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
1
作者 卢肖慧 蒋海娇 +1 位作者 季永红 付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1组(51例)、对照2组(55例)。对照1组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实施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比较三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以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各维度评分。结果三组治愈率[84.37%vs.81.82%vs.80.70%]、有效率[11.76%vs.10.91%vs.12.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C-BPPV患者VSI、DHI各维度评分降低(P<0.01),BBS评分升高(P<0.01),三组VSI(23.19±3.88 vs.23.70±4.01 vs.23.46±3.92)、BBS评分(45.56±5.02 vs.45.14±4.98 vs.44.84±5.11)、DHI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状况,治疗颈部活动受限PC-BPP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半规管 颈部活动受限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个体化
下载PDF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改良Barbecue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
作者 连蕾 韩海平 冯志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改良Barbecue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改良Barbecue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HC-BPPV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改良Barbecue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发生率、复位成功后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21);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头重脚轻、头部昏沉不适、颈部僵硬、走路不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DHI-P、DHI-E、DHI-F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DHI-P、DHI-E、DHI-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RI水平低于治疗前,EDV、PSV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RI低于对照组,EDV、PSV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复位成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改良Barbecue手法可改善HCBPPV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训练 改良Barbecue手法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下载PDF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SRM-Ⅳ诊疗疗效观察
3
作者 金兰兰 汪静波 +1 位作者 周琴双 黄益灯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临床特征及SRM-Ⅳ诊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经SRM-Ⅳ系统确诊为HC-BPPV...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临床特征及SRM-Ⅳ诊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经SRM-Ⅳ系统确诊为HC-BPPV的患者182例。根据水平半规管BPPV发生机制分为管结石症组(144例)和嵴帽结石症组(38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累及侧别、眼震特征及SRM-Ⅳ系统辅助下不同亚HC-BPPV的复位次数和复位疗效。结果182例患者中,男79例,女103例,年龄23~85岁,平均(52.8±13.1)岁;左侧总受累57例(31.3%),右侧总受累125例(68.7%);管结石症组首次复位治疗次数低于嵴帽结石症组[(1.3±0.5)次比(2.0±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6,P<0.001);复位治疗1周后,管结石症组有效率为93.1%(134/144),嵴帽结石症组为86.8%(3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0,P=0.403)。结论HC-BPPV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右侧更易受累。SRM-Ⅳ系统辅助诊疗下,嵴帽结石症患者复位难度更大。SRM-Ⅳ辅助诊疗系统在诊断和复位治疗HC-BPPV患者中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SRM-Ⅳ 复位治疗 嵴帽结石症
下载PDF
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谷李欣 马孝宝 +4 位作者 金玉莲 陈向平 郑贵亮 杨军 陈建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HC-BPPV患者49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时间分为短病程组33例和长病程组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Barbecue或Gufoni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复位后7~10 d进行复诊,复位前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复位前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差异。结果 复位前后,长病程组DHI总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长病程组DHI-F评分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长病程组DHI-F评分、DHI-P评分、DHI-E评分均高于短病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两组DHI各维度评分差值及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与复位前病程有关,病程越长,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风险越大,残余症状可表现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障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病程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下载PDF
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的Meta分析
5
作者 王凯健 陈雪生 +4 位作者 何颖颖 沈崇岭 陈蓉 丁树军 王威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006-301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与单独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2012—2024年发表的文献,将单独Epley手法复位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与单独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2012—2024年发表的文献,将单独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者纳入对照组,而将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者纳入研究组。运用Stata 16.0软件对有效率、复发率、DHI评分及VAS评分等4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相较于单独Epley手法复位可以改善患者的1周有效率(RR=1.19,95%CI:1.02~1.37)、1个月复发率(RR=0.37,95%CI:0.19~0.73)、DHI评分(SMD=-0.98,95%CI:-1.54~-0.42)及VAS评分(SMD=-1.21,95%CI:-1.45~-0.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周有效率、1个月有效率及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患者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疗效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手法 倍他司汀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贺凯璇 王国鹏 龚树生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62-666,共5页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S)是由于上半规管骨质部分缺损引起的包括眩晕、自听过强、搏动性耳鸣、传导性耳聋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内的综合征。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SCDS的认识...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S)是由于上半规管骨质部分缺损引起的包括眩晕、自听过强、搏动性耳鸣、传导性耳聋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内的综合征。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SCDS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现对SC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裂综合征 血管源性耳鸣 眩晕 自听过强 手术
