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洪 潘辉 张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0-26,共7页
通过选取高等级旅游资源构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基于绝对数量、人均拥有量和地均拥有量3个评价指标,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各类... 通过选取高等级旅游资源构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基于绝对数量、人均拥有量和地均拥有量3个评价指标,运用位序得分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市各类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等级差异较大,其中黄山、宣城等皖南地区各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强,宿州、阜阳等皖北地区城市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弱。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序得分法 旅游资源竞争力 区际比较 安徽省
下载PDF
河南省旅游资源竞争力区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言铃 严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针对目前对河南省旅游资源研究不足的情况,从自然、人文、综合3个旅游资源大类中选取12种旅游资源,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旅游资源竞争力最强的是洛阳和郑州,较强的为安阳、南阳、济源、信阳和焦作,一... 针对目前对河南省旅游资源研究不足的情况,从自然、人文、综合3个旅游资源大类中选取12种旅游资源,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旅游资源竞争力最强的是洛阳和郑州,较强的为安阳、南阳、济源、信阳和焦作,一般的为开封、平顶山、三门峡、鹤壁、新乡和许昌,驻马店、商丘、濮阳、漯河和周口为发展较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竞争力 位序得分法 区际比较 河南省
下载PDF
湖南省生态足迹核算与区际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建武 余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3-31,共9页
运用生态足迹核算模型计算了湖南省及所辖14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并对区际之间的生态足迹加以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生态足迹总量为66908903.75 gha,人均生态足迹为1.01 gha/人;所辖14个地区生态足迹在1085656.48—11143801.54 gh... 运用生态足迹核算模型计算了湖南省及所辖14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并对区际之间的生态足迹加以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生态足迹总量为66908903.75 gha,人均生态足迹为1.01 gha/人;所辖14个地区生态足迹在1085656.48—11143801.54 gha之间,人均生态足迹在0.64—1.56 gha/人之间。从数据来看,14个地区生态足迹的地域性差异较大,其人口数量、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地区生态足迹的总量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区际比较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区际比较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分析——以河北、山东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其勋 房俊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5-197,共3页
对区际差异的具体多方位比较,可以深入挖掘有意义信息,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本文以河北、山东为例,考察了两省的经济差异,并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投入与产出差异,从中得出了一定经济差距下人力资本的特征差异,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区际差异的具体多方位比较,可以深入挖掘有意义信息,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本文以河北、山东为例,考察了两省的经济差异,并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投入与产出差异,从中得出了一定经济差距下人力资本的特征差异,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区域人力资本的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比较 区域人力资本 河北 山东
下载PDF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田 宋军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6年第6期521-523,共3页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 区际比较 河南省
下载PDF
宁波前湾新区人才创新环境的区际比较、评价及改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永哲 敖丽红 《经济论坛》 2020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人才创新环境的评价和改善工作既是促进宁波前湾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研究中需要继续深入的一个领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将人才创新环境的评价体系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个类别,运用熵权法对浙江四大新区人... 人才创新环境的评价和改善工作既是促进宁波前湾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研究中需要继续深入的一个领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将人才创新环境的评价体系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个类别,运用熵权法对浙江四大新区人才创新客观环境进行了区际比较和评价,借鉴四分图模型对宁波前湾新区人才创新主观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结论认为客观环境上,宁波前湾新区总体位居第二,同时存在继续提升的空间。主观环境上有三项指标亟待改善,多项指标需要继续保持。提出可以从"完善政府官员相关考核机制""打造和培育地方创新教育和培训服务生态体系"和"共建共享大湾区高层机构和机制"三方面着手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创新环境 熵权法 四分图模型 宁波前湾新区 区际比较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碳赤字时空演变及区际比较——基于碳足迹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建武 赵珂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9-45,73,共8页
运用碳足迹理论与方法,计量了长株潭三个地市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并以此为基础同时引用碳赤字敏感度概念,进一步核算了碳赤字/盈余相对量,由此总结长株潭地区碳排放、碳吸收、碳赤字与碳赤字敏感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并加以区际之间... 运用碳足迹理论与方法,计量了长株潭三个地市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并以此为基础同时引用碳赤字敏感度概念,进一步核算了碳赤字/盈余相对量,由此总结长株潭地区碳排放、碳吸收、碳赤字与碳赤字敏感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趋势,并加以区际之间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年期间,长株潭地区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碳吸收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湘潭市是碳排放最多地区却是碳吸收最弱地区,长沙市是碳吸收最强的地区,株洲市是碳排放最少的地区。长株潭地区碳赤字量与碳赤字敏感度均呈现"M"型变化,湘潭市碳赤字量与碳赤字敏感度每年均大大高于长沙市和株洲市。研究结果直观揭示了长株潭地区碳赤字的时空演变,明晰了长株潭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差异,以期为实现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的建设和湖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碳承载力 碳赤字 时空演变 区际比较 长株潭地区
下载PDF
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区际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献 李敦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年第9期93-94,共2页
主要从广西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的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人均海洋产值以及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度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展开分析,并以全国和其他地区加以比较,提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大力发展... 主要从广西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的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人均海洋产值以及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度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展开分析,并以全国和其他地区加以比较,提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广西海洋经济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发展 区际比较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弹性区际比较研究:1993-2009
9
作者 朱振亚 张小青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4-81,共8页
根据改进的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算并分析比较了1993-2009年期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收入弹性在研究期间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部分单项消费品的消费收入弹性与地区经... 根据改进的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算并分析比较了1993-2009年期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收入弹性在研究期间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部分单项消费品的消费收入弹性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近年来,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收入弹性差距呈缩小趋势,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热点正逐渐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 收入弹性 区际比较 ELES模型
