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主体性悖论”破解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阳倩 李霞飞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热点,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特征和重要力量,但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人类主体性在劳动方面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引发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劳动主体性悖论”... 人工智能技术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热点,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特征和重要力量,但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人类主体性在劳动方面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引发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劳动主体性悖论”。“劳动主体性悖论”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为异化劳动创造条件,加强了劳动者的机械化和去技能化,并加深了主体间劳动关系的不平衡发展等。劳动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同人工智能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是人类维持与发展自身主体性的关键。我们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尺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探寻解决“劳动主体性悖论”的有效办法,构建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的具体路径,为新时代劳动者的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主体性悖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
下载PDF
资本逻辑的生成与劳动主体的重塑——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资本论》的文本分析
2
作者 张可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视角转换。通过对劳动、劳动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成为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理论中介。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分析框架下成为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商品,在创造使用价值与失去交换价值的矛盾中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因资本具有普遍趋势与特殊限制的内在矛盾,在资本逻辑的矛盾本质与内在界限中,劳动主体的历史性、生产性、实践性与革命性得以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资本 资本逻辑 资本界限 劳动主体
下载PDF
资本主义劳动主体性及其再生产——马克思哲学研究新范式的探索
3
作者 牛子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主体逻辑”与“资本逻辑”两种阐释范式的矛盾是一种主导性的张力。但是,这两种范式对资本逻辑下劳动者主体性的理解各自走了两个极端,因而都忽略了一种可能性:在资本主义...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主体逻辑”与“资本逻辑”两种阐释范式的矛盾是一种主导性的张力。但是,这两种范式对资本逻辑下劳动者主体性的理解各自走了两个极端,因而都忽略了一种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劳动者依然具有“主体”的资格,但这种主体性已然受到资本权力的塑造,与资本的再生产形成共谋。鉴于此,有必要发展一种新的阐释范式,考察资本逻辑下劳动主体性的主要特征及其再生产机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简单商品社会”中的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者这两个层次,最终在资本主义总体再生产的尺度上揭示了劳动主体再生产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资本论》 再生产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下载PDF
资本主义劳动主体批判——基于福柯系谱学的视角
4
作者 邢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08-218,338,共12页
劳动主体与劳动本质论是对“人”的常见理解。但是,从福柯式的系谱的视角来看,这一理解是殊为可疑的。从中世纪劳动对人的否定转变为现代劳动对人的肯定,不过是资本主义兴起以来的发明,并通过洛克、国民经济学家与黑格尔等资产阶级学者... 劳动主体与劳动本质论是对“人”的常见理解。但是,从福柯式的系谱的视角来看,这一理解是殊为可疑的。从中世纪劳动对人的否定转变为现代劳动对人的肯定,不过是资本主义兴起以来的发明,并通过洛克、国民经济学家与黑格尔等资产阶级学者思想得以理论化。在实践上,作为无产阶级本质的“劳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通过以司法制度为代表的权力技术制造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将人的身体与生命作为统治对象,并将之束缚于生产秩序中,规训为“驯顺而有用”的主体。面对这种现状,重申马克思意义上的“消灭劳动”,方有可能开创无产阶级社会解放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劳动主体 系谱学 生命政治 马克思
下载PDF
劳动主体拓展与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葛守昆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7,共4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 ,而且劳动者的队伍、劳动的范围明显扩大。资本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在本质上是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参与收入分配 ,核心是突出了科技型、知识型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消灭了剥削阶级 ,而且劳动者的队伍、劳动的范围明显扩大。资本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在本质上是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 ,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参与收入分配 ,核心是突出了科技型、知识型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在 ,人们公认私营企业家是劳动者 ,实际上就使得私营经济的性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经营管理劳动 劳动价值理论 私营经济 科学技术 资本 收入分配 私营企业家 性质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劳动主体性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彦敏 武靖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全面谋划,也是中国更加注重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必然选择。在"...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全面谋划,也是中国更加注重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必然选择。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财富的积累,只有依靠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充分发挥劳动主体性来实现。针对劳动主体性的弱化,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劳动主体性实现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劳动 劳动主体
