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个人数据区分保护问题
1
作者 王勇旗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数字时代特有的风险性,突显个人数据保护的重要价值,而对其区分保护是解决个人数据利用和保护之间衡平的有效方案。个人数据认定已由单独且抽象的人格权、附属的财产性权益向综合性权利转化。个人数据保护应秉持“以人为目的”的发展理... 数字时代特有的风险性,突显个人数据保护的重要价值,而对其区分保护是解决个人数据利用和保护之间衡平的有效方案。个人数据认定已由单独且抽象的人格权、附属的财产性权益向综合性权利转化。个人数据保护应秉持“以人为目的”的发展理念,重视个人数据财产性等价值,当个人数据受到侵害后给予综合性保护,非个人数据可选择财产性权益保护模式,而个人数据和非个人数据交融且无法分割时应统一适用个人数据保护类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个人数据 非个人数据 区分保护
下载PDF
个人信息的类型化分析及区分保护 被引量:32
2
作者 项定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8,共8页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个人信息的迫切需求,对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了巨大挑战。个人信息的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于个人信息的利用行为中。然而,各种个人信息识别信息主体的程度各有不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媒...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个人信息的迫切需求,对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了巨大挑战。个人信息的人格属性和财产属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于个人信息的利用行为中。然而,各种个人信息识别信息主体的程度各有不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媒介作用不同,与人格尊严的紧密程度亦不同,实践中不应当对个人信息采取单一的保护模式。对于同时满足间接识别性、社会性强、非敏感性三个特征的个人信息,与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联系较为疏远,不必采取传统的人格权保护模式,采取财产权益一元保护的模式即可。而对于符合直接识别性、个体性强、敏感性任何一个特征的个人信息,应当采取二元保护模式,即人格权益和财产权益共同受到保护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类型化 区分保护
下载PDF
基于分簇的动态业务量疏导区分保护策略
3
作者 熊余 李圆圆 +2 位作者 唐剑波 赵莹 王汝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6,共10页
为对动态业务快速有效疏导,并实现智能区分保护,提出一种基于分簇业务量疏导的动态区分保护策略。该策略基于极大独立集将网络有效分簇,减小疏导寻路耗时;同时将分层辅助图、波长剩余容量矩阵及簇汇聚层相互协同,对簇内簇间业务疏导,实... 为对动态业务快速有效疏导,并实现智能区分保护,提出一种基于分簇业务量疏导的动态区分保护策略。该策略基于极大独立集将网络有效分簇,减小疏导寻路耗时;同时将分层辅助图、波长剩余容量矩阵及簇汇聚层相互协同,对簇内簇间业务疏导,实现资源的合理规划,提高疏导效率;其后通过感知各优先级业务比例划分波长链路重要度,设计智能P圈进行区分保护。仿真表明,所提策略能更充分利用资源,且随负载增加有较好的阻塞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网络 动态业务量疏导 智能P圈 区分保护
下载PDF
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晓峰 黎泓玥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1期21-38,共18页
《民法典》将个人信息划分为私密与非私密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却将个人信息划分为敏感与非敏感个人信息,这种立法上的不同概念选择导致了以这些概念为基础构造的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上存在衔接问题。对此,在明确现行法对私密信息与... 《民法典》将个人信息划分为私密与非私密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却将个人信息划分为敏感与非敏感个人信息,这种立法上的不同概念选择导致了以这些概念为基础构造的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上存在衔接问题。对此,在明确现行法对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采区分保护立场的前提下,应将私密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在内涵外延上的关系界定为并列但交叉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将对二者的保护划分为三个领域:对私密信息以《民法典》确立的隐私权保护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进行“双层保护”;对敏感个人信息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进行“特别保护”;对重叠部分的“敏感私密信息”,应以立法者通过《民法典》第1034条第3款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章第二节所彰显的充分保护与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的立法目的为依归,通过目的解释扩张《民法典》第1034条第3款,从而在隐私权保护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不一致时,选择对敏感私密信息更充分、更有力的保护规则,以实现立法者充分保护个人核心私密领域之基本尊严与自由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隐私 区分保护
下载PDF
政府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邢益精 康建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确定了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违背信息主体意志而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而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成为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技术区分保护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确定了行政机关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违背信息主体意志而强制公开个人信息的合法性。而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成为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分析技术区分保护的法律基础、内涵、价值与考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息技术区分保护的策略。首先,行政机关应将政府持有的个人信息根据内容分为十一大类,并根据个人信息涉及隐私的程度分为高度、中度、轻度三个等级。其次,在此基础上运用失真、加密、匿名化等隐私保护技术对强制公开的个人信息进行区分处理。最后,经技术处理的个人信息被强制公开后,还应采取目的限制、禁止再识别等安全保障措施,降低个人信息被识别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信息主体的隐私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个人信息 隐私保护 技术区分保护 强制公开 策略
