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评估
1
作者 MUHOZA Bertrand-Geoffrey 梁增辉 +3 位作者 谢艳乐 陈书涵 吴有杰 袁静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 目的:评估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 50)。方法:选取2023年4至7月在本院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Dixon序贯法纳入研究,初始环泊酚诱导剂量为0.3 mg/kg,相邻患者环泊酚诱导剂量梯度差值为0.03 mg/kg,如果患者意识消失则下一例患者降低1个梯度,反之则升高1个梯度,待出现7个交叉拐点则终止该研究。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环泊酚ED 50以及95%CI。记录开始给药至给药后3 min内患者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 2)、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谱指数(BIS)、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每30 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给药后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情况和诱导期间环泊酚总剂量。结果:共纳入26例,年龄65~78岁,BMI 18.0~28.0 kg/m 2,ASA分级Ⅱ~Ⅲ级。环泊酚诱导致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与麻醉诱导即刻比较,给药后30、60、90、120、150、180 s时的MOAA/S评分、BIS、MAP明显下降(P<0.05),HR无明显变化;患者均未发生注射痛、低血压和需要处理的心动过缓。结论:环泊酚诱导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意识消失的ED 50(95%CI)为0.267(0.250~0.28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半数有效量 老年患者 序贯法
下载PDF
瑞马唑仑在衰弱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致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
2
作者 沈博文 韩宝佳 +3 位作者 李雨衡 王惠霞 高成杰 赵晓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测定衰弱老年患者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时使用瑞马唑仑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致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_(50))。方法纳入2023年4月至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的衰弱老年患者23例。采用序贯法... 目的测定衰弱老年患者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时使用瑞马唑仑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致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_(50))。方法纳入2023年4月至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的衰弱老年患者23例。采用序贯法测定瑞马唑仑半数有效剂量,瑞马唑仑首次静脉注射剂量为0.2 mg/kg,记录患者用药后2 min内患者意识消失情况,患者意识消失后予以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后置入喉罩。通过Probit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测定其应用于组内患者的ED_(50)、95%有效剂量(ED 95)及对应的95%CI并绘制量效关系图;同时观察瑞马唑仑注射后1 min(T2)、3 min(T3)、喉罩置入时(T4)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麻醉诱导前(T1)测量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瑞马唑仑在衰弱老年患者致意识消失的ED_(50)为0.091 mg/kg(95%CI 0.057~0.118 mg/kg),ED 95为0.142 mg/kg(95%CI 0.116~0.352 mg/kg);入组患者的T2、T3、T4测得的平均动脉压较T1测量值显著降低(P<0.05),但其下降幅度低于基线值20%;各时间点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在瑞马唑仑注射后2 min内观察到呃逆,均为一过性。结论瑞马唑仑在衰弱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致意识消失的ED_(50)为0.091 mg/kg,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瑞马唑仑 衰弱 全身麻醉诱导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深度镇静的半数有效量和95%有效量 被引量:6
3
作者 贾真 范叶铁 +3 位作者 任丽霞 吴育男 周斌 谭志明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计算阿芬太尼与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深度镇静的半数有效量(ED_(50))和95%有效量(ED_(95))。方法选择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50例。用试验剂量的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进行镇静,患者所给予的阿芬太尼剂量依序贯试... 目的计算阿芬太尼与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深度镇静的半数有效量(ED_(50))和95%有效量(ED_(95))。方法选择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50例。用试验剂量的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进行镇静,患者所给予的阿芬太尼剂量依序贯试验法设计,首位患者给予的阿芬太尼剂量为6.000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记录序贯试验的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芬太尼剂量对数的回归方程为Y=8.9286X-7.6429,阿芬太尼的ED_(50)为7.286μg/kg(95%CI:6.566~8.084),ED_(95)为10.154μg/kg(95%CI:8.753~22.323)。结论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静的ED_(50)为7.286μg/kg,ED_(95)为10.154μg/kg。该镇静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和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中深度镇静 阿芬太尼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量(ED50) 95%有效(ED_(95))
下载PDF
纳布啡预处理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
4
