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7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劳动资源内容的挖掘与应用——以苏州市的劳动资源挖掘为例
1
作者 吴昌龙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劳动教育是当下落实“五育”融合重要的一环。区域劳动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学校通过劳动活动,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文章论述了多维度挖掘区域劳动资源的育人内容,精准提炼区域劳动资源... 劳动教育是当下落实“五育”融合重要的一环。区域劳动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学校通过劳动活动,可以将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文章论述了多维度挖掘区域劳动资源的育人内容,精准提炼区域劳动资源的教学主题,灵活重构真实性劳动教学任务情境,巧妙运用多元化策略推进任务达成,探讨将区域劳动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可借鉴经验,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劳动资源 项目化学习 任务群 劳动素养
下载PDF
小学生数字劳动资源包的应用
2
作者 潘高峰 刘静 《福建电脑》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在人工智能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劳动资源包,提升小学生劳动课程教学质量,是新课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字劳动资源包的应用为例,以3D打印技术、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设备为支撑,阐述了小学劳动课程与数字技术结... 在人工智能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劳动资源包,提升小学生劳动课程教学质量,是新课标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字劳动资源包的应用为例,以3D打印技术、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设备为支撑,阐述了小学劳动课程与数字技术结合开展跨学科劳动教育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劳动教育 劳动资源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于增浩 《现代营销(下)》 2024年第8期7-9,共3页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结构的转变、劳动力市场的优化以及劳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如何改变传统的劳动资源配置模式,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经济的持续发...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结构的转变、劳动力市场的优化以及劳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如何改变传统的劳动资源配置模式,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以及提升劳动效率,为劳动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资源配置 就业结构 劳动力市场 劳动效率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康银 梁孝成 贾利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资源配置方式。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资源配置方式。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劳动配置不足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途径,提升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力的跨地市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劳动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整合劳动资源,让劳动与作文共进
5
作者 方芳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3年第6期59-60,共2页
新的劳动课程的实施,对于语文课程尤其是作文教学来说可谓天赐良机。抓住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劳动课程提供的丰富资源,对两者进行恰当的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 新的劳动课程的实施,对于语文课程尤其是作文教学来说可谓天赐良机。抓住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劳动课程提供的丰富资源,对两者进行恰当的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增进习作教学的成效,另一方面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资源 劳动实践 写作能力
下载PDF
着眼于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关于正确处理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矛盾的一点看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立人 《经济问题》 1982年第11期19-22,共4页
在人口多、底子薄的我国,正确处理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搞实际工作的同志往往强调前者,认为充分利用劳动资源不仅是为了扩大就业,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 在人口多、底子薄的我国,正确处理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搞实际工作的同志往往强调前者,认为充分利用劳动资源不仅是为了扩大就业,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办法。如果只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影响就业;搞理论工作的同志往往强调后者,认为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不断增加纯收入和剩余产品,既有利于改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劳动资源 充分利用 正确处理 劳动 全社会 扩大就业 社会主义制度 改善生活 微观
下载PDF
劳动资源利用:困境与出路
7
作者 张红宇 范明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6-8,共3页
一农村劳动资源的空间位移和就业结构转换,是使劳动资源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过渡的有效途径,也是劳动收入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农村改革以来,非农产业发展和劳动资源的流动,这一最为成功的改革,正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最... 一农村劳动资源的空间位移和就业结构转换,是使劳动资源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过渡的有效途径,也是劳动收入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农村改革以来,非农产业发展和劳动资源的流动,这一最为成功的改革,正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最突出的是:劳动资源转移的成本不断上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劳动资源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成本升高的结论,基于如下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资源 农村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发展 劳动收入 农村改革 劳动积累 资源利用 结构转换 下判断 资源替代
下载PDF
劳动资源闲置界定原则探讨
8
作者 易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4-178,共5页
