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5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症患者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甜甜 张丽 +3 位作者 李付华 张苇 吕会力 王丹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规转运组(32例)。比较2组转运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转至接收医院。优化转运组的院外滞留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接收医院的接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间优化转运措施,能有效提高转运护理质量、转运效率和护士满意度。严格落实ECMO支持患者院间优化转运的措施和流程,并熟练规范进行ECMO操作,可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拯救其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症患者 转运 优化措施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守燕 李洪倩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李靖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2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9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1~94进行编号,将奇数47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偶数47例为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采用疾病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FACT-G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轻失禁相关性皮炎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失禁相关性皮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杰 傅正婷 +2 位作者 杨晶 王婉婷 马红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9-0152,共4页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8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导管相关性感染发发生率较低,导管留置时间、IC...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8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导管相关性感染发发生率较低,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较短,且试验组人员感控能力及护理能力均表现较高,均P<0.05。结论 针对ICU危重症患者而言,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ICU危重症患者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用于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
4
作者 郭树明 倪震博 +1 位作者 杨妍 孟祥云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75-878,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最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0例,分别予以不同...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中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最佳有效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50例,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A组2~5μg/(kg·h)、B组6~9μg/(kg·h)、C组10~13μg/(kg·h)、D组14~17μg/(kg·h)。记录并分析每组患者在2、6、12、24及48 h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下降,其中C组、D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CPOT评分均改善,且C组、D组CPOT评分较其他两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在给药后2 h、12 h、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A组、B组、D组的8.00%、12.00%、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比四组不同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的镇痛效果中发现,C、D两组的VAS评分及CPOT评分较优、相应指标波动较小。但分析不良反应发现,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远远大于C组,故采用C组10~13μg/(kg·h)剂量用于危重症患者镇痛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 危重症患者 镇痛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5 P转运体系结合ECMO团队合作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应用
5
作者 庞璐 吴霞云 王亚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8期739-741,共3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将静脉血引至体外,通过体外氧合后回输,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灌注及氧合,部分替代心肺功能[1]。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ECMO治疗期间患者常需进行院际转运,但转运过程存在风险,易发...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将静脉血引至体外,通过体外氧合后回输,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灌注及氧合,部分替代心肺功能[1]。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ECMO治疗期间患者常需进行院际转运,但转运过程存在风险,易发生不良事件,严重者危及生命[2]。为保证转运安全,有必要采取规范、高效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最佳治疗方案 院际转运 危重症患者 ECMO 转运过程 心肺功能 团队合作模式
下载PDF
中医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实践的应用与探讨
6
作者 谢超 张明阳 +1 位作者 肖莹 祝晓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481-1484,149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临床支持中心(简称中心)在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管理实践,分析其管理模式、安全转运工作量及满意度,为促进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重庆市中医院临床支持中心近10年在危急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工作...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临床支持中心(简称中心)在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管理实践,分析其管理模式、安全转运工作量及满意度,为促进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重庆市中医院临床支持中心近10年在危急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工作中的管理经验,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临床支持中心120急诊急救组、重症转运组转运患者工作量。采用随机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以及相关临床科室500名医务工作者对中心工勤人员参与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满意度。结果中心参与转运急危重症患者达到323499总人次,未发生管道脱落、跌倒、坠床等意外责任事件。满意度调查显示,医务工作者对中心工勤人员的工作能力满意度为98%,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6%,工作效率满意度为95%,职业素养满意度为80%。结论临床支持中心在大型三甲中医医院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减轻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安全转运危急重症患者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中心可从员工激励制度、针对性培训、信息化建设3方面出发,进一步促进持续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中医院 安全转运 临床支持中心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危重症患者容量负荷的评估方法及其效应
7
作者 孙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危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关键组成部分。循环容量不足加重组织器官缺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液体超载(体重增加>5%)同样增加患者死亡率。34项研究31076例... 危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关键组成部分。循环容量不足加重组织器官缺氧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增加死亡风险;液体超载(体重增加>5%)同样增加患者死亡率。34项研究31076例危重症患者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液体超载[校正相对风险(aRR)2.79,95%CI:1.55~5.00,I^(2)=73.5%]和液体累计正平衡(aRR 1.39,95%CI:1.15~1.69,I^(2)=86.5%)显著增加任何时间点的患者死亡风险,液体累计正平衡每增加1 L,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9%(aRR 1.19,95%CI:1.11~1.28)[1]。因此,危重症患者的容量评估与监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症患者 器官功能障碍 死亡风险 容量负荷 相对风险 荟萃分析 系统回顾
下载PDF
早期识别与干预在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8