作者 杜宁 张如意 +2 位作者 夏艳萍 陈琳 张全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预处理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0~50岁,ASA分级Ⅰ~Ⅱ级。试验采用的方法为改良序贯法,即第1例患者给予纳布啡0.1 mg/k... 目的:探讨纳布啡预处理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年龄20~50岁,ASA分级Ⅰ~Ⅱ级。试验采用的方法为改良序贯法,即第1例患者给予纳布啡0.1 mg/kg注射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两次注射相隔5 min。采用Ambesh 4分法评价丙泊酚注射痛,如果患者发生注射痛,则下一例患者增加纳布啡剂量0.01 mg/kg,若未发生注射痛,则降低0.01 mg/kg。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出现第7个注射痛阳性转阴拐点后终止研究。采用Probit法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布啡预防胃镜检查年轻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ED50为0.06 mg/kg(95%CI 0.020~0.078 mg/kg)。结论:纳布啡预处理减轻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是0.0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无痛胃镜 注射痛 改良序贯法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复合阿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半数有效量研究
5
作者 秦勤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2期1859-1862,共4页
目的确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半数有效量(ED 50),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4—5月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8例。依据改良Dixon序贯试验法,静脉推注阿芬太尼10μg/kg后... 目的确定复合阿芬太尼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半数有效量(ED 50),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4—5月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无痛人工流产患者28例。依据改良Dixon序贯试验法,静脉推注阿芬太尼10μg/kg后,再静脉推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初始剂量为0.2 mg/kg,1 min后开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若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体动,下一位患者增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药剂量到高一级,否则使用低一级,剂量梯度为0.01 mg/kg,直到出现6次折返停止试验。计算复合阿芬太尼10μg/kg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ED 50及95%置信区间。比较入室后即刻和吸宫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改良警觉/镇静评分,记录手术结束至患者清醒时间和注射痛、肌肉僵直、恶心呕吐、过敏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手术操作时间(7.1±1.4)min。复合阿芬太尼10μg/kg时单次静脉推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ED 50为0.263 mg/kg(95%置信区间:0.252~0.281 mg/kg)。患者吸宫时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入室后即刻差异均无计学意义[(76±12)次/min比(77±13)次/min、(99.2±0.8)%比(98.9±1.0)%](均P>0.05);吸宫时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改良警觉/镇静评分低于入室后即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下降幅度均在基础值20%以内。手术结束至患者清醒时间为(2.2±1.0)min。有1例患者出现静脉注射痛,4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复合阿芬太尼10μg/kg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ED 50为0.263 mg/kg,该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东科 张炳东 +1 位作者 梁蓓薇 陈燕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 目的测定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诱导前缓慢静注硫酸镁30mg/kg,其后以15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直至插管完毕,双腔支气管导管囊套及前2/3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3mg/kg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并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瑞芬太尼的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剂量的比值为1.2。结果瑞芬太尼抑制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结论硫酸镁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丙泊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91μg/kg,95%可信区间为0.80~1.04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婴幼儿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时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雪芳 苏国宁 +3 位作者 李赟 宋端怡 邓敏 卜林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 目的测定婴幼儿全凭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ASAⅠ级患儿42例,年龄6个月~3岁,起始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为4%,观察前一例患儿插管是否成功而序贯地按0.2%的浓度递增或递减。所得数据以加权均数法求得七氟醚的ED50。结果七氟醚的ED50为4.2%,95%可信区间为4.1%~4.3%。结论七氟醚可用于婴幼儿全凭吸入诱导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鞘内注射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半数有效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郃 龙超 董文理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探讨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组(RH组)及单纯...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探讨氢吗啡酮对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量(ED_(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组(RH组)及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2例。