关于劳动资源闲置概念的界定,通常使用的原则是工作原则或收入原则。这些界定原则没有包含劳动能否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这一本质特征,致使人们对劳动资源闲置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偏差,人们在对劳动资源闲置理论研究陷入误区,治理劳... 关于劳动资源闲置概念的界定,通常使用的原则是工作原则或收入原则。这些界定原则没有包含劳动能否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这一本质特征,致使人们对劳动资源闲置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偏差,人们在对劳动资源闲置理论研究陷入误区,治理劳动资源闲置的实践走入歧途。要消除这些困扰,我们必须用工作效益原则替代工作原则或工作收入原则。从雇主的角度,把就业人口分别定义为实际雇佣人口和意愿雇佣人口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而计算出隐性劳动资源闲置率,可以解决工作效益原则的可操作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资源闲置 工作效益 工作岗住 工作收入
下载PDF
体育产业劳动资源利用探讨
9
作者 吕明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73,共3页
对体育产业劳动资源的定义及我国目前现状、体育产业劳动资源利用的新特点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劳动资源 体育劳动 体育体制改革
下载PDF
高铁建设对我国劳动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杨树旺 谈静静 +1 位作者 吴婷 李奇明 《生产力研究》 2020年第4期70-74,I0002,共6页
资源错配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应用中国279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劳动资源错配指数,并采用PSM-DID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剔除反向因果关系,高铁的开通能够纠正中国5.19%的劳动资源错... 资源错配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应用中国279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劳动资源错配指数,并采用PSM-DID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剔除反向因果关系,高铁的开通能够纠正中国5.19%的劳动资源错配;高铁对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劳动资源错配纠正效应更强,具体表现为,对中国东部地区的纠正效应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纠正效应约为一般城市的两倍;反事实检验证明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可信性。故此,文章从加快中西部地区高铁网络构建、改善高铁城市配套条件、推动“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高铁城市建设三个方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劳动资源错配 纠错效应 双重差分 区域差异
下载PDF
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
11
作者 金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9-14,共6页
一、人口大国的工业化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有许多特殊的现象。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难题。中国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全国解放时,仅城市失业人员就达400多万,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的... 一、人口大国的工业化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工业化有许多特殊的现象。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难题。中国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全国解放时,仅城市失业人员就达400多万,相当于在职职工人数的一半。到国民经济恢复的1952年,失业率(待业率)仍高达13.2%。加之在人口政策上的一度失误,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一直高速增长,除了1958—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人口增长这一度下降之外,从1951~1973年的22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增长率都在2%以上,最高的1963年甚至超过3%。因此,从建国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工业化过程 资源配置机制 人口大国 劳动资源 劳动 失业率 国民经济 高速增长 经济恢复
下载PDF
在劳动资源约束下的一类最优化问题
12
作者 邵品琮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10-17,共8页
本文依据运筹学原理,在数理经济中,研究下列最优化问题:其中A为投入产出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转置矩阵,表产品总产值,t=(t1,t2,….tn)T而为劳动资源,L>0为约束常数,表最终需求量.本文运用对偶方法给出了最优... 本文依据运筹学原理,在数理经济中,研究下列最优化问题:其中A为投入产出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转置矩阵,表产品总产值,t=(t1,t2,….tn)T而为劳动资源,L>0为约束常数,表最终需求量.本文运用对偶方法给出了最优化也问题的终解.令λ≈0,μ=1为已有经典解;取λ=1,μ≈0也有已知类似成果.故本文为此已类规划问题的一个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资源 对偶规划 最优化算法
下载PDF
论国家农业劳动资源配置与地域经济社会的转型
13
作者 曹前满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问题是多层面的,体现在价值体系层面,呈现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特征,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于"四化同步"发展。在实践路径层面,转型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价值体系调整的劳动配置再平衡,使经济转型与社会转...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问题是多层面的,体现在价值体系层面,呈现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特征,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于"四化同步"发展。在实践路径层面,转型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价值体系调整的劳动配置再平衡,使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匹配协调。基于此,分析地域经济发展与构成大宏观大背景的国家价值体系成因,以及大背景大环境对于地域经济转型的困扰,进而探讨构建地域经济社会体系的劳动配置与结构转型思路框架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体系 劳动资源配置 地域经济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下载PDF
劳动力商品和劳动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大庆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3年第10期8-9,共2页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使这个问题再次突出起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势在必行;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逻辑,劳动力商品化则不可行。两种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仔细...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使这个问题再次突出起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势在必行;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逻辑,劳动力商品化则不可行。两种观点似乎是对立的。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二者的着眼点是不同的,一种意见的着眼点在体制;另一种意见的着眼点在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因此,两种意见的截然对立显然是表面的,双方都要求对方看到问题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是找到上述两种意见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配置 劳动资源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制度 劳动用工制度 截然对立 庸俗价值论 工资标准 公有制经济