下载PDF
不同责任半规管BPPV与主诉症状关系分析
7
作者 张雪晴 邓巧媚 +4 位作者 刘瑶 温超 刘强 黄晓邦 陈太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130-1133,1138,共5页
目的分析确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位置性眩晕主诉特征,以及主诉症状与BPPV责任半规管定位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2022年2-3月因位置性眩晕就诊于该院患者100例完成详细病史问卷调查,以视频眼震图位置试验进行BPPV客观定位诊... 目的分析确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位置性眩晕主诉特征,以及主诉症状与BPPV责任半规管定位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2022年2-3月因位置性眩晕就诊于该院患者100例完成详细病史问卷调查,以视频眼震图位置试验进行BPPV客观定位诊断,分析确定诊断BPPV与病史主诉的关系。结果100例患者中以坐起-躺下、左右翻身为眩晕主要主诉者分别为39、56例,两者分辨不清5例;位置试验阳性75例,其中BPPV确定诊断63例,其他前庭周围性眩晕12例。分析63例确定诊断BPPV患者的主诉症状,以坐起-躺下眩晕确诊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7%和94.4%、5.6%和29.3%,以左右翻身眩晕确诊水平、垂直半规管BP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和70.7%、29.3%和5.6%。进一步分析63例BPPV患者其位置性眩晕的首发体位,以坐起-躺下者确诊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6.9%和55.6%、44.4%和23.1%,左右翻身者确诊水平、垂直半规管BPPV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55.6%和76.9%、23.1%和44.4%。对30例可明确表述眩晕诱发较重体位侧别的BPPV患者进行分析,右侧位为较重侧13例,左侧位为较重侧17例,余33例对诱发眩晕的左右侧分别描述不清。结论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主诉症状中,“坐起-躺下”和“左右翻身”性眩晕主诉分别对垂直、水平半规管BPPV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符合Ewald′s定律;而首发体位及症状较重的体位侧别,对BPPV责任半规管侧别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位置性眩晕患者主诉症状对BPPV快速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确定定位诊断要依靠位置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主诉症状 位置试验 眩晕 耳石 关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仿生物理模型的半规管壶腹嵴顶变形
8
作者 张文萱 张禹 +3 位作者 文先华 戴俊杰 边义祥 姜亚妮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4-531,共8页
目的 探讨人类半规管在3种基本旋转感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及水凝胶物理交联技术成功制备了与人体等比例的一维可视化半规管物理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角速度刺激、恒定角加速度刺激以及正弦摆动刺激来探究嵴顶的... 目的 探讨人类半规管在3种基本旋转感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及水凝胶物理交联技术成功制备了与人体等比例的一维可视化半规管物理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角速度刺激、恒定角加速度刺激以及正弦摆动刺激来探究嵴顶的响应变形情况。结果 仿生半规管模型的时间常数基本稳定在3 s左右,且与人体时间常数数值接近,壶腹嵴顶运动的位移变形与施加的角加速度成正比;在0.07~5.00 Hz正弦摆动刺激下,半规管的增益从1.54μm/°上升到42.34μm/°,但相位差从109.72°下降到11.27°。结论 制备的仿生半规管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人体半规管的工作机制,有望在人体前庭半规管的机理研究和疾病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物理模型 壶腹嵴顶变形 角加速度
下载PDF
内淋巴囊减压联合部分半规管填塞术治疗Ⅲ、Ⅳ期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平 王楠 +3 位作者 张粉 蒋佳霖 冯书怡 周义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 观察内淋巴囊减压联合一个或两个半规管填塞术治疗Ⅲ、Ⅳ期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收集经规范性保守治疗无效的、且有保留残余听力期望的Ⅲ、Ⅳ期梅尼埃病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三组:内淋巴囊减压联合... 目的 观察内淋巴囊减压联合一个或两个半规管填塞术治疗Ⅲ、Ⅳ期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收集经规范性保守治疗无效的、且有保留残余听力期望的Ⅲ、Ⅳ期梅尼埃病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三组:内淋巴囊减压联合后外两个半规管填塞术组13例,内淋巴囊减压联合外半规管填塞术组14例,单纯淋巴囊减压术组16例,评估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眩晕、耳闷、耳鸣及听力情况。结果 内淋巴囊减压联合后外两个半规管填塞术组、内淋巴囊减压联合外半规管填塞术组、单纯内淋巴囊减压术组术后眩晕发作次数均明显降低,眩晕控制率分别为92.3%、78.6%及62.5%;眩晕的严重程度也均较术前显著减轻,其中联合半规管填塞术的两组患者术后眩晕改善率(100%)显著高于单纯内淋巴囊减压组(68.8%)。三组患者的耳鸣、耳闷均较术前显著改善,耳鸣改善率分别为46.2%,50.0%及43.8%,耳闷改善率分别为61.5%,57.1%及5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中术后听力下降患者的比例分别是15.4%、7.1%、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淋巴囊减压联合部分半规管填塞术能够有效控制经保守治疗无效的Ⅲ、Ⅳ期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等症状,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残余听力,避免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囊减压术 半规管填塞术 眩晕
下载PDF