下载PDF
劳动主体公司和国有企业改革
7
作者 王培兰 陈丽萍 《山西建筑》 2001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就如何建立起一种既能保证劳动者权益又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新的企业模式———劳动主体公司 ,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依据 ,为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 ,提倡建立一种以劳... 就如何建立起一种既能保证劳动者权益又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新的企业模式———劳动主体公司 ,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依据 ,为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 ,提倡建立一种以劳动、劳动者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生产资料 国有企业 劳动主体公司
下载PDF
透视“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二)
8
作者 彭赟 《岭南学刊》 1997年第2期55-57,95,共4页
关键词 劳动主体 市场经济人学 对象化 劳动动机 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 自我实现 劳动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社会需要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读《资本论》及其手稿
9
作者 陈宇宙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6-31,共6页
在深刻阐述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条件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马克思集中、彻底地运用了历史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阈中,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天然统一——完全分离——重新统一"的否定之... 在深刻阐述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条件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马克思集中、彻底地运用了历史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阈中,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天然统一——完全分离——重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作为逻辑中项的"完全分离"阶段,又内嵌着劳动所有权"全部丧失(奴隶)——部分获得(农奴)——全部丧失(工人)"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进一步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劳动所有权 历史辩证法
下载PDF
扬弃财产权与劳动主体的复归--《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政治哲学阐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安君 刘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2,共9页
财产权问题是近现代政治哲学分歧的焦点,自由主义賦予其天然合法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点,建构起以“保护财产权”为总体特征的理论体系;与此相反,卢梭、黑格尔、蒲鲁东等人开辟了“批判财产权”的现代性反叛路线。马克思继承了这一反叛传... 财产权问题是近现代政治哲学分歧的焦点,自由主义賦予其天然合法性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点,建构起以“保护财产权”为总体特征的理论体系;与此相反,卢梭、黑格尔、蒲鲁东等人开辟了“批判财产权”的现代性反叛路线。马克思继承了这一反叛传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开了隐藏在资本主义权力关系背后的私有财产的秘密,指出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并初步规划出以共产主义为旨归的政治哲学路径.其实践策略在于将劳动从异化关系中解放出来,复归其在现代政治哲学中的主体地位.劳动主体地位的彰显,不仅终结了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抽象观念论的政治哲学传统,而且开启了“改变世界”的现实主义实践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权 劳动异化 劳动主体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劳动主体地位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逻辑及路向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政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6,共8页
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追求自身发展和自我解放的过程。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遵循的是资本控制、支配劳动的逻辑,劳动异化和人的发展异化是必然结果,经济发展也必然会走向与人的发展的对... 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追求自身发展和自我解放的过程。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遵循的是资本控制、支配劳动的逻辑,劳动异化和人的发展异化是必然结果,经济发展也必然会走向与人的发展的对立。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的起点在于实现劳动主体性复归,注重劳动主体的体面性、劳动客体的生态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劳动结果的公平性等多重统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推进劳动主体性的就业改革,构建劳动力生产耗费补偿机制、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互补双重衔接的发展成果共享体制、互帮互助和利益共享型的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劳动主体地位 家庭保障 劳动力耗费补偿
下载PDF
略论我国现代劳动主体的创造力开发
12
作者 莫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在向现代信息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
关键词 信息社会 劳动主体 创造力
全文增补中
艺术生产与劳动主体的演化
13
作者 李星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针对一些对艺术商品化现象的肯定或否定的现念,试图从社会生产、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三者的联系的历史发展上,去阐明艺术产品商品化是历史的必然;在此基础上阐述意识的生产与劳动主体演化的关系,并简要提出文化市场的调控观念。
关键词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劳动 艺术的生产 劳动主体演化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多元劳动主体结构——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康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23-28,33,共7页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和相当深刻的程度上展开。当前改革的关键所在,是通过企业的主体化而使社会主义经济获得强大持久的动力源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灵活多样的国家宏观调节方式。
关键词 劳动主体 自主联合劳动 联合劳动 企业主体 再思考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所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体 直接占有
下载PDF
劳动者分层保护理论下飞行员劳动主体规制探究
15
作者 李烨 贺富永 《山东工会论坛》 2020年第1期35-41,共7页