下载PDF
带有区分保护的虚拟化FiWi网络可靠传输机制
6
作者 王汝言 高毅爽 陈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7,共12页
针对用户对网络服务的差异化可靠性需求,提出一种带有区分保护的虚拟化光无线融合网络可靠传输机制。以用户需求的保护质量及所能够支付的费用作为条件,通过恢复概率进行多等级保护质量的量化,灵活地分配备份保护资源;利用等级服务区分... 针对用户对网络服务的差异化可靠性需求,提出一种带有区分保护的虚拟化光无线融合网络可靠传输机制。以用户需求的保护质量及所能够支付的费用作为条件,通过恢复概率进行多等级保护质量的量化,灵活地分配备份保护资源;利用等级服务区分算法筛选满足业务保护质量等级的保护路径,降低业务阻塞以及不受保护的业务数量,提高业务保护质量。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在平均收益开销比和底层网络资源开销等指标上具有较高优势,在满足用户可靠性需求的同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虚拟网络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无线融合网络 网络虚拟化 可靠性 区分保护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自然人涉税信息的界定与区分保护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春辉 段茗琪 《财政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大数据背景下,税务机关利用自然人涉税信息一方面促进了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害自然人信息权益的风险。在构建纳税人信息权和各方利益平衡制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研究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困境,认为应当以《民法典》和《个人信息... 大数据背景下,税务机关利用自然人涉税信息一方面促进了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害自然人信息权益的风险。在构建纳税人信息权和各方利益平衡制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研究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困境,认为应当以《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个人信息为上位概念指引涉税信息内涵和外延的确定,超越传统隐私权的范围;根据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不同类型,应当施以不同程度的区分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涉税信息广泛利用的背景下,应完善立法、把握涉税信息的流动链条,对自然人涉税信息进行整体全面而又相互区分的保护,以此平衡自然人纳税人信息权与其他权力的冲突,提高征税公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税信息 个人信息 区分保护
下载PDF
读者个人信息的类型化与区分保护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巫慧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12期44-50,61,共8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日趋完善。读者个人信息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下虽得以保障,但仍存盲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虽将读者信息分为个人信息、...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日趋完善。读者个人信息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下虽得以保障,但仍存盲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虽将读者信息分为个人信息、借阅信息、其他可能涉及隐私的信息三类,然而并未对其内涵作出具体阐释。通过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类型化区分,明晰不同类型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读者身份信息、借阅信息、隐私信息的法律属性,进而实现法律保护上的区别对待,对健全并完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个人信息 隐私权 权益 区分保护 行为规制
下载PDF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新探——试析一种对第三人区分保护的思路
9
作者 陈贵生 《学术探索》 2006年第3期67-71,共5页
在物权变动中规定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其意义非常重大,很多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规则,然而,笔者认为,它们实际上大多数只适用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类型中,能实现的也仅仅是对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显然有欠周密... 在物权变动中规定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其意义非常重大,很多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规则,然而,笔者认为,它们实际上大多数只适用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类型中,能实现的也仅仅是对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显然有欠周密。因此,文章从区分现实中第三人类型和物权变动类型出发,提出了对第三人利益进行区分保护的思路,即物权变动相对人之第三人的保护规则应有别于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同时,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的保护规则也应有别于非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变动 第三人 区分保护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权利与隐私权利的区分保护
10
作者 张熠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0-82,共3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涉及到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问题。尽管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在客体、载体等诸多方面都有较清晰的区分。过去,对于个人信息的保障大多被涵盖在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之中,因此...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涉及到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问题。尽管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在客体、载体等诸多方面都有较清晰的区分。过去,对于个人信息的保障大多被涵盖在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之中,因此界定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并分别建立保护制度非常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信息权 隐私权 区分保护
