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 被引量:103
1
作者 王铮 张丕远 周清波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9-339,共11页
本文讨论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分布、社会经济、政治疆界的关系,试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可能产生的人文影响。最后讨论了人地关系。
关键词 全球变化 人文影响 历史气候 气候变化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德二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49,共3页
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研究表明:准周期性是过去1000年间中国东部各区域的干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各区域间主要周期变化的位相差异,表现为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如南涝北旱、北涝南旱等分布型)随时间的变化;1000年来干湿气候发生过多次十... 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研究表明:准周期性是过去1000年间中国东部各区域的干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各区域间主要周期变化的位相差异,表现为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如南涝北旱、北涝南旱等分布型)随时间的变化;1000年来干湿气候发生过多次十年和百年尺度的突变,降水的突变对农业生产会有明显影响。过去1000年间多次出现过大范围的持续时间3年以上的严重干旱事件,其严重程度多为最近50年所未见,因此,在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属于气候条件较好的时段,但对未来出现气候突变和重大气候灾异的可能性应予以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历史气候 干湿变化 干旱事件 准周期性
下载PDF
中国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的整理及其最新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德二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17-19,共3页
概述了中国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的系统采集、校定、整理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及其最终完成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一书的内容和特点。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检索系统”的研制,及其用于研究历史气象灾害、历史炎夏事件和历史气候年... 概述了中国历史气候文献记录的系统采集、校定、整理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及其最终完成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一书的内容和特点。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检索系统”的研制,及其用于研究历史气象灾害、历史炎夏事件和历史气候年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历史气候 文献记录 气候
下载PDF
关于唐代季风、夏季雨量和唐朝衰亡的一场争论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Nature论文提出的质疑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德二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1期98-103,129,共7页
2007年1月4日英国Nature杂志发表的德国科学家小组的论文指出,由湖泊沉积物分析发现季风变化和长期干旱导致中国唐朝灭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德二研究员先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不同意此说而引起很大反响,据记者统计至1月9日网上相... 2007年1月4日英国Nature杂志发表的德国科学家小组的论文指出,由湖泊沉积物分析发现季风变化和长期干旱导致中国唐朝灭亡。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德二研究员先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不同意此说而引起很大反响,据记者统计至1月9日网上相关信息即达94500条。11月15日Nature杂志发表张德二等人的反驳文章,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载和研究成果对德国学者的观点提出多项质疑,并指出其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明显错误。为使更多的中文读者了解问题的实质,本刊特邀请张德二研究员另行撰文,从五个方面对德国研完小组的结论进行质疑。另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张家诚研究员的一篇评论,也一并发表在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杂志 历史气候 中国 季风 论文 唐朝 唐代 争论
下载PDF
气候的历史与历史气候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景云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35-39,共5页
简述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发展态势与近期研究热点。历史气候是一个由地理学、气象学、历史学及其分支与相邻学科交叉而来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为气候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气候重建、时空规律检测与诊断... 简述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发展态势与近期研究热点。历史气候是一个由地理学、气象学、历史学及其分支与相邻学科交叉而来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为气候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气候重建、时空规律检测与诊断,以及影响分析与适应等;历史气候研究正呈现出区域尺度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深度结合,以及气候变化重建、时空规律揭示和影响适应研究间的深度交叉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研究 气候变化重建 时空变化特征检测 影响适应分析
下载PDF
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易德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9-40,共2页
