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 |
郑伟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2
|
略论印度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
欧东明
|
《南亚研究季刊》
|
2004 |
8
|
|
3
|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
汤一介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5 |
5
|
|
4
|
西印度佛教石窟艺术刍议 |
朱浒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5
|
东汉时期印度佛教民间化的历史嬗变 |
宇恒伟
李利安
|
《五台山研究》
|
2008 |
1
|
|
6
|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 |
薛克翘
|
《佛学研究》
|
1997 |
9
|
|
7
|
印度教的“救赎仪式”与印度佛教“解脱理念”辨析 |
郭洪纪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8
|
敦煌乐舞与印度佛教乐舞的渊源关系 |
曾金寿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9
|
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 |
屈大成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2 |
1
|
|
10
|
略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哲学思想 |
韩廷杰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11
|
印度佛教心性思想述评 |
方立天
|
《佛学研究》
|
1995 |
2
|
|
12
|
佛经翻译用语及文体的选择对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
翁雪鹭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3
|
慧远的“神”与印度佛教中的“我” |
姚卫群
|
《中华文化论坛》
|
1997 |
6
|
|
14
|
试论印度佛教典籍的文体——以祇夜、伽陀和修多罗为中心 |
张子开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5
|
印度佛教与藏传佛教源流关系略述 |
欧东明
|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
2015 |
0 |
|
16
|
试论汉魏两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接受 |
蒋述卓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87 |
0 |
|
17
|
《大乘大义章》与印度佛教中国化 |
吴丹
|
《铜陵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8
|
佛经翻译用语及文体的选择对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
翁雪鹭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9
|
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管窥 |
王颖
|
《人民论坛(中旬刊)》
|
2011 |
0 |
|
20
|
佛经中的印度佛教庭园设计与中国古代园林 |
谢璞
|
《丝绸之路》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