下载PDF
略论权益区分保护模式在侵权责任中的适用
11
作者 汪义双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18,共4页
侵权责任的保护范围包括权利和利益,这已经在学界与实务中形成了共识。但是,针对是否需要对权利和利益进行区分保护,以及如何对权利与利益进行保护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态度。权利与利益的定位并不相同,应予明确区分。从法律适用效果的角度... 侵权责任的保护范围包括权利和利益,这已经在学界与实务中形成了共识。但是,针对是否需要对权利和利益进行区分保护,以及如何对权利与利益进行保护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态度。权利与利益的定位并不相同,应予明确区分。从法律适用效果的角度而言,应该采纳权益区分保护模式。这既平衡了权益保护与行为自由之间的关系,也使法律适用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指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利益 区分保护 法律适用
下载PDF
论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的区分保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素华 刘寅 《北方法学》 CSSCI 2024年第5期67-83,共17页
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有必要区分保护。一方面,由于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在生成方式、归属主体、排他程度、价值实现方式上存在本质区别;另一方面,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区分保护契合实践需求。具体而言,数据规则无法解决网络虚拟财产认定标准... 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有必要区分保护。一方面,由于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在生成方式、归属主体、排他程度、价值实现方式上存在本质区别;另一方面,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区分保护契合实践需求。具体而言,数据规则无法解决网络虚拟财产认定标准模糊的司法困境,司法实践也采不同路径解决两类财产纠纷,且区分保护两类财产符合精细化立法理念、顺应网络虚拟财产经济价值日益提高的现状。在规则构建上,网络虚拟财产应采静态物权规则,数据采动态产权结构性分置规则。在区分标准上,以用户对生成电磁数据的贡献程度对二者加以区别。在区分网络虚拟财产与数据的基础上,以是否“中心化”为衡量标准,实现网络虚拟财产的类型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数据 区分保护 数字经济
原文传递
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责任研究——以绝对权和利益的区分保护为重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洪 张伟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42,共9页
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责任条款能为公法与侵权法的交汇融合提供转介平台。设置该侵权责任条款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实现对绝对权和利益的区分保护。《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存在"隐藏漏洞",应当运用目的性限缩解释进行漏洞填... 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责任条款能为公法与侵权法的交汇融合提供转介平台。设置该侵权责任条款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实现对绝对权和利益的区分保护。《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存在"隐藏漏洞",应当运用目的性限缩解释进行漏洞填补,以确立区分保护绝对权和利益的正当性。保护他人法律须蕴含保护个人利益的立法目的,其认定最终要落脚于具体的法律条款。在法规目的理论的节制下,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责任条款对绝对权的保护趋于保守,对利益的保护则显得开放。因此,在民法典分则侵权责任编的制定过程中,有必要设计违反保护他人法律的侵权责任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他人法律 转介条款 区分保护 法规目的理论
原文传递
WDM网络中带有时延感知的混合区分保护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余 姚浩 +1 位作者 吕翊 廖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2,共6页
针对WDM光网络中为业务提供恢复时延保证造成网络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时延感知的混合区分保护策略.该策略感知不同业务的时延要求从而划分业务优先级,然后充分利用P圈恢复速度快和共享通路保护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分别对不同优... 针对WDM光网络中为业务提供恢复时延保证造成网络开销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时延感知的混合区分保护策略.该策略感知不同业务的时延要求从而划分业务优先级,然后充分利用P圈恢复速度快和共享通路保护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分别对不同优先级业务进行混合区分保护,从而保证高低优先级业务不同的恢复时延要求;同时,采用遗传-整数线性规划算法选择覆盖全网的最优P圈,并通过链路代价函数均衡网络负载,从而进一步提升P圈的保护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区分保护策略具有较低的网络阻塞率,有效地提升了资源保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波分复用 遗传算法 时延 区分保护
原文传递
侵权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思想与技术 被引量:39
15
作者 朱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9,共16页
侵权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具有思想和技术两个层面,分别对应着是否要区分保护以及如何区分保护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就是否要区分保护而言,法益区分保护思想是一种制度共识,具有体系理性和价值理性,仍值得肯定。就如何区分保护而言,以制定... 侵权法中的法益区分保护具有思想和技术两个层面,分别对应着是否要区分保护以及如何区分保护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就是否要区分保护而言,法益区分保护思想是一种制度共识,具有体系理性和价值理性,仍值得肯定。就如何区分保护而言,以制定法实证主义为方法基础的德国法规范技术会带来保护不足等问题;我国侵权法并未采取此种规范技术,妥当的解释方案应以动态系统作为方法基础,以"具有法律相关性的损害"概念作为规范前提,认为规范中隐含了法益的区分标准是法益的价值和社会典型公开性,容纳了多元化的考量因素,并承认实质性的论证规则,授权司法者进行更为动态和弹性化的综合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 保护对象 法益区分保护
