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3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和预后观察
1
作者 陈涛 耿凤勇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2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8例,行改良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 目的 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2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8例,行改良根治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和研究组(148例,行区段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乳房美观度、肿瘤相关因子[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肿瘤异常蛋白(TA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整体美观性优于对照组,乳房美观度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FACT-B评分更高(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且患者围术期指标更佳,安全性更高,短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区段切除术 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区段煤柱变形光纤光栅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柴敬 王佳琪 +5 位作者 杨健锋 高登彦 高奎英 陈建华 刘泽宇 杨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计的光测方法相结合,结合现场实测的区段煤柱变形应力应变水平参量变化规律,研究煤柱应变空间分布规律及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柱内部应变时域响应特征,验证光测方法在煤体应变水平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期间,区段煤柱顶板受集中应力影响,上部岩层块体破断并发生回转导致煤柱载荷增加,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断裂进一步向上传递,关键层断裂回转发生导致工作面来压,最终导致区段煤柱变形失稳。根据现场光栅应变增量幅度判断煤柱内局部变形的剧烈程度,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区段煤柱变形时发生最大应变为650×10^(-6),上覆岩层集中应力造成煤柱应变水平峰值位置为煤柱宽度11.5 m,沿煤柱宽度方向应变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内部应变随采动过程中影响范围在5 m左右。综合研究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应变对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应变水平变化和煤柱物理力学性质,得到煤柱破坏的前兆特征,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变形峰值前对煤柱提前进行卸压和防护的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遗留煤柱 矿压显现 光纤光栅 光栅应力计 实时监测
下载PDF
基于区段的地下空间环路通风排烟设计方法
3
作者 王洁 赵炳欣 姜学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为实现多匝道、多地块、内部空间复杂的地下空间环路烟气控制,提出一种区段式排烟方法:将地下空间环路与地块通过防火门分隔,形成独立的构筑物,结合隧道结构,确定风机房位置,划分区段,使烟气在一定区域内排出。以滨江地下环路为例,在隧... 为实现多匝道、多地块、内部空间复杂的地下空间环路烟气控制,提出一种区段式排烟方法:将地下空间环路与地块通过防火门分隔,形成独立的构筑物,结合隧道结构,确定风机房位置,划分区段,使烟气在一定区域内排出。以滨江地下环路为例,在隧道主线上均匀布置6个排烟风机房,并以此为节点,将隧道划分为8个区段。当火灾发生时,开启所在区段两端的风机进行排烟。由于各区段不设置固定分隔,整个风道是贯通的,因而各个风机房里的风机可互相作为备用排烟风机,以降低成本。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排烟口开启数量和间距进行模拟,确定排烟量为90 m^(3)/s、排烟口间距为30 m、开启8个排烟口的排烟方案。从人员疏散环境以及排烟效率对典型区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员疏散环境安全,排烟效率达到90%,证明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控制 地下空间环路 通风排烟设计方法 区段划分
下载PDF
非对称载荷作用下倾斜区段煤柱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
4
作者 来兴平 尉迟小骞 +1 位作者 单鹏飞 方贤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为解决工作面回采及巷道掘进影响下倾斜区段煤柱稳定性劣化的复杂问题,运用弹性力学半逆解法及摩尔-库伦准则建立力学模型,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倾斜区段煤柱一侧受载结构形态特征,明确了倾斜煤柱失稳致灾力源及载荷的分... 为解决工作面回采及巷道掘进影响下倾斜区段煤柱稳定性劣化的复杂问题,运用弹性力学半逆解法及摩尔-库伦准则建立力学模型,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倾斜区段煤柱一侧受载结构形态特征,明确了倾斜煤柱失稳致灾力源及载荷的分布特性,探究了采掘扰动下倾斜区段煤柱塑性变形-失稳-破坏的动态演化过程,揭示了非对称载荷作用下倾斜区段煤柱临界失稳致灾机理,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倾斜煤柱及周围巷道稳定性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区段煤柱因煤层倾角导致的倾斜形态是煤柱所承受载荷呈非对称状的关键诱因,这一特性致使倾斜煤柱最底端区域覆载最大,且当此区域失稳破坏时,呈现由煤柱下端底角塑性区向煤柱上端底角塑性区扩展的运移过程,并因此得出倾斜区段煤柱临界尺寸随煤层倾角增大而增加的演化规律。由此,针对大南湖一矿倾斜区段煤柱及周围巷道变形失稳的问题,采用支护优化及注浆加固等措施,降低了倾斜区段煤柱侧巷道的变形速率,为类似矿井的煤柱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区段煤柱 非对称载荷 临界尺寸 数值模拟 巷道支护优化