快速轴位滚转试验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杨盼 邢娟丽 +1 位作者 员艳宁 钱亦华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SRT)、低头-抬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BLT)和快速轴位滚转试验(rapid axial roll test,RART)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目的探讨传统滚转试验(supine roll test,SRT)、低头-抬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BLT)和快速轴位滚转试验(rapid axial roll test,RART)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SC-BPPV)责任半规管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SC-BPPV患者328例,根据不同的变位试验分为SRT组(113例)、BLT+SRT组(104例)和RART+SRT组(111例),BLT+SRT组和RART+SRT组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BLT或RART,第二阶段进行SRT。比较不同组别眼震引出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BLT/RART与SRT眼震引出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28例患者中,男95例,女233例,年龄18~86岁,平均(55.5±13.8)岁。RART+SRT组眼震引出率高于BLT+SRT组和SRT组(94.59%比81.73%比74.34%);RART+SRT组第一阶段眼震引出率、第二阶段SRT眼震引出率、责任半规管判定一致比例均高于BLT+S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责任半规管判定一致的患者进行复位治疗,BLT+SRT组痊愈率为92.59%(50/54),RART+SRT组为97.96%(96/98),两组痊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5,P=0.187)。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RART与SRT在眼震引出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一致率达94.59%(Kappa=0.638,P<0.001)。结论RART具有加速度大、安全性好、眼震引出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诱发出HSC-BPPV特征性眼震,提高半规管定侧定位的准确性,为HSC-BPPV的临床实践提供更优化的检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轴位滚转试验 传统滚转试验 低头-抬头试验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体位限制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的影响
11
作者 李秀花 赵丽玲 徐长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6期29-31,共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1]。有研究表明BPPV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1]。有研究表明BPPV在所有眩晕疾病中约占36.7%[2]。按照耳石脱落部位分为后半规管型(PC-BPPV)、水平半规管型(HC-BPPV)及前半规管型(AC-BP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 半规管 耳石 复位治疗 前庭疾病 半规管 PAROXYSMAL VERTIGO 眼震 椭圆囊
下载PDF
4000 Hz oVEMP辅助诊断上半规管裂一例
12
作者 郭蔷 林颖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S)的听力学表现及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C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前庭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给予手术治疗,探查确认瘘口,以筋膜、骨粉和...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uperior canal dehiscence syndrome,SCDS)的听力学表现及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C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前庭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给予手术治疗,探查确认瘘口,以筋膜、骨粉和骨蜡夹击法填塞上半规管瘘口。结果患者主诉“双耳听力下降伴反复眩晕3年”来院就诊。纯音测听示双耳低频混合性聋,声导抗双耳呈A型鼓室图,CT提示双侧上半规管局部骨壁菲薄伴破裂,500 Hz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右侧阈值降低至65 dB nHL,右侧振幅671.1μV较左侧振幅(97.60μV)异常增大;500 Hz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右侧振幅27μV,左侧未记录到波形;4000 Hz oVEMP右侧引出,左侧未引出。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最终确诊为右侧SCDS。术后1年电话随访患者术耳听力无明显下降,眩晕发作明显减少。结论SCDS不能仅依据影像学发现进行诊断,4000 Hz oVEMP可辅助鉴别诊断及确定受损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裂综合征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CT
下载PDF
以垂直下跳眼震为表现的后半规管远壶腹部管石症一例报告
13
作者 王蒙 张会 +3 位作者 翟丽红 吕鑫雨 贾晨曦 金占国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08-710,共3页
患者女,72岁,因“复发眩晕1 d”于2024年1月24日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前日晨起时眩晕发作,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发作与体位变化有关,坐起时明显,持续数秒... 患者女,72岁,因“复发眩晕1 d”于2024年1月24日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前日晨起时眩晕发作,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发作与体位变化有关,坐起时明显,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伴恶心感。无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无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利。2023年7月外院曾诊断为“右后半规管BPPV”,手法复位治疗2次,症状有所缓解,但头昏沉感持续至今。既往史:无头痛,无畏光畏声;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B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言语不清 视物旋转 壶腹部 眼震 手法复位治疗 体位变化 BPPV
下载PDF
半规管冲突刺激训练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治疗中的价值
14
作者 赵颖 孙怡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 评价SRM-Ⅳ眩晕诊疗系统半规管冲突刺激训练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康复治疗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38例,采用随机信封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1组13例、治疗2组1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组... 目的 评价SRM-Ⅳ眩晕诊疗系统半规管冲突刺激训练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康复治疗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38例,采用随机信封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2例、治疗1组13例、治疗2组1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1组采用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治疗2组采用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半规管冲突刺激训练。分别在治疗1周、2周、4周时比较3组旋转试验转阴率、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结果 治疗2组在治疗2周、4周的旋转试验转阴率与对照组和治疗1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3组DHI评分、S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治疗2组降低趋势最明显,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M-IV眩晕诊疗系统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治疗、评估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疗效好、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半规管冲突刺激训练
下载PDF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
15
