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史视域下许嵩历史编纂思想研究
1
作者 韦统顺 朱寒冬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中唐史学家许嵩以前代史书为基础,著成《建康实录》一书。在对《建康实录》进行研究后发现,许嵩的历史编纂思想是对历史变易思想的继承,他还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审视历史问题时,许嵩受多种因素影响,以“通古今之变”... 中唐史学家许嵩以前代史书为基础,著成《建康实录》一书。在对《建康实录》进行研究后发现,许嵩的历史编纂思想是对历史变易思想的继承,他还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审视历史问题时,许嵩受多种因素影响,以“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探讨六朝兴衰;在史书编纂体例上,许嵩受正统观和民族观的双重影响,表现出与以往史家不同之处——统六朝为正统;在史书编纂方式上,许嵩仿效裴松之等人,提倡博采,大量征引古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嵩 通史 历史编纂思想 《建康实录》
下载PDF
从《书教》看章学诚的历史编纂思想
2
作者 邱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4-210,共7页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中集中阐发了自己关于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见解。通过对《尚书》“疏通知远”意义的阐释,将古今史籍分为“撰述”与“记注”两大类别,从而在学术源流上分析了史书体裁的发展演变和长短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中集中阐发了自己关于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见解。通过对《尚书》“疏通知远”意义的阐释,将古今史籍分为“撰述”与“记注”两大类别,从而在学术源流上分析了史书体裁的发展演变和长短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新史体的见解。这些观点对近代以来的通史撰述产生过很大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书教下 历史编纂
下载PDF
传统历史编纂学在近代的变易与传承——兼论中西方历史编纂学体系的异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永祥 刘轶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传统历史编纂学具备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一体系在近代发生巨大变易。其基本走向并非照搬西方经验,而是不断根据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求作出调整。经世目标的变化,决定着历史编纂呈现出何种面貌。中国历史编纂学在应对外来挑战时,... 传统历史编纂学具备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一体系在近代发生巨大变易。其基本走向并非照搬西方经验,而是不断根据国家和民族的现实需求作出调整。经世目标的变化,决定着历史编纂呈现出何种面貌。中国历史编纂学在应对外来挑战时,既有选择地吸收了能推进自身发展的内容,又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传统。这不是一场取代与被取代的单向运动,而是两大史学体系的碰撞与融合。长期平行发展的中西方史学,终于在近代有了大范围的交集,也正是这种交集,让双方各自的优势显现了出来。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影响较大,但中国古代史学在世界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视角加以考察,历史编纂学恰恰是中国古代史学优于西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优良传统 中国史学 西方史学
下载PDF
蒙古历史编纂学中的汉文化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范丽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汉族的历史编纂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人将他们从汉族人那里学到的文化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写作风格。蒙古编年史编纂中的汉族历史编纂学因素体现在资料的借用和编纂方法两个方面。这也是蒙、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 汉族的历史编纂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人将他们从汉族人那里学到的文化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写作风格。蒙古编年史编纂中的汉族历史编纂学因素体现在资料的借用和编纂方法两个方面。这也是蒙、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历史佐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历史编纂 蒙古历史编纂 编年史
下载PDF
萧一山的历史编纂学思想和实践
5
作者 张光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7,共7页
在史学著作内容编排上,萧一山遵循"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详近略远"的编纂原则,并充分关注社会下层群众的历史。在体裁上,萧一山以"新史学"标准判定传统体裁的优劣,其《清代通史》在章节体的框架... 在史学著作内容编排上,萧一山遵循"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详近略远"的编纂原则,并充分关注社会下层群众的历史。在体裁上,萧一山以"新史学"标准判定传统体裁的优劣,其《清代通史》在章节体的框架下,借鉴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写法,相较传统表现出较大突破。在语言表述的审美上,萧一山清新流畅的文笔颇受学者推崇,这对改进当前史学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一山 历史编纂学思想 历史编纂学实践
下载PDF
《春秋》对北宋历史编纂之影响探微 被引量:4
6
作者 宋馥香 石晓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9,共5页
北宋时期历史著作是以《春秋》所倡导的等级名分为核心内容的礼法原则为基础,突出强调其“尊王攘夷”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史意”的出发点和实现史学明政教、彰世变之社会功用的途径,而且又是通过历史编纂的形式来揭示这一原则的。但同... 北宋时期历史著作是以《春秋》所倡导的等级名分为核心内容的礼法原则为基础,突出强调其“尊王攘夷”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史意”的出发点和实现史学明政教、彰世变之社会功用的途径,而且又是通过历史编纂的形式来揭示这一原则的。但同时应看到,由于过分重视史书编纂体例和《春秋》书法,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亦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北宋 历史编纂 影响