下载PDF
变区段煤柱工作面诱冲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5
作者 顾士坦 李旭智 +3 位作者 王国良 刘志尧 马腾 陈森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75-179,共5页
针对某矿变区段煤柱工作面开采冲击危险性较高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煤柱区域垂直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应力积聚特征,揭示了变区段煤柱工作面诱冲机理,并制定了“近场-远场”协同卸压方案... 针对某矿变区段煤柱工作面开采冲击危险性较高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煤柱区域垂直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宽度区段煤柱应力积聚特征,揭示了变区段煤柱工作面诱冲机理,并制定了“近场-远场”协同卸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较宽的区段煤柱(30 m和55 m)受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和超前支承压力影响,煤柱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受“近场高静载+远场动载”叠加影响,变区段煤柱工作面回采期间易诱发冲击地压;采取近场高承压煤体强卸压+远场高位坚硬顶板超前预裂断顶卸压协同控制方案后,微震能量事件始终维持在104J以下,表明控制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采掘期间的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冲击地压 数值模拟 动静载叠加 防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区段煤柱水平变形监测
6
作者 柴敬 郝鸿儒 +5 位作者 杨健锋 高登彦 高奎英 陈建华 杨磊 刘泽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针对煤柱内部微裂纹萌生、变形破坏等潜在安全隐患,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煤柱水平变形监测。首先,根据煤柱破坏碎胀特性理论分析,建立了光纤轴向应变与水平变形的转化方法;其次开展室内试验确定了金属基... 针对煤柱内部微裂纹萌生、变形破坏等潜在安全隐患,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煤柱水平变形监测。首先,根据煤柱破坏碎胀特性理论分析,建立了光纤轴向应变与水平变形的转化方法;其次开展室内试验确定了金属基索状传感光纤轴向拉伸响应情况,并根据煤柱变形破坏规律修正了应变系数,最后以陕西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为工程背景,对22206工作面区段煤柱水平变形实现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区段煤柱采动侧和未采动侧存在明显的水平变形差异,采动侧变形量最大,约为未采动侧的5倍,但煤柱整体水平变形较小,仅出现弹性变形,煤柱较稳定;煤柱变形分区明显,呈现中部为弹性核区,两侧为塑性破坏区的分区特征;工作面从测点前20m推进至测点后40m时,煤柱水平应变呈指数增长,远离测点之后变形趋于稳定,反映煤柱变形与采动应力扰动之间的动态关联;通过分析煤柱水平应变与垂直应力,发现两者呈指数相关关系,定量建立了煤柱水平应变与垂直应力关系式,说明煤柱变形与破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动应力的分布与演化。利用BOTDR技术对区段煤柱内部变形进行监测可以精确获取区段煤柱内部的微观变形信息,对于煤柱留设尺寸确定、围岩控制及采空区压力评估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区段煤柱 水平变形 煤柱稳定性
下载PDF
区段煤柱下大断面回采巷道不同成巷方式分析研究
7
作者 王兵建 刘煜成 +1 位作者 魏宏奎 王亚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了探究在区段煤柱下大断面巷道在掘进时受到扰动最小的一种成巷方式,以乌兰色太煤矿掘进52202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工作面实际地质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断面巷道在不同成巷方式条件下的塑性区形态、应力场及位移场分... 为了探究在区段煤柱下大断面巷道在掘进时受到扰动最小的一种成巷方式,以乌兰色太煤矿掘进52202工作面运输顺槽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工作面实际地质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大断面巷道在不同成巷方式条件下的塑性区形态、应力场及位移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先掘进5.4 m宽正常巷道,后扩帮2 m的成巷方式为最优成巷方式,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同类型区段煤柱下大断面巷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大断面 回采巷道 不同成巷方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的轨道区段状态无线检测系统设计
8
作者 熊志金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1期16-18,共3页
轨道区段状态检测失效可能导致较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针对现有轨道区段状态检测设备存在电磁信号的干扰、数据传输速度慢、轨道分路不良等缺陷,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不受电磁信号干扰等特点,利用光纤光栅技术、超声波技术、NB-IoT无线物... 轨道区段状态检测失效可能导致较严重的铁路交通事故,针对现有轨道区段状态检测设备存在电磁信号的干扰、数据传输速度慢、轨道分路不良等缺陷,结合光纤光栅传感器不受电磁信号干扰等特点,利用光纤光栅技术、超声波技术、NB-IoT无线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具有远程监控和自动检测轨道区段状态的测系统。实际测试证明,所设计的检测系统能够实现轨道区段占用、钢轨温度、钢轨断裂等状态检测,满足对断轨进行实时检测的要求,大大地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在轨道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轨道区段 状态检测 无线网络
