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卓越青年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小响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58,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们对健康医疗的新需求,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着重大困境,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总体上仍缺乏高层次医学人才,包括卓越医师、卓越基础医学科学家和卓越医师—科学家等。我国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专业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们对健康医疗的新需求,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面临着重大困境,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总体上仍缺乏高层次医学人才,包括卓越医师、卓越基础医学科学家和卓越医师—科学家等。我国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比例达78.9%。青年医学人才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时期是医学人才成长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事业 专业技术人才 健康医疗 卓越医师 医学人才培养 医药卫生人才 高层次医学人才 关键期
下载PDF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基于国家科技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露岚 彭树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 科技革命带来了医学创新发展新需求,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国家科技奖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其权威性高、荣誉性强。本文通过整理2016—2020年医学领域国家科技奖获奖情况,从获奖数量、获奖地区、获奖主体、学科分布和交叉融合等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以期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奖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医学科技创新 学科交叉
下载PDF
CBL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提高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慧玲 李霜 +3 位作者 王芳 张译如 赵洋 邬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8级检验本科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授课;选择2019级检验本科学生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授课。通过问卷调查、期末成绩、毕业生去向等方面评估CBL教学法在...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8级检验本科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授课;选择2019级检验本科学生为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授课。通过问卷调查、期末成绩、毕业生去向等方面评估CBL教学法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教学效果。结果 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L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是一种适合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丽洁 姜海斌 +1 位作者 易法云 陈延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讨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汇总实践成果,推广“1+1+1”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随机自然班纳入研究,两个班学生人数均为40人,其中一个班... 目的讨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汇总实践成果,推广“1+1+1”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随机自然班纳入研究,两个班学生人数均为40人,其中一个班接受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对照组;另一个班接受经改革的“1+1+1”人才培养模式,为观察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大二时期(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对照组医学生该学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观察组医学生该学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课的学习。比较两组医学生之间的专业课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差异,以及专项能力水平差异,最后评价两组对各自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专业课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教学前,两组的病历书写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正念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的病历书写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正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对当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习兴趣的满意度评分、对当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团队合作水平的满意度评分、对当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自身职业与就职信念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升整体教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临床医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1+1+1 2+1
下载PDF
“贯通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迟双会 孔令桂 徐艳 《科教导刊》 2024年第7期5-7,共3页
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就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向基层培养具有全科医疗能力的人才,才能惠及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山东协和学院围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定位高职层次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 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就要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向基层培养具有全科医疗能力的人才,才能惠及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山东协和学院围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定位高职层次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保障体系,从而构建“贯通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式 全科医学 人才培养体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章春 孙海波 宁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文章简要概述了“新医科”的内涵,简述了民族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医高专院校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医学人才培养路径,以期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民族地区 医高专院校 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重症医学教师队伍现状对重症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
7
作者 鹿中华 陈虎 +6 位作者 杨翔 张频捷 付路 胡秋源 黎命娟 曹利军 孙昀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5期95-99,122,共6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重症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寻找限制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因素,为促进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方法通过问卷星在线网络对安徽省5所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教师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科研状况及健康水平等进行... 目的调查安徽省重症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寻找限制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因素,为促进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方法通过问卷星在线网络对安徽省5所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教师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科研状况及健康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学科基本情况:拥有重症医学独立教研室的单位仅占20.00%。规培基地医院占80.00%,专培医院占40.00%,培养规培人员较少,仅有1家医院每年接收的规培人数>5人,50.00%单位培养人数0~2人。学科覆盖重症医学科及众多分散重症监护室。教师教学情况:60.00%的单位每学期课堂教学>100课时,但40.00%的重症医学相关课时较少(≤20课时/学期)。重症医学教师教学任务分散,所带课程包括麻醉、内外科、妇产、儿科等。教学方式包含多媒体、讲座及其他形式等,被授课学生以临床专业为主,其次为麻醉。60.00%的教师愿意积极主动参加重症医学教学活动,而大部分学生(60.00%)对重症医学兴趣度较低。人力资源特点: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占总数的48.94%;重症医学教师趋于年轻化、高学历、经验丰富,>30~<40岁教师占48.94%,最终学位以硕士为主(67.02%),中级及以上临床职称的教师占72.34%,讲师及以上教学职称仅占45.74%,从事重症医学年限>5年的教师占71.28%,从事重症医学前在其他专业工作的占81.91%。科研状况: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占教师人数的18.09%,博士研究生导师占教师人数的4.26%。近3年发表教学类文章>3~6篇的医院占80.00%;获得教学类课题≤2项的医院占80.00%;基础或临床课题中80.00%的医院≥5项;校级以上课题中60.00%的医院≥5项。健康状况:60.00%的教师认为重症医学所在高校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仅有20.00%的教师有自己的亚专科研究方向。80.00%的教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6d、平均每天工作时间>8~<10h,有20.00%的教师每日工作时间达10~12h;60.00%的教师进行身体锻炼频次<1次/周,100.00%的教师经常感到疲劳。结论安徽省高校重症医学专业教师以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年轻化队伍为主,对重症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充满希望,但重症医学教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教研成绩落后于医疗、工作强度大和教师健康状况差等因素,可能会成为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教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8
