... 2011~2012年统万城西城遗址,共出土动物种类10种,均为家养哺乳动物。从出土动物的种类来看,当时遗址周围的环境以草原为主,草原上有马、驴、牛、羊等各种食草动物,不远处有沙漠分布的自然景观。从人们对动物的利用情况来看,该遗址农业相对滞后,而以饲养家畜的畜牧业为主,这和其所处的农牧交错带及明长城外缘特殊地理位置相吻合。统万城人赖依生存的肉食来源主要是兽类中的羊和黄牛。饲养羊除了获取肉食资源外,开发其副产品羊皮、羊毛和奶也是古人饲养羊的另一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 统万城西城遗址 大夏 动物遗存
下载PDF
2018-2019年崇礼太子城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艳 黄信 +1 位作者 李韶洁 刘瑞红 《文物春秋》 2021年第6期56-63,共8页
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村村南,经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发掘,出土了一批金代动物遗存。经鉴定,该遗址2018—2019年出土的动物遗存至少代表11个动物种属,其中以羊(特别是绵羊)为主。发现的这些动物遗存显示,当时金... 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村村南,经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发掘,出土了一批金代动物遗存。经鉴定,该遗址2018—2019年出土的动物遗存至少代表11个动物种属,其中以羊(特别是绵羊)为主。发现的这些动物遗存显示,当时金代统治者巡幸太子城时的肉食结构除家养的羊、牛、马、驴、猪、鸡外,还有通过渔猎活动获得的大型鹿科动物、鸟类和淡水鱼类等。通过分析动物遗存中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可知,羊除用作肉食外,还可能用以获取羊毛、羊奶等次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存 金代 太子城遗址 河北崇礼
下载PDF
2014—2015年任丘后赵各庄遗址出土动物遗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艳 陈伟 《文物春秋》 2020年第6期29-35,共7页
后赵各庄遗址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青塔乡后赵各庄村北,为一处春秋晚期至汉代早期城址。2014—2015年考古发掘总面积2572.5平方米,发现至少代表8种动物的动物骨骼,包括背瘤丽蚌、三角帆蚌、家鸡、狗、黄牛、家猪、马和山羊,为探讨华... 后赵各庄遗址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青塔乡后赵各庄村北,为一处春秋晚期至汉代早期城址。2014—2015年考古发掘总面积2572.5平方米,发现至少代表8种动物的动物骨骼,包括背瘤丽蚌、三角帆蚌、家鸡、狗、黄牛、家猪、马和山羊,为探讨华北平原,特别是白洋淀地区古代家畜的饲养与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任丘 后赵各庄遗址 动物遗存 春秋晚期至汉代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