下载PDF
历史分期的概念与历史编纂学的实践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轶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历史编纂学中对历史的分期有自然的或技术性的分期与理论性的分期两种。中国和西方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不注重运用历史的理论分期来编纂历史。对理论化的历史分期的热情是启蒙时代以来社会、自然和历史观念变化所激发起来的,对于中国... 历史编纂学中对历史的分期有自然的或技术性的分期与理论性的分期两种。中国和西方传统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不注重运用历史的理论分期来编纂历史。对理论化的历史分期的热情是启蒙时代以来社会、自然和历史观念变化所激发起来的,对于中国历史学家说来是外来的。凡理论化的历史分期,其理论的根据都远远超出历史学之外,所以对于历史编纂学来说是无法从理论角度判断的,而只能从其对历史编纂学的实际产生怎样的作用来判断。任何理论模式都具有主观性。所以理论性的历史分期对于历史编纂学说来是假说、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历史分期 假说 理论
下载PDF
历史编纂学近代转型概说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永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101,共10页
以近代社会和史学转型为背景,传统历史编纂学经历了一场解体与重构的艰难变革,其过程大致可以1900、1919年为节点划分为突破传统格局、建构近代体系、形成多元格局等三个阶段,而主要呈现出:史学科学化与历史编纂理论、方法的突破;章节... 以近代社会和史学转型为背景,传统历史编纂学经历了一场解体与重构的艰难变革,其过程大致可以1900、1919年为节点划分为突破传统格局、建构近代体系、形成多元格局等三个阶段,而主要呈现出:史学科学化与历史编纂理论、方法的突破;章节体的兴盛与"新综合体"的发展;专史书写的兴起;学术规范的形成与历史叙事的转型等。其间,传统历史编纂学主动进行自我调适,使数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融入新潮流,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章节体 “新综合体” 专史书写 历史叙事
下载PDF
心理学的历史编纂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被引量:7
9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心理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传统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接受真理的符合论,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维的和历时的。它习惯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寻找某些"中心"或"标志",并假定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刻影响了心理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传统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接受真理的符合论,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维的和历时的。它习惯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寻找某些"中心"或"标志",并假定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学所面对的是同一主题。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强调了历史的社会建构特性,认为心理学史叙述的并非一种"客观实在",而是史学家的一种话语建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历史编纂学使得心理学史家更明确的意识到历史知识的主观性,有助于心理学史家认识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识形态问题,正视文化视角造成的认识差异,因而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心理学史 后现代主义 客观性 主观性
下载PDF
《史记》“世家”历史编纂成就析论——“应另换一副眼光读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其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11,166,共10页
《史记》共设有"世家"三十篇,足见其地位之重要。以往有的学者错误地指责司马迁"名实无准","自乱其例",实则是未能究明《史记》世家不同类型篇章所反映的历史特点,司马迁所采用的编纂基本范式,及其对体... 《史记》共设有"世家"三十篇,足见其地位之重要。以往有的学者错误地指责司马迁"名实无准","自乱其例",实则是未能究明《史记》世家不同类型篇章所反映的历史特点,司马迁所采用的编纂基本范式,及其对体例的灵活运用。我们读"世家",应当"另换一副眼光",以创新的观点作出新概括。司马迁通过"世家"体裁的创立,一是以其睿思解决了历史编纂所面临的难题,以"编年纪传二体相兼,经纬交织"的方法,彰显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历史的盛衰,并且努力刻画齐桓公、楚庄王、赵武灵王等有作为人物的形象。二是运用别识心裁,将孔子和陈涉立为世家,以表彰古代文化伟大代表人物和农民起义英雄的贡献,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从汉初一批开国文臣武将中,拔出萧何、曹参、张良等人立为世家,肯定他们真正是起到"辅拂股肱"作用的社稷重臣,这样做又与司马迁赞扬汉朝历史进步的"宣汉"立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世家 历史编纂 编年体 纪传体 孔子 陈涉
下载PDF
历史编纂元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新方向?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60,共6页
在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创作的讨论中,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创作与历史及社会语境相联结的创作潮流。她认为,作为后现代... 在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创作的讨论中,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创作与历史及社会语境相联结的创作潮流。她认为,作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新发展,历史编纂元小说反驳了伊格尔顿等人给后现代主义文学贴上的“缺乏深度”、“反历史”、“没有政治内容”等标签,但她将历史编纂元小说称作唯一一种圆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小说,是具有范例作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等观点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 历史小说 元小说