下载PDF
安徽省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成林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选取了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种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密度、人均密度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7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比较.并根据各旅游区... 选取了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种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密度、人均密度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7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比较.并根据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讨论了各旅游区的客源市场和开发时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旅游资源 区际比较
全文增补中
面向“十五五”区际比较优势互补的东北产业关联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涛 钟化鑫 谭乃榕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00,共12页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深化细化各地区比较优势是构建更加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前提。文章利用2012年与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深化细化各地区比较优势是构建更加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前提。文章利用2012年与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各省经济部门供需联系,刻画东北地区同区外省份的优势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与区外的产业关联呈“供重需轻”特征,东北地区优势产业区域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对东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巨大。“十五五”期间,东北地区需要关注如何以高质量的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优势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普通产业以质量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劣势产业则以质量建设实现动能转换。建议加强东北地区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对接,深化跨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转移;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和创新;促进东北地区产业链整合,加强省际经济互动,发挥各自优势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跨省产业链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比较优势 产业关联 东北全面振兴 “十五五”
原文传递
中原经济区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区际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改清 高明国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五大农业区,各区农业发展水平趋异。郑州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西南部养护与防护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 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五大农业区,各区农业发展水平趋异。郑州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西南部养护与防护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低。五大农业区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未完全随其投入强度正向变化,而是与其农作经营类型高度相关。其中,以粮作经营为主体的黄淮海区和西部生态养护区综合效率处于劣势,而其他区域较优。总体上,五大农业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下滑,各区域生产效率分化明显。针对各区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主体功能区划 区际比较 中原经济区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13
作者 房孟春 曲颖 莫春俊 《经济师》 2018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面对如今海南旅游资源探究不够深入与广泛的情况,文章从自然、人文、综合3个旅游资源大类中选取12种旅游资源,对海南省19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旅游资源竞争力最强的是三亚和海口,较强的为儋州、文昌、定安和琼海... 面对如今海南旅游资源探究不够深入与广泛的情况,文章从自然、人文、综合3个旅游资源大类中选取12种旅游资源,对海南省19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旅游资源竞争力最强的是三亚和海口,较强的为儋州、文昌、定安和琼海,一般的为万宁、琼中、昌江、乐东、保亭、东方,三沙、五指山、陵水、澄迈、白沙、临高、屯昌为旅游资源竞争力较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竞争力 TOPSIS法 区际比较 海南省
下载PDF
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健 赵宁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141,159,共3页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整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快... 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整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 区际比较 产业内比较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地区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分析与评价
15
作者 康凯 吕荣杰 《技术经济》 1997年第1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地区产业 优势分析 发展比较 经济效益指标 地区经济 评价指标 优势产业 技术进步率 优势序列 区际比较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地区结构:1978—1996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家海 《上海经济研究》 1998年第8期13-23,共11页
本文的任务,是要对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作一个简要的统计分析.这项分析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区际比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投资主体结构的区际比较,以及代表性工业产品产量的地区集中度问题,最后将进行简要的... 本文的任务,是要对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作一个简要的统计分析.这项分析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区际比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投资主体结构的区际比较,以及代表性工业产品产量的地区集中度问题,最后将进行简要的政策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区际比较1.1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构成:三大地带层次上的分析在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中,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空间分布状况将全国的各个省级地区分别划归三个地带,即东部、中部和西部.虽然这种分类方法从经济统计学角度看并不严格,但它的优点是比较简明,有比较强的概括力.为了能准确地判断1978年以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构成方面所发生的重要变化,本文分别按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计算了三大地带各年度的比重数据,列于表1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地区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 区际比较
下载PDF
山西中部城镇群等级规模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文炯 张婧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0-113,122,共5页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呈首位分布,城市等级差异虽然有缓慢减小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山西中部城镇群结构相对松散,首位度和首位比较低,尚未形成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中部城镇群 位序-规模分布 分形理论 区际比较
下载PDF
旅游业作为青海新支柱产业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慧婷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业优劣势的区际比较和科学的定量分析,认为青海旅游业已初步具备作为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可考虑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同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成为我省的强... 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业优劣势的区际比较和科学的定量分析,认为青海旅游业已初步具备作为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可考虑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同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与对策,旨在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成为我省的强力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支柱产业 可行性 比较优势 区际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