作者 潘琳 刘玲 马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5-0068,共4页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 以EICU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其中应用实施早期识别与干预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情况。方法 在我院选择80例患者(EICU危重症患者)展开对比实验,时间开展于2022年12月,结束于2032年12月。遵循对比研究标准, 本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共研究人数80例,其中先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前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常规干预为主,后者实施的护理方法以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满意度、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应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分别为(20.43±3.11)min、(8.55±2.10)d,均低于对照组(28.67±3.10、13.45±4.22),对比差异为t=11.868和6.575,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和恢复安全性方面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其中前者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0%(39人),安全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人),其中前一指标高于对照组,后一指标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结论 EICU危重症患者需要临床加强照护,此过程中,早期识别与干预护理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更值得临床加强关注度,分析是否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CU危重症患者 早期识别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马涛 张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4-0188,共5页
分析针对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开展CRRT治疗时配合应用全程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参与样本都为我院ICU(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患者群体,所有患者均为危重症,样本选取时间为2022年9月到2023年12月截止,所有患者都通... 分析针对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开展CRRT治疗时配合应用全程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参与样本都为我院ICU(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患者群体,所有患者均为危重症,样本选取时间为2022年9月到2023年12月截止,所有患者都通过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其中23例患者在实施CRRT治疗时配合常规护理,该组别为对照组,其中23例患者在实施CRRT治疗时配合全程护理,该组别为研究组,详细比较了危重症患者实施CRRT时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实际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群体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以及尿蛋白定量情况较对照组患者群体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群体血氧饱和度、心率和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患者群体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群体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群体更优(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危重症患者接受了全程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以及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各项肝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并且患者出现各类不良并发症的风险更低,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ICU危重症患者 CRRRT治疗 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对预后的影响及风险因素研究
10
作者 张瑞 胡玉 孙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50例未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探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老年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50例未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 指数、纳差时间、营养摄入等情况,分析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风险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差天数和入院时血磷指标则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32例患者中共有11人死亡占比34.38%,未出现低磷血症占比为18.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4.0%,未出现低磷血症占比为82.0%,其结果差异明显P<0.05;初始摄人热卡10-20 kcal/ ( kg?d)时,患者出现再喂养综合征及亚临床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最低,P<0.05;碳水化合物供能≤40%和碳水化合物供能>40%出现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被看作是造成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近期不良预后情况的一种关键因素,在具有营养风险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人群中,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也可能与纳差时间过长、早期高热卡摄入量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 再喂养综合征 预后 热卡摄入
下载PDF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小云 李玉肖 +3 位作者 陈亚玲 傅保国 丁娟 郑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 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某院急诊科进行院内转运的87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血氧饱和度、急诊B超、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是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发生病情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血氧饱和度、携氧装置、Ⅲ类管路、护工参与转运是技术不良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AUC分别为0.813,0.756。结论构建的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的影响观察
12
作者 曹静 妥阿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220-0224,共5页
探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症患者38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19例作为参照组,... 探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症患者38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19例作为参照组,另19例作为实验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对比2组发生不良事件概率、血液生化指标、护理满意度、体外循环通畅率、滤器凝血有效率及营养状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比参照组低,血液生化指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体外循环通畅率、滤器凝血有效率及营养状况指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对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可使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可进一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进而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体外循环通畅率、滤器凝血有效率的提升,对患者身体康复发挥着积极作用,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症患者 全面优质护理 血液生化指标 满意度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黄力鸥 沈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 分析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院前急救中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急救中转运给氧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取常规给氧,试验组(n=40)采取转运呼吸机通气给氧。结果 试验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给氧后试验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HR、R低于对照组;急救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呼吸机通气给氧,临床效果佳,可以提升抢救有效率、PaO2,降低PaCO2,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前急救 呼吸机通气给氧 血气指标 急救指标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佳骞 苏丹 +3 位作者 邵腾皓 于占彪 赵聪聪 王迎鑫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资料库(Clinical trials.gov)、中... 目的 系统评价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资料库(Clinical trials.