原文传递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新探——试析一种对第三人利益区分保护的思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宏坚 陈贵生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22,共6页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其意义非常重大,很多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规则。然而,它们实际上大多数只适用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类型,且仅仅是对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显然有欠周密。因此,文章从区分现实中第三...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其意义非常重大,很多学者为此提出了各种保护第三人利益的规则。然而,它们实际上大多数只适用于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类型,且仅仅是对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显然有欠周密。因此,文章从区分现实中第三人类型和物权变动类型出发,提出了对第三人利益进行区分保护的思路,即物权变动相对人之第三人的保护规则应有别于原物权人之第三人,同时,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第三人的保护规则也应有别于非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变动 第三人 区分保护
原文传递
WDM网状网中支持业务量疏导的区分共享保护算法
17
作者 向兵 虞红芳 +1 位作者 王晟 李乐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99-1303,共5页
该文综合考虑WDM网状网生存性及业务量疏导,采用部分光路共享保护机制为低速业务提供满足其可靠性和带宽需求的连接,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分层图的支持业务量疏导的区分共享保护算法—部分共享保护业务量疏导算法PSPTG(PartialShared-path... 该文综合考虑WDM网状网生存性及业务量疏导,采用部分光路共享保护机制为低速业务提供满足其可靠性和带宽需求的连接,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分层图的支持业务量疏导的区分共享保护算法—部分共享保护业务量疏导算法PSPTG(PartialShared-pathProtectionalgorithmsupportingTrafficGrooming)。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利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网状网 可靠性 波长分层图 区分保护 共享保护 业务量疏导
下载PDF
基于区分通道可用度保护的WDM环网设计
18
作者 葛晨晖 孙小菡 张明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7-521,共5页
提出了区分通道可用度概念,并利用其为波分复用环网提供多样性保护.无保护连接可以重用保护连接的保护波长,如果前者的工作路由和后者的保护路由重叠,并且2个连接的工作通道不可用度之和不超过无保护连接的最大可接受不可用度.利用最短... 提出了区分通道可用度概念,并利用其为波分复用环网提供多样性保护.无保护连接可以重用保护连接的保护波长,如果前者的工作路由和后者的保护路由重叠,并且2个连接的工作通道不可用度之和不超过无保护连接的最大可接受不可用度.利用最短路径方法为每个连接寻找工作路由,利用M arkov模型计算通道不可用度,冗余不可用度越小的无保护连接越先分配保护波长.利用区分可用度方法可以在满足每个连接可用度要求的同时,减少环网所需的波长里程数.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连接的可用度要求降低,环网使用的波长里程数减少,重用的波长里程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环网 区分保护 通道可用度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区分的私法保护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鹏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个人信息区分的私法保护目的在于实现精准保护。按敏感程度以及对人身安全、财产价值的威胁程度不同,个人信息可以区分为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个人信息的区分在精准立法、隐私权保护以及信息合理流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个人信息的... 个人信息区分的私法保护目的在于实现精准保护。按敏感程度以及对人身安全、财产价值的威胁程度不同,个人信息可以区分为敏感信息与一般信息。个人信息的区分在精准立法、隐私权保护以及信息合理流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个人信息的区分在立法模式上有列举式、情境考量式以及目的考量式,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确定具体认定标准。个人信息区分的实然标准是损害结果发生的概率,应然角度则是对“敏感性”的考量。个人敏感信息对信息主体的隐私有重大影响,应该构建事前的保护机制。个人一般信息的保护则可以通过事后侵权责任承担,填补信息主体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区分保护 敏感信息 一般信息 隐私权
下载PDF
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理论证成、内涵要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秀文 《理论导刊》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是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的逻辑使然、推动技术与社会互构的内在要求、落实宪法平等自由规范的应有之义。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之际,有必要确立数字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以“保护”为落脚点,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内涵... 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是深化数字技术赋能的逻辑使然、推动技术与社会互构的内在要求、落实宪法平等自由规范的应有之义。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之际,有必要确立数字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以“保护”为落脚点,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内涵包括全过程式倾斜保护、动态区分倾斜保护和最低生存保障。围绕这些内涵要义,在顶层设计层面,我国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宜持复合视角和总体化方法,形成以国家干预为主的保护路径,强调硬法与软法的主次配合,重视数字技术个人拒绝权的保障;在微观适用层面,宜持问题导向思维,将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融入网格治理中,聚焦具体场景查明数字弱势者的真实需求,参酌权益保护紧迫性来确定倾斜保护措施,借由顶层设计和微观适用的循环互动,实现数字弱势群体倾斜保护的可操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倾斜保护 数字公正 动态区分保护 个人拒绝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