下载PDF
雪茄茄芯和茄衣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和品质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晶晶 荣仕宾 +7 位作者 秦艳青 周骏 曾代龙 钟秋 赵园园 刘德水 张瑞娜 史宏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 为明确雪茄烟叶不同区段的品质差异,以雪茄品种德雪1号发酵后分拣出的一等茄衣和茄芯烟叶为材料,对叶基至叶尖5个不同区段的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成分、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及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吸鉴定。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不同区段化学成分差异显著,还原糖、总糖含量在叶尖和近叶尖区段相对较高,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近叶基区段较高,烟碱含量自叶基到叶尖先升高后降低。茄芯、茄衣烟叶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先增加后减少,其中茄芯烟叶在叶中区段最高,茄衣在近叶基区段最高。2种类型雪茄烟叶的TSNAs含量从叶基至叶尖均持续下降,但降幅不同,茄芯、茄衣烟叶叶尖较叶基分别下降68.25%、30.19%。除刺激性外,2种烟叶的6项感官质量指标得分及总分从叶基至叶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较优。综上,雪茄烟叶以叶中和近叶尖区段香气浓郁,有害成分低,评吸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 茄芯 茄衣 烟叶 不同区段 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烟草特有亚硝胺
下载PDF
基于基坑支护工程的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管桩抗弯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永超 刘岩 +3 位作者 李兵兵 张国平 胡智鑫 刘建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4,共9页
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使用时,为提高非预应力钢筋的利用效率,提出将区段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通过对天津地区80个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弯矩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并对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 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使用时,为提高非预应力钢筋的利用效率,提出将区段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通过对天津地区80个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弯矩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并对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PHC管桩)进行足尺抗弯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区段配筋的可行性和PR-PHC管桩的抗弯性能。研究表明,单支撑排桩、倾斜桩及悬臂桩的桩身弯矩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PR-PHC管桩区段配置的非预应力筋,可以提高其抗弯极限承载力及其抗弯刚度,并有效改善桩身裂缝的展开情况,构建的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试验的实际情况。并对PR-PHC管桩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工况做了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基坑工程中使用PR-PHC管桩替代PRC管桩,减少钢筋使用量,促进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预应力混凝土 抗弯试验 区段配筋 基坑支护
下载PDF
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琳 颜丙新 +5 位作者 武广伟 李汉青 肖跃进 梅鹤波 董建军 孟志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简述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指出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是节约良种、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玉米播种节种减损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区段控制的发展历程,基于区段控制流程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分解为种子着床定位... 简述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指出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是节约良种、提高产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玉米播种节种减损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区段控制的发展历程,基于区段控制流程将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分解为种子着床定位、位置关系判断、排种启停控制等3个过程,并介绍了3个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历程。综合国内外研究,指出了目前区段控制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并结合我国当前玉米播种情况,展望了我国玉米精量播种区段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精量播种 区段控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12