作者 航盖 冯煜 +5 位作者 谢杭 龚宇康 姚国杰 宋健 徐国政 谢天浩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方法收集40例(男女各20例)无内耳器质性病变的病人的80侧颞骨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内听道重要解剖结构...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骨半规管及前庭导水管的解剖学意义。方法收集40例(男女各20例)无内耳器质性病变的病人的80侧颞骨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数据,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内听道重要解剖结构三维空间定位数据。结果三维模型显示,内听道后唇呈椭圆形,后缘锐利,位置固定,较易识别。选择三维模型内听道后唇为P点,男性P点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为(9.412±1.687)mm、至后半规管的距离为(10.422±1.701)mm;内听道的长度为(9.847±0.870)mm。女性P点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为(9.068±1.133)mm、至后半规管的距离为(9.858±1.089)mm;内听道的长度为(8.727±0.964)mm。男性和女性上述测量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听道后壁至前庭导水管的距离比到后半规管更短,提示术中磨除内听道后壁时更容易导致前庭导水管的损伤。前庭导水管外口和内淋巴囊靠近内听道后壁的硬脑膜,提示术中剪开硬脑膜时应避免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半规管 前庭导水管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影像解剖学
下载PDF
耳部刮痧对老年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复位后残余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
16
作者 李淑梅 黎少珍 何怡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全息理论的耳部刮痧对老年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复位后残余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符合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及... 目的:观察基于全息理论的耳部刮痧对老年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复位后残余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符合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SRM-Ⅳ型诊疗系统行复位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耳部刮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SI、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I、DH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复发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基于全息理论的耳部刮痧可减轻老年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部刮痧 水平半规管 嵴帽结石症 全息理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刮痧辅治后半规管耳石症疗效观察
17
作者 刘志强 范华英 袁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刮痧辅治后半规管耳石症的疗效。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行耳石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及耳穴刮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刮痧辅治后半规管耳石症的疗效。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行耳石复位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及耳穴刮痧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各维度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耳穴刮痧能够减轻后半规管耳石症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耳石症 夏白术天麻汤 耳穴刮痧
下载PDF
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梁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32-34,38,共4页
目的:观察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99例PC-BPPV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A... 目的:观察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东平县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99例PC-BPPV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38例)给予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B组(23例)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C组(38例)给予Epley耳石复位法联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比较三组首次治疗疗效、前庭症状指数评分(VSI)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并记录3个月复发率。结果:首次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A组、B组的68.42%、69.56%(P<0.05);治疗后三组VSI评分、DH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VSI评分、DHI评分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随访期间,C组复发率为2.63%,低于A、B两组(10.50%、13.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ey耳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治疗PC-BPPV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Epley耳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pley耳石复位法 Semont管石解脱法
下载PDF
同侧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亚峰 凌红阳 +1 位作者 刘济生 肖根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4-1195,共2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为耳石症,耳结石可脱落于半规管或者嵴帽,多见脱落于半规管。后半规管为最常见受累器官.发病时可出现垂直扭转型眼震。水平半规管受累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又称为耳石症,耳结石可脱落于半规管或者嵴帽,多见脱落于半规管。后半规管为最常见受累器官.发病时可出现垂直扭转型眼震。水平半规管受累较少见.发病时可出现水平旋转型眼震,有文献报道仅占BPPV的2%-15%,目前发现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半规管 诊断 同侧 中老年人 BPPV 耳石症
下载PDF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认识与处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恩彤 单希征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96-400,共5页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是指因上半规管的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缺损—上半规管裂所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表现有眩晕、耳聋等前庭与耳蜗症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临床较少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就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病因...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是指因上半规管的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缺损—上半规管裂所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表现有眩晕、耳聋等前庭与耳蜗症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临床较少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就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点和诊疗策略等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对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半规管裂综合征 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