作者 刘潇 郁仁强 +3 位作者 张志伟 吕发金 杨增涛 苏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18-22,共5页
随着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已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发展正受到前沿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并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朝着更高精度、更深层次解析力和更个性化治疗的方向迅速发展。同时,新医科... 随着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已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发展正受到前沿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并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朝着更高精度、更深层次解析力和更个性化治疗的方向迅速发展。同时,新医科教育改革强调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升,为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文章旨在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人发展趋势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和培养思考,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结构和强大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满足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需求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教育 医学影像技术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ICU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9
作者 许庆林 董健 +2 位作者 林洁 朱宏泉 刘彦权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4期156-159,163,共5页
新医科背景下的应用医学人才培养,其本质是培养理念、路径及目标的创新与传承,亦是培养模式的新变革。重症医学科(ICU)作为临床科室中极为关键且特殊的学科领域,承载着危急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ICU作为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的... 新医科背景下的应用医学人才培养,其本质是培养理念、路径及目标的创新与传承,亦是培养模式的新变革。重症医学科(ICU)作为临床科室中极为关键且特殊的学科领域,承载着危急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ICU作为临床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高地,其更应该顺应新时代所提出的新要求、新趋势。该研究立足于新医科背景,通过深入剖析我国ICU人才培养现状,以期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并探索新医科背景下ICU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旨在为新时期我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背景 ICU 重症医学 应用型医学人才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10
作者 许燕 李沛 +3 位作者 张善锋 汤黎明 张晓艳 杨婉景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717-721,共5页
文章探讨了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实验中心如何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详细介绍了双导师制的创新开放平台、多层次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及... 文章探讨了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科研能力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实验中心如何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化、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详细介绍了双导师制的创新开放平台、多层次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法,旨在培育学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立和优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以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创新人才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康复医学人才培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11
作者 刘杰 陈倩 +2 位作者 吴宗辉 苟翠萍 许光旭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当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形式,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推动产业升级,为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出发,分析其赋能... 在当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形式,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推动产业升级,为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出发,分析其赋能康复医学人才高质量培养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包括提升康复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服务对象和优化实践路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康复医学 人才培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时期上海建设医学人才高地的现状与对策
12
作者 王欣国 高广文 +3 位作者 郭永瑾 张浩 许岩 傅琼琼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上海正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而生物医药先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医学人才高地建设。本文对新时期上海建设医学人才高地的内涵进行界定,梳理医学人才整体规模和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3类人才现状以及上海人才“引用育”政策。... 上海正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而生物医药先导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医学人才高地建设。本文对新时期上海建设医学人才高地的内涵进行界定,梳理医学人才整体规模和杰出人才、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3类人才现状以及上海人才“引用育”政策。目前上海建设医学人才高地政策体系完善,高水平人才初步集聚,但与上海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打造生命健康领域比较优势这一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杰出人才,以医师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以重症医学科医师、注册护士等为代表的一般人才规模仍存在不足。上海应进一步增强海外引才和紧缺学科的本土医学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和人才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才 人才高地 人才引进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方向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斌 曹欣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2-53,共2页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经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亚专业齐全、层次明确、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学科发展、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行培养机制与临床需求...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经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亚专业齐全、层次明确、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学科发展、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行培养机制与临床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临床检验实践及教学工作,浅要分析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临床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医医联体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4
作者 李莉 黄河 +5 位作者 翟建金 文洪林 赵晓慧 吕春兰 张宇 彭艳平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456-459,共4页