下载PDF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轶峰 《古代文明》 CSSCI 2014年第4期2-16,110,共15页
本文在回顾19世纪后期以降朝鲜早期民族主义史学与随后形成的殖民地史学,以及20世纪50至80年代两个朝鲜交织而又差异的民族主义历史编纂学概况基础上,通过梳理晚近时期英语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研究状况,呈现韩朝历史编纂学重要... 本文在回顾19世纪后期以降朝鲜早期民族主义史学与随后形成的殖民地史学,以及20世纪50至80年代两个朝鲜交织而又差异的民族主义历史编纂学概况基础上,通过梳理晚近时期英语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研究状况,呈现韩朝历史编纂学重要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推演流变。西方学术界的韩朝历史研究在50年代以后长期受现代性话语、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主义主导,80年代以后逐渐受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人类学研究方式等影响,出现历史修正思潮,与韩朝史学界自身以民族主义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取向交错感染,辩难纠缠,形成非常复杂的学术状态。晚近韩国历史学家对西方的韩朝历史编纂学已经做出较有深度的评析。透过西方韩朝历史编纂学的推演历程,可以看到现实价值取向与历史客观性取向之间的复杂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朝鲜 历史编纂 西方学术
下载PDF
明中后期历史编纂思想领域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屈宁 王曼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47-355,共9页
就明代史学发展的历程而言,自正德、嘉靖迄至明末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史学风气渐盛,私修当代史成就显著,而且史家在历史编纂思想领域不断探索,在论述史学功用、史家素养、撰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创见,有些认识更是被直接施用... 就明代史学发展的历程而言,自正德、嘉靖迄至明末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不仅史学风气渐盛,私修当代史成就显著,而且史家在历史编纂思想领域不断探索,在论述史学功用、史家素养、撰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创见,有些认识更是被直接施用于实践而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为清代学者所直接继承。即便现在看来,依然不乏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后期 历史编纂理论 史学功用 史家素养 王世贞 焦竑
下载PDF
历史编纂学:过程与形态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维铮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共13页
考察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前提和基础是认知传统的历史编纂学史。上世纪海内外层出不穷的中国史学史论著,多半集中于陈述自古及近的史部著作和历史作者,内容或博或约,见解或异或同,不乏引人注目的佳制。由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 考察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前提和基础是认知传统的历史编纂学史。上世纪海内外层出不穷的中国史学史论著,多半集中于陈述自古及近的史部著作和历史作者,内容或博或约,见解或异或同,不乏引人注目的佳制。由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略换角度,便可有异见或另说。本文作者正在主持撰写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着重探究传统史学在编纂形态方面的终始过程和多元形态,注意历史本身蕴涵的史学议题与时代思潮的相关度。本文即择取撰写过程中间进行再考察的若干历史疑问,按十八世纪以前的时空进程,略作点面交集的扫描式的历史陈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史部分类 编纂形态 学随术变 《史记》 《资治通鉴》 《四库全书总目》
下载PDF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轶峰 《古代文明》 CSSCI 2015年第4期2-12,110,共11页
民族主义对韩朝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脱离民族主义而分析韩国历史学的理路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在梳理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演进历程基础上指出,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是一种同质化的、以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国家兴起为中心的宏大叙事... 民族主义对韩朝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脱离民族主义而分析韩国历史学的理路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在梳理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演进历程基础上指出,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是一种同质化的、以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国家兴起为中心的宏大叙事,也一直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思潮,在韩朝民族国家成长曲折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从申采浩到姜万吉,韩国民族主义史学本身也在不断经历调整,从国粹主义色彩到民主主义色彩,从激昂亢奋到相对温和。西方学者对韩朝民族主义史学的批评虽能指出韩国民族主义史学的缺陷,但因为将现代化价值绝对化,结果是肯定了殖民主义和日本亚洲侵略历史,实质是另一种有高度预设性的宏大叙事。如何在历史学中超越民族主义,是国际史学界共同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历史编纂 民族主义 现代化
下载PDF