我国劳动立法理念以倾斜保护劳动者为主导,对所有劳动者都加以同等保护,但劳动者内部已经产生分化,强势劳动者、普通劳动者与弱势劳动者在地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劳动者分层保护理论下,倾斜保护的方式与力度要因劳动主体类型的不同而有... 我国劳动立法理念以倾斜保护劳动者为主导,对所有劳动者都加以同等保护,但劳动者内部已经产生分化,强势劳动者、普通劳动者与弱势劳动者在地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劳动者分层保护理论下,倾斜保护的方式与力度要因劳动主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飞行员具有培养周期长费用高、劳动力紧缺、工作的高度危险性与具有独立的技术档案四个方面的特点,应当以制定专门的管理条例为基础,从适当延长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期与服务期、定期公布违约金标准、加强劳动保护与建立统一的飞行员技术档案移交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与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劳动主体 分层保护 特殊规制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观照
16
作者 王海霞 程飞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9,共3页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包括劳动者在劳动中体现出的劳动自主性、创造性、成果享有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决定性等。马克思对关于人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肯定,对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揭示和对劳动产品公平...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包括劳动者在劳动中体现出的劳动自主性、创造性、成果享有性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决定性等。马克思对关于人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肯定,对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揭示和对劳动产品公平正义分配的诉求,充分表达了对劳动主体性的尊重和肯定,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目标、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都是坚持和践行马克思劳动主体性思想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主体 当代中国 现实观照
下载PDF
科学技术与劳动主体
17
作者 安维复 金大成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8-53,58,共7页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统一,它是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符号系统(科学)及以此为原理的操作程序和物化形态的工具(技术)。“劳动主体”是指具有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劳动者,它既泛指...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统一,它是人类把握对象世界的符号系统(科学)及以此为原理的操作程序和物化形态的工具(技术)。“劳动主体”是指具有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劳动者,它既泛指一切劳动者,也特指能够自主其劳动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本体,也就是以认知和操作劳动的能力为本体。本文专门探讨科学技术在劳动主体的生成、劳动、本质、判据、价值、异化、自由等范畴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科学技术 对象世界 劳动 劳动过程 社会关系 文化结构 人类劳动 自然物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社会劳动主体的美学探求
18
作者 王岗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0年第7期37-41,共5页
新颖、美观的产品的创造过程,首先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与审美客体相互体系、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美感,并在观念中按主体的本质和需要来改造客体,创造出一个美的客体,然后又仁生产复践中,把这凝聚着人的无限创造性和人的本质... 新颖、美观的产品的创造过程,首先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与审美客体相互体系、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美感,并在观念中按主体的本质和需要来改造客体,创造出一个美的客体,然后又仁生产复践中,把这凝聚着人的无限创造性和人的本质丰富性的观念客体予以物化,实现为美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审美客体 探求 美学 社会 人的本质 创造过程 审美活动
下载PDF
劳动主体的创造性与企业美育
19
作者 朱光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3年第2期82-91,共10页
重视劳动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劳动主体本身的内在要求。企业美育的提出,为劳动主体创造潜力的开发及其实现,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对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一般环境机制和心理... 重视劳动主体的创造性,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劳动主体本身的内在要求。企业美育的提出,为劳动主体创造潜力的开发及其实现,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对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一般环境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概括,对企业美育在开发劳动主体创造性方面的特点、机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企业美育对劳动主体创造性的关注更具内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主体 企业美育 创造性思维 主体创造性 环境机制 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创造力 积极性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及当代价值
20
作者 程飞娟 王海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6-19,共4页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和对劳动主体性的否定,反证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该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对劳动成果合理的享有性。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的...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和对劳动主体性的否定,反证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该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对劳动成果合理的享有性。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蕴含的劳动主体性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除异化现象、弘扬劳动价值观、保障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权利以及实现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为确立和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实现共享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劳动主体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