作者 刘泽厚 万洪深 +5 位作者 杨凡 王琴 唐豪 杨宁 杨武云 李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12,共16页
【目的】川麦42是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选育出的高产、广适的优异小麦品种,是西南麦区重要的骨干亲本,本研究通过明确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为西南麦区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分子设计依据。【方法】利用170个SSR... 【目的】川麦42是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选育出的高产、广适的优异小麦品种,是西南麦区重要的骨干亲本,本研究通过明确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为西南麦区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分子设计依据。【方法】利用170个SSR和2268个DArT标记分析川麦42遗传组分在7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与传递情况;根据已构建的遗传图谱和定位到的产量性状QTL,明确川麦42遗传组分对各个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结果】川麦42遗传组分在7个一代衍生品种中分布与传递频率不同,其中川麦56、川麦58、川麦64、川麦104、川麦90和川麦91继承了50%以上的川麦42的遗传组分,平均为64%,高于理论值,而川麦92则低于25%。17条小麦染色体上的92个等位位点在川麦42衍生品种中具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得到稳定传递;对比已构建的川麦42遗传连锁图谱及其定位到的QTLs,发现位于2A、2B、4A、4D、5B、5D、5A、6D、7A和7D染色体上11个基因组区段与重要农艺性状QTL紧密连锁,其中4A、4D、5B、5D和7D染色体上川麦42单倍型可提高衍生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位于5B染色体Xgwm234~Xgwm371区段携带千粒重QTL,川麦42单倍型最高可增加千粒重2.21 g;位于4D、5D和7D染色体区段携带小区产量QTL,川麦42单倍型最高增产率分别为8.92%、6.33%、4.79%。【结论】携带产量性状增效QTL并且在衍生品种中能够高频传递的基因组区段是川麦42能够成为西南麦区骨干亲本的重要遗传基础,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为西南麦区小麦骨干亲本选择及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42 骨干亲本 重要基因组区段 遗传贡献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
13
作者 孙国锋 景云 +2 位作者 李和壁 田志强 田小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2,共14页
为解释客运产品特征对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梯度提升树模型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框架,构建不同梯度提升树模型(GBD... 为解释客运产品特征对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梯度提升树模型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框架,构建不同梯度提升树模型(GBDT、XGBoost、LightGBM及CatBoost)的高速铁路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模型;其次,计算特征贡献重要度,基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方法实现特征变量优化,揭示单一特征和交互特征与列车乘车区段客流分布预测的非线性关系。北京南—上海虹桥间列车客流分布预测结果表明:4种模型可精准预测客流分布结果,GBDT,XGBoost,LightGBM及CatBoost在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64,0.9601,0.9680及0.9715;特征优化后,按贡献重要度排序依次为标杆车,票价,旅行时间,日期,星期,车次及出发时间;特征优化后,CatBoost-7模型在验证集中的决定系数为0.9458;日期和标杆车对客流分布预测呈现非线性正相关,旅行时间对客流分布预测呈现非线性负相关,低旅行时间、高票价及出发时间整点的标杆车对客流分布预测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客流分布预测 可解释机器学习 列车乘车区段 非线性关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和图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14
作者 何小龙 高红均 +3 位作者 黄媛 高艺文 王仁浚 刘俊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39,共13页
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区段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传统故障定位方法容错率低、耗费时间长,多数深度学习算法对拓扑变动的泛化性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 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区段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传统故障定位方法容错率低、耗费时间长,多数深度学习算法对拓扑变动的泛化性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和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该方法将配电网原始信息与GNN等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进行建模。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的时空图卷积网络从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对遥测数据进行故障特征提取,使用图注意力网络来融合多源遥信数据。然后,利用1D-CNN来调整特征输出维度以实现节点特征到故障支路的映射。最后,通过增设全连接网络来输出故障区段定位结果。依托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10 kV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进行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优越的定位性能,能够灵活适用于各类低、中、高阻性接地故障场景,对系统拓扑变动具有强大的泛化能力以及对故障数据不完备的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一维卷积 图神经网络 拓扑变动 数据不完备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区段煤柱集中应力传递特征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剑 李建忠 刘慧妮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8-215,共8页