创造性阐释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其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3,共7页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 中国古代优秀史著不仅记载了丰富详确的史实,寓含着高度的民族智慧,而且体现了精深的构思和编纂技巧,因而具有超越时空的宝贵价值。史书体例精心安排,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发掘和总结的重要课题。体例精当是为了更加恰当地再现客观历史,是古代杰出史家编纂思想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史学名著在体例上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了史家的创新精神;精当运用体例又催生出史书在布局和结构上的协调、和谐之美。因此,体例精当具有思想性、创新性和审美价值的意义,对此进行专题探讨是推进中国历史编纂学研究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编纂 史书体例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司马迁
下载PDF
试论《魏书》典志的历史编纂学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6,共6页
《魏书》十志自觉继承和发展了汉晋以来的典志撰述传统,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了北朝社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其中《食货志》、《官氏志》和《释老志》的编纂尤其显示了北朝史家不同凡响的史识、史才和创新精神,从而再一次强化和丰富... 《魏书》十志自觉继承和发展了汉晋以来的典志撰述传统,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了北朝社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其中《食货志》、《官氏志》和《释老志》的编纂尤其显示了北朝史家不同凡响的史识、史才和创新精神,从而再一次强化和丰富了中国史学重视典志撰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书》典志体 创新精神 北朝史学 历史编纂
下载PDF
魏源历史编纂学成就析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舒习龙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6,共7页
魏源是晚清在史书编纂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利用传统历史编纂的思想和资源,并结合道咸时期的时代潮流,对晚清历史编纂学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史论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和高超的历史编纂艺术,反映了魏源纪事本末体史书编纂的成就;"... 魏源是晚清在史书编纂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利用传统历史编纂的思想和资源,并结合道咸时期的时代潮流,对晚清历史编纂学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史论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和高超的历史编纂艺术,反映了魏源纪事本末体史书编纂的成就;"以西洋人谭西洋"的编纂原则和以志为主体,结合志、史论、图、表四体,多种体裁相配合来弥补传统典志体的不足,体现了魏源典志体编纂的新思路;"传以类从"和将传统正史纪、传、表、志前后顺序加以调整,是魏源关于纪传体史书编纂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魏源 历史编纂
下载PDF
民族交融的五代辽金元时期历史编纂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耀明 施建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历史发展生生不息,历史长河前后相续。如何看待历史传承,它不仅涉及到各封建王朝对正统地位的诉求问题,还关乎到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判断。可以说有目的地撰写国史和前朝史的意识表明10—13世纪,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各少数民族建立的... 历史发展生生不息,历史长河前后相续。如何看待历史传承,它不仅涉及到各封建王朝对正统地位的诉求问题,还关乎到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判断。可以说有目的地撰写国史和前朝史的意识表明10—13世纪,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将自己与以往汉族政权的历史自觉地连在一起,也就是用一种自觉意识将各民族贯穿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纽带上加以反映,因而超出了纯粹政治上的策略考量,而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选择,这正是中国历史由分裂最终走向统一,由各民族相互纷争最终走向民族融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融 五代辽金元时期 历史编纂 文化取向
下载PDF
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求真”理念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高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从客观的历史,到书写的历史,历史编纂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中国史学的发达,举世无俦,而历史编纂学的发达,则是中国史学发达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史学理论高度发展,人们对历史认识之特点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今天,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相关的理论成果,在世界历史编纂学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编纂学之发生、发展及嬗变的历史进行动态的系统的梳理,对其所蕴涵编纂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无论是对中国传统史学遗产认识的深入,还是对我们今天的史学建设,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本期刊发的这组专题论文,首先就历史编纂与求真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价值,期望能对发掘、继承中国历史编纂学传统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 求真 传统 根本要求 治史方法 “真” 责任感 勇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