竺可桢先生以物候学方法为主,结合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写出我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经典杰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30多年过去了,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本文从竺可桢先生论文的不足之处出发,提出了能够... 竺可桢先生以物候学方法为主,结合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写出我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经典杰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30多年过去了,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本文从竺可桢先生论文的不足之处出发,提出了能够更准确研究我国气候历史变迁的各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历史气候变迁 新方法
下载PDF
Nature上有关中国唐朝历史气候的讨论及其启示
7
作者 张家诚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1期104-106,共3页
2007年1月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刊登由G.Yancheva等10人的文章Influence of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以下简称Yancheva文),提出他们在中国雷州半岛的湖光岩(Lake Huguang Marr)的湖底沉积物的... 2007年1月4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刊登由G.Yancheva等10人的文章Influence of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以下简称Yancheva文),提出他们在中国雷州半岛的湖光岩(Lake Huguang Marr)的湖底沉积物的钻孔样本的分析得出关于磁性物质与钛含量的长达16,000年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杂志 历史气候 中国 唐朝 雷州半岛 磁性物质 the 沉积物
下载PDF
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方法
8
作者 苏海洋 《科技资讯》 2008年第27期231-232,共2页
历史气候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气候资料的收集方法、历史气候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历史气候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方法。
关键词 历史气候变化 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下载PDF
EOF方法恢复历史气候要素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万诚 严华生 郑建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9-484,共6页
本文用自然正交展开,通过对典型场所对应的时间系数的恢复,达到了恢复气候要素场的目的。利用云南6个站已有的5月雨量资料,恢复出19个站的5月雨量场资料。检验表明,所恢复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特殊年份降水量场的特征。
关键词 EOF法 历史气候 气候要素场 雨量数据
下载PDF
历史气候学视野下的中医发展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凯 师旭亮 康素刚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第5期55-59,共5页
历史气候学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关联性研究。数千年来,中医学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气候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导向作用。本文就历史气候学对中医发展的影响进... 历史气候学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关联性研究。数千年来,中医学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气候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导向作用。本文就历史气候学对中医发展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气候的变迁会间接影响着中医的发展变化。寒冷气候使得中医发展趋于创新和变革,尤其是在"寒冷期"初期,往往对中医的学科或流派有着重大革新,而温暖气候使得中医发展趋于继承和总结。依据现阶段的气候发展情况,通过摸索气候发展规律,加以趋利避害的利用,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将促使中医发展走向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中医 发展
下载PDF
我国亚洲象的盛衰及原因——兼论历史气候和生态的变迁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梅坤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6期68-75,67,共9页
亚洲象又称印度象,目前野生的亚洲象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及我国云南南部地区.我国除云南西双版纳以外,其它地区野生的亚洲象已经灭绝了.可是在古代,南自两广、云贵,北至中原地区,亚... 亚洲象又称印度象,目前野生的亚洲象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及我国云南南部地区.我国除云南西双版纳以外,其它地区野生的亚洲象已经灭绝了.可是在古代,南自两广、云贵,北至中原地区,亚洲象都有广泛的分布.随着社会的发展,气候和生态的变化,再加上人类的大量捕杀,野生的亚洲象逐步从繁盛到衰退,以至在大部分地区绝灭了,先后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退居到岭南地区.现代仅生活在西双版纳一隅.象的这种盛衰变迁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界中气候、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象的盛衰过程,不但涉及到自然科学问题,也涉及到众多的社会科学问题;研究象的盛衰规律有助于探讨我国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古今气候、生态变迁等学术问题.故设此题目,试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野象 历史气候 野生象 生态 犀角 中华书局 中原地区 竺可桢 象牙雕刻
下载PDF
初探河南省历史气候之特点及极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福尧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6年第2期58-64,共7页
历史时期的气候是现在气候的基础.故欲详知现在的气候.必须对历史时期的气候进行研究.又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气候异常广泛出现,北美大陆一再冬寒夏暖,亚洲大陆连续北暖南冷,北旱南涝,欧洲大陆先冷后暖,而非洲大陆则持续干旱,去年初的寒... 历史时期的气候是现在气候的基础.故欲详知现在的气候.必须对历史时期的气候进行研究.又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气候异常广泛出现,北美大陆一再冬寒夏暖,亚洲大陆连续北暖南冷,北旱南涝,欧洲大陆先冷后暖,而非洲大陆则持续干旱,去年初的寒潮袭击,亦甚惊人.欧洲出现了本世纪最冷的冬天,亚洲印度北部和东部以及我国华北均受其危害.这些异变在河南过去究竟出现过没有?程度如何!有无规律可寻?急应加以研究以便早日采取措施,免受其危害.河南历史气候之特点:一、整体性,二、波动性,三、大陆性,四、规律性.极端气候:一、极大旱年,为明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其表现为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水文反映强,灾情极严重.二、极大雨涝年.为清乾隆四年(1739年)其特点为雨区广,雨期长,雨势强及水文反映显著.三、特暖期为商代,据研究当时一月平均温比现在高3℃—5℃.四、特寒年,为明弘治六年(1493年)降雪大部为二至三个月.积雪很多地方深达丈余,天寒人多冻死.五、特大风年为明万历十八年,风级可达十级以上,风区遍各区,红沙蔽目,拔木毁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豫北 雨涝 河南省 极值 大风 寒暖 气候变迁 旱涝 豫东