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3月31日,收集咪达唑仑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在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镇静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总计2 7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咪达唑仑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MD=14.13,95%CI(13.75,14.52),P<0.000 01]、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MD=0.92,95%CI(0.54,1.30),P<0.000 01]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长;咪达唑仑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低[OR=0.60,95%CI(0.41,0.90),P=0.01],但两组低血压发生率[OR=0.69,95%CI(0.47,1.01),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患者谵妄[OR=3.88,95%CI(2.74,5.49),P<0.000 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OR=2.32,95%CI(1.19,4.51),P=0.01]、呼吸抑制[OR=5.70,95%CI(3.09,10.52),P<0.000 01]发生率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更高。结论 与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类药物比较,咪达唑仑在有效性方面增加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在安全性方面增加了谵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 机械通气 危重症患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5
作者 米元元 刘猛 +11 位作者 吴白女 蔡喆燚 向成林 朱丽群 包磊 田飞 黄培培 张艳红 徐芸 杨婷婷 孙亮 黄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9-104,共6页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 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 肠内营养 营养中断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的构建及干预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燕 徐九云 +1 位作者 雷海露 刘晓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 目的构建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54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S发生情况分为RFS组51例和非RFS组10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RFS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因子对RFS的预测价值;构建并验证相关Logistic回归方程,拟定相关护理干预内容。结果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有创机械通气、喂养前禁食时间、D-二聚体水平、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血镁水平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均为影响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营养摄入方式和喂养前血磷、血钾水平和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RF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23、0.707、0.783、0.774和0.859(P<0.05)。发生RFS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为L=0.085×APACHEⅡ评分-0.337×NRS 2002评分+0.537×营养摄入方式-0.776×喂养前血磷水平-0.207×喂养前血钾水平+0.942。该方程预测价值良好,可根据方程拟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危险因素回归方程可用于老年危重症患者RFS发生风险的临床预测,临床可根据回归方程制订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预防RF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老年患者 再喂养综合征 危险因素 回归方程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急性皮肤衰竭风险因素及预测工具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朗秋燕 李艳青 韦琴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19-623,共5页
急性皮肤衰竭是指由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衰竭)或其他器官系统同时发生的灌注不足而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死亡事件,高发于危重症患者。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因此,本文对危重症患者急性... 急性皮肤衰竭是指由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衰竭)或其他器官系统同时发生的灌注不足而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死亡事件,高发于危重症患者。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因此,本文对危重症患者急性皮肤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急性皮肤衰竭的高危患者并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案、降低急性皮肤衰竭的危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皮肤衰竭 危重症患者 风险因素 预测 综述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联合oXiris-CRRT、俯卧位通气支持救治氯硅烷吸入性中毒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症患者1例报告
18
作者 王睿 任禹澄 +4 位作者 李颖 通耀威 周旺涛 邓雪飞 宋云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79-482,共4页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炎;较重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肺炎、肺泡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而猝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体外膜氧合 俯卧位通气 刺激性气体 支气管肺炎 心脏骤停 反射性
下载PDF
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宣泽慧 牛意柔 +1 位作者 周黎雪 肖倩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6期47-55,共9页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遵照“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及整合成人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为误吸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遵照“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危重症患者误吸预防与管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专家推荐、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由2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学培训的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整合。结果 共纳入33篇研究,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5篇、专家共识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9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涉及误吸风险评估、气道管理、口腔卫生管理、体位管理、肠内营养管理、药物管理与干预、拔管后误吸的预防、误吸的诊断与处理、误吸培训与团队管理9个方面,共36条证据。结论 该证据总结可为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误吸的预防及管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促进ICU误吸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误吸 吸入性肺炎 预防 管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在急危重症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叶圣明 郭树彬 商娜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在急危重症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进入急诊抢救室24h内的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在急危重症患者全因死亡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进入急诊抢救室24h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患者28天内全因死亡为终点绘制PN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PNI组和低PNI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28天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急危重症患者28天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03例患者,PNI最佳截断值为43.825,据此将所有患者分为高PNI组(n=334)和低PNI组(n=269),发现低PNI组28天内全因死亡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高PNI组(P<0.05)。所有患者入急诊抢救室28天内死亡127例,死亡组营养不良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由PNI筛选出的入急诊抢救室时营养不良是急危重症患者28天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5,95%CI:1.157~2.817,P=0.009),且高龄、低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水平也是28天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危重症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由PNI筛选出的入急诊抢救室时营养不良、高龄、低体重指数、低血红蛋白水平是28天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风险评估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