探究煤柱应力向底板传递特征对确定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以山西杜儿坪矿近距离煤层为原型,开展上煤层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利用DIC技术采集底板深度不同水平层位应变数据,分析垂直、水平、及剪切三种应变的分布特征和... 探究煤柱应力向底板传递特征对确定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以山西杜儿坪矿近距离煤层为原型,开展上煤层开挖相似模型试验,利用DIC技术采集底板深度不同水平层位应变数据,分析垂直、水平、及剪切三种应变的分布特征和应变峰值距煤柱边界水平距离的变化规律,探究上煤层开采后区段煤柱集中应力向底板的传递特征。结果表明:煤柱底板区,三种应变均以煤柱中心为轴呈非对称双峰分布特征,垂直、剪切两种应变峰值为先开挖面煤柱侧小于后开挖面煤柱侧,而水平应变峰值则恰好相反,三种应变峰值均随底板深度增加而减小;采空区底板,垂直、剪切两种应变远离煤柱边界逐渐趋于0,而水平应变则显现出反复增减多变特征。三种应变峰值距煤柱边界的水平距离表现为垂直应变为先开挖面煤柱侧大于后开挖面煤柱侧,但剪切应变则刚好相反,而水平应变则先后开挖面煤柱侧均相等,且三种应变距煤柱边界水平距离均随底板深度增加而增大。垂直、水平应力分别为压、拉应力,而先后采面煤柱侧剪切应力则不同分别为拉、压应力;垂直、剪切两种应力均显现为高应力水平,但水平应力甚小;垂直、水平两类应力峰值均位于煤柱底板区,而剪切应力峰值却位于采空区底板;垂直、剪切两种应力随远离煤柱边界均趋于0,水平应力则显现反复转化增减特征。选择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既应重视垂直应力的作用,也应关注剪切应力对其失稳破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区段煤柱 应力传递特征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 DIC技术
下载PDF
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区段西部固体钾矿溶采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进财 陈晶源 +2 位作者 宋桂春 贾建团 龚国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区段固体钾矿具有品位低、矿体不连续、资源储量较大等特点,不能使用常规采矿方法直接开采,为钾矿的开采和利用造成诸多困难。对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区段西部大规模水溶开采前(2013年)和开采后(2021年)典型钻孔固体钾矿变... 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区段固体钾矿具有品位低、矿体不连续、资源储量较大等特点,不能使用常规采矿方法直接开采,为钾矿的开采和利用造成诸多困难。对察尔汗盐湖察尔汗区段西部大规模水溶开采前(2013年)和开采后(2021年)典型钻孔固体钾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体钾矿的溶解率在34.40%~99.98%,平均溶解率为80.55%,且垂向上固体KCl品位越高,溶采过程中的溶解率越高,含量降低幅度就越大;长时间的浸泡可以使固体KCl品位在0.1%~0.2%的钾盐也被溶解;固体镁盐品位较以往有所下降,而固体石盐品位较以往有所上升。对察尔汗区段西部典型钻孔固体钾矿品位、厚度及卤水组分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固体钾矿的溶采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整体而言,水溶开采在大部分区域的开采中具有良好效果,但水力坡度大、卤渠阻隔、水力联系弱等因素对开采造成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采效果 固体钾矿 察尔汗区段 察尔汗盐湖
下载PDF
基于量子蚁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快速定位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忠勤 余晓婉 +3 位作者 王宝楠 黄文焘 张丹 董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3-708,共16页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特征之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发电的不确定性使配电网潮流复杂多变,对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问题时会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 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特征之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与发电的不确定性使配电网潮流复杂多变,对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现有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问题时会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蚁群算法(QACA)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快速定位技术.首先,根据状态逼近思想和最小故障集理论构建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馈线终端单元上传信息缺失情况提出信息自修正方法,并提出分级定位模型来缩短定位时间;然后,提出3种改进技术对QACA进行针对性改进,改进量子旋转门更新机制,以函数控制形式动态调整旋转角大小,同时引入精英策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最后,在关键参数确定后验证了改进技术、信息自修正法、分级定位模型的有效性.将所提算法与7种不同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QACA可有效完成故障区段定位,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准确率以及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 量子蚁群算法 信息自修正法 分级定位模型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力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区段自动定位方法