采用序贯试验法:首例患者RH组鞘内注射氢吗啡酮75μg及0.5%罗哌卡因15 mg重比重混合液3 mL,R组鞘内注射0.5%罗哌卡因15 mg重比重混合液3 mL,根据前一例患者麻醉效果有效或无效,降低或提高后一例患者鞘内给药1个剂量梯度,剂量梯度设定为1:1.1。序贯法计算两组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ED_(50)。结果 RH组罗哌卡因ED_(50)为9.06 mg,其95%CI为8.74~9.38 mg;R组罗哌卡因ED_(50)为11.27 mg,其95%CI为10.93~11.62 mg。两组罗哌卡因ED_(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4、8、15 min后,R组MAP明显降低,且低于RH组(P<0.01),但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氢吗啡酮75μg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时,可降低罗哌卡因的ED_(50),且术中生命体征更稳定,并可缩短局麻药起效时间,延长其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剖宫产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乳化异氟醚的饱和溶解浓度及在大鼠静脉注射时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建新 罗南富 刘进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 确定乳化异氟醚静脉注射制剂的安全配制浓度 ,并测定其在大鼠静脉注射时的麻醉效价。方法 以顶空两次平衡法测定 2 0℃时异氟醚在 2 0 %和 30 %Intralipid 中的液 /气分配系数 (λL/G)。根据气体物理学原理 ,计算乳化异氟醚的饱... 目的 确定乳化异氟醚静脉注射制剂的安全配制浓度 ,并测定其在大鼠静脉注射时的麻醉效价。方法 以顶空两次平衡法测定 2 0℃时异氟醚在 2 0 %和 30 %Intralipid 中的液 /气分配系数 (λL/G)。根据气体物理学原理 ,计算乳化异氟醚的饱和溶解浓度 (Cs)。以 30 %Intralipid 为载体 ,室温下配制浓度为 3.1% (v/v)的乳化异氟醚。应用序贯法 ,以前爪翻正反射消失为判断成功麻醉的指标 ,测定乳化异氟醚在对成年雌性SD大鼠 (体重 180~2 2 0g)实施单次静脉麻醉诱导时的半数有效量 (ED50 ) ,并记录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结果  2 0℃条件下 ,异氟醚在 2 0 %和 30 %Intralipid 中的λL/G分别为 34.90± 2 .5 8和 5 1.0 1± 1.5 5 ,Cs(95 %可信区间 )分别为 5 .6 4 % (5 .30 %~ 5 .97% )和 8.2 4 % (8.0 4 %~ 8.4 4 % )。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后 ,所有麻醉大鼠的翻正反射均在 5秒内消失。乳化异氟醚在大鼠静脉注射时的ED50 为 (0 .0 73± 0 .0 16 )ml/kg。ED50 测定过程中无动物死亡 ,麻醉大鼠前爪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为 (2 2± 15 )s。结论 室温下 ,每 10 0ml异氟醚脂肪乳剂中异氟醚的最大溶解量分别为 5 .6 4ml(2 0 %In tralipid 为载体 )和 8.2 4ml(30 %Intralipid 为载体 )。从制剂的安全范围角度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静脉注射 大鼠 麻醉 ED50 半数有效量 制剂 雌性 消失 载体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半数有效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冬青 谢海 +2 位作者 马乃全 周期 陈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834-2835,共2页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达60时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半数有效量(ED50)值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60例,分为两组(n=30):Ⅰ组按序贯法吸入七氟醚全麻诱导,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2.0%,相邻浓度间隔比值为1.2,如...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达60时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气管插管时七氟醚半数有效量(ED50)值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60例,分为两组(n=30):Ⅰ组按序贯法吸入七氟醚全麻诱导,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2.0%,相邻浓度间隔比值为1.2,如果5 min内患者的BIS值达60,下一例患者所用七氟醚浓度将下降1个浓度间隔,而5 min内未达到BIS值60者,将七氟醚调整增加1个浓度间隔;Ⅱ组右美托咪定1μg/(kg.h)静脉泵注10 min后改为0.6μg/(kg.h)维持,继上述序贯法吸入七氟醚全麻诱导。记录患者清醒到意识消失时间、围插管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统计BIS值达60时两组七氟醚的ED50值。结果 BIS值达60时,Ⅰ组七氟醚的ED50为2.12%(95%置信区间2.06%~2.57%),高于Ⅱ组的1.61%(95%置信区间1.52%~1.70%)(P<0.05)。Ⅱ组BIS值达60时意识消失时间(40.3±15.4)s,比Ⅰ组的(79.2±17.08)s缩短(P<0.05)。Ⅰ组插管后MAP、HR高于插管前(P<0.05),Ⅱ组插管后循环稳定。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地降低全麻气管插管时七氟醚ED50值和血流动力学反应,缩短意识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半数有效量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下载PDF
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苏 戴体俊 +7 位作者 宗雨 张纯洁 李勇 刘莹 徐佳 李奕青 徐小林 孟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270只小鼠随机分为ED50和LD50两组,每组135只;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即罗哌卡因亚组、氯普鲁卡因亚组、利多卡因亚组,每亚组45只;按不... 目的探讨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270只小鼠随机分为ED50和LD50两组,每组135只;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即罗哌卡因亚组、氯普鲁卡因亚组、利多卡因亚组,每亚组45只;按不同时辰每亚组再随机分为3个次亚组,每次亚组15只,分别于8:00、14:00和20:00腹腔注射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以小鼠惊厥和死亡为观察指标,用序贯法测定各时间点的ED50及LD50。结果利多卡因在14:00的惊厥ED50显著低于8:00和20:00(P值分别<0.05、0.01),在14:00的LD50显著低于8:00(P<0.05),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罗哌卡因在8:00的惊厥ED50和LD50均显著低于14:00和20:00(P值分别<0.05、0.01),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氯普鲁卡因在8:00的ED50显著低于14:00(P<0.05),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惊厥ED50均具有时辰依赖性。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的LD50具有时辰依赖性,氯普鲁卡因的LD50未发现时辰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药理学 局部麻醉药 惊厥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致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艳辉 赵崇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0,共2页