中医检验技术人员对中医药学知识相对匮乏,中医检验对标本的采集、检测等与西医检验有明显不同,为探索中医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背景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中医医联体医学检... 中医检验技术人员对中医药学知识相对匮乏,中医检验对标本的采集、检测等与西医检验有明显不同,为探索中医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背景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法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中医医联体医学检验人才现状、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已推行并取得成效的主要措施,对医学检验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延伸,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建议通过加强检验人才中医药学知识储备,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中医特色检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医院特征探索适宜的人才培训模式,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充实中医检验专业人才队伍,因材施教,提高人员的基本素质、激发检验人才创新性、加强学科建设,进而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利用互联网终端实现医联体成员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平衡医疗资源,使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传帮带”更加便利,同时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保证基层检验科人才持续覆盖,为医联体检验学科建设提供有利的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才培养 医疗联合体(医联体) 医学检验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15
作者 范燕琴 袁军 +1 位作者 程荆 刘红燕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家的教育模式由大众化扩大规模逐渐向拔尖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可作为重要手段帮助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国...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聚焦的热点话题,当前国家的教育模式由大众化扩大规模逐渐向拔尖型、创新型模式发展。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可作为重要手段帮助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促进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意义非凡。当前探索如何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迫在眉睫。文章总结了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包括: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思维;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整合,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开拓本科教学空间,注重医学教育国际化;改进考核评价方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文章内容为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开阔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创新模式
下载PDF
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对策
16
作者 吕继忠 张婵 蒋江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147-150,共4页
本文旨在分析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与对策。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整合临床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奖学金等奖励机制,培养全面性口腔医学人才,多方合作建立医学生教学资源系统,产教融合毕业实习,校企共同实施创... 本文旨在分析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与对策。通过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整合临床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奖学金等奖励机制,培养全面性口腔医学人才,多方合作建立医学生教学资源系统,产教融合毕业实习,校企共同实施创业教育,组建创业指导团队、校企合作构建质量保证机制等,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满足口腔医学行业的现实需要。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可以组合提高医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的工作效率,使医学生的实践活动与临床实践活动实现无缝衔接,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 医学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培养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17
作者 史振峰 孙敏 +1 位作者 陈杰 梁俊琴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发生较大变化。这个变化集中表现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从对以往高度关注以高校为主导的单一教育模式,逐步转向以高校—医疗机构双主体的全新教育方向。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校和医疗机构双方都以... 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教学领域发生较大变化。这个变化集中表现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从对以往高度关注以高校为主导的单一教育模式,逐步转向以高校—医疗机构双主体的全新教育方向。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校和医疗机构双方都以各自行业内实际需求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共同设计,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共同开发。因此,医教协同除了可以充分指导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优化以外,还可以起到指导医学专业教学过程的功能作用,应该基于医教协同背景探索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优化策略^([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优化 双主体 医教协同 医学专业人才 医疗机构 策略探析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医科理念下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8
作者 孙立元 韩标 +3 位作者 汪丽燕 朱成 李美含 马献力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13-217,共5页
本文基于新医科背景下的产出导向理念,探讨“医工融合”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以桂林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医工融合”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本文基于新医科背景下的产出导向理念,探讨“医工融合”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问题。以桂林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医工融合”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探索地方医学院校“医工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新医科”与“新工科”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工融合 智能医学工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医学教材建设
19
作者 赵欣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4,共5页
医学教材建设是培育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医学人才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医学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医学教材应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手,与学科体系协调统一,有机融合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 医学教材建设是培育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医学人才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医学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医学教材应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着手,与学科体系协调统一,有机融合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医学教材进行组织化管理,多方联动,并实现课程—教材的有效转化,立足于“科技—人才—创新”进行统筹策划,突显医学教材在助力医学科学自立自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中的基础性地位,进而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材 健康中国 教育 科技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20
作者 徐勤 吴振 +1 位作者 沈玫周 李勇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203-208,共6页
互联网时代正在经历一次规模巨大的数据分析革命,数据分析、数据发掘、大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学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大数据时代变革下,应肩负起为社会培养高... 互联网时代正在经历一次规模巨大的数据分析革命,数据分析、数据发掘、大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学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大数据时代变革下,应肩负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面对目前医学领域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巨大缺口,医学院校要主动分析行业变化,紧跟大数据技术发展,细分培养方向,增设相关专业,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医学发展培养高精尖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医学院校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展开探究,分析当前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培养路径,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数据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