下载PDF
历史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评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裴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82,共8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和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历史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特别是综合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分析了历史上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最终和基本层面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数据分析,气候短期波动或长期变化都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所反映。从理论和方法学两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对气候变化影响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学术借鉴意义和政策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变化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因果分析 定量研究 尺度 统计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东亚历史气候重建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全胜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1,共1页
为了进一步研讨东亚、特别是中国历史气候重建与历史气候模拟问题,推动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让国际研究同行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历史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会同美国国家... 为了进一步研讨东亚、特别是中国历史气候重建与历史气候模拟问题,推动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让国际研究同行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历史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会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前主席、麻萨诸塞大学地学系主任、著名气候学家Raymond S.Bradley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研究中心Wei-Chyung Wang教授共同发起并组织了“东亚历史气候重建国际研讨会”(2002年10月14~16日,北京外国专家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历史气候 气候重建 气候模拟 大气科学 气候 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下载PDF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三):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重行 《贵州气象》 1992年第4期18-29,共12页
关键词 历史气候 气候变化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德国专家用树木年轮研究新疆艾比湖历史气候
16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艾比湖地区 中国气象局 树木年轮 历史气候 新疆 德国 重点开放实验室 家用
下载PDF
对历史气候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17
作者 盛福尧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7年第S1期1-5,共5页
近来对长期气候变迁的研究,特别在水旱方面,已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进展颇为迅速。取材范围,日趋广深,除阅读大量文献外,还要观察树木年龄、分析孢子花粉、注意考古材料等。在文献方面已由过去的阅读史、志、专著图、表等进展到要查考实录... 近来对长期气候变迁的研究,特别在水旱方面,已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进展颇为迅速。取材范围,日趋广深,除阅读大量文献外,还要观察树木年龄、分析孢子花粉、注意考古材料等。在文献方面已由过去的阅读史、志、专著图、表等进展到要查考实录、档案、睛雨录碑文及水痕等;取材时间则趋于长系列。在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基础上,已进展到上海中心气象台建立的815年长江下游地区梅雨活动期间的降水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气候 旱涝 几个基本问题 雨涝 降水 浚县 气候变迁 超长期预报 淫雨 年雨量
下载PDF
历史气候记录示例
18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雨雪分寸是一种对一地雨雪状况进行量测和评估的天气气候档案记载,由清代的各地方官员负责观测和记录,并以奏折形式向皇帝呈报,现存于中国历史档案馆,是研究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主要资料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每次降雨之后的雨水渗入... 雨雪分寸是一种对一地雨雪状况进行量测和评估的天气气候档案记载,由清代的各地方官员负责观测和记录,并以奏折形式向皇帝呈报,现存于中国历史档案馆,是研究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的主要资料之一。内容主要包括:每次降雨之后的雨水渗入土壤深度记录或降雪之后的积雪厚度记录:一个时段(如一旬、一月等)降水状况的总体记述;因定量记录的单位为分、寸,故称“雨雪分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气候记录 历史气候变化 天气气候 地方官员 积雪厚度 土壤深度 档案馆
下载PDF
历史气候变迁研究工作一项开创性的成果──《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出版
19
作者 胡善美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7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历史气候 变迁研究 冬半年 历史自然地理 气候变迁 气候研究 历史地理 研究成果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五):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牟重行 《贵州气象》 1992年第5期30-38,共9页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历史气候 中国 气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