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得以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注射痛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利多卡因合用丙泊酚预防注射痛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预注[1]。混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作用的影响... 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特点得以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注射痛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利多卡因合用丙泊酚预防注射痛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预注[1]。混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作用的影响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序贯法测定合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半数有效量 意识消失 丙泊酚 患者 临床麻醉 注射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艳辉 赵崇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07,共2页
应用利多卡因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其适宜剂量的报道很少。本研究观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注射痛 多卡因 半数有效量 流产术 伦理委员会 知情同意 区域阻滞 注药速度 体动反应 压脉带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丙泊酚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尉静芳 马汉祥 +3 位作者 陈学新 徐婷婷 毛晶晶 熊祥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961-962,共2页
目的测定丙泊酚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意识消失的全量,并探讨其与剂量关系。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n=24),采用序贯给药法测定丙泊酚意识消失的ED50,意识消失全量的测定是以20mg/(kg.h)速度泵入丙泊酚直至患者眼睑反射消失,和... 目的测定丙泊酚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意识消失的全量,并探讨其与剂量关系。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n=24),采用序贯给药法测定丙泊酚意识消失的ED50,意识消失全量的测定是以20mg/(kg.h)速度泵入丙泊酚直至患者眼睑反射消失,和对呼喊没有反应(意识消失指标)时停止泵药,记录泵入时间并计算丙泊酚用量。结果丙泊酚意识消失的ED50和全量分别是1.018mg/kg(95%CI,0.785-1.320 mg/kg)和(1.856±0.265)mg/kg。结论丙泊酚意识消失的ED50值为1.018mg/kg,意识消失的全量约为1.8 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序贯试验法 半数有效量 意识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罗哌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益金 徐世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腹腔注射罗哌卡因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 d龄组和60 d龄组各22只,应用序贯增减法确定给药剂量,腹腔注射罗哌卡因后观测大鼠行为学表现,30 min内惊厥发作达到Ⅲ级(含Ⅲ...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不同发育期大鼠腹腔注射罗哌卡因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15 d龄组和60 d龄组各22只,应用序贯增减法确定给药剂量,腹腔注射罗哌卡因后观测大鼠行为学表现,30 min内惊厥发作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者记录为惊厥阳性(+)。测算各组大鼠惊厥ED50和95%可信区间。结果序贯法测得15 d龄组ED50为54.95 mg.kg-1,95%可信区间为50.52~59.77 mg.kg-1;60 d龄组ED50为34.36 mg.kg-1,95%可信区间为31.81~37.11 mg.kg-1。两组LgED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序贯法测算罗哌卡因惊厥ED50简便、快速、有效。15 d龄大鼠罗哌卡因惊厥ED50显著高于60 d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惊厥 半数有效量 序贯法 发育期
下载PDF
含服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星 刘缚鲲 +2 位作者 陶文军 万磊 薛富善 《中国医药》 2021年第6期921-925,共5页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时含服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48例,患者美...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时含服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48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含服利多卡因组(22例)和不含服利多卡因组(26例)。2组第1例患者的丙泊酚初始剂量均为1.6 mg/kg,后续患者的丙泊酚初始用量依据序贯给药原则由前一例患者的胃镜插入反应确定。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ED50采用Probit回归量效曲线计算得出。比较2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总用量、胃镜插入反应、丙泊酚镇静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ED50及麻醉前、胃镜进镜时、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及胃镜检查。含服利多卡因组吞咽反射发生比例高于不含服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均为轻度吞咽反射不影响操作。