下载PDF
略论劳动资源的流动及其调控
15
作者 靳秉强 王淑惠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1996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源流动是必然的。为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必须对劳动资源流动进行调控。调控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流动的流向、流量和流速。调控的主要模式为:国家以计划、行政、经济、法律等手...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源流动是必然的。为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必须对劳动资源流动进行调控。调控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力流动的流向、流量和流速。调控的主要模式为:国家以计划、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作用于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的配置功能,达到调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流动 调控 劳动资源
全文增补中
中国农业劳动资源内向流失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含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5-10,共6页
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是以资本、技术、劳动的空间流动和时间流动为前提的,其中劳动资源流动构成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从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角度看,劳动资源流动又可以划分为合理流动与非合理流动两种形式,合理流动是资源配置的必备形式,... 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是以资本、技术、劳动的空间流动和时间流动为前提的,其中劳动资源流动构成资源配置的动力机制。从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角度看,劳动资源流动又可以划分为合理流动与非合理流动两种形式,合理流动是资源配置的必备形式,而非合理流动则实质上是一种资源损失或资源流失。从现实考察,中国农业劳动资源的流失就可以划分为内向流失(农业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向流 劳动资源 农业劳动 农业资源配置 中国农业 我国农业 劳动配置 农业过剩劳动 行政配置 合理流动
下载PDF
从劳动资源的两重动力谈解决国有企业“冗员”问题
17
作者 杨少成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5-27,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都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大体上经历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全面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都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大体上经历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全面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面临的经济效益低下、机制不活、各种负担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富余人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劳动资源 劳动 深化改革 劳动资源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企业内部 劳动力结构
下载PDF
我国农业劳动资源与农村计划生育
18
作者 肖盛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要使这“两个转变”顺利实现,必须把握住我国农业劳动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资源;必须对农业劳动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搞...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要使这“两个转变”顺利实现,必须把握住我国农业劳动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资源;必须对农业劳动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一、农业劳动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农业劳动资源是农业中能参加劳动的那部分人的量和质的总和,是农村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农业劳动者平均质量的乘积。这就是说,第一,衣业中能参加劳动的那部分人之所以称为农业劳动“资源”,是因为他们身上蕴藏的劳动能力是构成农业生产的潜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资源 半自给经济 农业现代化 劳动力数量 劳动能力 劳动年龄 人口增长过快 计划期 劳动积累 退休制度
下载PDF
论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的选择
19
作者 张德志 郝书辰 《经济问题》 1988年第3期6-9,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调节,形成新型市场均衡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我国劳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纯粹的形态上划分,劳动资源配置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市场调节的...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市场调节,形成新型市场均衡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我国劳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纯粹的形态上划分,劳动资源配置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市场调节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第二种是完全行政性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第三种是有控制的市场调节的劳动资源配置机制。我们作出这样的划分的前提是将经济制度划分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三种纯粹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机制 市场调节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 劳动管理体制 市场均衡 劳动资源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行政性
下载PDF
黑龙江劳动资源再生产分析
20
作者 王涛 张国微 《统计与咨询》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未来劳动力发展状况即是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故而对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受社会各界所关注。从劳动力特征角度分析,更客观的了解劳动力人口的状况影响因素,与全国劳动力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黑龙江省的新生率下降速度超过全国且从产业就业人... 未来劳动力发展状况即是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故而对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受社会各界所关注。从劳动力特征角度分析,更客观的了解劳动力人口的状况影响因素,与全国劳动力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黑龙江省的新生率下降速度超过全国且从产业就业人数分析,发现更适合的产业是二、三产业,推断出人口更迭模型,和未来的劳动力资源更新趋势,希望能对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人口 数据分析 劳动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