18
作者 尹贻国 王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20期155-157,共3页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噪声影响,故障特征信息的提取可能不准确,影响定位精度。为此,研究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力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区段自动定位方法,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电缆故障信号,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和重构,以提取时域特征,并...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噪声影响,故障特征信息的提取可能不准确,影响定位精度。为此,研究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电力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区段自动定位方法,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电缆故障信号,利用小波包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和重构,以提取时域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建立选线判据来确定故障区段。实验证明,此方法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接地故障中均能实现精确定位,为电缆故障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电力电缆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定位
下载PDF
基于负序分量的含光伏电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19
作者 胡满琳 李楠 +3 位作者 李一鸣 皮志勇 朱益 李振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199,共12页
针对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故障电流无法正确反映故障区段的问题,分析含光伏电源配电网故障时三序分量,选择负序分量作为故障特征量;对于不对称故障场景提出负序重构方案;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MK)趋势检测寻求故障特征最明显的... 针对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故障电流无法正确反映故障区段的问题,分析含光伏电源配电网故障时三序分量,选择负序分量作为故障特征量;对于不对称故障场景提出负序重构方案;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MK)趋势检测寻求故障特征最明显的负序重构序列;利用负序重构电压幅值确定可疑故障区段,结合负序重构电流相位方向确定故障区段。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含光伏电源的配电网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含光伏电源配电网在不同故障类型、故障位置下的故障区段准确定位,为含光伏电源配电网快速故障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分量法 故障区段定位 负序重构 MK检测 光伏电源
下载PDF
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转移影响
20
作者 李洪运 江志彬 +2 位作者 谷金晶 刘伟 王炳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轨道交通网络中乘客的出行受网络结构和运营状况变化的影响,个体出行偏好对这些变化的响应也各异。为分析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出行转移影响,本文提出考虑转移类型和转移比例的乘客出行特征刻画方法,结合时段属性生成... 轨道交通网络中乘客的出行受网络结构和运营状况变化的影响,个体出行偏好对这些变化的响应也各异。为分析轨道交通远郊区段计划性停运对常乘客的出行转移影响,本文提出考虑转移类型和转移比例的乘客出行特征刻画方法,结合时段属性生成乘客特征—时序(FeatureTemporal,F-T)矩阵;通过改进的欧氏距离计算F-T矩阵间的相似性,实现F-T矩阵的相似性度量;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矩阵的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相结合的两步聚类方法(Two-step Clustering of K-Means Cluster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KMHC)划分乘客影响群体,分析影响乘客出行转移的因素;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昆山段停运作为实例,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昆山段停运后,常乘客呈现出5种主要的出行转移影响群体,占常乘客总数的94.4%;各影响群体的转移距离、通勤时间和出行频率差异明显,是影响区段停运后常乘客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方法可为其他计划性停运场景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可为区段停运后的网络客流变化预测,行车和客运组织方案优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转移 KMHC聚类 区段计划性停运 F-T矩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