含服利多卡因组丙泊酚镇静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ED50低于不含服利多卡因组[(1.78±0.07)mg/kg比(1.89±0.12)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胃镜进镜时、进镜后2 min、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含服利多卡因可降低丙泊酚抑制胃镜插入反应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插入反应 胃镜检查 利多卡因 丙泊酚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动脉瘤栓塞术中喉罩全身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的最佳靶控输注半数有效量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佳 欧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动脉瘤栓塞术中喉罩全身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最佳靶控输注(TCI)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取接受介入下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患者25例,丙泊酚的初始靶控浓度为3.0μg/ml,采用改良序贯法调节,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记录入室时(T_0... 目的观察动脉瘤栓塞术中喉罩全身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最佳靶控输注(TCI)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取接受介入下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患者25例,丙泊酚的初始靶控浓度为3.0μg/ml,采用改良序贯法调节,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记录入室时(T_0)、诱导后(T_1)、插入喉罩后5 min(T_2)、切皮时(T_3)、弹簧圈放置完毕后(T_4)、拔除喉罩后5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麻醉维持阶段BIS稳定时丙泊酚TCI速度、术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的例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停药后拔除喉罩时间及可以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的时间。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术中没有体动,根据生命体征及BIS值调节丙泊酚用量发现,动脉瘤栓塞术中喉罩全身麻醉维持期间丙泊酚TCI半数有效剂量为2.1μg/ml,在该剂量下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喉罩全身麻醉下动脉瘤介入治疗中麻醉维持时丙泊酚TCI半数有效剂量为2.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全身麻醉 动脉瘤栓塞术 丙泊酚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世英 李来 +2 位作者 胡桂才 赵铁华 桑瑞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SAS 统计分析软件 计算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 BIiss法 实验动物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普鲁卡因、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根花 蒋月明 +3 位作者 丁晓维 张一肖 王树桂 马涛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10期1784-1785,共2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普鲁卡因、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方法:将6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为普鲁卡因组、丁卡因组、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组、依托咪酯+丁卡因组。实验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用序贯法测各组惊厥的半...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普鲁卡因、丁卡因致惊厥半数有效量的影响。方法:将6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为普鲁卡因组、丁卡因组、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组、依托咪酯+丁卡因组。实验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用序贯法测各组惊厥的半数有效量。结果:与普鲁卡因组比较,依托咪酯+普鲁卡因组致惊厥ED50显著提高(P<0.01);与丁卡因组比较,依托咪酯+丁卡因组致惊厥的半数有效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预先给一定剂量的依托咪酯可以提高普鲁卡因或丁卡因致惊厥阈值,说明依托咪酯对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普鲁卡因 丁卡因 惊厥半数有效量 抗惊厥
下载PDF
青少年与青壮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量的比较
20
作者 王佳 徐涛 +1 位作者 司琪 王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与青壮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随机选取于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切除术的44例患者,青少年(10~16岁,青少年组)和青壮年(18~35岁,青壮年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行罗哌卡因蛛网... 目的比较青少年与青壮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随机选取于膝关节镜下行半月板切除术的44例患者,青少年(10~16岁,青少年组)和青壮年(18~35岁,青壮年组)各22例。所有患者均行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有效标准: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20min感觉阻滞平面至少达到T12水平;②运动阻滞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20min双下肢阻滞达到Bromage评分2级和2级以上;③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60min,硬脊膜外腔中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直至手术完成。根据序贯法公式计算两组患者罗哌卡因的ED50和95%CI。结果青少年组的年龄、身高、体重均显著低于青壮年组(P值均〈0.01)。青少年组的ED50和95%CI为8.61(8.23~8.98)mg,青壮年组为11.35(10.97~11.72)mg。青少年组ED50/青壮年组ED50为0.76。结论青少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的ED50较青壮年组患者减少约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量 脊柱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